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燏:高才短命人谁惜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rs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宜堂
  1909年,曾昭燏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河塘乡曾氏“万宜堂”。万宜堂由曾昭橘的曾祖父曾国潢修建,取意“万代千秋”“宜室宜家”。曾昭燏在家中排行第三,有兄妹七人,依次为:兄昭承、昭抡,弟昭极,妹昭懿、昭麟、昭楣。
  学行俱佳
  曾昭楣回忆说:“燏姐长我十一岁。幼时我多病,每次都是她给我讲故事,剪纸人,喂药。先母治家甚严,对我们的教育尤为注意,家中设家塾,请一饱学的老师专授中文。我等都是五岁入学,读完十三经,兼背诵古文诗词等。满十二岁去长沙进初中。族叔筱屏老师从姐教起(长沙两兄另从一师),至我读书,整整在我家教了十八年。姐学的最精,诗词歌赋,无所不能。后入艺芳攻读六年,学行俱佳。”
  曾昭燏读书的艺芳女校由她的堂姐曾宝荪创立。曾宝荪是曾国藩的曾孙女,同样受过良好的教育,曾经留学英国,回国后创立女校,教书育人。曾宝荪执掌艺芳女校期间,期望学生“好学,又不专读呆书”,能“崇信基督,又不忘孔孟之道”,能“守校规,又能提出有条有理的建议”。
  绛云深处,听尽潇潇雨
  1929年从艺芳女校毕业后,曾昭燏来到南京,考入中央大学外语系读书。一年后,转入国文系。那时候中央大学国文系名师云集,黄侃、胡小石、吴梅等在此执教。曾昭燏入胡小石门下,他们的师生情谊也由此开始。曾昭燏曾经回忆:“余自1931年秋始识师。其时师在金陵南雍讲甲骨文及金文课,余往听课,惊其引证之淹博,说理之致密,自是有课必往听,亦登门请益。师手写声韵表及说文双声字例,皆命余誊录一遍,余略知古文字声韵之学,皆师之教也。”胡小石是著名的教育家、学者、诗人、书法家,毕生致力于古文字学、声韵学、书学、楚辞之学、中国文学史之研究。曾昭燏在为恩师胡小石所撰的墓志中,特别点出胡小石生平所致力的三大领域:古文字之学、书学和楚辞之学。这也是曾昭燏得益最多的三个方面。
  曾昭燏在诗文上也有所造诣。在《忆胡小石师》一文中,曾昭燏记录了师生间诗词唱和的情景:“师生平喜诵吴梦窗《点绛唇》‘明月茫茫,夜来应照南桥路……’一词,用其韵至再至三,群弟子亦和之。余和曰:‘小阁飞空,一池碧映垂杨路;绛云深处,听尽潇潇雨。’”
  从南京到伦敦
  1935年,曾昭燏告别师友,前往伦敦大学攻读考古学,研究方向从案头转向田野,也成为我国首位赴海外学习考古学的女性。在英国读书期间,曾昭燏利用寒暑假到各地博物馆收集散失在英国的中国铜器资料。1937年,曾昭燏在伦敦大学的毕业论文《中国古代铜器铭文和花纹》得到导师首肯,并获得硕士学位。
  归国
  1937年7月,曾昭燏前往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参加什维希威格考古实习,而后去慕尼黑博物院参加藏品整理和展览设计等实际工作。就在这时,卢沟桥事变爆发,曾昭燏“开始痛恨自己为什么要学历史考古,想当初如果跟随二哥昭抡学化学多好”,因为战争需要的是枪炮弹药。从德国返回英国后,曾昭燏决定回国,与家人、国人共担国难。1938年9月,曾昭燏离开英国,后经德国去法国,在法国乘海轮回国,同船归国的还有费孝通、杨周翰等人。
  归国后,曾昭燏受聘于中央博物院。她在云南大理苍山、洱海地区展开考古调查,发掘了龙泉遗址、白云甲遗址及四川彭山汉墓。曾昭燏采取的田野工作方法,是当时英国乃至全世界的最好的工作方法,为中国考古学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因为在考古发掘方面的突出成绩,曾昭燏不久被任命为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总干事,成为当时国内最重要的博物、考古机构的实际负责人。1948年曾昭燏参加联合国博物馆协会,为当时参加该协会的9名中国个人会员之一。
  南曾北夏
  1950年,曾昭燏出任南京博物院副院长,主持日常工作,1955年担任院长。在主持工作期间,曾昭燏组织了国内博物馆的最早一批重要文物展览,领导了南京栖霞山六朝陵墓、祖堂山南唐二陵、山东沂南汉代画像石墓等一批重要考古项目,还主持编制了《南京博物院十二年远景规划纲要》。在博物馆界与考古界,曾昭燏与北方考古界领军人物夏鼐并称为“南曾北夏”。1956年,曾昭燏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出席会议,在宴会上与毛泽东碰过杯。几年后,毛泽东还曾提到她:“曾国藩的后代,还有个叫曾昭燏的。”
  高才短命人谁惜
  1964年12月24日,曾昭燏对司机说:“去灵谷寺吧,我想散散心。”到了灵谷寺,她将一包苹果递给司机,说:“请你吃着,等我一会儿。”大约十几分钟后,曾昭燏从灵谷塔上纵身一跃,与世长辞。后来,人们在曾昭燏的大衣口袋里发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的死,与司机无关。”
  1965年2月14日,陈寅恪听到曾的死讯,写了一首《乙巳元夕前二日,始闻南京博物院院长曾昭燏君逝世于灵谷寺追挽一律》诗:“论交三世旧通家,初见长安岁月赊。何待济尼知道韫,未闻徐女配秦嘉。高才短命人谁惜,白璧青蝇事可嗟。灵谷烦冤应夜哭,天阴雨湿隔天涯。”
其他文献
历史上,硅谷从来没有什么规划和发展蓝图。《硅谷之火》阐述得很清晰:IT业的发展不是主流文化和政治的推动,而最初纯粹是一些反主流文化人士,是他们最终改变了世界。这些出色的电脑爱好者、工程师和黑客是这场革命的灵魂。  1994年,美国学者安纳利·萨克森宁(Annalee Saxenian)在《区域优势》中,对同在美国的两个分处东部和西部的高科技中心——硅谷和波士顿128公路区域——进行了比较研究。这两
期刊
他已“买下一张永久车票,登上一列永无终点的火车”。  童年  1927年3月6日,马尔克斯出生在哥伦比亚的阿拉卡塔卡小镇。童年时期的马尔克斯一直与外祖父和外祖母生活在一起。身为上校的外祖父曾参加并指挥过两次哥伦比亚内战,退役后的他一直在等待那笔永远都到不了的抚恤金,马尔克斯的中篇小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便源于此。马尔克斯的外祖母是一位勤劳的农妇,更是一位博古通今、会讲许多拉美传统神话故事的女人
期刊
今天汉字门里“丶”是“主”的古字。或许您会想,就一个点有什么好谈的?不然,这可大有奥妙。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古杵的形状,是不是很像啊?杵的古字是中午的午。午的甲骨、金文造型与古杵与古主字基本是一样的。之前讲“心”字的时候我们讲过“心”是“臼”的原型,难道“杵”就是“主”的原型吗?讲“心”的时候我们只注意舂之臼了,却把杵给忘了。是啊,没有杵也响不了,哪来的节奏呢。杵是主动的,臼是被动的,杵是臼之主,那主
期刊
谣言和人一样,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它也是一种复杂造物的结果,来自历史,影响历史,更阐释历史。无论是从外围到中心或是从中心到外围,谣言总能引发恐慌和迫害,带来对战争的恐惧或是对胜利的飘飘然。——《谣言女神》 谣言作为一种社会问题,自古以来便早已有之。荒谬不经的观点依靠集体心理快速流传,而幕后又常有不负责任或别有用心的散布者进行推动。谣言不仅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它的扩散可以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期刊
1.政治自由只是一种理想而非现实。我们必须了解如何使用这种理想以吸引大批追随者去削弱对手的权威,如果对手也拥有自由主义思想的话就更容易了,这样他就会被迫交出权力。这样政府就将被新的权力永远掌控,而这个新的权力就是黄金。  2.退回到从前,我们是最早高喊“自由、平等、博爱”的,这些套话被愚蠢的鹦鹉重复了无数次,他们被这香饵吸引并放弃了原有的社会体制,丧失了真正的自由。那些非犹太人中所谓的智者沉于迷梦
期刊
东平路1号,这座位于今日上海衡山路历史风貌保护区内、占地三亩多、楼高三层的老式花园洋房,应该在1920年前,席德柄一家人就住在里面了。因为根据他儿子席与文的回忆,自己是1919年5月在这里出生的。  这一年,席德柄才27岁左右,离他开创自己人生的大事业,还有一段岁月的距离。他此时能住在这里,完全是祖辈的庇荫。  席正甫汇丰传奇  席德柄有个很牛的爷爷——席正甫,是晚清四大买办之一。除了席正甫,“四
期刊
在人类食物的历史中,转基因食品有着最短的历史,并引发了最大的争议。很多人对转基因的历史感到陌生,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是,转基因食品安全吗?  司汤达说:“几乎我们所有的不幸都是由于无知造成的。如果我们能对人和事物有更多的了解,我们便向幸福靠近了一步。”  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多年的历史,但每当转基因食品的消息传来时,总会引起广泛关注。支持转基因技术的人将其视为人类解决粮食危机的最佳途径,对转基因技术心存疑
期刊
中国的网吧超过13万家,有近1000万从业人员。作为一种集体分享的上网方式,网吧是中下阶层用户和草根业者共同建构上网经历的现实空间。曾经每小时收费20元的“网络咖啡厅”为什么会演变成“网吧”?为什么网吧的发展会变成单一的娱乐化?在网吧的发展历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1995年,上网一小时20元  1995年,中国刚开通公众互联网。那时的网吧叫“网络咖啡屋”,是精英人群向往的地方。“中国人离信息高速
期刊
灯市  这是北京城内的一家灯笼铺,在普遍以简易的油灯为主要照明工具的时代,这样一家琳琅满目的精品灯饰作坊,大约只有达官显贵或富商巨贾才光顾得起。  北京城区的许多街道名称都来源于各种分工明确的专业市集,如骡马市、猪市、花市、米市等。自明朝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以来,北京的灯市就集中在东华门以东到东四牌楼这个区域,到现在,这个地方还被称作“灯市口”。清晚期以后,灯市口的灯笼作坊逐渐移到前门大街廊房头条。 
期刊
故纸有一种特殊的温度,泛黄的纸张像是被百年时光轻轻炙烤过,散发出时间的味道。  晚清时的明信片,并不像现在的明信片一样,而有一种粗糙、厚实的感觉。如果你凑近了看,甚至能看到它的表面就像细腻的皮肤一样,有着很多细而且小的毛(纸纤维),像芜生的芦苇,长在明信片的表面上。  老明信片不像是玉器、瓷器、金银珐琅等贵重收藏品那样让人心头一震,它含蓄、缄默,价值隐藏在细节里。它所需要的不是热恋和把玩,而是端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