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院士吴健雄

来源 :阅读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ljgsdk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1
  1912年5月31日,吴健雄生于江苏省苏州太仓浏河镇,其父吴仲裔早年就读于著名的上海南洋公学,曾参加过反袁斗争。吴仲裔思想开明,提倡男女平等。吴健雄虽为女儿身,父亲倒希望她不让须眉,胸怀男儿志,积健为雄。
  吴健雄七岁时便进校受启蒙教育,和其他兄弟一起读书写字。
  良好的家庭启蒙和学校教育“润物细无声”,滋润、激发着吴健雄对科学的兴趣、探索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1923年,11岁的吴健雄到离家50里的苏州第二女子师范读书。
  苏州女师毕业后,吴健雄当了一名小学教师。对于当时的女孩子来说,小学教师可是个梦寐以求的好归宿,父亲却鼓勵她继续到大学深造。
  “如果没有父亲的鼓励,现在我可能在中国某地的小学教书。父亲教我做人要做‘大我’,而非‘小我’。”吴健雄在回忆她的人生历程时,言及父亲对她一生的影响时十分激动。
  对吴健雄的一生影响最大的第二个人,是胡适。
  1929年,吴健雄以优异成绩从女师毕业,并获准保送进入南京中央大学物理系。按照当时的规定,师范学院保送学生不能立刻入大学本科,吴健雄便进入上海中国公学就读一年,当时该校校长正是胡适。从此,吴健雄与胡适师生之缘开始。
  1936年,吴健雄在叔叔的资助下获得了去往美国深造的机会,就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二战爆发以后,胡适先生临危受命,担任驻美大使,一对师生又有了时相过从的机会。胡适先生曾写信给吴健雄,殷殷嘱托,溢于言表:
  凡治学问,功力之外还需要天才。龟兔之喻,是勉励中人以下之语,也是警惕天才之语。有兔子的天才,加上乌龟的功力,定可以无敌于一世。仅有功力,可无大过,而未必有大成功。你是很聪明的人,千万尊重自爱,将来成就未可限量。这还不是我要对你说的话,我要对你说的是希望你能利用你的海外往留期间,多注意此邦文物,多读文史的书,多读其他科学,使胸襟阔达,使见解高明,做一个博学的人。凡一流的科学家,都是极渊博的人,取精而用弘,由博而反约,故能大有成功。
  胡适曾在公开场合说过,做吴健雄的老师是他平生最得意、最自豪的事情:
  我一生到处撒花种子,绝大多数都撒在石头上了,其中有一粒撒在膏腴的土地里,长出了一个吴健雄,我也可以万分欣慰了。
  作为学生,吴健雄对胡适也极为崇敬。她常说她的研究成果不过是根据胡先生平日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之科学方法。
  一个是思想开明的父亲,一个是谆谆教诲的良师,他们对吴健雄的启蒙和教导,是吴健雄的一生之幸,也让她感念一生。
  02
  1937年2月,纳粹德国开始执行“铀计划”。
  1941年末,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参加了二次大战,与纳粹德国宣战。一些美国科学家提议,要先于纳粹德国制造出原子弹。美国陆军部于1942年6月开始,实施利用核裂变反应来研制原子弹的计划,亦称曼哈顿计划。该工程集中了当时西方国家(除纳粹德国外)最优秀的核科学家。1944年,吴健雄以外籍女科学家的身份,受老师劳伦斯、奥本海默之邀,参与到美国绝密的“曼哈顿计划”之中,成为参与该绝密计划中唯一的华人女物理学家。


  吴健雄负责最核心的工作——“原子核的分裂反应”,其实验成功解决了链式反应无法延续的重大难题,直接启发了核心人物费米,大大缩短原子弹试制的进程。
  曼哈顿计划的最终目标,是赶在战争结束以前造出原子弹,原子弹研制成功后,最先制造的两颗原子弹,在日本广岛和长崎被引爆,迫使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吴健雄的贡献,使她被称为原子弹之母、原子核物理的女王、中国的居里夫人。
  吴健雄在柏克莱的导师、1959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塞格瑞在评论吴健雄时写道:
  她的意志力和对工作的投身,使人联想到居里夫人,但她更加入世、优雅和智慧。
  谁说女子不如男?!
  作为女性,她打破了科学界的男性主导局面:
  1943年,成为普林斯顿大学有史以来头一位获得教席的女性;1958年,打破普林斯顿大学百年传统,成为第一个获得该校荣誉博士的女性;1975年,她再打破美国物理学会由白种人男性担任会长的传统,成为该学会第一位女性会长。
  凭借自己的才智和超常的努力,吴健雄为中国乃至世界女性树立起了一面旗帜,取得了令无数男人都望尘莫及的成功。
  “科学中少了女性,是对潜在才分一种可怕的浪费。”吴健雄说。
  03
  没有吴健雄,就没有杨振宁、李政道的诺贝尔奖。
  吴健雄一生获奖无数,却独独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
  1956年,杨振宁、李政道怀疑“宇称守恒定律”,因实验太困难,希望渺茫,无人可以证实他们的理论,他们找到吴健雄。
  这时,吴健雄已与丈夫袁家骝买好返回大陆的船票,她想看看阔别二十多年的故乡,但是这项极富挑战意义的实验吸引了她。袁家骝也积极支持,他退掉一张船票孤身回国。检验“宇称守恒”是一项精度极高的实验,为了使用华盛顿国家标准局的超低温仪器,吴健雄频繁地往返于纽约和华盛顿,与精心寻找到的四位科学家一同夜以继日地实验。
  作为项目的领导者,吴健雄带领实验走向了成功,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把两位年轻的中国科学家,推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可由于种种原因,她未能获得诺贝尔奖。
  许多科学家都为她抱不平和感到可惜,为西方对东方的偏见、对东方女性的偏见而呐喊:这是诺贝尔委员会最大的失误。宇称不守恒的构想虽然是杨、李提出的,但是却是吴健雄做实验发现的。
  对于自己没有得到诺贝尔奖,多年来吴健雄一贯淡然处之,从未公开表露过意见,不愿刻意争夺荣誉,一如既往地全心投入研究工作。
  只是,多年以后,在给1988年诺奖得主史坦伯格的祝贺信上吴健雄写道:
  尽管我从来没有为了得奖而去做研究工作,但是,当我的工作因为某种原因而被人忽视,我依然受到了深深的伤害。
  不难感受到她言语间些许的遗憾和委屈。她图的,不是名利,而是真理和正义。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而有些人、有些事,不该被忽视、被遗忘。
  可以说,没有吴健雄,杨振宁和李政道通往诺贝尔奖的道路或许还要走很长一段路。在为二人自豪的同时,不要忘了吴健雄这个名字。
  04
  人走天下,心系桑梓。
  身居海外多年,吴健雄始终惦记家乡,时刻惦记着祖国的科学发展工作。
  婚后不久,为了使丈夫进入美国无线电公司继续从事尖端技术研究,吴健雄“硬着心肠离开这风和日暖”的加利福尼亚。“我觉得RCA规模大、设备好,中国将来正需要这样大规模的工业组织,他应该前去得些经验。”
  1946年,一位美国教授在退休前希望将藏书捐赠给中国的一所大学,在吴健雄的努力下,才将这批图书送给了北京大学。
  1982年,吴健雄受聘为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1994年,吴健雄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
  晚年,吴健雄拿出25万美元,捐给母校明德学校作为基建费。
  她表示,她是华夏儿女,作为一名科学家,她拿不出更多的钱来,但她可请海内外优秀的科学家来做学校的顾问,推动祖国科技建设的发展。她平时以俭朴著称,为设“吴仲裔奖学金”她慷慨捐出近一百万美元,表达她造福桑梓的寸草之心。
  1997年2月16日,吴健雄因中风去世,享年84岁。落叶归根,她的骨灰被安葬于苏州太仓浏河,墓碑上有这样一句话:她是卓越的世界公民,一个永远的中国人。
  在浩渺的星空,有一颗国际编号为2752的小行星叫作“吴健雄星”,是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以吴健雄的名字命名的。
  如今,吴健雄已经离世24年,但她的“光芒”依旧熠熠生辉。
其他文献
2021年2月9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龙泉村村委会,76岁老人罗有金匆匆踏进农家书屋,前来归还《唐诗宋词元曲》,又借了一本养生书籍。“过年期间,每天都有人值班,您随时来。”村农家书屋管理员说道。  一间“农家书屋”对乡村居民来说意味着什么?生活在山里的孩子,从这里得知了海洋的辽阔;围着锅台转的留守老人、妇女,在这里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  宜昌市夷陵区,173个行政村24个社区,“农家书屋”实
期刊
2016年10月,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了一则公告:破译出还没有解读过的甲骨文的,单字奖励10万元。这仿佛打开了所有人的财富大门:目前还有2000多个甲骨文未被破解,这可是2个亿啊!  但残酷的现实是:三年多来,直到2020年,只有一个人拿走了一个字的破译奖金。  那么,这个“一字万金”的字是个什么字呢?它又是怎样一步步被解读破译的呢?  01这个字竟然是——蠢  要想揭秘这个字,先得说说破译一个甲骨
期刊
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诗人因其才华与人格流传后世,许多人把他们奉为偶像,成为其铁杆粉丝。殊不知偶像也有自己的偶像,甚至环环相扣,形成了诗人圈中单向的崇拜链。  01人人都爱苏轼,苏轼崇拜谁  苏轼在诗词文书法等方面的成就均臻于一流,可谓全能型选手。同时,他为官造福百姓,为人旷达乐观,对美食制作还颇有心得,因此,他一直是人们争相崇拜和喜爱的对象,上至皇帝太后,下到平民百姓,坐拥粉丝无数。  其中,最“出
期刊
阅读让我思考许多奇怪的问题。  命运  我不断地试着离开,试着抛弃肉身的沉重,在我面临欲望的破产时,我想到了无数次面对的黎明和落日,和我无法逃脱的普遍命运。困惑与矛盾紧密联系,循环的感受一遍又一遍的疼痛,我站在巨大的空洞前,等着山谷之间空荡的回音,等着昏暗的天包裹着我,等着河边火堆燃起。  乡情  越是失语的时刻,越明白看到实物的真,语言文字的缥缈,远山近景,绿山包围着你,此起彼伏的山脉,像少女的
期刊
2014年,江西省博物馆的一场普通的书画展居然在网上引发了很大争议,主要矛盾点就是清代书法家苏廷玉的行书四平幅中居然出现了近现代才有的简体字。  这幅原藏于厦门博物馆的书法作品上的“乱”字是简体,而它的繁体字写法应该是“亂”。据此,很多网友认为:“简体字是近现代才出现的,清代作品里竟然有简体字,肯定假的。”  这种情况并非是个例,王羲之草书《十七帖》中的“东”“马”等字均与现代使用的简体字无异。 
期刊
杜预,字元凯,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西安)人,魏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学家、律学家。一生战功赫赫,著书甚丰,颇受后人尊崇。杜预为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文武全才,明朝之前唯一一个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供奉的人。  卷一敬强篇  世之强弱,天之常焉。强者为尊,不敬则殃,生之大道,乃自知也。君子不惧死,而畏无礼。小人可欺天,而避实祸。非敬,爱己矣。智不代力,贤者不显其智。弱须待时,明者毋掩其弱。  人世间
期刊
2015年,香港嘉华集团主席吕志和捐出20亿港元,设立“吕志和奖”,一年一评,获奖者能获得2000万港元(约1800万元人民币),是诺贝尔奖的近2倍。袁隆平就是第一届“吕志和奖”得主。这些年得过奖的,还有美国前总统卡特、全球可再生能源鼻祖汉斯·约瑟夫·费尔和世界气象组织等名人及重要国际组织。不过,今年有一位81岁的女士,“爆冷”拿到了这个奖项和2000万港币的奖金。  她就是樊锦诗。  说“爆冷”
期刊
01  1900年一个秋夜,在广东梅江边的一个小山村,一颗流星落在林家天井里,一个男婴随之呱呱坠地。这个男婴就是林风眠。  6岁时,疼爱他的妈妈因封建族规被族人强行送走,幼小的林风眠只得把母亲的形象印刻在脑海里,后来他钟情绘画仕女形象,便脱胎于此。8岁时,祖父带他去城里玩,顺手买了一张彩票,竟中头奖,解决了林风眠零花钱和西行求学的经费。  9岁时,他凭一幅《松鹤图》卖了大价钱,成了远近闻名的神童画
期刊
01一个人的生命状态和变化,会在阅读里留下痕迹  过去,在文学研究或其他研究领域,我们的注意力都只是集中在作者本人和他写出的文本上,对于“阅读”这个问题,关注的相对较少。一本书是哪些读者在读?怎么读的?不同身份、不同时代的读者有什么不同反应?作为物质方式的书本与阅读构成什么样的关系?  这种种问题,我們很少会想到。前些年出版的加拿大学者曼古埃尔的《阅读史》,就是讨论人类阅读行为的历史变迁:“阅读”
期刊
在晚明的词坛中,有这样一位女词人:秋水为韵,樨桂含愁,赋性冷艳,端丽清妍。被认为是《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原型之一。  她才貌双绝,灵慧过人。琴棋书画无一不通,乃当时闺阁才女的代表,更是晚明词坛中走出的一缕疏香。  她叫叶小鸾,字琼章,又字瑶期。吴江(今江苏苏州)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是名震吴江的才子叶绍袁,交往的都是李渔之辈。母亲是著名文学家沈璟的侄女沈宜修。钱谦益还曾经专门为她立传。  被命运眷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