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先心病患儿介入术后规范化低分子肝素钙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9月以来收治的20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规范化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没有1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5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症状。结论:先心病患儿介入术后规范化低分子肝素钙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关键词:先心病;术后规范化;低分子肝素钙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小儿先心病,是小儿先天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主要是指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障碍或者发育不良而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据报道我国小儿先心病占总出生婴儿的8%-12%,应该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这种病的主要并发原因可能与遗传或者环境因素有关,此病种类比较多,可并发许多疾病。目前临床上对此病的治疗仍然达不到较好的效果。随着医学的发展,近几年人们一般利用介入的方式治疗先心病,其中介入术后规范化低分子肝素鈣就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我院应用此方法对200例患儿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9月以来收治的20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经过诊断确诊为先心病。200例患儿中男孩120,女孩80例;年龄1-10岁,平均年龄(4.23±0.75)岁;所有患儿均没有严重的肝肾疾病、神经性疾病、血液疾病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低流量吸氧、控制感染、止咳平喘、纠正心肺功能等常规治疗措施;给予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介入术后规范化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在患者三角肌部位进行皮下注射,10kg以下的患儿注射0.2mL的低分子肝素钙,10kg以上的患儿注射0.4mL的低分子肝素钙,术后注射1次。密切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血气分析、不良反应等。
1.3 疗效评定
显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儿临床症状消失,同时没有意识障碍症状;有效:经过治疗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但是偶有不适,意识状态正常;无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仍然没有太大的缓解,甚至更加严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调查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技术资料采用%表示,利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x±s)表示,利用t检验,P<0.05时数据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分析
经过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4.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1.0%;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一。
2.2 不良反应分析
观察组患儿介入规范化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过程中没有1例患儿出现注射部位瘀斑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有3例患儿出现瘀斑,2例患儿出现血肿。
3 讨论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种类比较多,临床表现主要与急性大小和复杂程度有关,如果畸形严重可能会危机患儿生命。目前临床上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大多采用介入方式,介入过程中使用肝素剂预防血栓的形成,但是如果运用普通肝素剂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可能引起较多的并发症,剂量也不容易掌握等,这些缺陷降低了普通肝素剂的治疗效果。为了避免这些不足,临床上研制出一种低分子肝素钙,它是由普通肝素剂通过亚硝酸分解而形成的钠盐和钙盐,就有很好的抗血栓作用,而且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规范化的低分子肝素钙术后介入患者体内,按照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方法和基本的临床处理方式进行注射,注射过程中要注意一些注意事项:注射器内的小气泡要注意保留,这样不仅能防止防止药液残留,而且防止药液溢出;注射剂量按照患儿体重采取不同的剂量;进针时针头应该垂直进针,不能形成斜角度进针;注射完拔除针头后需要观察6s,注射部位无出血、瘀斑、瘀点、血肿,按住20min后方可;注射部位不能揉搓、热敷。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观察组患儿介入规范化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过程中没有1例患儿出现注射部位瘀斑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有3例患儿出现瘀斑,2例患儿出现血肿。表明先心病患儿介入术后规范化低分子肝素钙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仅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而且提高工作效率,缓解家属的紧张情绪,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田敏,张艺.代芬规范化低分子肝素钙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术后的应用与观察[期刊论文]-全科护理 2011(11):989.
[2]张仙珍.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71例疗效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22):70-71.
[3]王之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0,8(7A):1746—1747.
关键词:先心病;术后规范化;低分子肝素钙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小儿先心病,是小儿先天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主要是指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障碍或者发育不良而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据报道我国小儿先心病占总出生婴儿的8%-12%,应该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这种病的主要并发原因可能与遗传或者环境因素有关,此病种类比较多,可并发许多疾病。目前临床上对此病的治疗仍然达不到较好的效果。随着医学的发展,近几年人们一般利用介入的方式治疗先心病,其中介入术后规范化低分子肝素鈣就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我院应用此方法对200例患儿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9月以来收治的20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经过诊断确诊为先心病。200例患儿中男孩120,女孩80例;年龄1-10岁,平均年龄(4.23±0.75)岁;所有患儿均没有严重的肝肾疾病、神经性疾病、血液疾病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低流量吸氧、控制感染、止咳平喘、纠正心肺功能等常规治疗措施;给予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介入术后规范化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在患者三角肌部位进行皮下注射,10kg以下的患儿注射0.2mL的低分子肝素钙,10kg以上的患儿注射0.4mL的低分子肝素钙,术后注射1次。密切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血气分析、不良反应等。
1.3 疗效评定
显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儿临床症状消失,同时没有意识障碍症状;有效:经过治疗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但是偶有不适,意识状态正常;无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仍然没有太大的缓解,甚至更加严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调查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技术资料采用%表示,利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x±s)表示,利用t检验,P<0.05时数据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分析
经过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4.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1.0%;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一。
2.2 不良反应分析
观察组患儿介入规范化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过程中没有1例患儿出现注射部位瘀斑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有3例患儿出现瘀斑,2例患儿出现血肿。
3 讨论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种类比较多,临床表现主要与急性大小和复杂程度有关,如果畸形严重可能会危机患儿生命。目前临床上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大多采用介入方式,介入过程中使用肝素剂预防血栓的形成,但是如果运用普通肝素剂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可能引起较多的并发症,剂量也不容易掌握等,这些缺陷降低了普通肝素剂的治疗效果。为了避免这些不足,临床上研制出一种低分子肝素钙,它是由普通肝素剂通过亚硝酸分解而形成的钠盐和钙盐,就有很好的抗血栓作用,而且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规范化的低分子肝素钙术后介入患者体内,按照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方法和基本的临床处理方式进行注射,注射过程中要注意一些注意事项:注射器内的小气泡要注意保留,这样不仅能防止防止药液残留,而且防止药液溢出;注射剂量按照患儿体重采取不同的剂量;进针时针头应该垂直进针,不能形成斜角度进针;注射完拔除针头后需要观察6s,注射部位无出血、瘀斑、瘀点、血肿,按住20min后方可;注射部位不能揉搓、热敷。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观察组患儿介入规范化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过程中没有1例患儿出现注射部位瘀斑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有3例患儿出现瘀斑,2例患儿出现血肿。表明先心病患儿介入术后规范化低分子肝素钙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仅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而且提高工作效率,缓解家属的紧张情绪,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田敏,张艺.代芬规范化低分子肝素钙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术后的应用与观察[期刊论文]-全科护理 2011(11):989.
[2]张仙珍.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71例疗效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22):70-71.
[3]王之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0,8(7A):1746—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