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老旧图书馆如何开展智能建设,提升服务效能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新时代建设智能图书馆的价值、老旧图书馆开展智能化建设的方式为主要依据,从搭建智能化技术平台、加强图书资源信息共享、创新信息服务手段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提升老旧图书馆智能化建设力度,从而不断提升服务效能,更好为高校科研提供资源保障。
关键词:老旧图书馆;智能建设;服务效能;资源共享
现代信息技术对社会各行各业都带来一定影响,信息化技术的出现,加快了各个行业发展效率,提升了发展质量和水平途径,图书馆也是一样,尤其老旧图书馆的管理以及服务需要借助信息化完成。我校图书馆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地域、馆舍格局、管理观念等各种因素导致图书馆现代化水平较低,较多业务是以人工形式开展,此种管理需要浪费很多人力资源、经济成本和时间等,馆舍格局和设备供应无法适应现代读者的个性化需求,管理及服务水平不高,在实际工作中仍旧存在很多问题。而信息技术手段由于其先进性和便捷性,可以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将原本纸质形式转换为数字化形式,便于保存和阅览的同时极大的节约储存空间。因此要对老旧图书馆进行智能建设,改善保存形式,进而使得图书馆内部技术和理念都能够协调发展,对目前很多老旧图书馆的创新意义重大。
一、新时代建设智能图书馆的价值
1.馆藏结构合理,资源更加丰富。新时代要促进图书馆馆藏,使其朝着合理化,多元化和丰富性发展。我馆目前的现状:一是人员组成两级分化,一方面高层次人才非图书专业,无法达到人尽其才目的,另一方面图书馆前台存在大量临时用工人员,知识水平层次较低;二是馆藏结构是纸质和电子资源并重。纸质图书占据空间较大,旧馆舍中图书存储空间日益紧张,原有图书的剔旧和更新受到工作人员素质、信息内容鉴别、目前学科利用价值的衡量等限制不能定时定期进行,而有限经费购置的图书,在上架借阅流通方面受限,使得馆藏资源的结构不是非常合理;三是新入库图书的阅读推广宣传形式单一,没有创意,不具备特色,对于读者的实际阅读需求没有精准的定位。实现智能化建设可以有效解决空间制约以及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随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启动,信息化已成为国际潮流,图书馆可以组织专人通过资源再组织、分析、筛选、评价建立学科导航系统,读者可以在平台中检索书刊资源获取整本图书资源,在网络上阅读,需要情况下还可以打印出来。将文献,报纸,图书等进行数字智能化保存和处理,图书馆内部只需要保存库本量,尽量减少副本量,进而可以缩小存储空间,维护方便,使得检索更加便捷。智能图书馆馆藏资源十分丰富和多元,以电子化形式保存,服务更加便利,工作效率更高,能够为人们提供7×24小时服务, 并且,智能化图书馆能够从根本上实现信息互补和共享,图书馆内部互通有无,并且图书资源十分丰富和多元化。
2.提升管理和服务效率。我馆目前图书借阅、流通采用一卡通形式进行,对象仅限本校师生和教职员工使用,借阅者在管理台刷卡进行身份认证进入书库或阅览室,通过浏览自行选择所需资料,其余服务尚未开展。而在智能化图书馆则可以实现将所有阅读者信息保存在个人账户中,向读者自动发送还书基本信息,比如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就成立了智能化系统,可以自动向借阅者发送书籍提醒通知,自动推送各类书类基本信息,以及阅读者借阅时间和到期时间等,此种形式使得借阅者更加方便,同时也提升了整个图书馆工作效果。并且智能化图书馆可以通过远程服务虚拟技术等,为阅读者提供一个多元化服务形式。比如可以在网络上开办学术讲座、远程共享示范课程等,为阅读者提供更好更周到的服务。
3.便于智慧城市构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智慧城市成为可能,智慧使整个城市服务更加智能化,人们可以自主通过手机和网络获取更多公共服务,进而形成一种良好城市生态模式。现在我国经济发达城市已经完成了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很多城市都可以实现支付宝完成购物和交款,通过扫描二维码完成各种工作,此种公共服务形式,使得服务效率更高。支付宝校园生活中包含内容有教育生活缴费,四六级考试成绩查询,考研指南,生活娱乐,习惯养成等多个功能板块。但图书馆作为城市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智能建设方面不够具体,涉及面不广泛,城市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如何突破时间,空间,建筑,管理人员的界限运用智能技术的帮助,构建智能化图书馆,提升公共服务效率,真正实现书籍知识的共享,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生活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和发展方向。
二、老旧图书馆开展智能化建设方式
1.搭建智能化技术平台。智能图书馆建设需要具备完善技术作为基础,标准化技术平台是智能图书馆构建的基础性硬件条件,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做好定位工作,确立合理化目标和方向,将工作内容细化到各种功能上,按照规划开展后续工作,比如可以围绕数字基本资源确立图书资源,国家图书馆内部可以成立一套完整系统化业务服务机制,进而确保基础性工作顺利进行下去,此种模式适用于各个图书馆中,省市以及高校图书馆二加一引进各种图书馆智能化技术。结合自身需求和功能选择适合模块,提升智能化图书馆构建工作,图书馆智能化建设需要选择适合数字城市资源,构建智慧城市平台以及科技信息共享平台,可以有效提升图书馆工作效果。
2.加强图书资源信息共享。图书馆建设重点在于书籍资源,不同图书馆内部存在的资源是有限的,也是存在差异性的,可以借助智能化手段对不同图书馆资源进行深度整合和分析,然后将其上传到资源共享系统中,所有用户都可以访问此网站 ,通过关键词和词语的搜索可以检索到各种全国范围内书籍资源信息,使得智能化图书馆建设服务更好,資源更深厚。图书馆可以加大数据库资金投入,如知网、维普万方等,以上网站中都存在十分丰富的资源,汇集了最新论文和书刊内容,主要是资料内容信息存在很高实用性,尤其是中国知网,是学生以及研究人员发表论文和开展学术研究经常用到的网站。各种商业数据库都需要确立智能化图书馆,积极踊跃参与到行业共享机制中,将图书馆内部具备的资源统一化发布到网站中,从而使得各个行业可以协调性发展,以资源共享形式完成信息构建,加快信息检索和引擎工作,构建智能化图书馆生态环境,将图书馆各个工作步骤全部智能化建设,进而可以促进智能化图书馆建设目标。 3.加大员工职业培训工作。所有工作最基础和重要的都是人,员工思想上是否意识到智能化建设价值,直接决定了图书馆智能化建设效果以及工作效率,对于提升服务质量存在一定价值,同时决定了图书馆工作是否可以有效落实下去。第一,需要加强管理人员对于智能技术的认识程度,从管理层上入手,只有管理人员高度重视,才能够推进图书馆智能建设工作发展。第二,需要做好员工教育宣传工作,对员工职业思维进行全面调整和改进,使得人们真正意识到图书馆智能化建设是必然的,是一种全新技术的开发,不但不会影响利益,还会带来一定效率。减轻员工工作压力,对于员工工作以及职业发展存在很多益处。第三,需要加强员工信息技能培训工作,可以邀请专业富有经验人员承担现场指导工作,开展专题培训和讲座工作,要求员工可以亲自设计,为图书馆智能化建设建言献策,不断提升员工学习智能技术的自觉性。
4.创新信息服务手段。智能图书馆应深度推广信息化服务模式创新工作,提供多渠道和多路径服务形式,不再停留在单一化服务形式上,要满足人们个性化需求,就要注重开发跟踪阅读者服务内容,依据阅读者行为做出数据分析;掌握阅读动态,对数据内容进行整合;归纳阅读兴趣,自动推送和提供信息内容。并且图书馆可以开通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等,将实体资料和电子资源有效绑定起来,阅读者借助手机就可以对二维码进行扫描,进而可以获取更多阅读信息内容,主要是基本资料以及基本信息等,对老旧图书馆卡片对比优势更多,工作更加便利。
三、结语
总而言之,智能图书馆建设是信息时代主要产物,借助先进信息技术有效提升图书馆管理效率,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便于推进智能化城市发展。智能图书馆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建智能化技术平台、加强资源共享以及信息互动、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对信息服务手段进行改进和创新。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的有利场所,一切活动都应以阅读者为主,在构建智能图书馆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提升管理效率,增强服务质量,从而推动图书馆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 欣.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服务效能的提升:逻辑与路径[J].图书馆学刊,2018
[2]李玉华.探究公共图书馆如何提升自身的服务效能[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
[3]李敏琴.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体系构建[J].现代商业,2017
[4]唐洪健.县级公共图书馆提升服務效能的途径研究[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9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张瑞琪(1975-),女,汉族,山西万荣人,本科学历,馆员,中级,从事古籍特藏与保护工作。
关键词:老旧图书馆;智能建设;服务效能;资源共享
现代信息技术对社会各行各业都带来一定影响,信息化技术的出现,加快了各个行业发展效率,提升了发展质量和水平途径,图书馆也是一样,尤其老旧图书馆的管理以及服务需要借助信息化完成。我校图书馆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地域、馆舍格局、管理观念等各种因素导致图书馆现代化水平较低,较多业务是以人工形式开展,此种管理需要浪费很多人力资源、经济成本和时间等,馆舍格局和设备供应无法适应现代读者的个性化需求,管理及服务水平不高,在实际工作中仍旧存在很多问题。而信息技术手段由于其先进性和便捷性,可以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将原本纸质形式转换为数字化形式,便于保存和阅览的同时极大的节约储存空间。因此要对老旧图书馆进行智能建设,改善保存形式,进而使得图书馆内部技术和理念都能够协调发展,对目前很多老旧图书馆的创新意义重大。
一、新时代建设智能图书馆的价值
1.馆藏结构合理,资源更加丰富。新时代要促进图书馆馆藏,使其朝着合理化,多元化和丰富性发展。我馆目前的现状:一是人员组成两级分化,一方面高层次人才非图书专业,无法达到人尽其才目的,另一方面图书馆前台存在大量临时用工人员,知识水平层次较低;二是馆藏结构是纸质和电子资源并重。纸质图书占据空间较大,旧馆舍中图书存储空间日益紧张,原有图书的剔旧和更新受到工作人员素质、信息内容鉴别、目前学科利用价值的衡量等限制不能定时定期进行,而有限经费购置的图书,在上架借阅流通方面受限,使得馆藏资源的结构不是非常合理;三是新入库图书的阅读推广宣传形式单一,没有创意,不具备特色,对于读者的实际阅读需求没有精准的定位。实现智能化建设可以有效解决空间制约以及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随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启动,信息化已成为国际潮流,图书馆可以组织专人通过资源再组织、分析、筛选、评价建立学科导航系统,读者可以在平台中检索书刊资源获取整本图书资源,在网络上阅读,需要情况下还可以打印出来。将文献,报纸,图书等进行数字智能化保存和处理,图书馆内部只需要保存库本量,尽量减少副本量,进而可以缩小存储空间,维护方便,使得检索更加便捷。智能图书馆馆藏资源十分丰富和多元,以电子化形式保存,服务更加便利,工作效率更高,能够为人们提供7×24小时服务, 并且,智能化图书馆能够从根本上实现信息互补和共享,图书馆内部互通有无,并且图书资源十分丰富和多元化。
2.提升管理和服务效率。我馆目前图书借阅、流通采用一卡通形式进行,对象仅限本校师生和教职员工使用,借阅者在管理台刷卡进行身份认证进入书库或阅览室,通过浏览自行选择所需资料,其余服务尚未开展。而在智能化图书馆则可以实现将所有阅读者信息保存在个人账户中,向读者自动发送还书基本信息,比如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就成立了智能化系统,可以自动向借阅者发送书籍提醒通知,自动推送各类书类基本信息,以及阅读者借阅时间和到期时间等,此种形式使得借阅者更加方便,同时也提升了整个图书馆工作效果。并且智能化图书馆可以通过远程服务虚拟技术等,为阅读者提供一个多元化服务形式。比如可以在网络上开办学术讲座、远程共享示范课程等,为阅读者提供更好更周到的服务。
3.便于智慧城市构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智慧城市成为可能,智慧使整个城市服务更加智能化,人们可以自主通过手机和网络获取更多公共服务,进而形成一种良好城市生态模式。现在我国经济发达城市已经完成了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很多城市都可以实现支付宝完成购物和交款,通过扫描二维码完成各种工作,此种公共服务形式,使得服务效率更高。支付宝校园生活中包含内容有教育生活缴费,四六级考试成绩查询,考研指南,生活娱乐,习惯养成等多个功能板块。但图书馆作为城市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智能建设方面不够具体,涉及面不广泛,城市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如何突破时间,空间,建筑,管理人员的界限运用智能技术的帮助,构建智能化图书馆,提升公共服务效率,真正实现书籍知识的共享,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生活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和发展方向。
二、老旧图书馆开展智能化建设方式
1.搭建智能化技术平台。智能图书馆建设需要具备完善技术作为基础,标准化技术平台是智能图书馆构建的基础性硬件条件,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做好定位工作,确立合理化目标和方向,将工作内容细化到各种功能上,按照规划开展后续工作,比如可以围绕数字基本资源确立图书资源,国家图书馆内部可以成立一套完整系统化业务服务机制,进而确保基础性工作顺利进行下去,此种模式适用于各个图书馆中,省市以及高校图书馆二加一引进各种图书馆智能化技术。结合自身需求和功能选择适合模块,提升智能化图书馆构建工作,图书馆智能化建设需要选择适合数字城市资源,构建智慧城市平台以及科技信息共享平台,可以有效提升图书馆工作效果。
2.加强图书资源信息共享。图书馆建设重点在于书籍资源,不同图书馆内部存在的资源是有限的,也是存在差异性的,可以借助智能化手段对不同图书馆资源进行深度整合和分析,然后将其上传到资源共享系统中,所有用户都可以访问此网站 ,通过关键词和词语的搜索可以检索到各种全国范围内书籍资源信息,使得智能化图书馆建设服务更好,資源更深厚。图书馆可以加大数据库资金投入,如知网、维普万方等,以上网站中都存在十分丰富的资源,汇集了最新论文和书刊内容,主要是资料内容信息存在很高实用性,尤其是中国知网,是学生以及研究人员发表论文和开展学术研究经常用到的网站。各种商业数据库都需要确立智能化图书馆,积极踊跃参与到行业共享机制中,将图书馆内部具备的资源统一化发布到网站中,从而使得各个行业可以协调性发展,以资源共享形式完成信息构建,加快信息检索和引擎工作,构建智能化图书馆生态环境,将图书馆各个工作步骤全部智能化建设,进而可以促进智能化图书馆建设目标。 3.加大员工职业培训工作。所有工作最基础和重要的都是人,员工思想上是否意识到智能化建设价值,直接决定了图书馆智能化建设效果以及工作效率,对于提升服务质量存在一定价值,同时决定了图书馆工作是否可以有效落实下去。第一,需要加强管理人员对于智能技术的认识程度,从管理层上入手,只有管理人员高度重视,才能够推进图书馆智能建设工作发展。第二,需要做好员工教育宣传工作,对员工职业思维进行全面调整和改进,使得人们真正意识到图书馆智能化建设是必然的,是一种全新技术的开发,不但不会影响利益,还会带来一定效率。减轻员工工作压力,对于员工工作以及职业发展存在很多益处。第三,需要加强员工信息技能培训工作,可以邀请专业富有经验人员承担现场指导工作,开展专题培训和讲座工作,要求员工可以亲自设计,为图书馆智能化建设建言献策,不断提升员工学习智能技术的自觉性。
4.创新信息服务手段。智能图书馆应深度推广信息化服务模式创新工作,提供多渠道和多路径服务形式,不再停留在单一化服务形式上,要满足人们个性化需求,就要注重开发跟踪阅读者服务内容,依据阅读者行为做出数据分析;掌握阅读动态,对数据内容进行整合;归纳阅读兴趣,自动推送和提供信息内容。并且图书馆可以开通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等,将实体资料和电子资源有效绑定起来,阅读者借助手机就可以对二维码进行扫描,进而可以获取更多阅读信息内容,主要是基本资料以及基本信息等,对老旧图书馆卡片对比优势更多,工作更加便利。
三、结语
总而言之,智能图书馆建设是信息时代主要产物,借助先进信息技术有效提升图书馆管理效率,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便于推进智能化城市发展。智能图书馆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建智能化技术平台、加强资源共享以及信息互动、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对信息服务手段进行改进和创新。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的有利场所,一切活动都应以阅读者为主,在构建智能图书馆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提升管理效率,增强服务质量,从而推动图书馆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 欣.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服务效能的提升:逻辑与路径[J].图书馆学刊,2018
[2]李玉华.探究公共图书馆如何提升自身的服务效能[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
[3]李敏琴.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体系构建[J].现代商业,2017
[4]唐洪健.县级公共图书馆提升服務效能的途径研究[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9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张瑞琪(1975-),女,汉族,山西万荣人,本科学历,馆员,中级,从事古籍特藏与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