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博物馆看非洲雕刻去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j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洲是世界的中心,是宽广光明的帝国,若您站在南岸,想象一下向北延伸的大地,非洲这样的大陆,包罗万象。非洲大陆,人类祖先的发源地,这里是孕育无数生命的大地。非洲族群普遍崇信万物有灵,他们膜拜的主要对象为自然神、祖先神和至高体。
  随着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为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并每年为国际博物馆日确定活动主题。2013年的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记忆 创造力)=社会变革”。
  今天我们能在上海博物馆里看到这些非洲中部的雕刻艺术,是因为陈列展馆的贡献,并与保护人类丰富遗产与人类创造力密切相关,人们依赖从博物馆收获非学院教育的快乐。转而想到这些非洲中部雕刻艺术能来到上海,因藏品材质相当脆弱,加上雕刻作品本来是不大适宜长途旅行的,所以能经上海博物馆与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的友好合作,国人得以不出国门就能看到这些异域的部落文明,也是博物馆所赋予人们的一种探索和发现的心灵旅程。
  刚果河的艺术鉴赏家
  我们的祖国——中国是56个民族组成一体的多民族国家,而在中非地区的刚果河边,生存着以讲班图语的支族群。刚果河,是非洲的第二大河,它贯穿绵延无际的中西非大陆,为远离海岸的非洲内陆地区提供了重要的交通运输体系,在承运货品的同时也使各地的文化和艺术得以融合交汇。
  一次非比寻常的异域文化之旅,它让我们见识到就是传统宗教信仰及艺术文化共性的碰撞,可以说这是非洲的文化复兴。
  了解到非洲中部雕刻艺术的策展人弗朗索瓦·奈特先生(以下简称奈特先生),他是位非常热爱非洲艺术的收藏者,因为他生活在非洲大地已20余年,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研究非洲的这些雕刻艺术上面,这次,他为我们精心挑选的71件雕刻作品,都由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所收藏并保存。这样一位有趣的非洲艺术鉴赏家,您能想到他会有一个不平常的生活经历,奈特先生出生于非洲,然而他实际上是一个比利时人,并且曾经是一名律师。因为热爱这些慢慢消失的非洲雕刻,也知晓收藏是一个需要相当经济基础来维护的工程,所以他放弃了自己律师的职务,开始担任非洲当地的神职文化工作,并深入研究非洲雕刻,让它们能重新回到非洲居民的视野里,也带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心形面具 :召唤神灵的庇护
  在刚果河流域及邻近的奥果韦河以西,生活着众多讲班图语的族群,还有一些不同的族群拥有许多相近的文化和艺术传统,比如在纪念人生进入新阶段的仪式有儿童的成人礼、长者的葬礼,或者标志节气转换、农业周期更替的典礼上都会进行面具表演。除了这些社会习俗外,还有疤痕文身、锉牙和人体彩绘等身体装饰,这种以自然神灵和祖先形象为主的艺术表现题材。
  面具是在举行仪式或表演时佩戴,同时搭配用树叶、植物纤维或织物制成的服饰。表演时一般以吟唱或音乐作为伴奏。而面具舞蹈并不只是一种娱乐,它同时还有教育族人、增强族群凝聚力、驱邪治病或主持正义的作用。人们也相信面具的佩戴者可被祖先、英雄的灵魂、或自然界的神灵附身。
  在中非地区可以发现各种心形的面具,面具通常是由生活在赤道附近热带雨林的部落居民以木头或象牙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面具前额和脸颊构成的心形部分通常被涂成白色——在当地人眼里代表阴间或祖先所在的灵界的颜色。这种被称为孟巴(mpemba)的白色颜料是采用从河边收集的高岭土碾磨成粉后制作的。
  经由殖民主义的洗刷、外来宗教的渗透和社会现代化的影响,这些族群的传统社会格局发生改变,本该代代相传的文化传承受到阻断,许多古老的艺术表演连同口述历史在时代的变革中逐渐消亡。但与此同时,新的元素也在不断融入古老的传统。
  祖先雕像:非洲居民的精神世界
  对于生活在中非的很多人而言,祖先崇拜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认为故去的祖先具有神秘的能力和权威,能够回应他们的召唤并庇护活着的后代。
  人们对祖先雕像的重视并不说明雕像本身具有神力。大部分雕像刻画的并不是特定的某个祖先,而是广泛意义上的祖先的象征。有些雕像代表了人们概念中某位特定祖先的品性与社会角色,如勇敢的武士、治病的药医、能言善辩的酋长等。
  祖先雕像大多用于放置在遗骨匣的顶部充当祖先遗骨的守护者,也有祖先雕像本身就是作遗骨匣使用的。人们通过为雕像涂抹膏油和动物血液来“激活”遗骨匣中的祖先的神力。在班图语支社群中,遗骨匣中普遍盛放的不仅仅是祖先的骨头,还可能有祖先的指甲、皮肤、毛发等。
  有些部落因此把杰出先人的遗骨和头颅精心保存起来,这些先人可能是君王和勇士,也可能是伟大的母亲和令人敬畏的女性等。有时候祖先遗骨会被小心存放在树皮盒子或编织篮中。人们也时常在这种装有先人遗骨的容器(遗骨匣)顶上放置一尊头像或全身雕像。还有些部落习惯将祖先坟墓中的遗骨及泥土放在木雕人腹部的孔洞内。不过此类雕像并非祖先本人的塑像,而是遗骨的保护神。
  中非属于班图语支的部族,也有制作祖先雕像的习俗。尽管这些雕像刻画的是具体的某个人,但被刻画人物的地位和身份是通过发型、头饰、疤痕装饰及装饰品来标志和强调的。祖先雕像是家族延续性的象征、牵系社群成员的纽带,同时也承载了部落首领对于权利的诉求。
  女性形象:热带草原上的尊贵气质
  大多数的非洲祖先雕像为男性,因为毕竟拥有显赫功绩、对社群具有巨大贡献的领导者以男性为主。但这并不排除有大量表现女性祖先的雕刻品存在的事实。大多数班图语支部落是我们所说的母系社会,因此奈特先生特地将表现女性祖先的艺术品作了主题性的集中展示。
  表达女性在非洲热带草原部落文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她们是统治者、祭司、德高望重的母亲,以及具有权威的祖先。在班图语支部族中,女性的地位之高还体现在整个社会结构以母系血缘为基础,即通过追溯女性成员的血缘构成家族关系。
  由于肩负生养后代的社会职责,女性常被与农业——对生活在热带草原上的居民来说举足轻重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这些部落对女性祖先形象的刻画也体现了以生育力强的女性为美为尊的观念。
  现在您还等什么,马上抓住时间去看一看吧。因为在中国的展期结束后将去往它的下一站:韩国,之后就将回到属于它的家乡。
  (本文展品均来自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
其他文献
对核电站的严重事故进行分析及发展阶段进行划分,探讨了严重事故的缓解手段,通过缓解手段识别出缓解严重事故所需要的设备及仪表.
从2005年4月中旬开始,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开展了“建立讯问犯罪嫌疑人律师在场、录音、录像制度(试验)项目”,目前已经在北京市海淀区、河南省焦作市、甘肃省白银
在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形势下,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尤其在高等教育普及步伐加快的趋势下,毕业人数与就业供给之间的不平衡,成为国家、社会和学校最为关注的
在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励磁系统的作用就是维持发电机电压或系统电压稳定,控制系统无功功率合理分配以及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因此励磁控制对发电机及系统的很多运行方式,都有重
科学正确的农村环境政策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对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极其关键的.本文试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环境政策的变迁进行理性思考,结合问题和不足,提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方式、行为等都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本文以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研究以及调查研究等方法,审视课改,总结经验
现如今,全球都在大力提倡节能环保,发展绿色产业.绿色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凭借着节能、环保的优势,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大力度提高其质量,使其更符合人们
提起汤瑞仁和她的“毛家饭店”,不知晓的人恐怕不多。这位今年75岁的农村妇女,精明能干,她创办的“毛家饭店”,店名由王首道书写,并在国家工商局注了册。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毛主席回韶山到汤瑞仁家的那张照片在国人脑海中留有特别印象,再加上主人的特殊才能,“毛家饭店”办起不久便声名鹊起,而且越办越红火。如今,汤瑞仁除坐镇“毛家饭店”本部外,还在全国10多个省市办起了连锁店,成了“毛家饭店集团”的董事长。  
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对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内容设置进行探讨,以期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