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活陶艺以其实用和审美的双重特征受到现代人的广泛喜爱,它使得陶瓷艺术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生活陶艺的创新,要在“发扬传统、多元共生、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指引下,将传统陶艺的内涵、形式与现代艺术相结合,满足人们审美需求并兼顾实用功能。
关键词:生活陶艺;设计理念;设计自由度;创新
陶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更是人们表达情感、寄托思想的物质载体。随着现代陶艺的发展,生活陶艺映入大众眼帘,生活陶艺在当代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有独特的艺术语言特征,能反映现代视觉经验,同时还具有批判性和文化针对性。要想进行生活陶艺的创新,设计理念的革新首当其冲。在追求创新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功能对形式的约束,需对生活陶艺的设计自由度进行探讨。
1 生活陶艺的设计理念
1.1 发扬传统
不同地域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审美倾向,相应地影响着设计风格,这就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设计理念。只有具有自己的特点,才会得到世界的认同,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进行设计首先要根植于传统文化,否则作品就如无根之木,随风飘荡。“传统”并不等于“古旧”和“落后”,创新也不是推倒重来,中国陶瓷文化辉煌千年,风格多样、技法成熟、内涵丰富,优秀的文化积淀为生活陶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形式借鉴语言,对传统陶艺中古老的形式语言的适当采用,可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较好的艺术效果,引起使用者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样才能经得住时间的洗礼,持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生活陶艺强调自然朴实之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亦崇尚自然、主张“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是一致的,我们应从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寻找灵感指导现在的陶艺创作,利用传统文化的重新演绎,产生不同的形式:古朴或新潮、简约或豪华。传统陶瓷文化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风格,例如元代以前“借玉喻瓷”,追求自然化,元代以后追求色彩浓烈的风格,这都可用于现代生活陶艺。还可将生活陶艺与传统书法绘画等艺术相结合,使作品表现出浓厚的文化底蕴,展现如诗如画的韵味,加强陶瓷的表现性,展现人文内涵。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陶艺制作者应从其中汲取养分,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充实当代生活陶艺,将古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融入作品之中,为钢筋水泥的现代都市中增添一抹绿色,为人们疲惫的心灵带来一丝自然的安抚。
1.2 多元共生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外来经济、科技、文化的强势袭来,冲击国内文化体系,陶艺设计师同样不可避免会受到不同地区文化的影响。中国现代生活陶艺不仅要扎根民族,更要立足现代,将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国际相融合,与时俱进,制作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作品。
在生活陶艺的设计中,不仅要继承和挖掘传统文化、更要吸收外来文化,包容并蓄,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同时,也要借鉴外国先进陶艺技法。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并不是生硬的结合,是在坚持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反思民族文化,融合外来文化和技法,再结合设计师自己的思想。
虽然生活陶艺的创作受世界潮流的影响,但也不能屈服于潮流中,在多元化共生的设计中,更要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通过对西方设计文化的学习,力争使中国现代生活陶艺成为世界多元化艺术的一部分。
1.3 以人为本
生活陶艺的独特性要求设计师有自己的风格,同时作品也要从使用者的角度考虑,尊重人的感受,合理美观的生活陶艺在方便生活的同时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使用者的品性修养。以人为本,主要包括个性化、实用化和情趣化,同时,还要注意设计的绿色环保。
(1)个性化。作品风格的个性化是相对设计师而言的,是作品中展现的、设计师所具有的、与其他设计师不同的鲜明特征。个性是艺术的生命线,它与设计师自身的修养、成长经历、生活环境等因素息息相关。生活陶艺的创新,也就是设计师在探索中发现自我,实现自我的体现。作为生活陶艺的设计师,对精神和情感的演绎必须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设计中张扬个性,提取对生活的独特表达,才会有好的作品问世。
(2)实用化。这是生活陶艺设计的基础。从古至今,陶瓷以一种积极的状态融入于人们的生活,满足了生活的需求,推動了文明的发展。生活陶艺与饮食文化、茶文化、家居文化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相互促进发展。现代生活陶艺的造物思想就是服务于人,赏心悦目的陶品若使用不便,则仅能作为摆设束之高阁。在进行生活陶艺设计时,要从实用出发,了解消费者的需求。
(3)情趣化。情趣指的是情调趣味,情趣化可理解为使人感到愉悦、趣味的特性,能激发人们一定的情感。情趣化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生活陶艺的情趣化设计,是通过一定的设计使陶艺充满感情色彩,表现某种特定的情感,比如自然、天真、幽默、纯朴、可爱等,它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乐趣,满足人们对轻松、愉悦生活环境的追求。在情趣化设计理念的引导下,可从造型、装饰等方面营造一些富有生活气息、贴近自然、乐趣横生的氛围。
(4)绿色环保。当今社会人们更倾向于追求健康生活,讲求绿色环保无污染的生活方式。生活陶艺的设计亦应考虑到这一点。首先,要合理利用资源,实现绿色制造。在传统陶艺的烧成过程中,耗费大量能源,也不可避免会排放一些烟雾,污染环境。设计师们要积极倡导低碳环保的烧成方式,减少陶艺制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其次,在选材上,要注重选用节能环保材料,选用不含放射性物质,可再生的节能环保材料,创造更多绿色健康的生活陶艺服务于现代生活。
2 生活陶艺的设计自由度
生活陶艺设计讲究“以人为本”,这不同于仅供欣赏的现代陶艺,在进行生活陶艺的创新时,要时刻考虑人的使用感受。生活陶艺的美,有功能美和形式美之分,功能美是使用便利带来的愉悦,形式美是观赏带来的愉悦。生活陶艺的设计不能“天马行空”,造型和装饰的创新受实用功能的约束。
造型上,生活陶艺摒弃了传统陶艺的规范造型,一般呈非对称、扭曲、变形等,这势必带来使用功能的弱化。装饰上,生活陶艺以自然肌理营造古朴的艺术效果,不同的肌理有不同的触感,粗糙的纹理、设计师的手工痕迹等非光滑的表面可能会给使用者带来不适的感受。
在顾及实用功能和使用者的感受时,生活陶艺仍具有较大的设计自由度。生活陶艺的设计师要善于思考,注意观察生活,在设计时从实用角度出发,协调统一功能美与形式美,提高人们对作品的整体感知和认识。积极开拓新的功能,进而给生活陶艺带来新的形式,使形式的创造围绕功能的拓展进行。造型上可与人体工程学相结合,使造型趋于人性化。装饰方面,作品的肌理要和整体风格协调,在不影响使用舒适度的前提下尽情发挥,为生活陶艺增添情趣。这与生活陶艺的创新性设计并不矛盾,“没有约束的人生必然偏离航向”,没有约束的生活陶艺必然失去意义,设计师只有在“实用”这一约束下自由飞翔,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创造出更好的作品,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生活陶艺的创新并不是要仅追求造型剑走偏锋、装饰标新立异,而应脚踏实地,介入当下生活,既能体现本民族文化的千年传承,又要在当代文化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这对其设计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活陶艺的设计理念应从发扬传统文化出发,融合多元审美,适应社会发展,亦应重视以人为本、为人造物。
参考文献:
[1] 姚岚.传统陶瓷文化在当代生活陶艺中的继承与发展[J].艺术科技,2014(6):153.
[2] 祝桂花.传统生活陶艺与现代生活陶艺的比较研究[J].佛山陶瓷,2009(10):31-32.
[3] 吴珊,陈龙.论生活陶艺的传承与超越[J].现代装饰(理论),2012(9):135.
[4] 王丽丽.多元化审美对现代生活陶艺设计理念的影响[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68-170.
关键词:生活陶艺;设计理念;设计自由度;创新
陶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更是人们表达情感、寄托思想的物质载体。随着现代陶艺的发展,生活陶艺映入大众眼帘,生活陶艺在当代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有独特的艺术语言特征,能反映现代视觉经验,同时还具有批判性和文化针对性。要想进行生活陶艺的创新,设计理念的革新首当其冲。在追求创新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功能对形式的约束,需对生活陶艺的设计自由度进行探讨。
1 生活陶艺的设计理念
1.1 发扬传统
不同地域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审美倾向,相应地影响着设计风格,这就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设计理念。只有具有自己的特点,才会得到世界的认同,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进行设计首先要根植于传统文化,否则作品就如无根之木,随风飘荡。“传统”并不等于“古旧”和“落后”,创新也不是推倒重来,中国陶瓷文化辉煌千年,风格多样、技法成熟、内涵丰富,优秀的文化积淀为生活陶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形式借鉴语言,对传统陶艺中古老的形式语言的适当采用,可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较好的艺术效果,引起使用者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样才能经得住时间的洗礼,持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生活陶艺强调自然朴实之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亦崇尚自然、主张“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是一致的,我们应从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寻找灵感指导现在的陶艺创作,利用传统文化的重新演绎,产生不同的形式:古朴或新潮、简约或豪华。传统陶瓷文化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风格,例如元代以前“借玉喻瓷”,追求自然化,元代以后追求色彩浓烈的风格,这都可用于现代生活陶艺。还可将生活陶艺与传统书法绘画等艺术相结合,使作品表现出浓厚的文化底蕴,展现如诗如画的韵味,加强陶瓷的表现性,展现人文内涵。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陶艺制作者应从其中汲取养分,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充实当代生活陶艺,将古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融入作品之中,为钢筋水泥的现代都市中增添一抹绿色,为人们疲惫的心灵带来一丝自然的安抚。
1.2 多元共生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外来经济、科技、文化的强势袭来,冲击国内文化体系,陶艺设计师同样不可避免会受到不同地区文化的影响。中国现代生活陶艺不仅要扎根民族,更要立足现代,将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国际相融合,与时俱进,制作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作品。
在生活陶艺的设计中,不仅要继承和挖掘传统文化、更要吸收外来文化,包容并蓄,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同时,也要借鉴外国先进陶艺技法。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并不是生硬的结合,是在坚持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反思民族文化,融合外来文化和技法,再结合设计师自己的思想。
虽然生活陶艺的创作受世界潮流的影响,但也不能屈服于潮流中,在多元化共生的设计中,更要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通过对西方设计文化的学习,力争使中国现代生活陶艺成为世界多元化艺术的一部分。
1.3 以人为本
生活陶艺的独特性要求设计师有自己的风格,同时作品也要从使用者的角度考虑,尊重人的感受,合理美观的生活陶艺在方便生活的同时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使用者的品性修养。以人为本,主要包括个性化、实用化和情趣化,同时,还要注意设计的绿色环保。
(1)个性化。作品风格的个性化是相对设计师而言的,是作品中展现的、设计师所具有的、与其他设计师不同的鲜明特征。个性是艺术的生命线,它与设计师自身的修养、成长经历、生活环境等因素息息相关。生活陶艺的创新,也就是设计师在探索中发现自我,实现自我的体现。作为生活陶艺的设计师,对精神和情感的演绎必须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设计中张扬个性,提取对生活的独特表达,才会有好的作品问世。
(2)实用化。这是生活陶艺设计的基础。从古至今,陶瓷以一种积极的状态融入于人们的生活,满足了生活的需求,推動了文明的发展。生活陶艺与饮食文化、茶文化、家居文化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相互促进发展。现代生活陶艺的造物思想就是服务于人,赏心悦目的陶品若使用不便,则仅能作为摆设束之高阁。在进行生活陶艺设计时,要从实用出发,了解消费者的需求。
(3)情趣化。情趣指的是情调趣味,情趣化可理解为使人感到愉悦、趣味的特性,能激发人们一定的情感。情趣化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生活陶艺的情趣化设计,是通过一定的设计使陶艺充满感情色彩,表现某种特定的情感,比如自然、天真、幽默、纯朴、可爱等,它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乐趣,满足人们对轻松、愉悦生活环境的追求。在情趣化设计理念的引导下,可从造型、装饰等方面营造一些富有生活气息、贴近自然、乐趣横生的氛围。
(4)绿色环保。当今社会人们更倾向于追求健康生活,讲求绿色环保无污染的生活方式。生活陶艺的设计亦应考虑到这一点。首先,要合理利用资源,实现绿色制造。在传统陶艺的烧成过程中,耗费大量能源,也不可避免会排放一些烟雾,污染环境。设计师们要积极倡导低碳环保的烧成方式,减少陶艺制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其次,在选材上,要注重选用节能环保材料,选用不含放射性物质,可再生的节能环保材料,创造更多绿色健康的生活陶艺服务于现代生活。
2 生活陶艺的设计自由度
生活陶艺设计讲究“以人为本”,这不同于仅供欣赏的现代陶艺,在进行生活陶艺的创新时,要时刻考虑人的使用感受。生活陶艺的美,有功能美和形式美之分,功能美是使用便利带来的愉悦,形式美是观赏带来的愉悦。生活陶艺的设计不能“天马行空”,造型和装饰的创新受实用功能的约束。
造型上,生活陶艺摒弃了传统陶艺的规范造型,一般呈非对称、扭曲、变形等,这势必带来使用功能的弱化。装饰上,生活陶艺以自然肌理营造古朴的艺术效果,不同的肌理有不同的触感,粗糙的纹理、设计师的手工痕迹等非光滑的表面可能会给使用者带来不适的感受。
在顾及实用功能和使用者的感受时,生活陶艺仍具有较大的设计自由度。生活陶艺的设计师要善于思考,注意观察生活,在设计时从实用角度出发,协调统一功能美与形式美,提高人们对作品的整体感知和认识。积极开拓新的功能,进而给生活陶艺带来新的形式,使形式的创造围绕功能的拓展进行。造型上可与人体工程学相结合,使造型趋于人性化。装饰方面,作品的肌理要和整体风格协调,在不影响使用舒适度的前提下尽情发挥,为生活陶艺增添情趣。这与生活陶艺的创新性设计并不矛盾,“没有约束的人生必然偏离航向”,没有约束的生活陶艺必然失去意义,设计师只有在“实用”这一约束下自由飞翔,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创造出更好的作品,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生活陶艺的创新并不是要仅追求造型剑走偏锋、装饰标新立异,而应脚踏实地,介入当下生活,既能体现本民族文化的千年传承,又要在当代文化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这对其设计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活陶艺的设计理念应从发扬传统文化出发,融合多元审美,适应社会发展,亦应重视以人为本、为人造物。
参考文献:
[1] 姚岚.传统陶瓷文化在当代生活陶艺中的继承与发展[J].艺术科技,2014(6):153.
[2] 祝桂花.传统生活陶艺与现代生活陶艺的比较研究[J].佛山陶瓷,2009(10):31-32.
[3] 吴珊,陈龙.论生活陶艺的传承与超越[J].现代装饰(理论),2012(9):135.
[4] 王丽丽.多元化审美对现代生活陶艺设计理念的影响[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