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自何处来

来源 :人民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826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6月26日下午3点,广州图书馆9楼家谱查询中心内,62岁的李晓明老人已经站了近1个小时,他架着老花眼镜,打开500页厚的李氏族谱总谱,一页一页翻看,满是皱纹的手在目录上移动着,试图在姓氏里找到祖先的名字,解开家族谜团。
  这个成立已经一周年的家谱查询中心,每周末都会迎来像李晓明老人这样的市民,来寻根探源,追问“我是谁”“我从何处来”的哲学命题。家谱,这一记载血缘延续和历史细节的典籍,正越来越受到重视,从故纸堆中重焕光彩。
  寻根
  追问“我从何处来”
  “老先生,您坐着查吧,站着累。”广州图书馆家谱查询中心的工作人员善意提醒。李晓明老人摆摆手,从环保袋里找出翻拍的族谱资料,弯腰继续翻看着。“这里也没有,我能不能多看几本?”时间又过了半小时,他不好意思地问。工作人员领他到藏书柜,又取出一本李氏总谱。
  这已经是李晓明老人第三次到家谱查询中心寻根了。来广州定居的6年里,他一直不曾忘记湖南衡阳常宁市宜潭乡老家父老的叮嘱:饮水思源,有机会就把族谱断层的部分续上。去年6月李晓明到广州图书馆游览,发现了9楼的家谱查询中心,立即跟湖南的父老联系,收集祖先的信息,开始了大海捞针式的寻根行动。
  根据族谱的资料,李晓明的始祖李憲(宪),是唐朝西平王之子,他是李宪之子文五郎第二十三代孙,早在1991年就参与村里的族谱修订,他们缺失的是文五郎之前15年的族谱,“很多人都说找不到的了”,但李晓明仍在坚持,“后代不能乱认祖宗啊。”
  馆藏
  2000册家谱开放查询
  这间为市民提供寻根的“广州家谱查询中心”位于广州图书馆9楼人文馆内,自2013年6月28日至今,已经成立一年多。馆藏8000多册家谱及相关文献,以广东为重点辐射全国,可查到民国时期。
  家谱查询开放后,颇受读者欢迎,每逢周末,便有市民前来查询,人多的时候一天有近30人。查询族谱的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像李晓明这样的村中长老,想要接续断层族谱;另一种则多是中年人,前来查寻自己身世。
  从8楼拾级而上,两旁青砖墙、满洲窗映入眼帘,穿梭于古色古香的书柜之间,岭南风韵扑面而来。2000多册家谱分别储藏在32个仿古木柜里,用金色仿古锁锁上,市民办理登记手续就可以免费阅览家谱资料。家谱查询中心还设有两台电脑供市民电子查阅。数据库支持对11个字段检索,分别为:1. 题名;2. 姓氏;3. 居地;4. 著者;5. 出版社;6. 索书号等。需要查询家谱的市民,只需要在电脑输入其中一个字段,就能检索到馆藏姓氏家谱目录介绍。
  展示区的姓氏家谱共包含100多个姓氏,多是复本。这些收藏的家谱主要按收藏时间排列,其中周姓的相关家谱最多,多达200本,罗姓有116本,梁姓66本;罕见的姓,如伦姓、湛姓也有收集。而最完整的族谱当数曾氏,一共有9册,第一册有完整的序,介绍曾氏家族文化,每一页都有当时官印,相当珍贵。此外,家谱中心还有全套共999卷的《中华姓氏始迁祖世系大典》及其他相关辞典,有助于市民了解自己的姓氏起源、谱系和世序图等。
  由于族谱资料珍贵,通常只有一本,目前暂时不设借阅。市民检索到书目录后,需要由工作人员开锁取出族谱,方可查阅,但不设阅览时间限制。据悉,除这2000册以外,其他家谱有的因年代久远需储存在恒温储室内,部分仍未进行编目,暂不能通过电脑进行查询。
  收集
  教授生病“捡回”珍贵家谱
  说起家谱查询中心,不得不提资深图书馆学专家骆伟教授。这位今年已经79岁的老人,见面喜欢问“贵姓”,只要你报上广东的一个姓氏和家乡名,他就能马上跟你说上几句家乡话。1985年来到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任副教授的骆伟,花了10年时间编写出《岭南姓氏族谱辑录》。目前家谱中心馆藏的家谱,80%是由他引进的。
  骆伟回忆,广州图书馆早在10年前就在收集家谱,但规模不大,2007年开始,政府对古籍、家谱类书籍开始投入资金,进行大规模采购,曾经从书商购进两部明代安徽绩溪胡氏家谱,相当珍贵。
  2006年,骆伟因心脏病入院,在省人民医院住了四个月,与同房病友聊天中,发现他是增城明朝广东学者湛若水后裔,家里收藏有《湛氏族谱》。2007年,康复的骆伟与广州图书馆当时副馆长方家忠一行人前往增城,借出族谱复印,为图书馆收入一名人族谱。至今,购买古代族谱时,馆方工作人员还会邀请他作鉴定。
  据骆伟粗略统计,全国民间族谱至今存世的约有10万种以上,而全国图书馆、档案馆收集的只有七八千种,大部分族谱还散落在民间。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一套完整的家谱会记录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是族人后代寻根的重要依据。“历史的东西应该传承下去。”这位年届八旬的老教授说。
  除了主动收集,市民捐赠也是家谱查询中心馆藏的一大来源。过去一年里,图书馆接收了几百本热心市民捐赠的族谱副本,占了展示册数的四分之一。
  但比起上海图书馆17000多份家谱,目前广州馆藏的家谱数量相形见绌,主要还是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省外姓氏族谱数量较少,不过该馆跟上海图书馆、美国犹他家谱馆常有来往,有需要的市民可以在工作人员处登记想要查询的家谱资料,工作人员可代为咨询。
  断层
  与时间赛跑的修谱
  “谁都想知道自己的根,有根才有认同感。”骆伟说,广东省是外来民族的省份,又是外迁省份,本地人已经很少了,因为这个特性,岭南的族谱显得尤为重要,广东的人,凡有成就,都想回到开始的地方光宗耀祖,寻找自己的根,对广东出去的华侨特别重要。
  骆伟印象中,族谱遭受了两次严重的破坏。第一次是在上世纪50年代,当时族长都是一族之长,地主、土豪、族谱被视为封建的东西,遭受灭顶之灾。第二次是“文革”“破四旧”,很多都被烧掉了。这让骆伟觉得,家族的断层实在是太可惜了。
  现状
  缺钱缺人缺规范
  家谱是一个家族最主要的文献,也记录了众多的历史资料,与国史、地方志一起,构成中国历史的三大支柱。
  然而修谱进展比想象中的要难很多。骆伟介绍,修族谱第一步就是征集族人意见;其次也是最重要的需解决资金问题,钱由谁出?哪里出?涉及出省寻根都会产生交通费用;然后是修订族谱章程,决定从何时开始修,女子入不入谱,字派怎么定,是否遵照以前字派;最后是采编团队的确定,由谁来编,需要村里既有声望对村历史了解,又有文化的人,才能胜任。
  然后,现在很多重修的族谱已经不规范。有的牵强附会“高攀名人”,有的对“不光彩”的祖先含糊其辞。更多的是一切从简,以前的族谱有详细记录祖先事迹、成就,现在新编的部分族谱则简化成家族成员名字排列。
  而比断掉的家族记忆更难接续的,是修谱人的断层。随着村里长老的老去,对祖先事迹知之不详的年轻人,能承担修谱大任吗?
其他文献
幻想RPG游戏就像有趣的野兽,有时候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见不到一只,但有时候它们突然就蹦出来,站在你面前,挑逗你去进行一个你渴望的旅程。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目的评估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AVG)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中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管外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31例建立AVG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2.8个月(2~61个月)。患者AVG术后平均初级通畅时间为(22.20±1.97)个月,1、2、3年初级通畅率分别为61.5%、36.6%和23.2%。AVG术后平均次级通畅时间为(38.30
美联储新主席上任历来备受瞩目,副主席人选却并不是什么大新闻。但最近一位将要上任的美联储副主席引起了广泛关注,他就是斯坦利·费希尔(下文称费希尔)。他不仅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奠基人之一,还曾担任过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以色列央行行长等职务。他履历表上的每一个头衔,都足以成为其他经济学家终生奋斗的目标或引以为豪的事业顶点。  桃李满天下  每年8月,各国央行行长都会在美国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