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党中央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积极探索与高等职业教育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培养模式转型
“十一五”以来,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采取积极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新时期、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对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如何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主动应对新型工业化、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如何推动课程建设与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快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教育部2006年颁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由此可以看出党中央对职业教育寄予了殷切期望,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认清形势,志存高远、勇于担当,从服务国家战略出发,系统思考、科学谋划好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这篇大文章。
一、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1、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必要性
从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生存发展来看,定位为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而我们现有的过分依赖理论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不可能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从近年来我院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适应企业岗位要求的现象,这说明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变革,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成为努力的方向。可见,我们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的。
2、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现实意义
一是通过转型,深入进行人才市场调研,摸清企业、社会对学生的技能和素质要求,汇聚校友、企业、兼职教师等办学外围资源,明晰专业的办学定位,挖掘、凝练和突出专业的办学特色;二是通过转型,探索一条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具有行业、学校特色的人才培养路子,积淀一批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为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三是通过转型,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实现学生、教师和学院共同成长和进步,提高教师和学院的社会影响力,提升专业服务行业企业的能力,培育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二、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目标任务
人才培养模式转型要从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入手,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以职业素养养成为主线,以知识教育为支撑,构建工学结合框架下具有专业特色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崇尚技能、崇尚实践、崇尚职业的育人氛围,逐渐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转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具有诸多深刻的内涵,我们对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1、教学组织形式从教师个人单独教学向教学团队集体合作教学转变;教学内容从学科理论、原理迁移式的隐性教育向岗位职业技能复制式的显性教育转变;教学方法从单一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向多学期、分段式和以项目任务为主导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学管理从科目过程监测向项目跟踪验收转变,构建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2、教学场所从学术课堂向工作现场转变;教师的知识结构从单科知识型教师向综合技能型教师转变。鼓励师生以实训基地为载体,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加强教师和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3、对学生学业的考核评价从单科成绩的集合评价向学习过程监测和综合技能考核转变;教学方式从学科性推理、演绎式教学向工作任务归纳、体验式教学转变;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学习。构建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三、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方法步骤
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体现职业技能主线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及考核方案的制定,教学的组织与调度、实训条件的利用、教师的教学能力建设和适应、教学团队的建设等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为了扎实有效的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既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实事求是地研究问题及解决方案,同时又要讲究工作方法和步骤。
1、坚持问题入手,科研先行。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必须站在国内外、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局、满足社会、企业、家长需要,提高学生岗位适应性、就业竞争力和因材施教的角度上分析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工作的着力点,审视教育理念、专业定位、供需脱节、质量监控和制度保障等面临的问题,将转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作为课题立项,开展系统化、针对性研究,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提供决策依据。
2、注重顶层设计,突出重点
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关键是专业培养方案,这是转型的核心和重点。要通过方案的设计过程,进行充分的人才需求调研,明确回答“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毕业生应具有哪些技能”、“教学环节设计如何体现和突出职业技能主线”、“本专业的专业特色和优势是什么”等问题。在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以技能培养为核心,重组教学环节,要做到每一教学环节都有科学设计的教学大纲,力求整合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点和专业知识点,做到技能培养需要什么知识就在培训中安排相关的知识讲授,需要什么时间讲授就在什么时间讲授,围绕技能养成组织相关的理论讲授,教学大纲应明确教学环节的考核方式,力求做到以实际操作考核为主、知识考试为辅,真正体现和实现以职业技能为主线,将传统学科教育的能力隐性养成转变为职业教育的技能显性养成。
3、变革教学方式,发挥教学团队作用
教学模式的转型必然要求教学方式相应地改变。教学方式由以课堂教学为主向指导教师团队全方位技能训练指导、辅之以相关知识讲授的教学方式转变,这是现代课堂教学与现代学徒制教学复合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形式对教师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对教师的实践能力要求更高,对教师的知识面要求更宽,对教师的适应性要求更广,这就使得教学团队的建设任务更加紧迫和繁重,要求有更多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和教师,将会使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大为提高。
4、开放实训室,充分发挥现有实训平台的功效
教学模式的转型使实训室和理实一体化教室成为师生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要求更多的开放实训室和理实一体化教室。这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将现有实训室按照“开放实训室”的模式运行,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实训需求,充分发挥现有实训平台的功效。
总而言之,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转型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场深刻革命。因此,我们必须从战略层面上,致力于面向现代产业体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解决好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也就是指导思想、定位问题、方向问题;从战术层面上,按照高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办事,致力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解决好人才培养模式问题;从实施层面上,要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致力于学校自律、社会评价、百姓监督,解决好学校的生存问题、也是科学发展问题。我们坚信,只要我们认清这些问题,就一定会实现办人民满意高职教育的共同愿景。
参考文献:
[1]陈向阳.试论高职院校中的技术伦理教育[J].职教论坛,2006,(15).
[2]黄克孝.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J].职教论坛,2004,(3).
[3]谈慧.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21).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培养模式转型
“十一五”以来,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采取积极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新时期、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对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如何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主动应对新型工业化、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如何推动课程建设与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快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教育部2006年颁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由此可以看出党中央对职业教育寄予了殷切期望,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认清形势,志存高远、勇于担当,从服务国家战略出发,系统思考、科学谋划好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这篇大文章。
一、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1、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必要性
从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生存发展来看,定位为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而我们现有的过分依赖理论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不可能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从近年来我院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适应企业岗位要求的现象,这说明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变革,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成为努力的方向。可见,我们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的。
2、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现实意义
一是通过转型,深入进行人才市场调研,摸清企业、社会对学生的技能和素质要求,汇聚校友、企业、兼职教师等办学外围资源,明晰专业的办学定位,挖掘、凝练和突出专业的办学特色;二是通过转型,探索一条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具有行业、学校特色的人才培养路子,积淀一批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为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三是通过转型,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实现学生、教师和学院共同成长和进步,提高教师和学院的社会影响力,提升专业服务行业企业的能力,培育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二、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目标任务
人才培养模式转型要从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入手,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以职业素养养成为主线,以知识教育为支撑,构建工学结合框架下具有专业特色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崇尚技能、崇尚实践、崇尚职业的育人氛围,逐渐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转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具有诸多深刻的内涵,我们对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1、教学组织形式从教师个人单独教学向教学团队集体合作教学转变;教学内容从学科理论、原理迁移式的隐性教育向岗位职业技能复制式的显性教育转变;教学方法从单一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向多学期、分段式和以项目任务为主导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学管理从科目过程监测向项目跟踪验收转变,构建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2、教学场所从学术课堂向工作现场转变;教师的知识结构从单科知识型教师向综合技能型教师转变。鼓励师生以实训基地为载体,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加强教师和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3、对学生学业的考核评价从单科成绩的集合评价向学习过程监测和综合技能考核转变;教学方式从学科性推理、演绎式教学向工作任务归纳、体验式教学转变;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学习。构建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三、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方法步骤
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体现职业技能主线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及考核方案的制定,教学的组织与调度、实训条件的利用、教师的教学能力建设和适应、教学团队的建设等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为了扎实有效的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既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实事求是地研究问题及解决方案,同时又要讲究工作方法和步骤。
1、坚持问题入手,科研先行。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必须站在国内外、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局、满足社会、企业、家长需要,提高学生岗位适应性、就业竞争力和因材施教的角度上分析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工作的着力点,审视教育理念、专业定位、供需脱节、质量监控和制度保障等面临的问题,将转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作为课题立项,开展系统化、针对性研究,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提供决策依据。
2、注重顶层设计,突出重点
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关键是专业培养方案,这是转型的核心和重点。要通过方案的设计过程,进行充分的人才需求调研,明确回答“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毕业生应具有哪些技能”、“教学环节设计如何体现和突出职业技能主线”、“本专业的专业特色和优势是什么”等问题。在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以技能培养为核心,重组教学环节,要做到每一教学环节都有科学设计的教学大纲,力求整合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点和专业知识点,做到技能培养需要什么知识就在培训中安排相关的知识讲授,需要什么时间讲授就在什么时间讲授,围绕技能养成组织相关的理论讲授,教学大纲应明确教学环节的考核方式,力求做到以实际操作考核为主、知识考试为辅,真正体现和实现以职业技能为主线,将传统学科教育的能力隐性养成转变为职业教育的技能显性养成。
3、变革教学方式,发挥教学团队作用
教学模式的转型必然要求教学方式相应地改变。教学方式由以课堂教学为主向指导教师团队全方位技能训练指导、辅之以相关知识讲授的教学方式转变,这是现代课堂教学与现代学徒制教学复合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形式对教师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对教师的实践能力要求更高,对教师的知识面要求更宽,对教师的适应性要求更广,这就使得教学团队的建设任务更加紧迫和繁重,要求有更多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和教师,将会使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大为提高。
4、开放实训室,充分发挥现有实训平台的功效
教学模式的转型使实训室和理实一体化教室成为师生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要求更多的开放实训室和理实一体化教室。这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将现有实训室按照“开放实训室”的模式运行,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实训需求,充分发挥现有实训平台的功效。
总而言之,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转型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场深刻革命。因此,我们必须从战略层面上,致力于面向现代产业体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解决好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也就是指导思想、定位问题、方向问题;从战术层面上,按照高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办事,致力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解决好人才培养模式问题;从实施层面上,要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致力于学校自律、社会评价、百姓监督,解决好学校的生存问题、也是科学发展问题。我们坚信,只要我们认清这些问题,就一定会实现办人民满意高职教育的共同愿景。
参考文献:
[1]陈向阳.试论高职院校中的技术伦理教育[J].职教论坛,2006,(15).
[2]黄克孝.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J].职教论坛,2004,(3).
[3]谈慧.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