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城镇的不断发展,一些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城镇中工业化企业较多,所受污染更为严重,如果不加以治理,将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相关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在开展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关注中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安全,这样才能走一条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重点提出了几点加强城镇环境保护方面的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部门从事此项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城镇环境,保护,措施
我们应该借鉴其他各个国家在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如何进行环境保护的经验与教训,随着城镇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无法避免,那么我们就要有效地控制与解决,将损失降到最低,避免出现无法挽回的局面。很多城镇居民没有环保意识,过多的将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中,忽视了未来发展之路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现在的所作所为必将影响子孙后代。所以,为了给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环境,就必须马上抓起环境治理的工作,针对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制定相应对策,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保证我们的环境不受到破坏。
1、加强开展城镇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
编制城镇环境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2)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针对城镇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环境特征、功能定位,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合理确定城镇产业结构和发展规模。
(3)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
(4)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以建制镇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建设为重点,既要满足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为后代预留可持续发展空间。
(5)坚持将城镇传统风貌与城镇现代化建设相结合,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保护相结合,科学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
2、利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
运用经济手段加强管理,这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手段之一。当前,利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的主要原则有:
(1)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严格执行排污收费制度。城镇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依据本地乡镇工业对环境影响的实际情况,切实加强排污费的征收,其项目主要包括:水污染总量排污费、超标污水排污费、污水排污费、超标噪声排污费、超标废气排污费、废渣排污费、二氧化硫排污费、超标水量排污费。
(2)根据环保法律法规,严查环境违法行为,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环保部门要广泛深入地进行环境监察,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要予以严肃查处,该关则关,该停则停,该罚则罚,该治则治,要让违法企业付出应有的代价,坚决扭转“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象。
(3)进一步完善环境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实行排污总量有价分配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水处理按质收费制度,要按照国家统一安排,逐步开征资源利用补偿费,试行把自然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市场价格准确反映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代价,用经济杠杆激励加强污染治理,达到本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的目的。
3、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
城镇环境污染严重的首要原因就是居民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一方面,城镇领导为了加快本乡镇经济发展,过度纵容当地企业的排污处理,不管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只要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就可以。另一方面,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缺乏相关环保知识的教育。所以,我们当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加强环保教育工作,无论通过何种方式的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增强居民的环保观念。只有大众真正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工作中,他们才会清醒地认识到环境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并且还能够间接地促进有关污染企业的治理工作。乡镇企业主要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地点较为偏远,政府无法直接对这些企业进行有效的监控,致使这些企业为了增加经济效益更加有恃无恐的破坏环境。所以,将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化作为治理企业污染的首要措施,以增强企业领导的环保意识。我们还要明确什么是环保意识。环保意识是指反映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的关于情感、知觉、理论、社会思想等形态观念的总和。其价值观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环境意识要靠公众自发地去探索与实践,提高乡镇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只是认识问题,也与乡镇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因此,我们要在乡镇工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同时,努力提高公众环保与参与意识。
4、加大环保投入
发展环保产业环境保护投资和环保产业是表征一个地区环境保护力度的重要指标,环保投资总量、资金来源、资金使用方向、使用效率以及环保产业的发展数量、发展规模对一个地区的环境状态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很多地区,环保投资不足,环保产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产业的发展。就乡镇而言,环保投资微乎其微,环保产业更是大大落后于其他产业的发展,一部分乡镇还没有建立起环保产业,环保产业甚至处于零状态,这就导致了乡镇其他产业发展、经济繁荣的同时,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所以对乡镇来讲要加大环保投入,乡镇政府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在财政预算中足额安排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经费。更建立污染防治基金和监督管理建设专项经费,污染防治资金不应低于同级地方财政收入的3‰,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应逐步扩大污染防治基金规模。同时,乡镇要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当然,万事开头难,乡镇发展环保产业,目前还存在诸多困难,如资金不足、引导环保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还不健全等。这里除国家和政府完善市场机制、创建环保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外,乡镇政府尤其经济发达的乡镇要努力创建与市场经济机制相适应的投融资及运营管理机制,制定和完善投融资、规费征缴等方面的经济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来资本来投资环保产业,逐步推进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多元化、企业化和市场化。
按照投资社会化、产权股份化、运营市场化的要求,有条件的乡镇要变分散治污为集中治污,由专业化的环保服务企业向污染责任者提供有偿服务。
5、健全机构,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
为保证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必须具有一支效率高、速度快、水平高的管理团队。管理团队的主要任务包括:(1)人员的培训。对按照国家规定配置的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持证上岗。(2)执法装备。根据环保部门的相关要求,为保证现场的执法能力,配置相关的技术装备,确保将日常环境的执法手段加以完善,提升环保的执法水平。(3)通过远程视频等先进的机器远程监控重点污染源。(4)提高环境管理的基础设备与条件。在环境信息、宣传教育与科技支撑等方面改善基础设施及条件,建立一套合理科学的环境管理信息机制。在环境信息与能力建设方面进一步的有所突破,将网络资源、应用资源、数据资源、服务资源与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完整的环境信息的基础支撑体系,实现环境信息及时发布,最终实现环境管理现代化、综合化、服务信息化的统一。
6、结语
在当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的条件下,在世界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加强、中国已经加入WTO、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紧迫形势下,如何城镇切实加强环境保护,进行可持续性发展,不仅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 区培生. 城镇环境管理模式探讨[J]. 河南科技. 2014(02)
[2] 刘莎,王悦,周鹏. 泰来县加强城镇环境管理的对策和建议[J]. 民营科技. 2013(01)
[3] 王钢成,张丽红. 浅谈小城镇环境保护[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21)
【关键词】城镇环境,保护,措施
我们应该借鉴其他各个国家在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如何进行环境保护的经验与教训,随着城镇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无法避免,那么我们就要有效地控制与解决,将损失降到最低,避免出现无法挽回的局面。很多城镇居民没有环保意识,过多的将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中,忽视了未来发展之路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现在的所作所为必将影响子孙后代。所以,为了给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环境,就必须马上抓起环境治理的工作,针对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制定相应对策,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保证我们的环境不受到破坏。
1、加强开展城镇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
编制城镇环境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2)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针对城镇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环境特征、功能定位,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合理确定城镇产业结构和发展规模。
(3)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
(4)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以建制镇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建设为重点,既要满足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为后代预留可持续发展空间。
(5)坚持将城镇传统风貌与城镇现代化建设相结合,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保护相结合,科学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
2、利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
运用经济手段加强管理,这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手段之一。当前,利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的主要原则有:
(1)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严格执行排污收费制度。城镇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依据本地乡镇工业对环境影响的实际情况,切实加强排污费的征收,其项目主要包括:水污染总量排污费、超标污水排污费、污水排污费、超标噪声排污费、超标废气排污费、废渣排污费、二氧化硫排污费、超标水量排污费。
(2)根据环保法律法规,严查环境违法行为,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环保部门要广泛深入地进行环境监察,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要予以严肃查处,该关则关,该停则停,该罚则罚,该治则治,要让违法企业付出应有的代价,坚决扭转“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象。
(3)进一步完善环境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实行排污总量有价分配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水处理按质收费制度,要按照国家统一安排,逐步开征资源利用补偿费,试行把自然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市场价格准确反映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代价,用经济杠杆激励加强污染治理,达到本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的目的。
3、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
城镇环境污染严重的首要原因就是居民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一方面,城镇领导为了加快本乡镇经济发展,过度纵容当地企业的排污处理,不管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只要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就可以。另一方面,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缺乏相关环保知识的教育。所以,我们当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加强环保教育工作,无论通过何种方式的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增强居民的环保观念。只有大众真正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工作中,他们才会清醒地认识到环境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并且还能够间接地促进有关污染企业的治理工作。乡镇企业主要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地点较为偏远,政府无法直接对这些企业进行有效的监控,致使这些企业为了增加经济效益更加有恃无恐的破坏环境。所以,将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化作为治理企业污染的首要措施,以增强企业领导的环保意识。我们还要明确什么是环保意识。环保意识是指反映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的关于情感、知觉、理论、社会思想等形态观念的总和。其价值观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环境意识要靠公众自发地去探索与实践,提高乡镇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只是认识问题,也与乡镇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因此,我们要在乡镇工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同时,努力提高公众环保与参与意识。
4、加大环保投入
发展环保产业环境保护投资和环保产业是表征一个地区环境保护力度的重要指标,环保投资总量、资金来源、资金使用方向、使用效率以及环保产业的发展数量、发展规模对一个地区的环境状态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很多地区,环保投资不足,环保产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产业的发展。就乡镇而言,环保投资微乎其微,环保产业更是大大落后于其他产业的发展,一部分乡镇还没有建立起环保产业,环保产业甚至处于零状态,这就导致了乡镇其他产业发展、经济繁荣的同时,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所以对乡镇来讲要加大环保投入,乡镇政府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在财政预算中足额安排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经费。更建立污染防治基金和监督管理建设专项经费,污染防治资金不应低于同级地方财政收入的3‰,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应逐步扩大污染防治基金规模。同时,乡镇要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当然,万事开头难,乡镇发展环保产业,目前还存在诸多困难,如资金不足、引导环保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还不健全等。这里除国家和政府完善市场机制、创建环保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外,乡镇政府尤其经济发达的乡镇要努力创建与市场经济机制相适应的投融资及运营管理机制,制定和完善投融资、规费征缴等方面的经济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来资本来投资环保产业,逐步推进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多元化、企业化和市场化。
按照投资社会化、产权股份化、运营市场化的要求,有条件的乡镇要变分散治污为集中治污,由专业化的环保服务企业向污染责任者提供有偿服务。
5、健全机构,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
为保证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必须具有一支效率高、速度快、水平高的管理团队。管理团队的主要任务包括:(1)人员的培训。对按照国家规定配置的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持证上岗。(2)执法装备。根据环保部门的相关要求,为保证现场的执法能力,配置相关的技术装备,确保将日常环境的执法手段加以完善,提升环保的执法水平。(3)通过远程视频等先进的机器远程监控重点污染源。(4)提高环境管理的基础设备与条件。在环境信息、宣传教育与科技支撑等方面改善基础设施及条件,建立一套合理科学的环境管理信息机制。在环境信息与能力建设方面进一步的有所突破,将网络资源、应用资源、数据资源、服务资源与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完整的环境信息的基础支撑体系,实现环境信息及时发布,最终实现环境管理现代化、综合化、服务信息化的统一。
6、结语
在当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的条件下,在世界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加强、中国已经加入WTO、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紧迫形势下,如何城镇切实加强环境保护,进行可持续性发展,不仅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 区培生. 城镇环境管理模式探讨[J]. 河南科技. 2014(02)
[2] 刘莎,王悦,周鹏. 泰来县加强城镇环境管理的对策和建议[J]. 民营科技. 2013(01)
[3] 王钢成,张丽红. 浅谈小城镇环境保护[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