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培养小学生正确思想,养成良好品德的重要课程,是学校帮助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观重要途径。因此,小学思想品德课时整个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因此,教师应详细了解小学思想品德课的现状,并针对问题探究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课;现状;对策
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不同,它不仅仅关注技能,而且还关注人的道德素质。靠传统的说教,往往效果较差。要想真正让小学思想品德课回归实效,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回归生活,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于小学来说,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学生品德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与渠道,不仅承担起小学生道德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等方面的教育,而且还要指导学生在纪律约束下进行适当行为。要真正让小学思想品德课更趋实效。
一、小学思想品德课的现状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国家教育部及各级教育部门都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但是具体到学校中对小学思想品德课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课堂的说教形式、资源的缺失等都对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
1.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
虽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对学生的德育的教育,但是在实际的校园生活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思想品德课依然是不被重视的学科。很多的学校都是重视喊口号重视宣传,但是真正针对学生的德育的内容却很少,只注重形而忽略实际的内容。很多教师则为了自身的岗位或者职称,不断强调要求学生的成绩。而家长方面关注点也是语数外等主课的成绩,忽略孩子的道德素质。因此,目前针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课,不管是校方还是家庭都缺乏一个正确的教育理念,关注点还停留在传统的成绩上。
2.缺乏差异化教学模式
孔子曾经说过因材施教,也就是说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实行不同的教育方法。每个小学生都有属于他的个性,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教育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成长。但是,目前我们的小学思想品德课是统一教学,且小学的思想品德课的课堂形式依然是填鸭式的,要求学生死記硬背理论知识,只要考试中理论通过就可以了。这完全违背了教育的基本思想,也违背了思想品德课的本质。
3.缺乏完善的课程安排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小学时期,尤其是低年级段思想品德课应该安排一周三节课,但是大多数学校都没有按照规定实施,有的全校是一周两节课,有的学校甚至一周一节课,即使是每周的一两节思想品德课也无法保证正常上,在临近考试的时间里经常被语文数学等主科占用,学生一学期能上的思想品德课十分有限,因此根本无法保障学生的德育教育的正常进
4.缺乏全新的教学方法
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主导,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作用,而不是填鸭式的灌输教育。
但是,目前在小学的课堂上依然是灌输式教育模式,由于是小学思想品德课上,由于不是主科,所以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自身对于课程的重视程度就不够,思想懈怠,使得这些教师根本不会钻研教学方法。
甚至有的教师对于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呈现出不耐烦的情绪,直接让学生背诵i己忆,而没有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得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并不显著。
二、提升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以备课为前提,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俗话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堂高效的课堂教学固然是课堂生成的精彩,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精心预设,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同时在教学中又不能完全受教案的控制,要学会运用教学机智与教学艺术根据课堂的突发情况做适当的调整,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效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一是备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现行思想品德教材图文并茂,贴近学生的生活,
在编排体系与内容的安排上都非常适合小学生。我们要有一个大的教学观,要处理好各部分间的关系。同时教材与本地区的教学实际又有一定的差异,我们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地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本地区的教学实情。
二是备学生。学生是教学的服务对象,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决定了我们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
这就需要全面而客观地了解学生的所有情况,包括非智力因素,如兴趣、爱好、性格、情感等;智力因素,如学生的基础、认知规律、接受水平等。只有了解学生的所有情况,
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采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
三是备教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问题教学法,以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与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教学任务展开合作学习,使得学生有了更多学习的自主权。
2.、以兴趣为基础,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在以往的教学中过于强调教师的地位,忽视学生的地位,教师处于教学的强势地位,也就是说教师控制课堂的地位不可动摇,学生只是教学的附属,是课堂的听众,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这样的教学是典型的注入式教学,学生参与的学习激情被抑制,天真的个性被压抑,学生学习的兴趣逐渐降低,甚至对思想品德课失去了兴趣。要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需要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也就是说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将学习的主动权充分地交给学生,使学生天真的个性得以释放,让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动起来。
3.以生活为切入点,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这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即将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的生活相联系,变抽象枯燥的教材知识的讲授为丰富多彩的生活,这样实现了抽象知识的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大大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吸引力与趣味性,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孩子的生活是丰富多彩,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将教学局限于教室,而是要让学生有更多的与大自然、与生活亲密接触的机会,让学生走出教材,走出教室,走入丰富的大自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认知。如在学习“秋天的收获”这一内容时,布置课前作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或与家长交谈来了解秋天成熟的果实,更多地了解秋天的收获。在课上让学生将自己所收集到的相关果实拿出来,让学生仔细观察,进而全面了解果实的特点,掌握观察方法,在此基础上学会将这些秋天的果实进行分类。这样的教学设计并没有照搬教材,而是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围绕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将抽象的知识与学生多彩的生活相联系,大大缩短了与静止的教材的距离,使学生带着丰富的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来参与学习,更便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更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充分地体会到要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要尊敬付出劳动的人。又如在学习“秋天在哪里”时,我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户外,让学生认真寻找秋天的足迹。这样学生对秋天有了更深的认识与见解,从农作物、天气、花草树木、小动物等的变化来描述秋天,这为后面教学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关乎着小学生长大后的思想素质的发展状况,因此提高对小学生思想品德课的重视程度至关重要。这不仅需要学校提高重视度,还需要家庭配合学校,希望在家校的共同努力下,小学思想品德课将有一个全新的面貌,真正对提升小学生道德素质起到作用。
(作者单位:沈阳市沈北新区财落九年一贯制学校)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课;现状;对策
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不同,它不仅仅关注技能,而且还关注人的道德素质。靠传统的说教,往往效果较差。要想真正让小学思想品德课回归实效,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回归生活,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于小学来说,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学生品德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与渠道,不仅承担起小学生道德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等方面的教育,而且还要指导学生在纪律约束下进行适当行为。要真正让小学思想品德课更趋实效。
一、小学思想品德课的现状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国家教育部及各级教育部门都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但是具体到学校中对小学思想品德课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课堂的说教形式、资源的缺失等都对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
1.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
虽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对学生的德育的教育,但是在实际的校园生活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思想品德课依然是不被重视的学科。很多的学校都是重视喊口号重视宣传,但是真正针对学生的德育的内容却很少,只注重形而忽略实际的内容。很多教师则为了自身的岗位或者职称,不断强调要求学生的成绩。而家长方面关注点也是语数外等主课的成绩,忽略孩子的道德素质。因此,目前针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课,不管是校方还是家庭都缺乏一个正确的教育理念,关注点还停留在传统的成绩上。
2.缺乏差异化教学模式
孔子曾经说过因材施教,也就是说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实行不同的教育方法。每个小学生都有属于他的个性,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教育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成长。但是,目前我们的小学思想品德课是统一教学,且小学的思想品德课的课堂形式依然是填鸭式的,要求学生死記硬背理论知识,只要考试中理论通过就可以了。这完全违背了教育的基本思想,也违背了思想品德课的本质。
3.缺乏完善的课程安排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小学时期,尤其是低年级段思想品德课应该安排一周三节课,但是大多数学校都没有按照规定实施,有的全校是一周两节课,有的学校甚至一周一节课,即使是每周的一两节思想品德课也无法保证正常上,在临近考试的时间里经常被语文数学等主科占用,学生一学期能上的思想品德课十分有限,因此根本无法保障学生的德育教育的正常进
4.缺乏全新的教学方法
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主导,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作用,而不是填鸭式的灌输教育。
但是,目前在小学的课堂上依然是灌输式教育模式,由于是小学思想品德课上,由于不是主科,所以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自身对于课程的重视程度就不够,思想懈怠,使得这些教师根本不会钻研教学方法。
甚至有的教师对于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呈现出不耐烦的情绪,直接让学生背诵i己忆,而没有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得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并不显著。
二、提升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以备课为前提,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俗话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堂高效的课堂教学固然是课堂生成的精彩,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精心预设,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同时在教学中又不能完全受教案的控制,要学会运用教学机智与教学艺术根据课堂的突发情况做适当的调整,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效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一是备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现行思想品德教材图文并茂,贴近学生的生活,
在编排体系与内容的安排上都非常适合小学生。我们要有一个大的教学观,要处理好各部分间的关系。同时教材与本地区的教学实际又有一定的差异,我们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地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本地区的教学实情。
二是备学生。学生是教学的服务对象,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决定了我们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
这就需要全面而客观地了解学生的所有情况,包括非智力因素,如兴趣、爱好、性格、情感等;智力因素,如学生的基础、认知规律、接受水平等。只有了解学生的所有情况,
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采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
三是备教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问题教学法,以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与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教学任务展开合作学习,使得学生有了更多学习的自主权。
2.、以兴趣为基础,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在以往的教学中过于强调教师的地位,忽视学生的地位,教师处于教学的强势地位,也就是说教师控制课堂的地位不可动摇,学生只是教学的附属,是课堂的听众,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这样的教学是典型的注入式教学,学生参与的学习激情被抑制,天真的个性被压抑,学生学习的兴趣逐渐降低,甚至对思想品德课失去了兴趣。要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需要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也就是说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将学习的主动权充分地交给学生,使学生天真的个性得以释放,让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动起来。
3.以生活为切入点,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这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即将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的生活相联系,变抽象枯燥的教材知识的讲授为丰富多彩的生活,这样实现了抽象知识的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大大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吸引力与趣味性,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孩子的生活是丰富多彩,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将教学局限于教室,而是要让学生有更多的与大自然、与生活亲密接触的机会,让学生走出教材,走出教室,走入丰富的大自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认知。如在学习“秋天的收获”这一内容时,布置课前作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或与家长交谈来了解秋天成熟的果实,更多地了解秋天的收获。在课上让学生将自己所收集到的相关果实拿出来,让学生仔细观察,进而全面了解果实的特点,掌握观察方法,在此基础上学会将这些秋天的果实进行分类。这样的教学设计并没有照搬教材,而是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围绕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将抽象的知识与学生多彩的生活相联系,大大缩短了与静止的教材的距离,使学生带着丰富的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来参与学习,更便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更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充分地体会到要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要尊敬付出劳动的人。又如在学习“秋天在哪里”时,我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户外,让学生认真寻找秋天的足迹。这样学生对秋天有了更深的认识与见解,从农作物、天气、花草树木、小动物等的变化来描述秋天,这为后面教学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关乎着小学生长大后的思想素质的发展状况,因此提高对小学生思想品德课的重视程度至关重要。这不仅需要学校提高重视度,还需要家庭配合学校,希望在家校的共同努力下,小学思想品德课将有一个全新的面貌,真正对提升小学生道德素质起到作用。
(作者单位:沈阳市沈北新区财落九年一贯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