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小学数学中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施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情感与态度的教育目标是:小学生应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具备积极情感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教师要让学生怀着快乐、有兴趣的情绪进行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条件,使学生情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陶冶,增进师生感情。我们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更新教学理念,努力实现认知与情感的和谐统一,将情感融于教学之中,让学生既获得知识,又发展智能,并培养综合能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渗透情感教育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探索真理的欲望。”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首先要创设情感氛围。我们教师教态要亲切,语言要和蔼;教学要民主,面向全体学生;要采取激励性的及时评价,善于保护学生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我们要根据小学生求新好奇的心理,设计新颖问题导入新课,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揭示课题后,在黑板上写出一个数“505”,问这个数能不能被5整除,学生经过计算,大都回答“能”。这时老师可让全班同学比一比,看谁能迅速判断任意一个自然数能否被5整除。有的同学可能不能及时得到结果,老师则借机引入主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情感教育的关键步骤
  1.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形成积极情感。
  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前提。在学生眼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能力的培养者,还是情感的激发者、心灵的园丁。教师要以高尚而丰富的情感去培育学生的健康情感,时刻渗透着对学生真挚的爱,自觉地、有意识地、敏锐地观察学生的细微反应、变化,有分寸地、针对性地触动学生,时时表达关切和期待,形成期望效应——彼此之间亲师爱生的和谐关系。学生对教师产生了良好情感,则一定会把这种情感迁移到这位教师的所教学科之中,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进一步关心爱护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建立起新型师生关系,使其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给予鼓励,并注意及时点拨、诱导,使他们尽可能“跳一跳”摘得到“桃”。当学生在学习中有创意时,教师要及时抓住闪光点给以表扬。长此以往,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就能化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内在动力,产生有效的正迁移,为学好数学奠定基础。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愉悦感,保持其情感的稳定。
  新课程强调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重视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感情上引起共鸣,从而喜欢数学,爱学数学。数学教师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会对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善于运用情感迁移原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3.创设情境,让学生当主角,增强其主体意识。
  创设情境能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激发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鲜明、形象、生动的情境能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的需要,创设恰当的思维情境,让学生产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使他们触景生情,以情悟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独特求知兴趣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应多一点信任,少一点包办,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教学,启发他们动脑思索、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表述。学生一旦成了学习的主人,就有兴趣学习,学有目标,学有成效。例如,在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教学中,可让学生摆一摆,拼一拼,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发现规律。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具、学具,提供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学生的参与意识就更强,个个争当学习情境的主角,不知不觉地就能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技能。
  4.以成功促学习,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实践证明,积极健康的情感会使智力发展到较高水平。经过自己努力而理解知识,比教师传授知识更能让学生感到自豪,经久不忘。例如设计这样的题目:学校有一块正方形花圃,计划用花圃的二分之一种花,二分之一种草,你认为怎样安排比较美观?这些问题,就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能解决,也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此时,基础较差的学生也会自然而然产生充分的学习自信心和自尊心,进一步激发自我,提高学习兴趣,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情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应该用自身情感的艺术魅力去感染和激励学生,只有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情感关系,才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只有将情感态度这一目标实施好,我们的数学教育才能走向成功。
其他文献
教学四部曲是“教清楚—学明白—记得住—会应用”。在教师教清楚,学生学明白的情况下,怎么让学生记得住所学知识是我们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环节。平时我们总会听见学生抱怨:我记性很好,老师教的东西我很快就记住了,可是我的忘性更好,过不了多久就全忘记了。为什么学生会忘记得这么快呢?这要从人的记忆特点谈起,根据人的记忆特点可以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长时记忆和永久记忆。而我们正常学习之后获取的知识,大部分是
期刊
要学好英语,首先要培养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我认为教好小学英语的首要条件就是我们英语教师,我们要用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堂教学形式,要把它当做小学英语成功的枢纽,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决定着整个英语教学的效果。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归纳了以下几点看法。  一、课堂上不能单纯利用物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不论是公开课还是观摩课,老师都精心准备了不少礼物,以奖励上课配合好的学生。我发现,一旦教
期刊
初中政治实行开卷考试后,出现了学生不愿学、成绩难以提高的现象。究其原因,往往是教师照本宣科,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对思想政治课没了兴趣。而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是学习的巨大原动力,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几乎所有的老师都知道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不少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还是照本宣科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些现成的结论、条文,课堂教学气氛沉闷,
期刊
不少专家认为,21世纪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挑战,既不是新技术革命,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青少年一代的道德问题。可以说“学会负责”已成为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新课程观把课程理解为一种以人类生活经验为内容,通过学生在生活世界中对这些内容的批判和反思性的实践,沟通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教育中介。这种新的课程理念主要强调学生把知识跟生活结合,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把知识融入到自己的内心体验,从而使自身得到
期刊
广告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商品经济的产生而出现的。广告与语文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利用广告语言可以更好地学习语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生活中铺天盖地的广告为我们学习语文提供了良好的语文材料。我们能从很多优秀的广告中汲取营养,为我所用,学习到很多语文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读写
期刊
课堂是师生相互传播信息的重要场所,但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上课没有多大兴趣,课堂死气沉沉。因此课堂气氛的调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现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这方面的几点体会。  一、从教师的“教”着手,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强调为学生创设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以激励学生的认知需求,鼓励学生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体验学习,完整的经历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认知
期刊
学习母语,无论是从我国数千年的传统经验来看,还是从当今世界母语教育的发展潮流来看,都要始终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单纯从语言形式上学习母语,把母语教育当作一种纯技术的教育,从而淡化了母语固有的人文内涵;二是脱离母语学习的特点,把大量时间花在与母语无关的学习内容上,从而导致长期以来令人心痛的“少慢差费”现象难以改变。当前的语文教学,前一种情况已有所改变,后一种现象却又有所抬头。有的课,不花功夫吟咏文本,而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站上三尺讲台十多年了,我也时刻要求学生从生活中作文,在作文中提高生活的品味,让学生放亮眼睛去看,放大脑袋去想,放稳笔端去写。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际,浅谈几点做法。  一、词汇积累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写作也一样,要引导学生积累
期刊
一、“读”的教学  我认为高中语文第三册“读”的教学重点放在古典诗歌鉴赏的教学过程中,采用“诵读”的教学方案,“诵读”的规律是以字面认读为开端,以文意阅读为深人,以情感注人为关键,以审美评价为创新。据此可设计如下的教学方案:“音读—意读—情读—美读”,在读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和体悟诗歌语感。  比如在《卫风·氓》的教学中,我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  一是读出节奏:本篇是四言诗句,多为“二、二”拍,篇内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会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唤起强烈的求知欲望,有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利用愉悦的气氛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以下结合本人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营造宽松活泼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