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外散内敛与一己之见

来源 :广东教育·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c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纲解读】
  “符合题意”就是要求行文不超出话题材料的内容和范围。通常情况下,一则材料就是一个话题,但有些材料,经过分析,可能会形成多个话题。这些话题可能是在共同说一个问题,多次重复不过是为了强调某一种观点;有时候这些话题之间看上去没有必然的联系,各自独立,甚至呈现出对立关系,其中哪一个更能体现出题人的意图,需要认真分析,做出正确的选择。
  【样题分析】
  (2015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
  ·有时,走错路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没有走错了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
  ·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上面三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这道作文题目审题好像没有难度,真正做起来却是非常棘手的。说它不难,因为材料都是常见名言,可谓老生常谈,可是想分析清楚,不落入俗套,就不太容易了。
  本题由三句哲理语句构成,三句话都谈到了“路”。毫无疑问,“路”就是本题的话题关键词,再往下逐句分析的时候,就会发现每句话围绕着“路”说着不同的道理: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这句话在《故乡》原文中,是谈论希望的“有”与“无”的,意思是不能说希望“有”,也不能说希望“无”,它和地上的路是一样的道理。这里,“路”是一个虚话题词语,审题时,最终要转换到“希望”上面来:不能说希望有,也不能说希望没有,只有通过一次一次的努力,希望才有可能会实现。
  材料中的第二句话,包含着两个关键词“走错路”和“发现新的路”。这两个词语同属于虚话题词语,也需要转换出来,它们分别指“错误的方法”和“新的方法或正确的方法”(注意:这里最容易将“错误”转换成“失败”和“成功”),连贯起来就是:错误的经历能够使人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第三句话,话题词语是“走不通”和“不敢走”,又是拿走路作比喻,还要进行词意转换。它们相对应的可以是“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勇气”。这句话可以解释为:天下无难事,只要有勇气。
  分解出来的三个话题分别是:希望的有没有、错误和正确、解决问题的勇气。它们虽然统一在“路”这个总话题之下,但又好像各说各话,与“路”没有太大联系。
  下面再以2015年高考广东卷作比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看天光云彩,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唤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这则材料里面有几个关键词:大自然、感知、近与远。其中“大自然”是审题对象,“远和近”限定了审题范围。如果只抓住“大自然”,谈如何保护自然或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而忽略了对“近与远”的思考,那么审题就偏离了题意。
  材料主体分两个部分。前者中,“看天光云彩、难逾目力所及”是一种“远”,“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是一种“近”,“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概括起来就是:人们今天看似离自然近了,其实更远了。后者中,“漫步林间,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是一种“远”,“轻点鼠标,可知”是一种“近”,“却无法唤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说的意思还是人们离大自然远了。经过分析看出,前后说的是一个相同的含意,都在启发人们思考“远”和“近”的问题,即这则材料只包含一个话题。
  审题时,可以对这个话题进一步深入思考,置换成:由于信息化社会中发达的资讯,人们对很多东西都可以通过便捷的方式交流获得,这个途径就是“近”,然而也由于过多的依赖便捷的途径又会缺少了切身的感受,因此而变得“远”。
  【高分捷径】
  区别单一话题和多话题,是加快审题速度的主要方法。
  一道作文题目如果由几个较小的材料组合而成,这几个小材料又同时讨论一个问题,那么这几个材料呈现聚合关系,作文题目也就包含一个单一话题;如果几个小材料由同一个话题词语串联起来,但在题目中又有着不同的内涵,那么作文题目就包含了不同的话题。
  如果考生能够辨别出一道作文题目里面,是包含一個单一话题还是多个话题,就能够加快审题的速度,节省考试时间。单一话题的题意表现得相对清楚。多话题材料表面上往往呈交织状态,细细梳理就能分解出多个相对独立的话题。选择其中一个就等于把多话题转化成一个单一话题,我们暂且可以把这个挑选出来的话题叫做“一己之见”。例: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在这则材料里面,话题内容是一致的,就是老陈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时打电话,又被女儿举报。老陈、小陈、警察或网友面临的是同一个问题:“情”与“法”,这是一个总话题。但考生更应该看出来这个总话题之下包含几个不同的话题,材料要求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考生至少有三封信可供选择。面对几个不同的角色,在信里面表达的就是几个不同的态度,也就类似于三个话题。如果给老陈写信,话题就是“甘心受罚与怎么面对亲人举报之窘”;给小陈写信,就是“父子相隐、情大于法或安全为上、敢作敢为”;给警察的信主要围绕“该不该发在官方微博上”。
  再如:(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也只能长到3寸来长。然而,将这种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可以长到一尺长。
  狼是一种有极强好奇心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的环境总是充满兴趣,不断体验,从而躲避危险,发现食物,顽强地生存下来。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随机挑选出一些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由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八个月后,他们的成绩明显提高。
  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道作文题目里面包含了三个小材料,有三个话题对象:热带观赏鱼、狼、随机挑选出的一些学生。看上去毫无关联,好似三个小话题。而“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一句提示:“以上现象”有“规律”,规律在哪?
  第一则小材料讲述热带观赏鱼一段时间之后的变化,它成长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从“小鱼缸”到“大水池”包含一个隐藏的话题词语:环境变化。
  第二则小材料里面直接点明了“环境”这个话题词语。
  第三则小材料看上去与“环境”无关,其实罗森塔尔实验是把随机挑选的一些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是使学生在不知觉的状态下提高了對自己的期望值,也就是改变了他们的心理“环境”。
  从三则小材料能概括出一个规律:环境对人才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们要善于利用环境的对人才成长的影响。这样我们看到了材料具有向心内敛的关系。如果非要把它当成发散关系,审题就出现了困难。
  【写作误区】
  1. 多话题压缩成单一话题。
  很多考生在审题时不清楚材料里面这两种情况,理不清材料里面的关系,就是把多话题中包含的发散关系换成单一话题的聚合关系。提炼关键词时,试图从一些不相关联的词语概括出一个道理,往往就会造成思路堵车和立意时的千头万绪,写作根本无从下手。
  如前文2015年高考福建卷作文,材料的范围是“上面三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相当宽泛,“我”对其中之一很有“感悟”,就在题意范围之内。有人硬要找出三则小材料之间存在的关系,把“希望的有或无”“错误的方法和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勇气”合并成一个话题,会是一个什么的话题?写作时该怎么下手?
  2. 单一话题拆成多个话题。
  如果把单一话题拆成多个话题,一定是没有看到一组材料中所存在的共性,那就分别找到了几个不同的话题词语,胡乱地把它们其中一个作为立论的依据,就偏离了正确的题意。如前文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作文,就有学生围绕着“好奇心”下笔,还有人从“尊严”着手,就是没有注意到几个小材料之间存在的共性。
  【模拟练习】
  1. 有人说:“人生有三种遗憾,一是完成了心愿,一是不能完成心愿,一是没有心愿。”这句话带给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
  出去吃饭前,用网络搜索附近的饭店,看看哪家比较近、比较实惠,结合网友的好评、差评,最终确定饭店并选好了菜单。
  出门旅游前,上网先搜索旅游的路线,定入住的宾馆,寻找到哪里可以买到正宗的土特产,然后再背上行囊,按照事先做好的功课,完成一次验证之旅。
  搜索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和快捷,但静下心来,似乎又觉得少了些什么。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其他文献
传统文化沦丧的今天,我愿执著地守护鲁迅先生,我愿执著地守护心灵的高地。  周末,书店。我穿梭于书架间,寻找《且介亭杂文集》,我的目光落在《鲁迅全集》上,便走了过去……忽然,身后有人呼唤我的名字,是同学,她手里捧着一本琼瑶的《一帘幽梦》,看见我怀中的《鲁迅全集》,很是吃惊,用略带鄙夷的神色望着我:“你怎么还看这种冷冰冰的书!”  我惊住了,环顾四周,如织的读者在梁实秋、刘墉等人的闲适小品前攒聚,根本
2013年广东高考政治试题贯彻并延续了新课程改革精神要求,并沿袭了近年高考试题的基本特点,但命题形式更为新颖,设问更加巧妙;很好地结合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体现了时代性特征,有利于考查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论证和阐释问题的能力。可以说今年的广东省高考政治做到了稳中有新,平中见奇,符合国家选拔人才的要求。  一、试题分析与评价  1. 结构稳定,切合《考试说明》。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各模块比例与考试说
I 听力(共两节,满分35分)(略)  Ⅱ 语言知识及应用 (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完形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21—30各题所给的A、B、C和D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Turn things off if you are not using them. This age-old advice still___
在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办好特色高中,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精神激励下,各高中学校都在为创建特色学校而努力。然而,特色学校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经过全校师生,甚至数代人的艰苦努力、薪火相传而形成的。所谓“文化立校,质量强校”,学校文化是师生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体系、行为准则和精神风貌相渗透的结晶,是当前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学校文化是在学校的办学历史过程中积淀
中学阶段是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的重要发展阶段,在动机方面要逐渐将自我认知为自主的、具有学习能力感,能够在学习行为方面清楚认知自我所拥有的有效性学习策略,并能够合理运用策略选择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和内容。在学习者建构历史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该如何实现,是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随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颁布,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教育部门明确提
中国医师公益大会的启动和《民生周刊》医药健康栏目的推出,是中国医师公益事业的重要里程碑。  我想分享我的三点机会:第一,对什么是“医师公益”要有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第二,敬终如始,守望初心,把医师公益扎扎实实地做下去。第三,在健康扶贫事业中,“医师公益”当有作为,且大有可为。  医师和医务人员是保障人民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公共医疗卫生、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国家免疫规划、突发公共卫生事
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是中古时期的世界,由于在初中的教材中没有这方面知识的铺垫,学生对于这一部分的内容会比较陌生,较难进入相应的历史现场,所以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来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探究这段历史。笔者通过对《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中的古代美洲文明进行了初步研究,将文化因子运用于古代美洲文化的历史教学中。  一、运用情境探究,师生共同探寻文化因子  情景探究
卸甲坪乡油菜花节  “走泥巴路、住土墙屋、喝屋檐水、用萤火电”,曾是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卸甲坪土家族乡的真实写照,這里地处湘鄂两省四县接合部,人口1.47万,是省级插花贫困乡镇。古桥遗韵  近年来,卸甲坪乡创新“旅游 扶贫”模式,挖掘自然山水、天然温泉、民俗文化、红色教育等文旅资源,打造文旅品牌。2017年,投资4.2亿元建设的曲尺河温泉度假村开业,日接待量最高达5000人次。篝火摆手舞  卸甲坪乡
历史解释素养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侧重于历史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训练,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等素养具体落实的支点。教师能不能做好历史解释,关乎历史课堂教学的成败。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采用即兴表演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真可谓另辟蹊径。  一、即兴表演的想象催生历史解释  众所周知,历史已经过去,不能重来,也不能重演。今天看到的历史、学习到的历
经历疫情期间的井喷和暑期热战之后,在线教育市场将逐渐趋于冷静。对于老师和学生而言,在线教育将不再是解燃眉之急,而是一种新常态。  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选择在线教育,对在线教育机构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在线教育机构需要做出选择,是继续高歌猛进,还是慢下来坚守教育本质?  就在线教育的发展,《民生周刊》邀请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