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以生产公牛牌插线板的公牛集团已在证监会披露招股说明书,启动了IPO前奏。
据悉,公牛集团本次发行拟不超过6000万股流通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10%,拟募集资金总额为48.87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投资墙壁开关插座生产基地建设、转换器自动化升级建设等项目。
近期,《投资者报》記者针对公司上市相关问题致函采访了公牛集团相关负责人,并得到相关回复。
其实,这家公司被大家所熟知要归功于公牛插线板。翻开其创业史不难发现,公牛集团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公司董事长、总裁阮立平与副董事长阮学平为兄弟关系。此外,二者也是公司的实控人。其招股说明书中显示,公牛集团最大的股东为良机实业,持股60%,而阮立平、阮学平则分别持有良机实业各50%的股份。同时,作为自然人,阮立平、阮学平又各持有公牛集团约18%的股份,也就是说,两人直接及间接控股公牛集团约96%的股份,能直接影响公司重大经营决策。
诚然,家族企业有着决策迅速、执行能力强等优势,但也有诸如不利于优秀人才进入核心管理层、权力过于集中而导致决策独断性风险更高等问题。针对这一质疑,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健全的治理结构能有效降低决策风险,目前公司董事会9名董事中职业经理人2名、外部董事1人、独立董事3人,已经建立了较为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
如果将时间转向1995年,阮立平、阮学平兄弟二人共同出资成立了慈溪市公牛电器有限公司,据称“公牛”这一名称源于NBA公牛队,这也是当时阮立平喜欢的球队。
虽然兄弟俩持有公牛集团股份的比例不相上下,但阮立平似乎才更是那个站在台前的人。
他除了担任公牛集团董事长、总裁之外,还兼任宁波公牛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公牛数码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等旗下公司的重要职位。
而在互联网上还可以获悉的信息是,1964年阮立平出生于浙江慈溪。本科就读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毕业后,便进入水电部杭州机械研究所工作。也许是慈溪浓厚的经商氛围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工作期间,阮立平还经营过猪肝、核桃的买卖。不过,最终他还是放下了“铁饭碗”,选择下海创业。
当时,慈溪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插座集散地,生产插座的家庭作坊非常多,这也为阮立平生产插座提供了相关市场信息、生产材料的基础。当时,市场上的插座普遍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在质量上打折扣,而公牛电器则背道而驰,提出“制造用不坏的插座”的理念,高质量很快令其脱颖而出。
“专精”是阮立平留给外界的印象之一,自1995年成立到2007年,阮立平一直坚持以“插座”(即转换器)为主业,一干就是12年。当然,这也让他错过了不少风口。终于在2007年,阮立平开始带领公牛进军新业务,当年,公牛正式进入墙壁开关插座领域,2014年,公牛又开始进入LED照明领域。2016年,为了顺应消费电子产业发展趋势,公牛开始培育数码配件新种子业务,目前已有数据线、防过充充电器等产品。
然而,转换器依然是公司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数据显示,2018年1-3月份,转换器收入为11.82亿元,占比达57.79%,其次是墙壁开关插座,收入达5.59亿元,占比27.33%。LED照明、数码配件则收入分别达1.69亿元、0.5亿元,比例分别为8.26%、2.46%。由此来看,阮立平多元化的布局还仍处于调整阶段。
不过,虽然转换器仍是主体,但其占比已经逐渐下降,2015~2017年间,转换器的营业收入占比已经由70.32%下降到55.89%,而其他业务均在上涨。
从上述公司多元化布局来看,近年来阮立平带领公牛集团进入新领域的节奏正在加快。那么其选择新领域的逻辑是什么?招股说明书中表示,公牛专注于民用电工领域,将选择产品创新潜力大、市场集中度低、尚未出现绝对领先者的细分业务,并结合自身能力优势,适时切入布局并专心经营。
“在未来三年内,公司将结合自身优势,以‘智能用电’为切入口,定位于为用电器提供更加安全、稳定、智能的用电环境,重点布局全屋智能家居产品及解决方案。”招股说明书中显示。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公牛集团近年来营业收入不断上涨,但也给阮立平带来了增收不增利、存货增速较快的烦恼。
数据显示,2015~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4.59亿元、53.66亿元、72.40亿元,收入一直呈现增长势头,而其净利润却在2017年同比下降8.67%至12.85亿元。公牛集团在招股说明书中解释称:“公司净利润 2017 年较2016 年出现小幅下滑,主要受毛利率下降的影响。”
据悉,2015~2017年及2018年第一季度,公牛集团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1.63%、45.21%、37.79%及34.98%,先升后降。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毛利率的变化既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包括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2016年总体下降、2017年总体上升的波动,转换器产品2017年新国标升级导致生产成本上升等,也是公司业务组合动态成长及执行不同产品竞争策略的结果。
不过《投资者报》记者也注意到,进入2018年,公司仅有LED照明灯毛利率是上涨的,其余业务均有至少一个百分点的下降。 由此来看,公司在毛利率方面依然承压。
存货上,公牛集团自2015年以来,年末存货金额一直在提高,2017年末的存货金额甚至是2015年年末的2.47倍。同时,阮立平的妻子潘晓飞,2015~2017年,潘晓飞向公牛集团经销商提供的个人借款期末余额分别达到6342万元、6222.50万元和5783万元。。种种情况让市场上出现了质疑公牛集团是否出现了产能过剩的声音。
针对这一投资者关注的问题,公牛集团相关负责人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因公司主要采取“先款后货”的结算方式,部分经销商因为临时性资金周转困难暂时无法预付货款,因此产生部分借款。“近年来公司业务规模迅速扩大,产品品类不断丰富,为保证对下游客户的及时供货,各类产品均需维持一定的存货量,符合公司自身业务发展的需求。”
据悉,公牛集团本次发行拟不超过6000万股流通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10%,拟募集资金总额为48.87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投资墙壁开关插座生产基地建设、转换器自动化升级建设等项目。
近期,《投资者报》記者针对公司上市相关问题致函采访了公牛集团相关负责人,并得到相关回复。
为何要用“公牛”
其实,这家公司被大家所熟知要归功于公牛插线板。翻开其创业史不难发现,公牛集团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公司董事长、总裁阮立平与副董事长阮学平为兄弟关系。此外,二者也是公司的实控人。其招股说明书中显示,公牛集团最大的股东为良机实业,持股60%,而阮立平、阮学平则分别持有良机实业各50%的股份。同时,作为自然人,阮立平、阮学平又各持有公牛集团约18%的股份,也就是说,两人直接及间接控股公牛集团约96%的股份,能直接影响公司重大经营决策。
诚然,家族企业有着决策迅速、执行能力强等优势,但也有诸如不利于优秀人才进入核心管理层、权力过于集中而导致决策独断性风险更高等问题。针对这一质疑,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健全的治理结构能有效降低决策风险,目前公司董事会9名董事中职业经理人2名、外部董事1人、独立董事3人,已经建立了较为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
如果将时间转向1995年,阮立平、阮学平兄弟二人共同出资成立了慈溪市公牛电器有限公司,据称“公牛”这一名称源于NBA公牛队,这也是当时阮立平喜欢的球队。
虽然兄弟俩持有公牛集团股份的比例不相上下,但阮立平似乎才更是那个站在台前的人。
他除了担任公牛集团董事长、总裁之外,还兼任宁波公牛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公牛数码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等旗下公司的重要职位。
而在互联网上还可以获悉的信息是,1964年阮立平出生于浙江慈溪。本科就读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毕业后,便进入水电部杭州机械研究所工作。也许是慈溪浓厚的经商氛围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工作期间,阮立平还经营过猪肝、核桃的买卖。不过,最终他还是放下了“铁饭碗”,选择下海创业。
当时,慈溪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插座集散地,生产插座的家庭作坊非常多,这也为阮立平生产插座提供了相关市场信息、生产材料的基础。当时,市场上的插座普遍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在质量上打折扣,而公牛电器则背道而驰,提出“制造用不坏的插座”的理念,高质量很快令其脱颖而出。
加快多领域布局
“专精”是阮立平留给外界的印象之一,自1995年成立到2007年,阮立平一直坚持以“插座”(即转换器)为主业,一干就是12年。当然,这也让他错过了不少风口。终于在2007年,阮立平开始带领公牛进军新业务,当年,公牛正式进入墙壁开关插座领域,2014年,公牛又开始进入LED照明领域。2016年,为了顺应消费电子产业发展趋势,公牛开始培育数码配件新种子业务,目前已有数据线、防过充充电器等产品。
然而,转换器依然是公司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数据显示,2018年1-3月份,转换器收入为11.82亿元,占比达57.79%,其次是墙壁开关插座,收入达5.59亿元,占比27.33%。LED照明、数码配件则收入分别达1.69亿元、0.5亿元,比例分别为8.26%、2.46%。由此来看,阮立平多元化的布局还仍处于调整阶段。
不过,虽然转换器仍是主体,但其占比已经逐渐下降,2015~2017年间,转换器的营业收入占比已经由70.32%下降到55.89%,而其他业务均在上涨。
从上述公司多元化布局来看,近年来阮立平带领公牛集团进入新领域的节奏正在加快。那么其选择新领域的逻辑是什么?招股说明书中表示,公牛专注于民用电工领域,将选择产品创新潜力大、市场集中度低、尚未出现绝对领先者的细分业务,并结合自身能力优势,适时切入布局并专心经营。
“在未来三年内,公司将结合自身优势,以‘智能用电’为切入口,定位于为用电器提供更加安全、稳定、智能的用电环境,重点布局全屋智能家居产品及解决方案。”招股说明书中显示。
“公牛”缘何增收不增利?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公牛集团近年来营业收入不断上涨,但也给阮立平带来了增收不增利、存货增速较快的烦恼。
数据显示,2015~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4.59亿元、53.66亿元、72.40亿元,收入一直呈现增长势头,而其净利润却在2017年同比下降8.67%至12.85亿元。公牛集团在招股说明书中解释称:“公司净利润 2017 年较2016 年出现小幅下滑,主要受毛利率下降的影响。”
据悉,2015~2017年及2018年第一季度,公牛集团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1.63%、45.21%、37.79%及34.98%,先升后降。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毛利率的变化既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包括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2016年总体下降、2017年总体上升的波动,转换器产品2017年新国标升级导致生产成本上升等,也是公司业务组合动态成长及执行不同产品竞争策略的结果。
不过《投资者报》记者也注意到,进入2018年,公司仅有LED照明灯毛利率是上涨的,其余业务均有至少一个百分点的下降。 由此来看,公司在毛利率方面依然承压。
存货上,公牛集团自2015年以来,年末存货金额一直在提高,2017年末的存货金额甚至是2015年年末的2.47倍。同时,阮立平的妻子潘晓飞,2015~2017年,潘晓飞向公牛集团经销商提供的个人借款期末余额分别达到6342万元、6222.50万元和5783万元。。种种情况让市场上出现了质疑公牛集团是否出现了产能过剩的声音。
针对这一投资者关注的问题,公牛集团相关负责人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因公司主要采取“先款后货”的结算方式,部分经销商因为临时性资金周转困难暂时无法预付货款,因此产生部分借款。“近年来公司业务规模迅速扩大,产品品类不断丰富,为保证对下游客户的及时供货,各类产品均需维持一定的存货量,符合公司自身业务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