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下能有时间写写字(是指用毛笔蘸墨汁在宣纸上书写汉字),已是一种奢侈事了。很多人用惯了电脑,连捏钢笔的机会都不多,更何况毛笔。我有缘结识书法并浸淫其中,实乃今生一大幸事。
在书法的长河边,儿时的我如一个蹒跚的盲女,循着河水温润的气息,走近她,谦恭地摸出怀揣了许久的小勺,慢慢地欲掬河水入口。这一掬,掬过了数十个寒冬酷暑……
窗外的山绿了黄了,桌上的盆花开了谢了,我就在窗下桌前,竖一本古帖,握一支旧笔,铺几张泛黄的毛边纸,一笔一画地临摹着,一厘一毫地丈量着我与古典的距离。帖上的每一个字都在向我微笑,隐约可辨古人衣衫的窸窣、均匀的呼吸、窃窃的私语。这里没有让人不能呼吸的纷繁嘈杂,没有让人眩晕的来来往往,一切和谐、自然、大气,处处散发着山花、野草、果蔬的芳香。羲之、献之、米芾、庭坚、东坡、八大、张旭、怀素……在其间或三三两两、或独自一人悠闲地踱着、潇洒地吟着,或癫狂或超然地舞着,“也无风雨也无晴”,行到水穷,坐看云起。他们走过好久好久了,我才顺着他们走过的路,踏着他们已被亿万人踏过的足迹,蹒跚地走来。我仍能嗅到他们的气息,感到他们的注视,在他们巨大的身影下匍匐着、揣摩着……
窗外,一会儿红了樱桃、一会儿绿了芭蕉,笔洗中的水清了浊了、影印的帖子新了旧了,我还未能将这一勺水掬满,只伸出舌尖轻轻舔了那么一丁点儿,就醉了……
写字是余事,也是终生之事。但如同夜乃昼之余、月乃日之余一样,虽为余事,却非多余,谁谓夜、月为多余?俗语云:字写老,戏唱小。欲写好字,虽不至于潜精六经、通达渊邃、宿儒老学、慑服天辨,要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废纸万篓、退笔如冢、心正气和,方出得神品妙品,以表性灵、通达心情。集一生一世一身一心之气颐养书法之寸玉也。唐太宗云:“书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心,优胜弃日。”此言极是。
写字的心情就如品茗,淡处才是真味。有笔法、墨法、章法,才有道法。有静气、雅气、和气,才有清气。懂得用笔、用墨、临摹、方圆、向背、位置、疏密、风神、迟速、笔锋,有性情、血脉,其余便由不得自己了,“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也。
壬午深秋,阴雨绵绵,闲居无琐事相扰,坐窗下几前读书遣兴。窗外雨声滴嗒,偶有微风吹过,雨丝斜入窗棂。《板桥文集》一册在手,如与先贤促膝对坐,如有竹林清气袭人,遂有写意。取“小和尚”湖笔一支,“一得阁”入砚些许,清水半杯备用,以淡灰绿撒金宣横式卷写,抄板桥题画三则,一气呵成。展卷自赏,虽可配美文者不足二三字,亦觉自然随性,待逐句读来,惊见丢字一行,甚是懊恼,又提笔补足,看来亦无伤大雅,遂有意留此无意之拙作,以应八届国展之征(此件果然入展二〇〇四年“八届国展”)。“无意于佳乃佳”“心不知手,手不知笔”“无刻意做作乃佳”……皆古人谓书之真性也。
近日临右军《永兴帖》《四月二十三日帖》《奉告帖》,似见晋人儒雅悠闲、从容冲和、潇洒自如、仪态万方,实是欣羡喜爱。时下经济腾飞、车水马龙、竞争激烈……如只言书法环境及书者心态,则今不逮古,欲居一隅而读书写字、欲不闻窗外事也难矣——余写不好字而借口如是云。
书法是极抽象的艺术,同时它的技法又与世间万物有着某种神秘的同构关系。它是华夏民族审美精神的外化,历史上每一幅书法珍品都是一个人、一个时代的精神高度。
道以一贯。世象万殊,源归于一。万事万物简约为美。简为简法简象,非简于神,现象愈简,则其神愈丰。而简何其难矣!
林散之与学书者谈话时曾说道:“无论书法作画,总宜多读点书,才有气味。不然,徒事弄笔弄墨,终归有俗气。这个俗气实在难除。书最难读,非一朝一夕之功,游历还属于第二阶段。书读不好,游历也是枉然。古人说入宝山空回,一无所得。山川的气象不能尽心写下来。”此言极是。读书能使人变换气质,“多读书方能医俗”。读好书好字,总是想要把读到的每个字都装进首饰盒藏起来。这就是所谓的字字珠玑的好书好字吧!
陈丹青在盛誉某电影明星的长相时说她长得像王羲之的字,我就关注了她一眼,真是,了得。怎么他们对书法的理解比书法家更“书法家”呢?随意写出的字,并不是随便。是随意,是严肃的。严肃的东西都很美,就像自然界的一片云、一阵雨、一朵雪花、一个花瓣一样,它们都是严肃的,随意的,都是美的。
接到朋友一条短信,我把它发给一位刚认识的作家朋友。她回道:“古人道:天道忌满,人道忌全。人生犹如爬山,有经验的人在半山腰看风景,而且一看就是很多年,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才去山顶休息。而那些失败者却早早地上了山又很快地下山了。”无论在“看山”的哪个阶段,可能有人有过“看山不是山”的经历,并且也走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终极;大概也有人无论怎么看,天眼也不开,始终“看山是山”,也滥竽充数冒充挥汗终于也到了“看山是山”的终极,我对此都不会介意。吾非圣非贤,一介凡夫,不期流芳百世,不求赞誉满天,只在走自己的路,看自己路上脚下的风景。我回信给她:“多谢!我还在山脚下转悠,登山的路途就是我的目标,边走边看,边看边走,走哪儿算哪儿吧!遇到成功和失败的人同他们聊聊,然后,继续走自己的路……”她回信:“彼此,共勉。”
艺术简历
张红春:女,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协常务副主席,陕西省青年书协主席,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西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书法作品曾多次在中国书协主办的中青展、全国展、妇女展、扇面展、兰亭奖、全国书画展等展览中获奖、入展。两次入选中国书协“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之“当代中青年书法家创作档案”。1995年、2005年分别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曾代表中国书协访问日本、韩国以及与台湾的交流等。
在书法的长河边,儿时的我如一个蹒跚的盲女,循着河水温润的气息,走近她,谦恭地摸出怀揣了许久的小勺,慢慢地欲掬河水入口。这一掬,掬过了数十个寒冬酷暑……
窗外的山绿了黄了,桌上的盆花开了谢了,我就在窗下桌前,竖一本古帖,握一支旧笔,铺几张泛黄的毛边纸,一笔一画地临摹着,一厘一毫地丈量着我与古典的距离。帖上的每一个字都在向我微笑,隐约可辨古人衣衫的窸窣、均匀的呼吸、窃窃的私语。这里没有让人不能呼吸的纷繁嘈杂,没有让人眩晕的来来往往,一切和谐、自然、大气,处处散发着山花、野草、果蔬的芳香。羲之、献之、米芾、庭坚、东坡、八大、张旭、怀素……在其间或三三两两、或独自一人悠闲地踱着、潇洒地吟着,或癫狂或超然地舞着,“也无风雨也无晴”,行到水穷,坐看云起。他们走过好久好久了,我才顺着他们走过的路,踏着他们已被亿万人踏过的足迹,蹒跚地走来。我仍能嗅到他们的气息,感到他们的注视,在他们巨大的身影下匍匐着、揣摩着……
窗外,一会儿红了樱桃、一会儿绿了芭蕉,笔洗中的水清了浊了、影印的帖子新了旧了,我还未能将这一勺水掬满,只伸出舌尖轻轻舔了那么一丁点儿,就醉了……
写字是余事,也是终生之事。但如同夜乃昼之余、月乃日之余一样,虽为余事,却非多余,谁谓夜、月为多余?俗语云:字写老,戏唱小。欲写好字,虽不至于潜精六经、通达渊邃、宿儒老学、慑服天辨,要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废纸万篓、退笔如冢、心正气和,方出得神品妙品,以表性灵、通达心情。集一生一世一身一心之气颐养书法之寸玉也。唐太宗云:“书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心,优胜弃日。”此言极是。
写字的心情就如品茗,淡处才是真味。有笔法、墨法、章法,才有道法。有静气、雅气、和气,才有清气。懂得用笔、用墨、临摹、方圆、向背、位置、疏密、风神、迟速、笔锋,有性情、血脉,其余便由不得自己了,“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也。
壬午深秋,阴雨绵绵,闲居无琐事相扰,坐窗下几前读书遣兴。窗外雨声滴嗒,偶有微风吹过,雨丝斜入窗棂。《板桥文集》一册在手,如与先贤促膝对坐,如有竹林清气袭人,遂有写意。取“小和尚”湖笔一支,“一得阁”入砚些许,清水半杯备用,以淡灰绿撒金宣横式卷写,抄板桥题画三则,一气呵成。展卷自赏,虽可配美文者不足二三字,亦觉自然随性,待逐句读来,惊见丢字一行,甚是懊恼,又提笔补足,看来亦无伤大雅,遂有意留此无意之拙作,以应八届国展之征(此件果然入展二〇〇四年“八届国展”)。“无意于佳乃佳”“心不知手,手不知笔”“无刻意做作乃佳”……皆古人谓书之真性也。
近日临右军《永兴帖》《四月二十三日帖》《奉告帖》,似见晋人儒雅悠闲、从容冲和、潇洒自如、仪态万方,实是欣羡喜爱。时下经济腾飞、车水马龙、竞争激烈……如只言书法环境及书者心态,则今不逮古,欲居一隅而读书写字、欲不闻窗外事也难矣——余写不好字而借口如是云。
书法是极抽象的艺术,同时它的技法又与世间万物有着某种神秘的同构关系。它是华夏民族审美精神的外化,历史上每一幅书法珍品都是一个人、一个时代的精神高度。
道以一贯。世象万殊,源归于一。万事万物简约为美。简为简法简象,非简于神,现象愈简,则其神愈丰。而简何其难矣!
林散之与学书者谈话时曾说道:“无论书法作画,总宜多读点书,才有气味。不然,徒事弄笔弄墨,终归有俗气。这个俗气实在难除。书最难读,非一朝一夕之功,游历还属于第二阶段。书读不好,游历也是枉然。古人说入宝山空回,一无所得。山川的气象不能尽心写下来。”此言极是。读书能使人变换气质,“多读书方能医俗”。读好书好字,总是想要把读到的每个字都装进首饰盒藏起来。这就是所谓的字字珠玑的好书好字吧!
陈丹青在盛誉某电影明星的长相时说她长得像王羲之的字,我就关注了她一眼,真是,了得。怎么他们对书法的理解比书法家更“书法家”呢?随意写出的字,并不是随便。是随意,是严肃的。严肃的东西都很美,就像自然界的一片云、一阵雨、一朵雪花、一个花瓣一样,它们都是严肃的,随意的,都是美的。
接到朋友一条短信,我把它发给一位刚认识的作家朋友。她回道:“古人道:天道忌满,人道忌全。人生犹如爬山,有经验的人在半山腰看风景,而且一看就是很多年,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才去山顶休息。而那些失败者却早早地上了山又很快地下山了。”无论在“看山”的哪个阶段,可能有人有过“看山不是山”的经历,并且也走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终极;大概也有人无论怎么看,天眼也不开,始终“看山是山”,也滥竽充数冒充挥汗终于也到了“看山是山”的终极,我对此都不会介意。吾非圣非贤,一介凡夫,不期流芳百世,不求赞誉满天,只在走自己的路,看自己路上脚下的风景。我回信给她:“多谢!我还在山脚下转悠,登山的路途就是我的目标,边走边看,边看边走,走哪儿算哪儿吧!遇到成功和失败的人同他们聊聊,然后,继续走自己的路……”她回信:“彼此,共勉。”
艺术简历
张红春:女,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协常务副主席,陕西省青年书协主席,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西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书法作品曾多次在中国书协主办的中青展、全国展、妇女展、扇面展、兰亭奖、全国书画展等展览中获奖、入展。两次入选中国书协“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之“当代中青年书法家创作档案”。1995年、2005年分别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曾代表中国书协访问日本、韩国以及与台湾的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