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产业集群升级的“八步图”

来源 :中国科技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90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目前国内外关于产业集群升级研究的文献颇多,但至今却没有一个关于产业集群升级的统一明确的定义。关于集群的本质如威廉姆逊(1989)所指出的,它是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一种具有较强协同效应的中间型组织,即网络组织。因此,集群升级包含着两个层面的升级:产业升级和网络关系的改善,亦即集群网络的产业升级过程。现有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强调集群内所有活动主体间的协同创新(Steiul&Schiel,2002),另一个是集群作为一个整体与其所在地及其他集群间的协同创新Hassink,2005)。Hakansson(1987)提出从网络的要素(主体,资源,活动)方面来对比创新集群同传统集群的区别。从集群所从事活动的视角看,产业集群升级的本质是集群所承担社会分工活动的效率和效益提升,是集群整个系统的经济地位和环节层次的提升。因此,除了广为接受的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由生产制造转向设计、营销等)、产业链升级(从一条产业链跨跃到另一条产业链)外,产业集群升级还表现在网络内外协同能力的提升。
  对比产业升级的不同方式,我们可以发现集群可以以路径依赖方式较慢进行,也可以以突发方式进行。按照其集群升级依靠资源的来源又可以分为:内部途径。通过集群内企业个体的技术创新、社会人际关系网络的加强、知识的传递与共享、集群治理结构的提升等促进集群升级(马建会,2007;刘珂,2007);外部途径。通过吸收全球价值链上的知识扩散来实现集群升级(杨鑫、杨树旺,2007);内外互动途径。这种观点主张产业集群升级是指产业集群利用自身所处区域的特有优势,一方面加强内部经济业务合作,发展和完善产业集群内部产业网络,另一方面积极回应全球产业网络的变化,努力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战略性环节,从而获取更多附加值的活动。(苗长虹,2006;龚双红,2009)
  在目前价值链全球化的背景下,集群升级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集群内外部要素的互动是其集群资源的来源,政府在集群升级规划方面起着关键作用。高新区自身就不是完全按照自然演化路径而产生的,政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产业升级也需要进一步依赖外部资源的获取及与内部资源的互动。
  现有的集群升级以及高新区产业集群升级理论大多数停留在本质、内涵、路径的探讨上,缺乏整体性强、可操作性强的集群升级具体步骤方面的研究。本文就高新区产业集群升级的具体步骤做一些初步探讨,将具体的过程分解为八个步骤,详细如下:
  
  第一步,升级目标阶段设定
  Poter(1990)为产业集群能级跃升制订了路线图,将产业集群发展划分为四阶段: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创新集群、财富集群。这将为每个集群评价其所处的阶段以及其要达到高一阶集群所应具备的要素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指导。我国大多数高新区刚刚走过了要素集聚阶段,而由于创新集群需要原生性的知识及技术支持,全世界也只有硅谷等极少数的集群进入创新集群发展阶段。对我国绝大多数高新区而言,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是升级为现代化的高新产业集群。
  
  第二步,价值链环节定位
  高新区首先要明确自己应该定位的产业链环节。从产业链分解的角度看,产业可以划分成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及服务环节,相应的集群可以分为创新或者知识集群、生产制造业集群、商业或者服务集群。不同的集群类型要求的软硬件条件差异很大。创新集群是知识和高端人才的产生和集聚地,必须有大学、相关专业、科研机构、实验室、实验设备等硬件的支撑(Poter,1990)。商业集群需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通畅的物流系统、良好的信息通讯系统、相关实体产业以及市场特色和市场品牌。现代服务业集群是为制造业集群这个实体服务的,是制造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衍生集群。高新区要向服务集群升级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为哪个生产性集群服务。由于我国大多数高新区还缺乏创新集群和商业集群发展的基础,因此,打造现代化的制造型高新技术集群是下一步的发展重点。
  
  第三步,制造环节的竞争优势来源分析
  生产制造集群的优势来源主要有:生产成本优势,原材料垄断优势,产品品质、品牌优势,集群成员及政府与集群外部建立的关系资源优势。
  生产成本的优势又可以分为:源于生产工艺、生产设备改进的优势,源于生产组织协调效率提高的优势,源于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等资源成本较低的优势,来自规模经济的成本优势。
  原材料垄断性的大小主要源于:原材料的可替代性,原材料的地域分布性,原材料的自身独占性,与原材料提供者的战略联盟关系。
  产品品质和品牌优势主要来源于:新产品的研发和设计能力,材料的开发能力,工艺的设计能力,市场运作能力。
  关系资源优势是一种动态的无形优势,它可能会使得集群的发展打破路径依赖而发生突变性的飞跃。其来源主要有:有影响力的主导企业的进入,长期同市场建立的信任关系形成的进入壁垒,高端集群的全面转入,同大学、研发机构形成的合作联盟关系。
  对于我国的高新区而言,静态资源中的资源成本优势已经消失,而硅、稀土、锂等用在太阳能、电动车等产业的原材料则可能会使得某些高新区形成原材料垄断型的高新区。构建集群品牌和关系资源则应该是大部分高新区打造优势的方向。
  
  第四步,集群升级的关键要素
  原材料、劳动力、土地、人口、知识、技术、经济基础等区域资源都会对区域优势及产业升级产生影响。其中原材料、劳动力等自然因素是产业集群升级的物质基础;知识、技术、具有专业技术和知识的高级人力资源是产业集群升级的决定性因素。知识系统而不是物质系统在集群升级中起关键作用。
  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新区都无法再沿着传统的依靠资源成本来获得竞争优势的路径发展,因此,材料研发、产品开发、生产工艺方面的研发、高新区产业集群组织协调优化、集群品牌打造、高新区同外部企业及研发机构关系资源的构建是其产业集群升级的主要方式。因此,大学、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企业的研发部门等研发机构以及人力资源生产与培训机构、帮助知识及技术流动和转化的知识型服务机构是集群升级的关键要素。
  
  第五步,产业链剖析、具体链条选定及空间分工
  集群定位了产业链分工后,还得进一步将具体的产业进行剖析,也即是要对具体产业需要的各类供应要素,各环节产出品的市场、应用领域及拓展方向分析,产业环节发展所需要的研发、服务支持进行深入分析。
  运用排除法选择具体产品或者服务,具体指标如下:该产品或者服务是否在全球已经产能过剩?原料是否易被竞争者垄断?下游市场是否在萎缩?是否为高污染、高能耗活动。
  根据区域分工、协同创新等发展原则,结合各区域的优势,规划产业链各个环节在区域间或者区域内的地理空间分布。
  用产业链解构的方法对产业中各个环节与高新区所在城市的匹配度进行分析,然后将各个产业的优劣环节综合分析,分析产业之间的关联,统一规划,统一布局。
  借鉴波特的钻石模型以及政府对高新区产业集群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产业环节与区域匹配度指标体系,如表所示:
  第六步,明确区域产业发展战略
  根据集群的产业及其竞争力分析以及未来市场影响力的设定,并对比有特色的产业集群(以制造为主的产业集群、以商业市场为主的贸易集群以及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服务型集群为例),分析其战略性产业发展的过程和条件以及政府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明确高新区的产业发展战略,提出宣传策略。
  对大多数高新区而言,打造以知识生产为基础的创新集群还有不少距离,而制造业集群和商业集群、现代服务业集群的打造可能是其发展方向,通过典型集群的对比分析,更能将高新区的优势和劣势展现出来。对商业集群和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分析将有助于了解集群品牌的形成过程和商业及服务业集群与制造业集群的互动方式,从而为高新区集群的品牌构建以及未来的产业链升级提供帮助。
  
  第七步,不足要素的提供手段分析及创新网络的构建
  打造与战略需要相匹配的区域性资产,是高新区成功升级的前提条件。要从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源、市场、支撑条件全面分析集群所在地的要素不足。不足资源可能是资金、技术、知识、专业人才、研发基地、中试条件等软件资源,也可能是氛围、信任、合作关系、技术交易市场等软环境,还可能是交通、场地、基础设施等硬件资源。
  不足要素的供给手段主要有:已有企业通过市场交易或通过关系资源获得。政府通过行政手段直接提供。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吸引外部主体提供。政府制定政策吸引外部主体与已有企业合作提供。
  非核心要素的提供易于实现,但高新区在知识、专业人才、技术等资源的生产和获取上,不可能在短期内通过行政手段设立专业性较强的高校或者专业,因此,对于知识资源缺乏的高新区,主要還得依靠引入企业带来知识资本或者同外部的知识、技术生产主体进行合作获得知识资本。
  
  第八步,招商策略制定
  如何才能让企业进入到产业集聚区来进行相关产业的投资,从而把单一产业变成产业群,把孤悬的点状企业拉成链条产业,把产业链条变成产业“板块”,打造产业集聚区的竞争力。从招商的角度来思考产业发展问题,会使产业环节在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更具有可操作性。
  招商要站在企业的角度思考:企业的进入成本如何降低?企业进入后,生产经营成本如何降低?企业进入后,如何能打开市场?企业进入后,能否获得多方面的持续的支持?
  从目前招商的难点看,要实现高新区产业升级并成功招商,其所在地政府需改进的方向为:
  (1)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的品牌影响力。
  (2)改变投资及政策重点,打造选定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
  (3)改善知识资本,构建协同性的人才、知识、技术网络。
  (4)改进招商方式,借鉴国内外相关产业集群招商经验。
  招商方向:
  招商策略和建议需要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大的方向可以分为:
  (1)扩大影响力。组织国际性的产业论坛及交易会,吸引更多业内企业、专家学者关注高新区及其所在城市。
  (2)完善产业配套环节。以产业链招商,引导集群外中小企业向产业中可标准化生产的环节转型,为大型企业的到来做好配套工作;鼓励有研发能力的中小企业进行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技术及创新基础。
  (3)打造需求市场。上下游产业同时招商,做大区域的下游市场,逆向拉动上游产业集群及先进生产设备集群的发展。
其他文献
1、前言    成就目标理论是成就动机研究的前沿课题,是目标设置的延伸,是个体对参与菜一成就任务的目的或原因的知觉,以及个体对目标达成的评价。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证明有两种成就目标定向,即任务定向(掌握定向)和自我定向(竞争定向)。
期刊
自1960年至2000年的40年,全球粮食产量翻了一番,基本上养活了全球60亿人口。这主要归功干大量施用化肥、扩大浇水面积、喷施化学农药和改良品种等措施。我国由于连年施用大量化肥,不但污染了环境,而且导致农作物品质降低。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产优质农产品和卫生健康食品已成为当前社会和农业生产中的迫切需求。国务院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十大对策中明确提出要推广”生态农业”。为了发展生态农业,开发生产
期刊
1、议程设置理论    《新闻学大辞典》将议程设置理论解释为:“由马尔科姆麦肯姆斯和唐纳德肖于1972年提出,其核心观点是:大众传播媒介在一定阶段内对某个事件和社会问题的突出报道会引起公众的普遍关心和重视,进而成为社会舆论讨论的中心议题。”我国学者郭庆光教授的《传播学教程》一书中,他认为议程设置的中心思想是: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
期刊
2010,随着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号角的吹响,绿色照明的延展下的“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试点工程的日益深入,我们将有目共睹半导体照明(LED)在我国得以遍地开花的狂潮。  发光芯片制造和发光材料制造是发展半导体照明产业必须掌握的两大核心技术,就全球LED的总体技术水平而言,日本和美国处于第一梯队,二者各有千秋;欧洲、中国和韩国处于第二层次,中国台湾处于第三层次。但就LED技术的产业化而言,中国却远远落后
期刊
1、引言    本公司高炉炼铁时,原料中的一些物质,因氧化、挥发而形成粉尘,这些粉尘随高炉煤气经重力除尘、布袋除尘形成除尘灰,粉尘分千、湿两种。干粉尘颗粒用干式除尘器进行捕集,称为高炉瓦斯灰。由于锌的氧化物逐渐富集,含量增高,容易结瘤而堵塞管道。因此,测定瓦斯灰成分对其循环使用及高炉的正常冶炼具有指导作用。
期刊
1、引言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所生存的空间正在由灰色取代绿色,由高耸入云的楼宇取代了低矮的建筑。高层建(构)筑物的日趋增多的同时也给我们铡绘人员提出了新的课题——高层建(构)筑物变形测量。
期刊
我们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实务系列文章到现在已经连续完成了包括企业融资的目的和意义、商业计划书写作注意事项、确定适合的投资机构、做出合理的市场和竞争分析、做出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和财务预测、商业模式和管理团队介绍等内容在内的7篇文章,基本涵盖了企业融资的主要方面。最后,我们再回来谈一下企业自身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这些问题虽然从融资看似乎没有直接关系,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却也至关重要,并最终会
期刊
小学自然课本上有一篇科学作文《没有摩擦的世界》,这篇科普文章的趣味性让我们记忆深刻。事实上没有摩擦是不可能的。现实生活和生产中,恰恰因为摩擦太大而产生了各种问题,所有机械在运转过程中都会因齿轮、滚轴等部件的摩擦过大而影响工作效率,增加损耗。这种微小的摩擦给经济社会造成的损失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国际权威机构测算:世界一次性能源的30-50%消耗在摩擦损失上,机械设备损坏和失效约80%是摩擦磨损造
期刊
【作者自述】  在这里无论何种金属材料的皱褶情绪总比材料的其它性格更能打动我,去解读材料,并通过随意成型的雕塑手法去展现材料与形体的自然美,这是我创作这些作品最主要的热情……材料的选择和随意的工作方式,使我的作品不叙述任何故事,不描摹自然中任何物体,作品就是作品本身,只有形体的自然和材料的自然……       【伍时雄·中国著名雕塑家】  皱褶在结构形态上给人的感觉犹如皱纸的轻薄,轻压则容易变形,
期刊
>>采购动态  广州划拨2000万元扶持LED照明业   从近日广州市经贸委“加大LED照明产业推广力度的工作座谈会”上获悉,广州市政府已划拨2000万经费用于扶持LED照明产业的推广和利用,据悉,这也是广州市首次大手笔支持LED照明产业,给广东节能照明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从会上了解到,目前已在广州四个区的40多条城市主干道和部分路段完成了约8000多盏LED路灯的节能改造,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