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盯梢卓别林

来源 :可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e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初,美国经济低迷,物价暴涨,失业率攀升,工人们的暴动此起彼伏。在好莱坞找出路的卓别林,通过塑造流浪汉形象,对底层社会人民的生活进行演绎,仅一年多时间便成为国际明星。
  当卓别林张开他那富有个性的八字脚,把美国人逗得前仰后合时,联邦调查局瞄上了他。1922年,联邦调查局派出几名特工,混进卓别林的电影厂当卧底,严密监视他的一言一行。这些监视材料被写成报告,直接送到局长伯尔恩斯的办公桌上。报告中指出,电影厂里的大多数人都是“高谈阔论的布尔什维克”、“电影界激进分子”,时常讨论的主题是“为工人运动和革命做教育宣传的电影是何等重要”。
  不久,一份报告送到伯尔恩斯那里:卓别林以匿名方式向美国共产党人捐了1000美元。1000美元在当时是个不小的数目。但是,几名特工足足花了几年的时间,就是找不到证据。
  胡佛升任联邦调查局局长之后,联邦调查局照样派特工监视卓别林。1941年6月中旬,他们查出卓别林的男仆布莱克是潜藏在美国的日本间谍。
  布莱克跟随卓别林二十多年,照顾卓别林的饮食起居,还在卓别林的很多电影中扮演小角色。在被查出是日本间谍不久前,他离开了卓别林,自己经营一家小商店。联邦调查局的情报上声称,布莱克和日本一个专门搜集他国情报的“立花致”组织保持长时间的联系。“立花致”正在筹划绘制一张沿海地图,在上面标出美国主要海军基地、发电站和饮水工程等。
  联邦调查局逮捕了布莱克。审讯期间,联邦调查局突然被上面告知,布莱克不是间谍,而是海军情报署安排的卧底线人。布莱克被捕,使得他再也不能与日本人联系,海军情报署的一系列计划被搅乱。当时的情报处长找到胡佛,把他大骂一通。事后,他迁怒于卓别林。
  对卓别林的仇视,让胡佛更加坚信卓别林有问题。1942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正式向日本宣战。卓别林出于反法西斯的立场和爱国热情,参加了很多公众活动。联邦调查局开始瞪大眼睛对他进行详细调查,建立档案。这些档案多达一千九百多页,内容可谓事无巨细,通通包罗。比如,某家开明杂志对卓别林的一句赞扬的话,某个进步组织说要请他去演讲,演讲文章中个别的字、词、句等。
  联邦调查局仍旧找不到破绽,特工们开始怀疑卓别林是否真的与共产党有关。胡佛却认为卓别林肯定与共产党有关。即使没有关系,卓别林这样的人也不能在美国待下去,因为电影不仅是一种艺术,还是一种宣传手段。仅卓别林以流浪汉的角色讽刺美国社会,就足以让他成为联邦调查局最大的目标。
  把卓别林一棍子打蒙的机会终于来了。1943年,卓别林与女演员斯柏莉签约并与之产生感情。斯柏莉在好莱坞成为小明星后,生活开始不检点。卓别林痛在心上,决然和她解约。1943年5月,斯柏莉忽然大着肚子回来找卓别林,说肚子里的孩子是他的。卓别林不认,斯柏莉把他告上法庭。
  胡佛终于找到机会。联邦调查局资助这个女人周游全国,散布诋毁卓别林的言论,同时,特工们开始搜集和调查卓别林的收支情况、生活作风情况。法庭通过血亲鉴定否定了斯柏莉的话,联邦调查局还是没有放弃调查。他们甚至把25年前苏联的一份报纸找出来,并且找到那条“卓别林是共产党员和全人类的友人”的新闻。这仍旧不能让卓别林有所损伤。联邦调查局开始使用窃听器。在联邦调查局的怂恿与无赖的诋毁下,美国司法部最终在1952年作出将卓别林驱逐出境的决定。
  卓别林只能离开美国,到瑞士定居。20年后,他应邀到洛杉矶接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联邦调查局坚决反对他来美。
  受联邦调查局特别“关照”的名人不仅有卓别林,还有数十名高知名度的名人。关于这些人的档案,高达600万份。
  (摘自《FBI美国联邦调查局全传》凤凰出版社)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