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老龄化在对社会经济提出挑战的同时,也提供着商业机会。解决老龄化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政府主导、民间资本乃至外资,都将是可以利用的方式。
“银发经济”驱动民间资本
上海比全国提前1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水平越来越高的趋势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在未来25年内,目前35岁到60岁年龄段的人将逐步进入老年人口阶段,这个庞大的人口群体(2005年为609.35万人)将极大地提高上海市老龄人口比重。因此,在未来一段较长时间内,充分重视因为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话题。
作为中国经济中心之一的上海,因社会老龄化而引发的相关影响更为突出和重要,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多方面关注;同时上海的做法和对策,可以为后来者提供可以效仿的经验和模版。如继1979年上海跨入老年化门槛之后,2002年西安入闱,预计到2012年,宁夏也将加入这一行列。
上海市人口委主任谢玲丽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上海市呈现人口的老龄化和家庭的小型化。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18.9%,而家庭平均只有2.6人,这就使家庭成员养老成为今后的大问题。
据统计,上海市赡养系数(指老年人口与就业人口的比值)正在不断升高,目前上海60岁以上老人占到15-59岁劳动力人口的赡养系数已高达20.6%,也就是说,目前5个劳动力人口抚养一个老人,到2025年,这一比值将达58.5%,2050年高达90.1%,也就是接近于1个劳动力人口抚养一个老人。
此前,上海市统计局对上海1000位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上海有超过40%的老年人处于“空巢状态”,1/6的老人因为生活难以自理或缺乏家人的照料而想住敬老院。“未富先老”,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无疑会影响其经济建设的步伐。
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提出挑战的同时,也提供着商业机会。这就是所谓的“银发经济”。
1990年上海开办了首家职工公寓——浦东老年公寓。2003年10月23日,李嘉诚捐资2810万元兴建的上海金山众仁老年护理院落成,这是李嘉诚在内地捐资兴建的第一所老人护理院,他还计划继续在内地投资建造类似的老人护理院。
4月19日,以教育产业起步的上海建桥集团,第一个老龄社区——亲和源已完成前期筹划,进入施工阶段,预计将于明年重阳节交付使用。亲和源是建桥集团和康桥镇政府联合投资的项目,已得到政府、社会各个方面的全力支持。
有专家指出,解决老龄化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政府主导、民间资本乃至外资,都将是可以利用的方式。
上海:
一个解决老龄化的示范模本
上海已经冲到现代化前沿,而老龄化已经先于现代化。
椐上海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上海市政府将老龄事业纳入到“十一五”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框架之中。在区县分别建立了由30余个委员单位或方面组成的老龄工作委员会,以加强统筹协调。全市街(镇)居(村)委会都建立了老龄工作组织,有近80个街道建立了老年协会。
但是,有专家分析,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而上海离现代化还有一段路程,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未富先老”。
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都在五千到一万美元以上,而中国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刚刚超过一千美元,仍属于中等偏低收入国家行列,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
还有更严峻的事实,中国农村老龄问题的压力更大。截至2005年底,农村老年人口为855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同时,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目前还处在试点阶段,农民的养老、医疗都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农村的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压力相对城镇将更加突出,西部和贫困地区尤为严峻。
因此,有专家指出,如果上海的社会老龄化问题解决不好,全国则可能都很难;上海老龄化问题的解决实践和探索,可以为全国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有价值的示范模本。
“银发经济”驱动民间资本
上海比全国提前1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水平越来越高的趋势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在未来25年内,目前35岁到60岁年龄段的人将逐步进入老年人口阶段,这个庞大的人口群体(2005年为609.35万人)将极大地提高上海市老龄人口比重。因此,在未来一段较长时间内,充分重视因为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话题。
作为中国经济中心之一的上海,因社会老龄化而引发的相关影响更为突出和重要,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多方面关注;同时上海的做法和对策,可以为后来者提供可以效仿的经验和模版。如继1979年上海跨入老年化门槛之后,2002年西安入闱,预计到2012年,宁夏也将加入这一行列。
上海市人口委主任谢玲丽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上海市呈现人口的老龄化和家庭的小型化。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18.9%,而家庭平均只有2.6人,这就使家庭成员养老成为今后的大问题。
据统计,上海市赡养系数(指老年人口与就业人口的比值)正在不断升高,目前上海60岁以上老人占到15-59岁劳动力人口的赡养系数已高达20.6%,也就是说,目前5个劳动力人口抚养一个老人,到2025年,这一比值将达58.5%,2050年高达90.1%,也就是接近于1个劳动力人口抚养一个老人。
此前,上海市统计局对上海1000位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上海有超过40%的老年人处于“空巢状态”,1/6的老人因为生活难以自理或缺乏家人的照料而想住敬老院。“未富先老”,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无疑会影响其经济建设的步伐。
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提出挑战的同时,也提供着商业机会。这就是所谓的“银发经济”。
1990年上海开办了首家职工公寓——浦东老年公寓。2003年10月23日,李嘉诚捐资2810万元兴建的上海金山众仁老年护理院落成,这是李嘉诚在内地捐资兴建的第一所老人护理院,他还计划继续在内地投资建造类似的老人护理院。
4月19日,以教育产业起步的上海建桥集团,第一个老龄社区——亲和源已完成前期筹划,进入施工阶段,预计将于明年重阳节交付使用。亲和源是建桥集团和康桥镇政府联合投资的项目,已得到政府、社会各个方面的全力支持。
有专家指出,解决老龄化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政府主导、民间资本乃至外资,都将是可以利用的方式。
上海:
一个解决老龄化的示范模本
上海已经冲到现代化前沿,而老龄化已经先于现代化。
椐上海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上海市政府将老龄事业纳入到“十一五”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框架之中。在区县分别建立了由30余个委员单位或方面组成的老龄工作委员会,以加强统筹协调。全市街(镇)居(村)委会都建立了老龄工作组织,有近80个街道建立了老年协会。
但是,有专家分析,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而上海离现代化还有一段路程,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未富先老”。
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都在五千到一万美元以上,而中国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刚刚超过一千美元,仍属于中等偏低收入国家行列,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
还有更严峻的事实,中国农村老龄问题的压力更大。截至2005年底,农村老年人口为855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同时,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目前还处在试点阶段,农民的养老、医疗都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农村的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压力相对城镇将更加突出,西部和贫困地区尤为严峻。
因此,有专家指出,如果上海的社会老龄化问题解决不好,全国则可能都很难;上海老龄化问题的解决实践和探索,可以为全国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有价值的示范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