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受众关注度高、影响力大。作为信息发布主要渠道的媒体该如何在第一时间满足公众知情权,击破各类谣言,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考验着媒体的职责与担当。本文以近年来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报道为例,通过分析突发事件的传播特点、因报道不当引发的危害等,探讨新时代如何做好突发事件报道,供行业参考。
关键词:突发事件;情绪传播;信息博弈;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7-0182-03
全媒体时代,人们信息获取的方式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但无处不在的信息传播如同一把双刃剑,让人们在享受便捷的同时深受桎梏。时下,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这个战场为新时代的新闻宣传舆论工作带来全新挑战。新闻舆论宣传工作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为顺应发展需要,必须把网络舆情治理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1]。
突发事件具有紧迫性、严重性、异常性等特点,其传播速度快、受众关注度高、影响力大。如若对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引导不当,将很可能引发公共危机事件。因而,新闻媒体该如何正本清源、发挥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值得探讨。
一、新时代突发事件的传播特点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2]。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演变,突发事件面临更加复杂的传播环境,更大的关注度和更突出的矛盾交织在一起,主要呈现以下传播特点。
(一)突破时空,舆情随时随地可能发生
如今,互联网已成为突发事件传播的主要渠道。当某一突发事件发生时,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到达世界各地,且信息的传递与接收都在瞬间完成。纵观近年来发生的洪灾、地震等突发事件,往往都是传统媒体尚未发声之时,受灾现场图片或视频就已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并引起公众关注。尤其是一些原本影响力较小的事件,因自媒体的介入成为公众广泛关注的突发事件。可以说,互联网已成为突发事件传播的最主要的平台,扮演着“引子”角色。
(二)传统“把关人”地位削弱,公众表达更自由多元
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體掌握话语权的时代,传统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往往十分谨慎,所发布内容通常须经过严格审核,这一定程度上迟滞了新闻的发布时效。进入新时代,微信、微博、短视频等社交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使用门槛低、易操作、限制少,人人都可以通过它们发布并传播信息,自媒体的涌现促使互联网成为网络舆论主阵地。同时,由于新媒体的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强,公众发布信息的自主性随之变强,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舆论场不再只被一种声音主导。简言之,传统媒体“把关人”的地位逐渐被削弱,各类自媒体和“意见领袖”崛起,信息进入全民传播时代。
(三)受困于“信息茧房”,情绪化传播明显
互联网传播也可以称之为情绪化传播。纵观近年来引起广泛热议的舆论事件,无论最后被证实事件是否真实,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都带有较强烈的情绪色彩。
2021年7月,河南省遭遇特大暴雨侵袭,损失惨重。鸿星尔克因“亏损2.2亿还捐款5000万”而火爆全网。尽管后来“亏损2.2亿”的传言被否认,鸿星尔克也多次呼吁网民理性消费,但这并不影响公众情绪的高涨。网民随即给其官微充值了120年会员,并展开野性消费。京东发布报告显示,仅7月23日一天,鸿星尔克的销量就较往年同期狂增52倍。似乎一夜之间,公众都以拥有一件鸿星尔克的商品而感到骄傲。尽管互联网要求实名制,但由于网民可以虚拟身份,网民与网民之间并不存在现实关系,导致一些网民在网络平台上大胆自由地发言。在互联网这个巨大的舆论场内,当某种观点在评论区获得多数人认同时,就很容易形成主流情绪,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众对新闻事件的看法走向。并且,公众极易受困于“信息茧房”,更愿意去听去看他们想听想看的观点。但事实上,情绪化表达并非一定是真相,有时反而会阻碍人们接近真相,产生偏见、群氓。
(四)信息博弈督促真相明朗
随着信息呈现方式和获取渠道日益多元化,公众对新闻报道的批判意识逐渐增强,对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时效性、丰富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监督着媒体报道的客观、公正。同时,海量信息充分交流、讨论与博弈,敦促相关部门介入调查,也有助于事件真相尽早浮出水面,充分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
在2017年“杭州保姆纵火案”中,因保姆故意纵火而丧失妻儿的林生斌成为社会同情、舆论支持的对象。时隔多年后,当他宣布再婚育女的消息时,网络上出现了亡妻哥哥控诉他恶意消费亡妻牟利、独吞赔偿款等帖文,舆论再次引爆全网。随后,林生斌的系列行为被网友扒出,大家纷纷质疑其寺庙捐井的目的、潼臻一生基金会的筹建、企业存在偷税漏税等。舆情不断发酵,各种真假信息混杂在一起。对此,税务、公安等相关部门介入,开展了一系列调查核实,促使事件真相越来越明朗。
二、突发事件报道不当的危害
(一)报道不及时,引发谣言
新闻媒体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在信息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当突发性灾难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往往会出于舆情考量、真相调查等原因,对信息发布秉持异常谨慎的态度,选择少发布甚至不发布,从而导致新闻报道无法及时到位。就新闻传播规律来看,越是负面、反常的信息越具有传播力,也更容易引起公众关注,如若媒体应对不及时,就极易引发谣言。
对于谣言,一部分人认为只要广开言路,观点之间就会相互补充修正,谣言就会不攻自破。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郭小安否认了这一观点。他认为,谣言产生与人的理性缺失以及焦虑、恐慌、愤怒、期望等心理有关。谣言的传播者主要包括四类:谋求一己之利者、广义上的利己主义者、追求集团和部门利益者、恶意中伤者[3]。如若突发事件中官方权威消息发布不及时,就会给谣言滋生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加剧公众的恐慌情绪,并进一步使谣言在网上蔓延,形成恶性循环。当谣言大量扩散时,公众不仅无法辨别,甚至愿意相信谣言,舆情后果不可估量。不夸张地说,针对突发事件及时发声,对于主流媒体而言是一场抢抓时机的硬仗。 2003年非典期间,有人散布谣言称非典与缺碘有关,导致不少市民纷纷抢购碘盐,一些不法商贩借机故意炒作,抬高食盐售价;2011年日本地震引发福岛核电站事故,关于我国海域受核物质污染、生产的海盐不安全等传言肆意散布,由于含碘物品可预防核辐射,全国多地群众排队抢盐。在这些突发事件中,公众抢购日常生活用品的报道常见诸报端,待主流媒体发声辟谣后,人们的恐慌情绪才得以缓解。
(二)报道不真实、不深入,削弱公信力
突发事件中不真实、不深入的报道,将大大削弱媒体的公信力,甚至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
纵观近年来的一些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因没有深入核实事件真相,单纯为获取点击量跟风介入,缺乏深入细致的采访,最终事件出现反转的不在少数。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这是一种警醒。热点新闻一旦出现反转,可能带给公众极大的心里不安感和生活风险暗示,甚至引发网络暴力。同时,在新闻事件的一再反转中,公众信任将被消耗,媒体的公信力将被严重削弱。
比如,2018年四川德陽某女子自杀事件就是一起典型的媒体报道不真实、不深入的案例。当年8月,有自媒体发博《疑因妻子游泳时被撞到,男子竟在游泳池中按着小孩打》,并将剪辑过的视频发布至网络平台。经网络媒体传播后,这位妻子遭到人肉搜索,最终不堪压力自杀身亡。然而,事件真相并非网络上最初传播的那样。2021年8月,经法院审理,涉事少年的三名家属因利用信息网络平合煽动网络暴力、公然侮辱他人构成侮辱罪,受到法律制裁。
(三)报道随意性,不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突发事件经互联网传播后,舆情更易聚焦。在如今这个“流量为王”时代,不少新媒体为博取公众眼球,哗众取宠,甚至不惜歪曲真相,使许多原本充满悲情色彩的突发事件沦为舆论狂欢。这不仅增加了公众对信息的辨识难度,更不利于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021年河南省特大暴雨灾害发生后,一些网红明星为蹭流量前往灾区。从出发地到灾区,一路走一路拍一路发。有的被现场救援人员劝离后,找来当地群众的铲车,伪装成受灾群众的家属进入;有的将直播设备安插在户外水池边,自己跳到水池里假扮受灾群众,对着镜头躺在水池里作秀;更有甚者为直播拍视频作秀,竟将救生艇偷走。拿天灾蹭热度、将救援现场变成了秀场,违背公序良俗,占用救援通道,严重妨碍了救援工作的开展。
三、如何做好突发事件报道
媒体要做好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阻击各种流言、谣言传播,必须遵循互联网媒体的客观规律,尊重网民的信息需求心理,增强新闻发布的及时性、全面性和时度效。
(一)利用新媒体及时满足公众知情权
以技术传播为支撑的新媒体已然成为当下公众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渠道之一。公众对新媒体有着极强的心理需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期望新媒体“说真话”;二是期望新媒体汇集民意,成为与有关部门沟通的重要渠道;三是期望新媒体发挥监督功能,揭露社会不公正的现象[4]。为满足公众的这些需求,作为突然事件发生后的主要传播渠道之一,新媒体应第一时间发布更多事实性消息,避免缺失权威信息,不给谣言留有滋生空间。
基于多年对网络舆情的分析,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出了突发事件“黄金4小时媒体”的概念,刷新了以往处置突发事件的“黄金24小时”法则。“黄金4小时媒体”强调,发布信息、引导舆论的速度应由24小时提升至4小时,政府应第一时间通过权威媒体向社会发布信息,做突发事件的“第一定义者”,避免滋生谣言。
对于新媒体而言,则应坚持“24小时、15分钟、30秒”的原则,即在事件发生的24小时内,应每15分钟发布一次信息,每条信息的篇幅(阅读时长)或视频时长不能超过30秒。通过快速、及时地向公众传递信息,抢占舆论先机。换言之,只有快讲事实、诚讲态度、多讲措施、慎讲结论,才能去伪存真、正确引导舆论、增强媒体公信力。
(二)传统媒体全面跟进报道
通过新媒体,突发事件可在短时间内被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人广泛传播。也正因此,传播声音杂、信息支离破碎。对此,公信力更强的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应借力新媒体提供的丰富的新闻线索,承担起主动求证、多方调查的职责,对公众关注的突发事件进行深入、全面的跟进报道。具体来说,不仅要报道事件动态、事件发生原因,还要对公众反应、社会舆论、事件影响等尽可能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报道;要锁定法治的价值观和标尺,不混淆是非,不被“带节奏”;要做好新闻的后续性报道和解释性报道,便于公众更好地理解新闻事实。
总之,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新媒体往往扮演“引子”角色,为传统媒体补充信息资源并对传统媒体进行监督;而传统媒体具有深度的权威发声,也将引导新媒体的舆论走向。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化解突发事件舆情危机。
(三)突发事件报道应注重人文关怀
突发事件不仅发生突然,往往还伴有灾难性后果。因此,媒体在追求事件真相的同时,还应注重人文关怀。换句话说,就是不过分渲染灾难现场、营造恐怖悲观的氛围,应更加关注事件中“人”的情感需求和价值尊严,使报道有温度、受欢迎,充满正能量。
在以往的一些灾难性突发事件中,就出现过媒体报道的负面案例。比如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队员把被困124小时的卞刚芬从废墟中救出时,几十名记者为抢拍新闻蜂拥而上,将其团团围住拍照,以至于现场的武警指挥官动了怒才将卞刚芬抬上救护车。为制作出更煽情的新闻报道,有记者在采访刚刚失去亲人仍继续战斗在一线的民警蒋敏时,追问她“看到救出来的老人和小孩,会不会想到自己的亲人”,致使其悲伤得几乎讲不出话来。
这类负面案例说明,记者如果在采访中不能换位思考,只是一味地探求事件原委,为挖掘新闻素材弃被采访者的生命、情感、尊严而不顾,缺少必要的人文关怀,即便追逐到一定的流量,也将使媒体的公众印象大打折扣。
(四)新媒体应增强品牌意识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实事求是、客观地报道是对新闻从业者的基本要求。即便是“流量为王”的时代,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突发事件的公众关注度高、传播速度快,媒体尤其是新媒体,更应增强自身品牌意识,塑造良好的媒体形象,不能一味追求“吸粉”,而置基本事实于不顾。此外,新媒体还应充分发挥政府及相关部门、权威人士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在保证发布信息真实可信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方式安抚公众情绪,转移社会压力,凝聚社会力量。
(五)做好预警性报道
除对突发性事件本身进行报道外,媒体对事件发生前的预警性报道同样重要。这将进一步增强公众对灾难的防御意识和应对能力,减少灾难发生带来的损失。
2021年8月,重庆市气象部门监测到8月7日夜间至9日夜间将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局部地区将有特大暴雨,于是于6日至8日先后通过各媒体及时向市民发布了地灾红色预警和暴雨橙色预警。全市水利、应急、市政等相关部门积极做好相关应急防范准备,全市人民严阵以待。最终,即使是降雨量超过200毫米的潼南,也因准备充分未受大的影响。
即便对灾难的预警十防九空,也不可失防万一。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中国气象局发布的《2020年预警大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共发布128类342209条预警信息,相比往年均值增加了32%。其中,雷电、大风、暴雨预警信息占一半以上。是否发布预警信息应以公众是否能够做出自救措施来判断,信息发布通过“官方发布+自媒体转载”的方式进行。并且,官方发布渠道应首选新媒体,其次是信息的进圈入群和应急广播。发布内容方面,不仅要发布灾害预警本身,同时也要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公众传授自救知识,告知公众政府的应急举措,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公众应对灾情的信心,以及公众对政府救灾的配合程度,将灾难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
四、结语
在突发事件报道过程中,无论是事前预警、事中舆论引导,还是事后秩序重建,新闻媒体在每一个环节都充当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媒体应坚持客观、及时、人性、全面的報道,正确引导舆论,引发社会反思,做好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沟通桥梁,推动新闻事业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如何理解“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DB/OL].中国记协网,http://www.zgjx.cn/2020-04/08/c_138956790.htm,2020-04-0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D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ziliao/flfg/2007-08/30/content_732593.htm,2007-08-30.
[3] 郭小安.谣言真的止于智者吗?[DB/OL].中青在线,http://zqb.cyol.com/html/2016-04/21/nw.D110000zgqnb_20160421_6-02.htm,2016-04-21.
[4] 陈青文,张国良.新媒体促进传统媒体“说真话”——上海居民新媒体使用状况焦点小组访谈报告[J].新闻记者,2013(4):74.
作者简介:周芮(1982—),女,重庆人,本科,记者,研究方向:新闻采写。
关键词:突发事件;情绪传播;信息博弈;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7-0182-03
全媒体时代,人们信息获取的方式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但无处不在的信息传播如同一把双刃剑,让人们在享受便捷的同时深受桎梏。时下,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这个战场为新时代的新闻宣传舆论工作带来全新挑战。新闻舆论宣传工作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为顺应发展需要,必须把网络舆情治理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1]。
突发事件具有紧迫性、严重性、异常性等特点,其传播速度快、受众关注度高、影响力大。如若对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引导不当,将很可能引发公共危机事件。因而,新闻媒体该如何正本清源、发挥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值得探讨。
一、新时代突发事件的传播特点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2]。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演变,突发事件面临更加复杂的传播环境,更大的关注度和更突出的矛盾交织在一起,主要呈现以下传播特点。
(一)突破时空,舆情随时随地可能发生
如今,互联网已成为突发事件传播的主要渠道。当某一突发事件发生时,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到达世界各地,且信息的传递与接收都在瞬间完成。纵观近年来发生的洪灾、地震等突发事件,往往都是传统媒体尚未发声之时,受灾现场图片或视频就已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并引起公众关注。尤其是一些原本影响力较小的事件,因自媒体的介入成为公众广泛关注的突发事件。可以说,互联网已成为突发事件传播的最主要的平台,扮演着“引子”角色。
(二)传统“把关人”地位削弱,公众表达更自由多元
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體掌握话语权的时代,传统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往往十分谨慎,所发布内容通常须经过严格审核,这一定程度上迟滞了新闻的发布时效。进入新时代,微信、微博、短视频等社交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使用门槛低、易操作、限制少,人人都可以通过它们发布并传播信息,自媒体的涌现促使互联网成为网络舆论主阵地。同时,由于新媒体的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强,公众发布信息的自主性随之变强,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舆论场不再只被一种声音主导。简言之,传统媒体“把关人”的地位逐渐被削弱,各类自媒体和“意见领袖”崛起,信息进入全民传播时代。
(三)受困于“信息茧房”,情绪化传播明显
互联网传播也可以称之为情绪化传播。纵观近年来引起广泛热议的舆论事件,无论最后被证实事件是否真实,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都带有较强烈的情绪色彩。
2021年7月,河南省遭遇特大暴雨侵袭,损失惨重。鸿星尔克因“亏损2.2亿还捐款5000万”而火爆全网。尽管后来“亏损2.2亿”的传言被否认,鸿星尔克也多次呼吁网民理性消费,但这并不影响公众情绪的高涨。网民随即给其官微充值了120年会员,并展开野性消费。京东发布报告显示,仅7月23日一天,鸿星尔克的销量就较往年同期狂增52倍。似乎一夜之间,公众都以拥有一件鸿星尔克的商品而感到骄傲。尽管互联网要求实名制,但由于网民可以虚拟身份,网民与网民之间并不存在现实关系,导致一些网民在网络平台上大胆自由地发言。在互联网这个巨大的舆论场内,当某种观点在评论区获得多数人认同时,就很容易形成主流情绪,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众对新闻事件的看法走向。并且,公众极易受困于“信息茧房”,更愿意去听去看他们想听想看的观点。但事实上,情绪化表达并非一定是真相,有时反而会阻碍人们接近真相,产生偏见、群氓。
(四)信息博弈督促真相明朗
随着信息呈现方式和获取渠道日益多元化,公众对新闻报道的批判意识逐渐增强,对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时效性、丰富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监督着媒体报道的客观、公正。同时,海量信息充分交流、讨论与博弈,敦促相关部门介入调查,也有助于事件真相尽早浮出水面,充分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
在2017年“杭州保姆纵火案”中,因保姆故意纵火而丧失妻儿的林生斌成为社会同情、舆论支持的对象。时隔多年后,当他宣布再婚育女的消息时,网络上出现了亡妻哥哥控诉他恶意消费亡妻牟利、独吞赔偿款等帖文,舆论再次引爆全网。随后,林生斌的系列行为被网友扒出,大家纷纷质疑其寺庙捐井的目的、潼臻一生基金会的筹建、企业存在偷税漏税等。舆情不断发酵,各种真假信息混杂在一起。对此,税务、公安等相关部门介入,开展了一系列调查核实,促使事件真相越来越明朗。
二、突发事件报道不当的危害
(一)报道不及时,引发谣言
新闻媒体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在信息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当突发性灾难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往往会出于舆情考量、真相调查等原因,对信息发布秉持异常谨慎的态度,选择少发布甚至不发布,从而导致新闻报道无法及时到位。就新闻传播规律来看,越是负面、反常的信息越具有传播力,也更容易引起公众关注,如若媒体应对不及时,就极易引发谣言。
对于谣言,一部分人认为只要广开言路,观点之间就会相互补充修正,谣言就会不攻自破。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郭小安否认了这一观点。他认为,谣言产生与人的理性缺失以及焦虑、恐慌、愤怒、期望等心理有关。谣言的传播者主要包括四类:谋求一己之利者、广义上的利己主义者、追求集团和部门利益者、恶意中伤者[3]。如若突发事件中官方权威消息发布不及时,就会给谣言滋生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加剧公众的恐慌情绪,并进一步使谣言在网上蔓延,形成恶性循环。当谣言大量扩散时,公众不仅无法辨别,甚至愿意相信谣言,舆情后果不可估量。不夸张地说,针对突发事件及时发声,对于主流媒体而言是一场抢抓时机的硬仗。 2003年非典期间,有人散布谣言称非典与缺碘有关,导致不少市民纷纷抢购碘盐,一些不法商贩借机故意炒作,抬高食盐售价;2011年日本地震引发福岛核电站事故,关于我国海域受核物质污染、生产的海盐不安全等传言肆意散布,由于含碘物品可预防核辐射,全国多地群众排队抢盐。在这些突发事件中,公众抢购日常生活用品的报道常见诸报端,待主流媒体发声辟谣后,人们的恐慌情绪才得以缓解。
(二)报道不真实、不深入,削弱公信力
突发事件中不真实、不深入的报道,将大大削弱媒体的公信力,甚至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
纵观近年来的一些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因没有深入核实事件真相,单纯为获取点击量跟风介入,缺乏深入细致的采访,最终事件出现反转的不在少数。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这是一种警醒。热点新闻一旦出现反转,可能带给公众极大的心里不安感和生活风险暗示,甚至引发网络暴力。同时,在新闻事件的一再反转中,公众信任将被消耗,媒体的公信力将被严重削弱。
比如,2018年四川德陽某女子自杀事件就是一起典型的媒体报道不真实、不深入的案例。当年8月,有自媒体发博《疑因妻子游泳时被撞到,男子竟在游泳池中按着小孩打》,并将剪辑过的视频发布至网络平台。经网络媒体传播后,这位妻子遭到人肉搜索,最终不堪压力自杀身亡。然而,事件真相并非网络上最初传播的那样。2021年8月,经法院审理,涉事少年的三名家属因利用信息网络平合煽动网络暴力、公然侮辱他人构成侮辱罪,受到法律制裁。
(三)报道随意性,不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突发事件经互联网传播后,舆情更易聚焦。在如今这个“流量为王”时代,不少新媒体为博取公众眼球,哗众取宠,甚至不惜歪曲真相,使许多原本充满悲情色彩的突发事件沦为舆论狂欢。这不仅增加了公众对信息的辨识难度,更不利于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021年河南省特大暴雨灾害发生后,一些网红明星为蹭流量前往灾区。从出发地到灾区,一路走一路拍一路发。有的被现场救援人员劝离后,找来当地群众的铲车,伪装成受灾群众的家属进入;有的将直播设备安插在户外水池边,自己跳到水池里假扮受灾群众,对着镜头躺在水池里作秀;更有甚者为直播拍视频作秀,竟将救生艇偷走。拿天灾蹭热度、将救援现场变成了秀场,违背公序良俗,占用救援通道,严重妨碍了救援工作的开展。
三、如何做好突发事件报道
媒体要做好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阻击各种流言、谣言传播,必须遵循互联网媒体的客观规律,尊重网民的信息需求心理,增强新闻发布的及时性、全面性和时度效。
(一)利用新媒体及时满足公众知情权
以技术传播为支撑的新媒体已然成为当下公众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渠道之一。公众对新媒体有着极强的心理需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期望新媒体“说真话”;二是期望新媒体汇集民意,成为与有关部门沟通的重要渠道;三是期望新媒体发挥监督功能,揭露社会不公正的现象[4]。为满足公众的这些需求,作为突然事件发生后的主要传播渠道之一,新媒体应第一时间发布更多事实性消息,避免缺失权威信息,不给谣言留有滋生空间。
基于多年对网络舆情的分析,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出了突发事件“黄金4小时媒体”的概念,刷新了以往处置突发事件的“黄金24小时”法则。“黄金4小时媒体”强调,发布信息、引导舆论的速度应由24小时提升至4小时,政府应第一时间通过权威媒体向社会发布信息,做突发事件的“第一定义者”,避免滋生谣言。
对于新媒体而言,则应坚持“24小时、15分钟、30秒”的原则,即在事件发生的24小时内,应每15分钟发布一次信息,每条信息的篇幅(阅读时长)或视频时长不能超过30秒。通过快速、及时地向公众传递信息,抢占舆论先机。换言之,只有快讲事实、诚讲态度、多讲措施、慎讲结论,才能去伪存真、正确引导舆论、增强媒体公信力。
(二)传统媒体全面跟进报道
通过新媒体,突发事件可在短时间内被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人广泛传播。也正因此,传播声音杂、信息支离破碎。对此,公信力更强的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应借力新媒体提供的丰富的新闻线索,承担起主动求证、多方调查的职责,对公众关注的突发事件进行深入、全面的跟进报道。具体来说,不仅要报道事件动态、事件发生原因,还要对公众反应、社会舆论、事件影响等尽可能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报道;要锁定法治的价值观和标尺,不混淆是非,不被“带节奏”;要做好新闻的后续性报道和解释性报道,便于公众更好地理解新闻事实。
总之,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新媒体往往扮演“引子”角色,为传统媒体补充信息资源并对传统媒体进行监督;而传统媒体具有深度的权威发声,也将引导新媒体的舆论走向。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化解突发事件舆情危机。
(三)突发事件报道应注重人文关怀
突发事件不仅发生突然,往往还伴有灾难性后果。因此,媒体在追求事件真相的同时,还应注重人文关怀。换句话说,就是不过分渲染灾难现场、营造恐怖悲观的氛围,应更加关注事件中“人”的情感需求和价值尊严,使报道有温度、受欢迎,充满正能量。
在以往的一些灾难性突发事件中,就出现过媒体报道的负面案例。比如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队员把被困124小时的卞刚芬从废墟中救出时,几十名记者为抢拍新闻蜂拥而上,将其团团围住拍照,以至于现场的武警指挥官动了怒才将卞刚芬抬上救护车。为制作出更煽情的新闻报道,有记者在采访刚刚失去亲人仍继续战斗在一线的民警蒋敏时,追问她“看到救出来的老人和小孩,会不会想到自己的亲人”,致使其悲伤得几乎讲不出话来。
这类负面案例说明,记者如果在采访中不能换位思考,只是一味地探求事件原委,为挖掘新闻素材弃被采访者的生命、情感、尊严而不顾,缺少必要的人文关怀,即便追逐到一定的流量,也将使媒体的公众印象大打折扣。
(四)新媒体应增强品牌意识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实事求是、客观地报道是对新闻从业者的基本要求。即便是“流量为王”的时代,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突发事件的公众关注度高、传播速度快,媒体尤其是新媒体,更应增强自身品牌意识,塑造良好的媒体形象,不能一味追求“吸粉”,而置基本事实于不顾。此外,新媒体还应充分发挥政府及相关部门、权威人士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在保证发布信息真实可信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方式安抚公众情绪,转移社会压力,凝聚社会力量。
(五)做好预警性报道
除对突发性事件本身进行报道外,媒体对事件发生前的预警性报道同样重要。这将进一步增强公众对灾难的防御意识和应对能力,减少灾难发生带来的损失。
2021年8月,重庆市气象部门监测到8月7日夜间至9日夜间将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局部地区将有特大暴雨,于是于6日至8日先后通过各媒体及时向市民发布了地灾红色预警和暴雨橙色预警。全市水利、应急、市政等相关部门积极做好相关应急防范准备,全市人民严阵以待。最终,即使是降雨量超过200毫米的潼南,也因准备充分未受大的影响。
即便对灾难的预警十防九空,也不可失防万一。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中国气象局发布的《2020年预警大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共发布128类342209条预警信息,相比往年均值增加了32%。其中,雷电、大风、暴雨预警信息占一半以上。是否发布预警信息应以公众是否能够做出自救措施来判断,信息发布通过“官方发布+自媒体转载”的方式进行。并且,官方发布渠道应首选新媒体,其次是信息的进圈入群和应急广播。发布内容方面,不仅要发布灾害预警本身,同时也要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公众传授自救知识,告知公众政府的应急举措,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公众应对灾情的信心,以及公众对政府救灾的配合程度,将灾难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
四、结语
在突发事件报道过程中,无论是事前预警、事中舆论引导,还是事后秩序重建,新闻媒体在每一个环节都充当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媒体应坚持客观、及时、人性、全面的報道,正确引导舆论,引发社会反思,做好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沟通桥梁,推动新闻事业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如何理解“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DB/OL].中国记协网,http://www.zgjx.cn/2020-04/08/c_138956790.htm,2020-04-0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D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ziliao/flfg/2007-08/30/content_732593.htm,2007-08-30.
[3] 郭小安.谣言真的止于智者吗?[DB/OL].中青在线,http://zqb.cyol.com/html/2016-04/21/nw.D110000zgqnb_20160421_6-02.htm,2016-04-21.
[4] 陈青文,张国良.新媒体促进传统媒体“说真话”——上海居民新媒体使用状况焦点小组访谈报告[J].新闻记者,2013(4):74.
作者简介:周芮(1982—),女,重庆人,本科,记者,研究方向:新闻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