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人成才是当前高等学校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本文以四川农业大学为例,从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实践出发,探讨如何构建以生为本的“学—教—管”协同发展的新机制,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关键词:以生为本;制度创新;协同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最紧迫的任务。教学管理制度是确保教学正常运行、规范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制度。但是,原有教学管理制度无论在管理理念,还是在管理方式和手段上都滞后于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原有管理制度存在以下主要问题:过分强调以管理者为中心,偏重于满足管理者需求,对学生的诉求和个性化发展重视不够,“以生为本”的思想体现不足;未能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管理人员以管理代服务,“学—教—管”三方积极性不够;“学—教—管”三者脱节,未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因此,主动顺应高等教育生源层次化、培养类型多样化、人才培养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人本管理原理的核心理念是:给组织中的每一位成员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通过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方共同的努力,将组织中的成员培养成为技术加管理型的人才。高校作为一个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的的特殊社会组织,更需要在管理中确立以生为本的管理思想。
四川农业大学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坚持“教学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管理以服务为本”的指导思想,针对过去制度制定滞后于教育教学发展等问题,构建以人为本、科学合理、刚柔并济的教学管理新模式。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教师从单纯完成教学任务向教书育人职责的转变,管理人员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形成以生为本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创新和“学—教—管”联动、协同发展的良好机制,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2009年起,四川农业大学系统梳理了本科教学管理文件。通过文件的废、改、立,除旧布新,先后废止17个文件,修订30个文件,新增7个子文件,逐步形成教学运行管理、教学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管理四个方面的管理制度,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全过程和主要环节进行规范,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行,实现了服务人性化、管理柔性化。
一、改革教务管理制度,为学生成长成才铺平道路
1.革新学籍管理制度
(1)实行弹性学制和转专业制,为学生个性发展拓展空间。实行弹性学制,学生修满毕业要求学分者3—6年内准予毕业。学校在第二和第四学期末分别为学生提供两次转专业机会,在师资条件充足、教学质量保证的基础上,学校尽最大努力满足学生转专业意愿。2011年有2241人转入新专业,较2009年增长2倍多;2012年,实行学生个人申请与学院考核相结合,2177名学生如愿以偿转入新专业。
(2)推行双学位、主辅修制,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2009年起,学校开展双学位教育工作,截至2012年,开展双学位教育的专业达到16个;在35个专业开展辅修教育,多种学习渠道的建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推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3)实施学分预警制,加强学生学习管理。每学年清理学生学分修读情况,根据学生累计拖欠学分,由校院两级分别告知家长和学生本人,提示学生尽快完成课程修读,使家长及时掌握学生在校学习情况。累计欠5.0~9.5学分者,由学院书面通知学生本人;累计欠10.0~19.5学分者,由学院书面通知学生本人及家长;累计欠20.0~29.5学分者,编入下一年级或随原班试读;累计欠30学分及以上者,劝其退学或编入下一年级学习。
2.改革课业管理制度
(1)实施分类培养和分层教学,为个性发展创造条件。学校实施本科分类培养模式改革,对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三类人才构建比例不同的 “三台阶”必修课程体系;对英语和数理化类基础课程进行分层教学;要求人文社科类与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学生交叉修读选修课。2009年,精简课程门数,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实践环节,形成“三台阶必修,四类型选修”的柔性课程体系。2010—2012年,实施学科基础课程的分层次教学,为实现“以生为本,分类培养,强化实践,注重创新,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基础。深化以课程习题、课程论文、课程讨论、读书报告等为主的形式多样的课程训练,做到四有:“理论课后有训练、实验课后有报告、实习之后有总结、自学之后有心得”。同时,要求每门课程按理论学时的10%设置自修学时;鼓励学生利用视频公开课程、网络课程、国家和省级精品课程课件,进行自主学习。
(2)改革考核模式,实现从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变。为了改变学生“平时不用功,临时抱佛脚”的状况,推行多次、多元化考核新模式,强化课程训练,提高平时成绩占总成绩比重,核心骨干课程可占到60%以上。闭卷、开卷、课程论文、上机考试等多种考核形式被广泛采用。全校1000余门课程采用了新考核模式。“C语言程序设计”、“大学英语”等课程采用自主研发的机考平台,受到师生欢迎。
3.创新实践育人制度
一是构筑了毕业论文(设计)及实习的“六全员”制度。即毕业论文(设计)实行双向选择的全员导师制、全员开题报告制、全员答辩制;毕业实习实行全员过程跟踪、全员写周记、全员写总结。二是实施“大学生专业技能提升计划”、“大学生科研兴趣计划”等五大计划。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能力。三是将创新(技能)学分纳入必修环节。鼓励学生参加科研实践、社会调查、创新设计、各种竞赛、技能认证等活动获得创新学分。四是实施毕业论文(设计)检测制度。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毕业论文的原创性和质量。
4.创新学生奖励制度 一是建立奖励制度,以奖促学。对发表学术论文、竞赛得奖、科技创新、文体活动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二是实行优秀生选拔制,为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机会。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90%的本硕连读生和具备特殊专长与研究潜质的学生,经考核,可保送校内外研究生,特别优秀者可申请直博生。
二、建立以奖促教激励竞争机制,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条件
(1)完善奖励制度。一是对获得的各级教学成果、特色专业等荣誉称号的个人和团体,以及超课时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二是建立了岗位津贴、课时津贴逐年递增制度。三是对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获奖者,课时酬金系数提高30%。
(2)强化资助制度。一是专项资助教改项目。三年来,资助校级教研立项135项,推动共发表教改论文134篇。二是资助教材编写、出版。三年共资助80余万元编写170部教材。三是实施学士论文培育计划,每年滚动资助120名没有任何科研经费的非硕士生导师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3)实施青年教师培训制度。一是实施助教制,对新进青年教师进行定点定人帮扶,经过一年的助教期后方可独立承担教学任务。二是定期组织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促进青年教师成长。2012年教师杨世义在“四川省第一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中获得文科组二等奖、王立志获理科组优秀奖。
三、构建“学—教—管”协同的管理服务体制,为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1)加大资金投入,为协同发展提供经费保障。逐年增加生均教学材料费、实验实习费和教学管理费。2009年起每年投入1000万元实施教学质量推进计划,重点扶持新办专业和弱势专业。三年共投入本科教学仪器设备经费1600多万元,购置设备5000余台件,极大地改善了实验条件。
(2)拓宽信息反馈渠道,架起了“学—教—管”之间的沟通桥梁。通过设立教学信箱、处长信箱、网络回音壁、网上评教、专题调研、问卷调查等,建立起了学生对教学的多种反馈渠道;完善了教学专题工作会、教学简报、座谈会和腾讯通等拓宽与教师沟通的渠道,促进三方信息沟通和交流。
(3)健全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为协同发展提供机制保障。一是建立健全了“三层次”的信息沟通机制。即“以校院两级督导为主的“专家—教学”沟通机制、以网上评教和信息员以及教学信箱等的“学生—教学”沟通机制、以校院两级管理队伍督查巡查为主的“管理队伍—教学”沟通机制,确保“学—教—管”之间信息的及时、畅通;二是健全了“三到位重时效”沟通协调机制。以“学校—校区—学院”三级教学管理责任制和限期处理为基础,力争当“学—教—管”出现矛盾时,保证“沟通到位、协调到位、反馈到位”,做到注重实效,及时化解“学—教—管”之间的不协调。三年来,校院教学督导平均每学期听课600余节次,每年学生反馈意见2000余条、教务处回复各类信箱意见1000余条,督查、巡查3000余场次,有效保障了教学的平稳运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4)自主研发教学管理平台,为协同发展提供技术保障。自主研发一校三区立体化教学管理平台,实现了“多主体参与、多层面交流、多维向运行”,使教学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人性化和便捷化。教务系统与财务系统无缝对接,实现了经费划拨、学生缴费无纸化办公。三年来,教师和学生对教学管理系统的评价满意率达到96.9%。
总之,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生、教师和管理部门共同努力,只有“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学校的管”三方协同发展,形成合力,才能更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
[责任编辑:李文玲]
关键词:以生为本;制度创新;协同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最紧迫的任务。教学管理制度是确保教学正常运行、规范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制度。但是,原有教学管理制度无论在管理理念,还是在管理方式和手段上都滞后于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原有管理制度存在以下主要问题:过分强调以管理者为中心,偏重于满足管理者需求,对学生的诉求和个性化发展重视不够,“以生为本”的思想体现不足;未能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管理人员以管理代服务,“学—教—管”三方积极性不够;“学—教—管”三者脱节,未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因此,主动顺应高等教育生源层次化、培养类型多样化、人才培养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人本管理原理的核心理念是:给组织中的每一位成员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通过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方共同的努力,将组织中的成员培养成为技术加管理型的人才。高校作为一个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的的特殊社会组织,更需要在管理中确立以生为本的管理思想。
四川农业大学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坚持“教学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管理以服务为本”的指导思想,针对过去制度制定滞后于教育教学发展等问题,构建以人为本、科学合理、刚柔并济的教学管理新模式。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教师从单纯完成教学任务向教书育人职责的转变,管理人员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形成以生为本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创新和“学—教—管”联动、协同发展的良好机制,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2009年起,四川农业大学系统梳理了本科教学管理文件。通过文件的废、改、立,除旧布新,先后废止17个文件,修订30个文件,新增7个子文件,逐步形成教学运行管理、教学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管理四个方面的管理制度,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全过程和主要环节进行规范,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行,实现了服务人性化、管理柔性化。
一、改革教务管理制度,为学生成长成才铺平道路
1.革新学籍管理制度
(1)实行弹性学制和转专业制,为学生个性发展拓展空间。实行弹性学制,学生修满毕业要求学分者3—6年内准予毕业。学校在第二和第四学期末分别为学生提供两次转专业机会,在师资条件充足、教学质量保证的基础上,学校尽最大努力满足学生转专业意愿。2011年有2241人转入新专业,较2009年增长2倍多;2012年,实行学生个人申请与学院考核相结合,2177名学生如愿以偿转入新专业。
(2)推行双学位、主辅修制,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2009年起,学校开展双学位教育工作,截至2012年,开展双学位教育的专业达到16个;在35个专业开展辅修教育,多种学习渠道的建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推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3)实施学分预警制,加强学生学习管理。每学年清理学生学分修读情况,根据学生累计拖欠学分,由校院两级分别告知家长和学生本人,提示学生尽快完成课程修读,使家长及时掌握学生在校学习情况。累计欠5.0~9.5学分者,由学院书面通知学生本人;累计欠10.0~19.5学分者,由学院书面通知学生本人及家长;累计欠20.0~29.5学分者,编入下一年级或随原班试读;累计欠30学分及以上者,劝其退学或编入下一年级学习。
2.改革课业管理制度
(1)实施分类培养和分层教学,为个性发展创造条件。学校实施本科分类培养模式改革,对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三类人才构建比例不同的 “三台阶”必修课程体系;对英语和数理化类基础课程进行分层教学;要求人文社科类与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学生交叉修读选修课。2009年,精简课程门数,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实践环节,形成“三台阶必修,四类型选修”的柔性课程体系。2010—2012年,实施学科基础课程的分层次教学,为实现“以生为本,分类培养,强化实践,注重创新,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基础。深化以课程习题、课程论文、课程讨论、读书报告等为主的形式多样的课程训练,做到四有:“理论课后有训练、实验课后有报告、实习之后有总结、自学之后有心得”。同时,要求每门课程按理论学时的10%设置自修学时;鼓励学生利用视频公开课程、网络课程、国家和省级精品课程课件,进行自主学习。
(2)改革考核模式,实现从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变。为了改变学生“平时不用功,临时抱佛脚”的状况,推行多次、多元化考核新模式,强化课程训练,提高平时成绩占总成绩比重,核心骨干课程可占到60%以上。闭卷、开卷、课程论文、上机考试等多种考核形式被广泛采用。全校1000余门课程采用了新考核模式。“C语言程序设计”、“大学英语”等课程采用自主研发的机考平台,受到师生欢迎。
3.创新实践育人制度
一是构筑了毕业论文(设计)及实习的“六全员”制度。即毕业论文(设计)实行双向选择的全员导师制、全员开题报告制、全员答辩制;毕业实习实行全员过程跟踪、全员写周记、全员写总结。二是实施“大学生专业技能提升计划”、“大学生科研兴趣计划”等五大计划。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能力。三是将创新(技能)学分纳入必修环节。鼓励学生参加科研实践、社会调查、创新设计、各种竞赛、技能认证等活动获得创新学分。四是实施毕业论文(设计)检测制度。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毕业论文的原创性和质量。
4.创新学生奖励制度 一是建立奖励制度,以奖促学。对发表学术论文、竞赛得奖、科技创新、文体活动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二是实行优秀生选拔制,为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机会。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90%的本硕连读生和具备特殊专长与研究潜质的学生,经考核,可保送校内外研究生,特别优秀者可申请直博生。
二、建立以奖促教激励竞争机制,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条件
(1)完善奖励制度。一是对获得的各级教学成果、特色专业等荣誉称号的个人和团体,以及超课时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二是建立了岗位津贴、课时津贴逐年递增制度。三是对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获奖者,课时酬金系数提高30%。
(2)强化资助制度。一是专项资助教改项目。三年来,资助校级教研立项135项,推动共发表教改论文134篇。二是资助教材编写、出版。三年共资助80余万元编写170部教材。三是实施学士论文培育计划,每年滚动资助120名没有任何科研经费的非硕士生导师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3)实施青年教师培训制度。一是实施助教制,对新进青年教师进行定点定人帮扶,经过一年的助教期后方可独立承担教学任务。二是定期组织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促进青年教师成长。2012年教师杨世义在“四川省第一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中获得文科组二等奖、王立志获理科组优秀奖。
三、构建“学—教—管”协同的管理服务体制,为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1)加大资金投入,为协同发展提供经费保障。逐年增加生均教学材料费、实验实习费和教学管理费。2009年起每年投入1000万元实施教学质量推进计划,重点扶持新办专业和弱势专业。三年共投入本科教学仪器设备经费1600多万元,购置设备5000余台件,极大地改善了实验条件。
(2)拓宽信息反馈渠道,架起了“学—教—管”之间的沟通桥梁。通过设立教学信箱、处长信箱、网络回音壁、网上评教、专题调研、问卷调查等,建立起了学生对教学的多种反馈渠道;完善了教学专题工作会、教学简报、座谈会和腾讯通等拓宽与教师沟通的渠道,促进三方信息沟通和交流。
(3)健全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为协同发展提供机制保障。一是建立健全了“三层次”的信息沟通机制。即“以校院两级督导为主的“专家—教学”沟通机制、以网上评教和信息员以及教学信箱等的“学生—教学”沟通机制、以校院两级管理队伍督查巡查为主的“管理队伍—教学”沟通机制,确保“学—教—管”之间信息的及时、畅通;二是健全了“三到位重时效”沟通协调机制。以“学校—校区—学院”三级教学管理责任制和限期处理为基础,力争当“学—教—管”出现矛盾时,保证“沟通到位、协调到位、反馈到位”,做到注重实效,及时化解“学—教—管”之间的不协调。三年来,校院教学督导平均每学期听课600余节次,每年学生反馈意见2000余条、教务处回复各类信箱意见1000余条,督查、巡查3000余场次,有效保障了教学的平稳运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4)自主研发教学管理平台,为协同发展提供技术保障。自主研发一校三区立体化教学管理平台,实现了“多主体参与、多层面交流、多维向运行”,使教学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人性化和便捷化。教务系统与财务系统无缝对接,实现了经费划拨、学生缴费无纸化办公。三年来,教师和学生对教学管理系统的评价满意率达到96.9%。
总之,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生、教师和管理部门共同努力,只有“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学校的管”三方协同发展,形成合力,才能更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
[责任编辑:李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