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槐落蕊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cr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先生曾去过北京好几回,他当然知道京城里的这段美景俗事——他的“秋槐落蕊”的联想也许正是从“春榆落果”脱胎而来的吧——但下笔的时候,则可以肯定他啥也没有看到,因为8月的京城里“春榆落果”也早已过了。
  【关键词】秋槐落蕊;郁达夫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郁达夫先生1934年8月写下的散文《故都的秋》,入选语文高中课本总也有几十年了。然而,其第4节所谓的秋槐落蕊,我一直没有读明白过。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落蕊指代的是什么呢?有人诠释是叶,难道先生不识得叶?有人诠释是花,何不直接写成落英?之所以杜撰出一个落蕊,还不是因为那东西“像花而又不是花”。于是又有人说,落蕊只是个文字符号,总之就是先生看到从秋槐上落下了一点东西。
  但是,秋槐会落下什么呢?除了枯叶,还会落下什么呢?既然连落蕊这个文字都不过是个子虚乌有的符号,还能奢望秋槐会落下什么呢?
  是的,先生自己从来都没敢承认看到过什么秋槐落蕊。他只是说,“早晨起来”,见到“铺得满地”的“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东西。张望四周,见到生长着“北国的槐树”。从北国的槐树,再“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那东西既不是蕊,也没有确认来自于槐,更何况时令也不在秋,哪来的秋槐落蕊?所以,4个字里头竟然有3个属于伪命题。
  八十年后的2014年4月,我巴巴地从上海赶到北京,只不过想弄清楚他到底看到了什么。
  两天时间里,我走了北海公园、恭王府花园和中山公园三个地方(当年先生是走了北海公园、三贝子花园和颐和园),看见都生长着大量的国槐。而在中山公园和恭王府花园两处,我注意到还掺杂着不少的白榆。都是十几米高的大乔木,皮色相似、冠型雷同。要不是恰逢清明时节,国槐初叶而白榆先花,还真的难以辨析呢。白榆的翅果俗称榆钱。每年春末,榆钱纷纷飘落,也算得京城一景。所谓花非花的,正是此物。奕言斤 好这个东西,在王府花园里特意筑了个状如蝙蝠的池子,四周遍植榆槐。看看“余钱”落“福池”,做做敛财白日梦。
  先生曾去过北京好几回,他当然知道京城里的这段美景俗事——他的“秋槐落蕊”的联想也许正是从“春榆落果”脱胎而来的吧——但下笔的时候,则可以肯定他啥也没有看到,因为8月的京城里“春榆落果”也早已过了。
  不要相信先生在篇首的自诩:“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倘若真的一意为了故都的秋味,为什么不直奔而去,却要先上青岛、济南绕来绕去的绕?其实,他的这次出行,心思全在王映霞身上——我们“赶上了平浦的通车,原因是为了映霞还没有到过北平”。而暗地里,他还存了一个恶作剧,“故意想难难没有骑过骡儿的映霞”。于是,从杭州赶往青岛;没见骡儿,又到济南;还是没有,转道北平;仍然没有。你可以想象得到我那位老乡抓狂的心态,他竟然一直奔到了山海关,总算如愿以偿找着了“北戴河的骡子,实在是一种比黄包车汽车轿子更有诗意的乘物”。——所以说,那一次在北京才短短几天的驻留,觅骡子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有雅致去吟故都的秋?实情是到京的第3天,8月16日,接到《人间世》杂志社快信,编辑王佘杞催稿来了,王并且还约定于明日来坐索。“诘个老倌戛旮搞葛的(系杭州土白)”,害得我这老乡17日不得不起了个黑早,一口气为王佘杞写了两千余字。题罢《故都的秋》,撩笔了事,好再去觅骡子啰。可见这不过是篇被编辑逼出来的急就章,东拼西凑的,用“情”粘连一下。也难怪经不起推敲什么真实性、逻辑性了。
  不过,主观的意境怎么会描述得如此贴切而细腻呢?看来,是先生曾经的生活沉淀。先生是南边人。我们江浙一带还生长着一种榔榆树,是白榆的同属;还生长着一种洋槐树,是国槐的同属。先生在《钓台的春昼》里就曾经提到过“洋槐榆树”。每年的4月底,刺槐枝头挂满了白色的花,白榆树下铺满了白色的蕊(翅果)。它俩常混杂共处,还真叫人误认作一回事呢。而榔榆的落果,则延后到11月。所以,先生的亲历,当是在杭州、在桐庐,在春末、在深秋。“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情景怎么连我这个纯南边人也感觉很熟悉呢?是杭州灵隐寺里的小沙弥,捂着惺忪的睡眼在扫山门吧,左一撇右一捺的——统统被先生从故乡时空穿越到故都去了。
  现在,让我们还原从“春榆落果”蜕变到“秋槐落蕊”的思维活动全过程:
  应试命题:故都、秋。
  ——写秋,总要落下点东西吧,枯枝烂叶、残花败果什么的都行。但最好新奇一点。
  ——哎,记得树上曾落下过一种似花非花的东西,倒是很新奇。而且没人写过,可以用这个素材。
  ——只是不知那是个啥东西,叫不出名。
  ——就称作蕊吧。三闾大夫可以把落花称作落英,我为什么不可以杜撰一个落蕊?①
  ——“落蕊”?好朦胧,好典雅。绝妙!黄绢幼妇,映霞,骡子呢……
  ——怎么又走神了?回过来赶快续接文思吧。故都有落蕊这个东西吗?
  ——有的,听说过,还是京城一景呢,但……好象是在春末。
  ——这倒有点麻烦,现在要写的是故都的秋。
  ——既然在富春江畔春秋两现,既然大家都是蕊麽,彼此彼此,所以故都的秋,也应该有。②
  ——成。那么从什么树上落下来的呢?
  ——谁留意过呀?哦,北平最多见的就是老槐树了。王府的大花园里有,这不,望出去咱胡同的四合院里也有。嘻,保不住蕊这种东西正是从槐树上飘落下来的呢。③
  ——唔,故都的秋,从老槐树上飘落下成片成片的蕊,铺得满地……“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连我自己都不忍卒读吔。
  这里,有3个节点发生了逻辑的错乱。
  ①判断思维的不慎。蕊本来已是一个明确的物理概念,怎么可以随意地又定义给不相干的别的事物。于是果错成了蕊。
  ②类比思维的不类。用杭城秋天的蕊来类比故都秋天的蕊。孰料榔榆的此蕊不是白榆的那蕊。于是春错成了秋。
  ③推理思维的不续。为了维护“因为有槐,所以有蕊”的唯一性,本该再反推理一遍“如果无槐,必然无蕊”,怎么思绪却中断了呢?于是榆错成了槐。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国产三乙基铝作助催化剂与CS-1型和型高效催化剂配合,在小本体聚丙烯装置上进行生产的情况,经比较证明与使用进口三乙基铝生产时的反应强度、产品质量、物耗、剂耗基本相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0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均有典型的体位性头痛,或伴有头晕
【摘要】给高考作文带来种种伤害从而妨碍得分的显而易见的问题,就是硬伤。本文对高考作文硬伤做出如下论述。  【关键词】高考;作文;硬伤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偏题,离题  偏离题现象,主要出在审题环节上。例如写话题作文时,题文不扣材;写命题作文时,文与题游离或脱节。这样,势必导致偏离题现象。这种硬伤往往伤及全文。这类作文高考判分时常常判得低,通常打入四五类卷。  心太急。
在日常冲洗过程中,加工药液各成份含量的稳定和加工药液的补充量的恒定是常遇到的一个问题,随着冲洗胶片量的增加,这个问题更为突出,并直接影响胶片的影象质量.本文粗浅地探
伴随着新课标改革的实施,不少教师异常关注教学改革,有不少教师将所有的目标和精力都集中在高考语文,在高考语文指挥棒的影响之下,不少教师仅仅从"考什么教什么"的角度出发,导
【摘要】高中语文修辞教学具有复杂性,很多学生不能很好的运用修辞手法,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耐心的为学生们讲解,注意平时课下多练习。修辞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如果把修辞格学好了,语言运用能力自然也会得到提高。本文重点分析高中语文的修辞教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修辞;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修辞教学在高考中占的分值越来越高,已经引起了高中语文教师的重视
峰迭新区小学坐落于舟曲县城白龙江上游13公里处的峰迭新区。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援建,甘肃省教育厅规划实施,占地16664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6160平方米,学校覆盖水泉、坝子、台子三
本文着重探讨在石油化工厂中利用引进的DE4800型油气回收装置,回收轻质油品装车系统油气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目的总结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诊治经验。方法对2009年12月-2010年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117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17例患儿治愈100例(85.74%),好转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