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阅读不仅享有“教育之本、学习之母”的美好盛誉,而且还是语文课程活动体系中不容忽视的有机组成,更在其中占有无可替代的“半壁江山”份额。在“大开放、大改革、大发展”的现代教育中,语文阅读大体包括“文本阅读”“社会阅读”“自然阅读”和“科技阅读”等基本形式,并且讲求阅读者与阅读对象之间的“有声对话、心灵对话、书写对话、实践对话”。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组织并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与阅读对象之间相互交流的“阅读对话”活动,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厚积薄发的积淀,从根本上赢得令人期待的实质性效果。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究竟如何开展丰富多元的对话式阅读活动呢?
一、在“诵读”中开展对话式阅读教学
众所周知,“诵读法”自古以来备受推崇,是语文启蒙学习的经典良方,它所强调的是“熟”和“悟”:前者侧重于“程度”;后者侧重于“深度”,具体说是既要“读”又要“品”。如果缺乏这一“思辨性的吸收”,就会最终因此而逐步陷入“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误区。
义务教育初中语文基础教材形式上图文互动,内容上文情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有鉴于此,教师应当而且必须通过各种“以读带读”形式,如师生(录音)范读、个体读悟、指名朗读、同桌互读、小组对读、开火车读、集体齐读、擂台赛读和分角色演读等,把学生逐步引向文本胜境并且获得美好享受,从而努力攫取“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实质性效果。
再如,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組织并引导学生,定期不定期开展一些课内外的朗读比赛活动,通过“查阅资料”“熟读深悟”等形式,加强人文之间、同伴之间的对话,从而在“以赛激趣促读”中不断放大诵读学习的良好效应。
二、在“导读”中开展对话式阅读教学
这里所说的“导读”,就是指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启发引导的一种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其关键和根本之处,就在于“以疑促读”“以读促思”。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双强”的性格特点,善于以“趣点、重点、难点、疑点、亮点”等为有效切入点,认真巧妙地设计并适时提出一些激情有趣、引人深思的问题,有效激发学生良好的阅读期待心态,从而在“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内在驱动下,把他们逐步引向“寻根究底、自我对话”的阅读胜境。这就是“读书贵有疑,疑能得教益”的本质含义。
以莫泊桑笔下的《我的叔叔于勒》为例。这一部经典性短篇小说,主要是围绕“我的叔叔于勒”身份的多次变化,刻画了菲利普夫妇随之发生的不同表现和不同心理,而文中的“我”既是一个目击者又是一个经历者。众所周知,一部小说的“主人公”只能有一个人或者一类人,那么,“这篇小说的主人公究竟是叔叔于勒,是菲利普夫妇,还是‘我’呢?”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适时地提出这一问题,犹如“一石激浪”,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情趣,而且把他们引入了“对话阅读”活动之中。
三、在“讲读”中开展对话式阅读教学
在学校教育中,“讲读”是教师开展“传道、授业、解惑”活动的基本方式。然而,在传统阅读和应试教学过程中,语文讲读活动普遍存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现象——“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种“面面俱到、还恐漏掉”的讲读模式,严重缺乏积极有效的“对话”成分。
笔者从教学实践中总结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讲读”,应当而且必须坚持在“以生为本、以学为主”这一指导思想下,教师本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施教策略,通过“少讲精讲、画龙点睛”式的激励和引领,把学生逐步引向“勤于对话、乐于对话、善于对话”的良性发展之路。
以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为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提炼了如下一些问题:“孔乙己为什么没有真实名字”“其他如酒店掌柜、短衫客、丁举人以及‘我’的人物分析”“孔乙己最后的生死如何”;然后通过精讲细读、师生之间的“对话式”引导,让学生在阅读与学习、体悟与思考中逐步走入课文内容,走进人物形象,走向作者内心,真正做到了把“工具性教学与人文性教育”相互渗透并有效融合起来。由此可见,这种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四、在“群读”中开展对话式阅读教学
正如上文所说,创设“对话式阅读”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而丰富多元的对话形式不仅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组合起来套用,不仅可以运用于课堂教学环节中,还可以在课外时空中进行延伸和拓展。所有这些,都属于“群读”活动的范畴。理论和实践表明,积极开展语文“群读”活动,不仅有利于在“对话”中培养并增强学生的阅读意识和阅读能力,而且有利于促进他们自主性阅读、可持续阅读和个性化阅读,为学生源源不断地注入一些活力元素。
比如,在《孔乙己》课文教学前后,笔者本着以“同一作者”为中心的导向策略,组织并引导学生先后阅读了鲁迅先生的其他文章,如《祝福》《少年闰土》《阿Q正传》《药》等,从“群文类比”的阅读对话中,不仅获得了“阿Q”“祥林嫂”“少年闰土”“华老栓”等不同的经典人物形象,而且通过享受“鲁迅作品盛宴”,切实地体悟到极具个性的“鲁迅笔法”和“鲁迅品质”。此外,在群读对话活动中,还可就“某一问题(人物、现象)”,引导学生开展辩讨式的阅读对话活动,更好实现“阅读体悟、情感实践”的阅读目标。
五、在“写读”中开展对话式阅读教学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纳,写作是倾吐。”这一信条式经典教育命题,其意义重在强调“阅读与写作”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即“合则共荣、分则互损”。不仅如此,无论语文阅读还是写作活动,都是阅读者与作品人物(作者)、创作者与描写对象之间的一种“对话式互动”和“心灵上沟通”。正因为如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善于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指导”充分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读写互动”活动,从厚积薄发中努力攫取“1+1>2”的实质效益和良好效应。
比如,在教学《孔乙己》后,可让学生根据自我意愿和个性化想象,以“如何对孔乙己的生死评判”为题,开展建立在“内心对话”基础上的读写互动活动。再如,在《秋天的怀念》教学结束后,可引导学生以“我眼中的妈妈”为题,在联系自身实际认知和生活经验基础上,开展“心灵对话式”的读写互动活动。如此而为,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悟所学内容,而且有利于不断增加阅读对话的宽广度和深厚度。
总之,没有“对话”的阅读是不成功的,至少不算是一种完美的阅读活动。语文教师善于通过“诵读、导读、讲读、群读、写读”等途径和方式引领学生对话,能够把阅读教学不断地引向“碧海蓝天”。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225300)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组织并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与阅读对象之间相互交流的“阅读对话”活动,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厚积薄发的积淀,从根本上赢得令人期待的实质性效果。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究竟如何开展丰富多元的对话式阅读活动呢?
一、在“诵读”中开展对话式阅读教学
众所周知,“诵读法”自古以来备受推崇,是语文启蒙学习的经典良方,它所强调的是“熟”和“悟”:前者侧重于“程度”;后者侧重于“深度”,具体说是既要“读”又要“品”。如果缺乏这一“思辨性的吸收”,就会最终因此而逐步陷入“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误区。
义务教育初中语文基础教材形式上图文互动,内容上文情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有鉴于此,教师应当而且必须通过各种“以读带读”形式,如师生(录音)范读、个体读悟、指名朗读、同桌互读、小组对读、开火车读、集体齐读、擂台赛读和分角色演读等,把学生逐步引向文本胜境并且获得美好享受,从而努力攫取“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实质性效果。
再如,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組织并引导学生,定期不定期开展一些课内外的朗读比赛活动,通过“查阅资料”“熟读深悟”等形式,加强人文之间、同伴之间的对话,从而在“以赛激趣促读”中不断放大诵读学习的良好效应。
二、在“导读”中开展对话式阅读教学
这里所说的“导读”,就是指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启发引导的一种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其关键和根本之处,就在于“以疑促读”“以读促思”。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双强”的性格特点,善于以“趣点、重点、难点、疑点、亮点”等为有效切入点,认真巧妙地设计并适时提出一些激情有趣、引人深思的问题,有效激发学生良好的阅读期待心态,从而在“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内在驱动下,把他们逐步引向“寻根究底、自我对话”的阅读胜境。这就是“读书贵有疑,疑能得教益”的本质含义。
以莫泊桑笔下的《我的叔叔于勒》为例。这一部经典性短篇小说,主要是围绕“我的叔叔于勒”身份的多次变化,刻画了菲利普夫妇随之发生的不同表现和不同心理,而文中的“我”既是一个目击者又是一个经历者。众所周知,一部小说的“主人公”只能有一个人或者一类人,那么,“这篇小说的主人公究竟是叔叔于勒,是菲利普夫妇,还是‘我’呢?”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适时地提出这一问题,犹如“一石激浪”,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情趣,而且把他们引入了“对话阅读”活动之中。
三、在“讲读”中开展对话式阅读教学
在学校教育中,“讲读”是教师开展“传道、授业、解惑”活动的基本方式。然而,在传统阅读和应试教学过程中,语文讲读活动普遍存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现象——“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种“面面俱到、还恐漏掉”的讲读模式,严重缺乏积极有效的“对话”成分。
笔者从教学实践中总结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讲读”,应当而且必须坚持在“以生为本、以学为主”这一指导思想下,教师本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施教策略,通过“少讲精讲、画龙点睛”式的激励和引领,把学生逐步引向“勤于对话、乐于对话、善于对话”的良性发展之路。
以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为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提炼了如下一些问题:“孔乙己为什么没有真实名字”“其他如酒店掌柜、短衫客、丁举人以及‘我’的人物分析”“孔乙己最后的生死如何”;然后通过精讲细读、师生之间的“对话式”引导,让学生在阅读与学习、体悟与思考中逐步走入课文内容,走进人物形象,走向作者内心,真正做到了把“工具性教学与人文性教育”相互渗透并有效融合起来。由此可见,这种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四、在“群读”中开展对话式阅读教学
正如上文所说,创设“对话式阅读”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而丰富多元的对话形式不仅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组合起来套用,不仅可以运用于课堂教学环节中,还可以在课外时空中进行延伸和拓展。所有这些,都属于“群读”活动的范畴。理论和实践表明,积极开展语文“群读”活动,不仅有利于在“对话”中培养并增强学生的阅读意识和阅读能力,而且有利于促进他们自主性阅读、可持续阅读和个性化阅读,为学生源源不断地注入一些活力元素。
比如,在《孔乙己》课文教学前后,笔者本着以“同一作者”为中心的导向策略,组织并引导学生先后阅读了鲁迅先生的其他文章,如《祝福》《少年闰土》《阿Q正传》《药》等,从“群文类比”的阅读对话中,不仅获得了“阿Q”“祥林嫂”“少年闰土”“华老栓”等不同的经典人物形象,而且通过享受“鲁迅作品盛宴”,切实地体悟到极具个性的“鲁迅笔法”和“鲁迅品质”。此外,在群读对话活动中,还可就“某一问题(人物、现象)”,引导学生开展辩讨式的阅读对话活动,更好实现“阅读体悟、情感实践”的阅读目标。
五、在“写读”中开展对话式阅读教学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纳,写作是倾吐。”这一信条式经典教育命题,其意义重在强调“阅读与写作”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即“合则共荣、分则互损”。不仅如此,无论语文阅读还是写作活动,都是阅读者与作品人物(作者)、创作者与描写对象之间的一种“对话式互动”和“心灵上沟通”。正因为如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善于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指导”充分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读写互动”活动,从厚积薄发中努力攫取“1+1>2”的实质效益和良好效应。
比如,在教学《孔乙己》后,可让学生根据自我意愿和个性化想象,以“如何对孔乙己的生死评判”为题,开展建立在“内心对话”基础上的读写互动活动。再如,在《秋天的怀念》教学结束后,可引导学生以“我眼中的妈妈”为题,在联系自身实际认知和生活经验基础上,开展“心灵对话式”的读写互动活动。如此而为,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悟所学内容,而且有利于不断增加阅读对话的宽广度和深厚度。
总之,没有“对话”的阅读是不成功的,至少不算是一种完美的阅读活动。语文教师善于通过“诵读、导读、讲读、群读、写读”等途径和方式引领学生对话,能够把阅读教学不断地引向“碧海蓝天”。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22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