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能源危机7步走

来源 :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eeni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过,谁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世界,越是现代化,就越离不开能源系统的供应,一旦出现问题,不但经济无法运转,还会造成很大的社会混乱。当今世界能源格局发生哪些变化?面对日益突出的能源安全问题,中国用什么能源战略来应对?《经济》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张有生。
  能源格局突显新博弈
  近年来,随着各国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世界能源格局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张有生向记者介绍。
  首先,世界能源长期以油气为主的格局短时间内不会改变,绝对量将会有减少的趋势,而发展中国家,面临多重矛盾的协调重任。能源安全依然是全球共同面对的挑战。
  其次,在世界能源格局中,发展中国家已经悄然成为能源需求的增长主体。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正成为全球能源消费与贸易新的增长点,但目前,中国人均石油消费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0%,石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仅为18%,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3%。多位专业人士均预计未来中国石油消费仍将持续稳定增长,处于上升通道,对外依赖比重将会继续增大,未来格局将进一步调整,
  另一方面,页岩气、页岩油、油砂等非常规能源和非化石新能源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开发应用,使北美在作为能源消费地的同时逐渐转为能源供应地。北美、欧洲等国家传统能源消费将渐呈下降趋势。
  再次,在进口量增长的同时,能源价格上涨给中国带来的进口成本压力也越来越大。以石油为例,海关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原油进口金额已达2206.7亿美元,同比增长12.1%。高油价的烦恼仍将困扰中国。国际石油价格每上升1美元,我们每天就要多支付500多万美元,一年多掏21亿美元。石油价格的不断振荡上升,已经开始明显影响到我国的对外经济了,世界的石油和矿业资本把抬高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价格,作为盘剥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手段。
  最后,地缘政治事件将影响世界原油供给。中东地区、非洲地区冲突不断,而中国的进口主要依靠中东和非洲,能源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增大。2011年,中国对中东地区原油进口依赖达到51.2%。不安全的中东局势,让中国的原油进口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而美国页岩气的成功开发,使得对能源的对外依存度减小,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主动干预能源市场的能力减小,反而更能利用能源武器对他国进行市场干预,主导世界未来的能源走势。世界能源格局的变化将更加不明朗。美国的战略东移,将对能源进口产生重要影响,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张有生说道。
  中国能源更需外部“输血”
  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工业化进程,能源需求激增,中国能源更多依靠外部“输血”。中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消费量达68.8%,石油天然气为23.1%,总体上看我们还处在煤炭时代。
  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成为一名晚了近百年的世界石油消费国俱乐部里的“新生”力量。中国海关总署2013年1月10日发布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原油进口量约为2.71亿吨,同比增长6.8%。有专家预判,2013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将达到2.85亿吨左右,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可能突破60%。
  此外,2009年起,中国从一个煤炭净出口国变成煤炭净进口国。2012年,中国累计进口煤炭2.9亿吨,进口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居世界第一,超第二名的日本近亿吨。天然气也开始大量进口。
  很多人认为应该大力发展核电,理由就是“中国石油对进口依赖度太高”。实际上,只能让中国更依赖另一种必需进口的战略物资——铀。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2010年中国铀产量仅为827吨,而2011年中国铀消耗量却达到4400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将不可避免地更加依赖铀进口。
  张有生向记者表示,中国能源需求已发生重大的变化:由过去的单一品种、主要化石能源依靠进口,转变为多品种的无机物全面依靠进口;由过去的重点是稳定供应,到受价格波动、气候环境等影响,安全趋势将更加严峻;由过去供需双方的利益,演变为多方利益;由过去对抗的能源格局,逐步演变为合作、协同保障,能源内涵进一步扩大。
  应对能源危机7步走
  面对严峻的能源危机,中国将如何应对?要对能源进行战略性的规划和布局,以确保我国的能源保障能力。对此,张有生提出了7点意见:
  一、积极把握发展节奏,形成高效的能源生产体系。这是我国能源战略的优先选择。不能一边拼命进口,一边大肆浪费,这是不可持续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我们现在的需求扩张还没有对油价上升做出足够的反映,其中有多种原因,比如说国内依靠不断增加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拉动的经济高速增长,也拉高了石油需求。因此,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二、合理利用能源,积极引导消费,控制消费总量;中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偏低;能源效率较低而能耗较高;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这些现状都影响能源安全,并制约中国能源工业的发展。
  这些问题是由国际能源竞争格局、中国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也与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相关体制机制改革滞后密切相关。需要大力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不断完善政策体系,方能实现能源与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特别是石油的合理消费应该是我国的长期能源战略和政策目标,需采取多种措施节约能源。从经济学上讲,无论是可循环资源还是不可循环资源,都是稀缺的,发展节约资源的循环经济就是可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除此之外,要充分重视价格对需求的调节作用,石油输出国采取补贴,美国放任自由发展,低税收,而欧洲和日本则采取高税收的态度来抑制过度消费。而我国既要补贴,压低油价,又想搞节约,又想搞安全,这是两难选择。要积极倡导适合我国国情的,有价值的、有社会文化内容的,又是方便舒适的生活和消费方式。   三、坚定地推进能源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能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改善能源发展环境,推进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首先是加快能源法制建设。中国高度重视并继续积极推进能源法律制度建设,目前正在研究论证制定能源法以及石油储备、海洋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核电管理等方面的行政法规,修改完善《煤炭法》、《电力法》等现行法律法规,推进石油天然气、原子能等领域的立法工作。
  其次是完善市场体制机制。中国积极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凡是列入国家能源规划的项目,除法律法规明确禁止的以外,均向民间资本开放。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能源资源勘探开发、石油和天然气管网建设、电力建设,鼓励民间资本发展煤炭加工转化和炼油产业,继续支持民间资本全面进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
  再次,加强能源行业管理。重视能源发展的战略谋划和宏观调控,综合运用规划、政策、标准等手段实施行业管理。
  四、布局合理,积极做好原油等资源储备。一些措施可能要提前有所布局,我们要从石油运输通道,包括现在伊朗、霍尔木兹海峡提到的封锁问题。这些因素都应该通盘考虑。我们还应该坚持能源进口的多元化方向。一方面要考虑经济性,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虑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五、健全及时灵活的应急响应机制。以避免因遭受意外灾害而带来的能源供应中断现象,提高我国能源应急反应能力。
  六、协同保障,形成国际能源外援的多元化的供应体系。多样化的能源供应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化石能源增加有限,要实现煤、水、石油、页岩气等多种能源并举的应用体系。在能源合作上,我们应当树立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能源安全观,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准确把握合作机遇,加强与周边国家开展能源合作,在开放的格局中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同时,大力发展新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要有长期的发展战略去使它逐步地从现在比较弱小,逐渐地能够起到实质性的替代作用。掌握最先进的核、水、电技术,推进能源多元清洁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七、增加我国在世界能源治理的话语权,参加并影响世界能源主体,引导世界能源市场。2012年年初,世界未来能源峰会上温家宝总理提出,“各国应考虑在G20的框架下,建立全球能源市场的新机制。”这被外界看作是在全球能源大变局之下中国高层的应对思路,在坚持立足国内的同时,为了满足国内能源的供应缺口,中国仍将坚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海外油气资源的合作开发。完善国际合作体制机制,深入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沟通合作,共同应对国际货币体系,过度投机、垄断经营等因素对能源市场的影响,维护国际能源市场及价格稳定。
  金融危机促进了全球资源格局重组,使我们有机会挤入原本被西方国家垄断集团把握的卖方阵营,获得优质资源,并在下一个经济周期赢得主动权。譬如,欧债危机仍在深化,不少重债国虽然本地油气资源有限,但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的国有石油公司在南美、北非和中亚地区拥有较为丰富的资源储备和产量,还具备较为先进的深海勘探开采技术和下游深加工能力。在危机背景下,原先不可能卖的,现在可能会卖;原先只肯卖高价的,现在可以打折。作为拥有大量外汇储备的中国,应当在这个时候有所作为。
  我国正处于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应积极创优争先,充分利用我国的制度优势和后发优势,各部门要全面进展。在历史的长河中,现代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能源要求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能源结构的调整,我国的能源产业将释放更多正能量。
其他文献
苯甲酰氯又名氯化苯甲酰、苯酰氯,是重要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农药生产中,主要用于合成除草剂嗪草酮、杀虫剂苯螨特和抑食肼。1目前的主要生产方法1.1甲苯法工艺过程为:甲苯法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