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技术进步的内部障碍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haibo880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我国民营企业技术进步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技术进步的内部障碍,并对提高民营企业技术进步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民营企业;技术进步;障碍;对策
  
  一、我国民营企业技术进步现状
  
  在十六大确立了民营经济在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之后,国家对民营经济的发展给予了越来越多的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有了广阔的前景。根据2007年度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分析报告统计,截至2007年第三季度,登记注册的全国私营企业达538.7万户,比2006年年底增长8.2%;注册资金总额为8.8万亿元。增长16.5%:从业人员为7058.6万人,增长9.8%;投资者人数为1362.1万人,增长7.1%,各项指标的增长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于扩大就业。增加内需,节能降耗,繁荣市场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在人才、经验、资金和政策等各方面的保障都有所增强。但是必须看到,我国的民营企业大多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窄,民营企业必须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成为民营企业高速发展的根本保障和必由之路。当前,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多,其技术进步程度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因素之一。
  
  二、民营企业技术进步的内部障碍
  
  1 观念障碍。企业是技术创新技术进步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研究开发主体、承担风险主体。技术进步对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提高竞争力和企业生存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观念障碍体现在企业的领导者往往缺乏技术进步的观念和意识,认识不到技术进步对企业长远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和战略意义。大多数民营企业领导者普遍缺乏科技创新意识和观念,对新的信息和新的技术缺乏敏感性。在经营过程中注重短期行为。特别是对于中小规模的民营企业,企业的管理者往往更为注重短期效益,风险规避意识过强,偏重于引进可以迅速产生经济效益的技术和工艺,而对于对企业长远生存和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则缺少持续的投入和支持,结果使整个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技术进步观念的缺乏是其他技术进步内部障碍的主要根源。
  2 人才障碍。人才是知识和技术的载体,企业的技术进步最终取决于企业所拥有的技术人才的质量和水平。目前人才短缺已经成为了大多数民营企业的主要问题。大企业由于在人才的福利待遇和发展空间方面的优势可以吸引优秀的人才加盟。而对于中小型民营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小、收益低,各种吸引人才的软硬件措施均不完善,容易造成人才短缺和人才的流失。同时。由于民营企业内部管理不科学,不少民营企业采用家族式的管理模式,竞争机制和晋升奖励制度不完善,从而限制了技术人才的发挥空间,造成人才的溃乏。
  3 资金障碍。资金也是技术进步的重要源泉。在实践中技术进步总是伴随着一定量的资源投入,不追加投入的技术进步一般是不存在的。当前多数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紧张的问题。资金问题成为企业技术进步的最大障碍。民营企业资金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体制的原因和民营企业自身的原因,也与当前缺乏完善的信用体系有关。没有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技术开发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不少民营企业实际上已经认识到技术进步的重要性,但往往缺少技术进步的资金保障。企业技术进步资金投入不足的原因一个是企业的实有资金和可融资量有限,另一个则可能是企业对于技术进步的认识不足而缺乏在技术创新上投入的热情。
  4 信息障碍。民营企业技术进步的另一障碍是企业缺乏获取和利用信息的有效渠道和服务。在当今信息经济时代。企业技术创新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获取信息的能力,即企业如何快速得到有用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与加工进而转化为企业的技术进步能力。由于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没有正规的研发机构或研发机构能力薄弱,从而对企业技术进步起不到应有的支持和服务作用。这必然导致企业对行业的技术信息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掌握,不能及时跟上当前的技术进步的步伐。信息不足,技术收集成本较高,难以获得合适的技术是当前中小民营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障碍。
  
  三、民营企业技术进步的对策探讨
  
  1 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进步机制,逐步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型的转变。家族制管理导致民营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技术进步机制和体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民营企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必须转变观念,努力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技术进步机制,充分利用国际上的资金、经验、人才、技术,大力进行人才培养和技术进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首先,民营企业的经营者必须提倡创新精神,并使之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至上的观念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思维深处,使技术至上的理念贯穿于企业的每一项活动、每一个决策中。
  其次,必须建立科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开发合作机制。企业要想赢得市场,就必须坚持走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的道路。要建立完善企业技术中心。加大对企业自身的科研开发机构的投入力度,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开发机制,充分利用有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软硬件资源,以弥补企业科研开发软硬件能力不足和技术人才不足的缺陷。
  第三,必须建立健全技术开发管理体制,逐步建立起技术开发投入制度、技术开发奖励制度、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分配制度、技术开发成果应用制度等。
  2 形成多渠道的融资体系,加强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资本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和技术开发都需要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民营企业必须扩展自身的融资渠道,建立多渠道的融资体系,并不断加强技术开发的资金投入。除了传统的融资渠道和方式外,民营企业还可以采用股权、债券、基金等方式进行融资。
  首先,大力采用股权融资的方式进行融资。股权融资作为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在资本市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股权融资主要表现为吸收风险资本、私募融资、上市前融资及管理层收购等方式。采用股权融资方式可以使企业股本返还以及股息支出压力小,增强了公司抗风险的能力。股权融资方式由于其优越性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都会是中国民营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
  其次,积极采用企业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企业债券是民营企业的另一种重要融资渠道,其方式主要有短期债券、长期债券、可转换债券以及外币债券等。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的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和融资政策,除了允许民营企业上市发行股票外。同时也允许部分民营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筹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债券融资由于其发行成本低、能够减轻所得税、可获得财务杠杆利益以及有利于保持原有股东对公司的控制力等优点,因而成为企 业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
  第三,采用产业投资基金的方法进行融资。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一种定位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基金,具有集合投资、专家管理、分散风险、运作规范等特点,它主要以实业投资为主。产业投资基金由于其灵活的操作模式,越来越成为民营企业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尽管我国的产业基金才刚刚起步,还受到很多的政策约束和限制,但是随着国有资本在竞争性领域的退出,产业基金的服务已开始更多的面向民营企业。
  3 大力应用信息技术,迅速提升企业技术进步水平。信息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技术进步过程的重要一环和必由之路。只有大力应用信息化技术,提高企业的信息化能力。才能在民营企业组织再造和流程再造过程中,不断的优化管理结构。实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和时代对企业发展的要求。
  第一,加强企业信息化基础建设。主要是加大企业在企业化所需的设施、设备、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投入。提高企业员工的信息化观念和信息化应用水平,做好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工作。
  第二,加强企业信息技术与技术开发的结合。一方面要加强信息技术对技术开发与创新的支持,提高产品设计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在设计开发的新产品中,更多地融入信息技术,提高产品信息技术含量
  第三,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手段的信息化。充分发挥现代互联网技术的作用,大力应用企业资源计划和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技术服务等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4 树立重视知识和尊重人才的观念,加强技术开发科研队伍的建设。企业的技术进步水平同企业的创造性人才的数量与质量是分不开的,民营企业的技术进步能力的建设必须落实到合理的科技人才结构的建设上来。必须树立重视知识和新尊重人才的观念,不断的加强企业技术开发科研队伍的建设,完善吸引人才的软硬件措施,营造适合创新人才发挥作用和成长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要形成一整套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技术开发人员的创新能力,创造技术人才发挥科研创新的平台,为人才的发展和能力的发挥创造更大的空间。同时,要注意对内部人才的挖掘和培训,通过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增强内部科技人员的研发能力,提高员工素质。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着重论述了新时期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针对目前我国在国防教育领域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提出了强化国防教育的具体措施.
<正>教育家斯宾塞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比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会引领学生推敲文字的恰如其分,欣赏语言的精湛优美,挖掘文本的内在意义,揣
通过对混凝土单轴受拉试验方法的研究,提出了影响混凝土单轴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的影响因素,结合以往研究成果,建议了一种用于混凝土单轴受拉的试验方法。采用MTS815试验机,
高校图书馆实现信息服务社会化是时代的要求.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实行信息服务社会化的有利条件,论述了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向社会扩展的意义和发展趋势,探讨网络环境下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