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创新模式研究

来源 :企业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tt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秦皇岛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现状入手,多方位分析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结合秦皇岛社区志愿服务具体需求特点,提出秦皇岛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新模式。
  关键词:秦皇岛;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创新模式
  注:本文为2015年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终期研究成果,课题题目为:秦皇岛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编号为:201502A349。
  一、秦皇岛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创新模式价值实施背景透视
  随着秦皇岛城市现代化社区的建设与快速发展,社区服务对志愿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学生无疑是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中重要力量。一方面,大学生年轻活力、创新思维活跃,凭借其专业素质、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既能为社区工作注入了新鲜活力与能量,还能为秦皇岛城市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带来崭新风貌,对服务秦皇岛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秦皇岛有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大学生通过社区窗口,不仅可以熟悉国情、民情,更能将自身成长与社会责任联系起来,通过社区服务塑造品格、培养爱心,通过参与社区建设与管理锻炼才能,提高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进而有效推动高校“素质教育”与“实践育人”工作深入开展,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于加快转变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所以,探索研究符合秦皇岛城市建设和社区需求的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新模式显得尤为有意义。
  二、秦皇岛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现状分析
  (一)秦皇岛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一般模式。根据对当地8所高校的实地调研,秦皇岛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一般由学院团委具体负责,包括志愿者组织管理与业务指导,兼负完善活动机制,宣传引导,开拓新的志愿服务基地,以确保志愿服务内容不断丰富、学生公民素质与社会责任感的不断提升。
  (二)秦皇岛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问题分析。(1)选拔培育机制不完善,品牌化项目化水平不足。尽管各高校都有自己的志愿者选拔培养标准,但大都没有建立起全面、系统的志愿者选拔、培养、指导、管理、监督、考核、激励等机制体系;同时,由于秦皇岛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化水平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志愿服务活动品牌的塑造、服务质量控制等问题。(2)个性特色不鲜明,专业理论指导缺失。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内容多为文艺表演、卫生清洁或者照顾老人及留守儿童,服务形式单一,内容极为单调。在具体实践中,虽然某些大学生会结合自己专业进行社区志愿服务,但此类活动多由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带队统一开展,缺乏专业的理论指导,实效性、系统性与规划性一般。(3)激励机制不健全,保障机制不完善。欧美发达国家志愿服务制度都有一定激励和回报措施,包括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等,秦皇岛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虽然也建立了以精神奖励为主的激励机制,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建立系统性激励机制,而且由于组织管理不完善,很容易出现不公正等现象;另外,大多数志愿活动还存在缺乏经费保障的尴尬局面。
  三、秦皇岛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创新模式研究
  (一)宣传发动,选拔招募。加大宣传动员力度,完善招募原则、组织建设、注册登记等制度,制定符合各层级需求的大学生社区志愿者推荐选拔实施方案,按照规定流程,推荐选拔出新的社区志愿者,再经过系部重点推荐,层层考核选拔,最后由社区负责人、志愿者专职教师、优秀志愿者组成的录用评委会进行终极考核,从而组建一批具有专业服务水平、扎实的工作态度、较高的思想素养、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大学生志愿者队伍。
  (二)定位培养,定向培训。首先进行有关志愿者基本理念、服务宗旨、发展现状与目标、个人信念以及有关的工作要求、管理制度、道德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接着,以社区需求与学生成长为出发点,开展关于社区文化、人际交往、专业服务技能等方面的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培训师资由社区管理人员、高校教师、资深优秀志愿者及相关专业人士和专家、学者、领导担任。培训方式要系统设计,因需而宜,包括授课培训、经验交流、案例解析、观摩参观、现场指导等。为确保培训的规范化与制度化,要硬性规定培训次数与时间,将初级培训、阶段性培训和定向技能培训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志愿者的综合素质、服务技能和水平。
  (三)实践联动,融合共进。以各社区需求和学生个体特点为参照点,做好提前工作规划,建立系统化的社区志愿服务指南与工作标准,并将受训合格的大学生社区志愿者分派各个社区,依照规划开展具体服务工作,用实践来检验培训成果。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既协助社区完成具体工作,解决社区建设管理发展过程中的人才瓶颈,促进社区管理水平提升和城市发展,又增长学生个人才干,展示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整体形象,不断提升大学生志愿者“三自教育”的素养水平。另外,要注意收集反馈信息,将志愿者服务过程中的困惑、问题、欠缺作为阶段性强化培训的依据。
  (四)完善标准,健全机制。完善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标准,定期开展评优活动,以社区服务项目的落实情况为依据,全局、多角度的考评志愿服务的过程与成效。将志愿服务纳入学生评优评奖、党员培养、干部选拔的重要实践环节,使之成为综合素质测评的重要量化指标,形成机制导向。另外,健全保障机制,无论高校还是地方政府,都要高度重视与支持。通过稳定的组织保障机制,促使社区志愿服务的合法化、常态化与规模化;同时,加大财政投入,设立专项经费,为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与后勤保障;另外,做好安全保障与法律支持,保护志愿者合法权益和人身财产安全。
  (五)品牌塑造,项目驱动。优秀的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形成需要用经营的理念来培育,服务项目的长期化、项目化是品牌塑造的基础。只有服务项目长期延续,内容不断丰富完善,标准不断规范与提升,在传承中不断的创新,才能强化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在社会公众中的个性特色,才能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需要塑造富于生命力、影响力、稳定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同时,继续加强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化管理,以项目驱动社区建设,以项目提升社区管理,通过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示范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改变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而大学生也提升了个人的专业素养,实现了真实环境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转化。
  结语:综上,通过对秦皇岛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创新模式的研究,进一步强化思政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的使命与功能,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元素与内涵,为高校志愿服务的创新开展提供新的路径选择与思考方向。该组织与机制构建完备,在思想辐射上接地气,摸实情,在实践育人上解实难,办实事,在自我教育上促主动,增实效,对大学生的“三自”管理创新、高校多元实践育人与人才培养奠定重要基石与参考佐证;同时,对服务于秦皇岛社区管理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加快转变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秋丽.当前社区志愿服务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 社科纵横. 2014(02)
  [2] 郑雪莲.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项目的思考[J].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9月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