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很多学生惧怕学语文,认为语文枯燥乏味,因此,导致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而无趣,学而无法,学而无果,自然也就会产生厌烦情绪。在此,我想仅从语文学习的第一步——预习环节中出现的诸多误区入手,来探究学生有效学习语文的途径。
预习误区1:放任自流或要求过死,导致学而无趣前者表现为对学生的预习不闻不问,不作任何要求。后者则表现为对学生的预习要求千篇一律,比如:课文你得读两遍,哪几个字你得划下来查字典注音,哪些词语你得查词典解释含义,分段落写段意,等等。结果是学生没有任何自主可言。
究其原因,前者一方面是老师对预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另一方面可能认为“自主预习”就是“自由预习”,既然是“自由”,你就不应该去过问。后者是老师对工作的热情太高,生怕学生预习不到,连预习练习都编了,而且编得这么详细,孰不知过于认真反而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好心办坏事,使学生变得不自主了。
预习误区2:指导不到位,导致学而无法其表现为虽然要求学生预习什么,却不教给学生怎样去预习,学生也不懂得预习的方法,比如:课文应该怎样去读;立足于词、句、段、篇,你要注意什么;阅读提纲怎样去写;立足于阅读感受,你应该如何提问等等。学生不知道,老师也不讲,似乎这些事情是学生天生就应该会的,就不应该是老师讲的东西。
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认为预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应该让学生自己去“自主”,老师不应该过问;另一方面可能是老师对预习的研究不够,不知道怎样去指导学生自主预习,所以不少老师布置学生预习也就很简单草率,那就是:课文读一读,抄写字词两遍。长此以往,学生不会方法,也就不会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当然也就不去预习。
预习误区3:检查不到位,导致学而无果其表现为预习布置归布置,检查却经常没有。想起来就查一查抄写情况,想不起来就作罢。至于读书,那是软作业,学生读没读,老师难知道,一般也就不查了。甚至有不少老师干脆从不检查。
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老师认识不到位,有一种错误的认识,那就是:学生预习了,上课就没有新鲜感了,所以不预习反而更好;另一方面是怕麻烦,怕检查花时间。我认为要想让预习达到有效甚至高效,就要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下面谈谈具体做法,以供商榷。
做法1:基本层次——夯实基础,初步解读文本。 首先,设计精彩的单元话题导读及围绕文本或作者链接的相关文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真情投入到文本的学习中。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背诵优美的语段,掌握与文本相关的诗词、文学文化常识,丰富其语言积累、文学文化内涵。其次,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语境辨析等多种方式理解字义、词义,积累文本中的重要字音、字形、近义词、成语等基础知识;文言文中则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语言现象,通过自查互批,加强重要知识的积累。再次,既然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初读体验,不给学生任何的束缚,让学生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带着这种体验,再读文本,进行初步的整体把握,作出批注,写出自己的读后再体验,达到初步解读文本的目标。
做法2:中级层次——成果展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预习成果展示是巩固已得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是必要的知识反馈过程。我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依据学情和课标的要求,将预习成果展示不仅仅定义为互相交流,更定义为培养学生表达能力、阅读能力、交流合作能力。我坚持的原则是“方法指导要到位,文本阅读要到位,知识掌握要扎实,学生参与要全员”。
我将成果展示分为三步:第1步,落实双基。这一环节先由小组检查,再抽号代表本小组参加班级集体检查,或是纸条形式的基础知识小测,形式不一,但不超出学生积累的范围,让他们充分享受积累成功的喜悦。这个环节要求95%的学生达标。第2步,小组自主交流阅读体验。学生将自己的初读体验和读后再体验与小组成员分享,把自己在文本内容理解上存在的疑惑与小组成员交流,互相启发,以求解决。这个环节是人人有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第3步,阅读成果交流。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在此期间,还要特别强调让学生边想、边说、边听、边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整个交流活动中,老师一方面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活动中,与生互动;另一方面要捕捉学生在交流中出现的共性或代表性的问题,特别是在检查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以形成新的教学资源,做好具体的反馈。
做法3:高级层次——质疑问难,注重“我”的解读。 经过成果展示环节,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解决了文本中一些基本问题;再经过互相启发,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在基本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引发其对文本更深入的思考,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并进而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例如在预习《荷花淀》时,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要借助于多种手段,为什么孙犁在描写女人们时只有对话描写而没有相关的动作和神态?战争是男人的事情,为什么孙犁要选择一群女人作为描写对象,而且是一群无名无姓的女人?这些问题反映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思考已经上升到一个很高的层面上,需要向老师请教才能作出解答,或者形成新的教学资源留到课上借助全班同学的智慧加以解决。这样,逐渐让学生养成“阅读文本多思考,解决不了多请教”的学习态度,培养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并逐步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在整个预习过程中,既给学生提供了阅读文本的无限空间,又给学生进行了宏观的方法指导;使预习的每一个环节真正落实了新课标中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
预习误区1:放任自流或要求过死,导致学而无趣前者表现为对学生的预习不闻不问,不作任何要求。后者则表现为对学生的预习要求千篇一律,比如:课文你得读两遍,哪几个字你得划下来查字典注音,哪些词语你得查词典解释含义,分段落写段意,等等。结果是学生没有任何自主可言。
究其原因,前者一方面是老师对预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另一方面可能认为“自主预习”就是“自由预习”,既然是“自由”,你就不应该去过问。后者是老师对工作的热情太高,生怕学生预习不到,连预习练习都编了,而且编得这么详细,孰不知过于认真反而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好心办坏事,使学生变得不自主了。
预习误区2:指导不到位,导致学而无法其表现为虽然要求学生预习什么,却不教给学生怎样去预习,学生也不懂得预习的方法,比如:课文应该怎样去读;立足于词、句、段、篇,你要注意什么;阅读提纲怎样去写;立足于阅读感受,你应该如何提问等等。学生不知道,老师也不讲,似乎这些事情是学生天生就应该会的,就不应该是老师讲的东西。
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认为预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应该让学生自己去“自主”,老师不应该过问;另一方面可能是老师对预习的研究不够,不知道怎样去指导学生自主预习,所以不少老师布置学生预习也就很简单草率,那就是:课文读一读,抄写字词两遍。长此以往,学生不会方法,也就不会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当然也就不去预习。
预习误区3:检查不到位,导致学而无果其表现为预习布置归布置,检查却经常没有。想起来就查一查抄写情况,想不起来就作罢。至于读书,那是软作业,学生读没读,老师难知道,一般也就不查了。甚至有不少老师干脆从不检查。
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老师认识不到位,有一种错误的认识,那就是:学生预习了,上课就没有新鲜感了,所以不预习反而更好;另一方面是怕麻烦,怕检查花时间。我认为要想让预习达到有效甚至高效,就要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下面谈谈具体做法,以供商榷。
做法1:基本层次——夯实基础,初步解读文本。 首先,设计精彩的单元话题导读及围绕文本或作者链接的相关文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真情投入到文本的学习中。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背诵优美的语段,掌握与文本相关的诗词、文学文化常识,丰富其语言积累、文学文化内涵。其次,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语境辨析等多种方式理解字义、词义,积累文本中的重要字音、字形、近义词、成语等基础知识;文言文中则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语言现象,通过自查互批,加强重要知识的积累。再次,既然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初读体验,不给学生任何的束缚,让学生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带着这种体验,再读文本,进行初步的整体把握,作出批注,写出自己的读后再体验,达到初步解读文本的目标。
做法2:中级层次——成果展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预习成果展示是巩固已得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是必要的知识反馈过程。我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依据学情和课标的要求,将预习成果展示不仅仅定义为互相交流,更定义为培养学生表达能力、阅读能力、交流合作能力。我坚持的原则是“方法指导要到位,文本阅读要到位,知识掌握要扎实,学生参与要全员”。
我将成果展示分为三步:第1步,落实双基。这一环节先由小组检查,再抽号代表本小组参加班级集体检查,或是纸条形式的基础知识小测,形式不一,但不超出学生积累的范围,让他们充分享受积累成功的喜悦。这个环节要求95%的学生达标。第2步,小组自主交流阅读体验。学生将自己的初读体验和读后再体验与小组成员分享,把自己在文本内容理解上存在的疑惑与小组成员交流,互相启发,以求解决。这个环节是人人有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第3步,阅读成果交流。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在此期间,还要特别强调让学生边想、边说、边听、边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整个交流活动中,老师一方面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活动中,与生互动;另一方面要捕捉学生在交流中出现的共性或代表性的问题,特别是在检查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以形成新的教学资源,做好具体的反馈。
做法3:高级层次——质疑问难,注重“我”的解读。 经过成果展示环节,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解决了文本中一些基本问题;再经过互相启发,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在基本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引发其对文本更深入的思考,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并进而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例如在预习《荷花淀》时,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要借助于多种手段,为什么孙犁在描写女人们时只有对话描写而没有相关的动作和神态?战争是男人的事情,为什么孙犁要选择一群女人作为描写对象,而且是一群无名无姓的女人?这些问题反映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思考已经上升到一个很高的层面上,需要向老师请教才能作出解答,或者形成新的教学资源留到课上借助全班同学的智慧加以解决。这样,逐渐让学生养成“阅读文本多思考,解决不了多请教”的学习态度,培养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并逐步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在整个预习过程中,既给学生提供了阅读文本的无限空间,又给学生进行了宏观的方法指导;使预习的每一个环节真正落实了新课标中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