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通过对近几年在校大学生的观察和研究,总结出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价值观冲突的各方面表现,分析导致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冲突的原因,为高校探索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策略和途径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 价值观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0-0059-02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内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群体之一,他们的人生发展和价值观形成越来越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问题。然而,正处在人生关键过渡期的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元素和价值取向,面对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和多样化的分配关系,以及人们越来越严重的利益追求心理,他們中的一部分呈现出人生价值观模糊且冲突的状态。这些大学生基本上都来自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即是俗称的“富二代”、“官二代”。
一、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价值观冲突现状
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价值观冲突现状,也就是所谓的他们的价值观的冲突和模糊的表现尤为突出,与之俱来的强烈痛苦感已经成为他们人生价值观的一些基本状态。
1.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价值观念错位
价值观念错位是指由不正确、不合理的人生价值认识概括形成,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偏离正确的轨迹,使错误的价值观念占主导地位。在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中存在的价值观念错位现象,主要表现为对非主流价值观的盲目趋从和同社会主导价值观的背离。在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群体中,片面追求享受,追求功利,把满足切身利益作为自己目标的功利主义思潮已十分流行。与此同时,为人民服务、乐于奉献、独乐不如众乐等正确价值观念越来越被这部分大学生选择性淡化。由此可见,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市场经济背景下,当金钱的意识普遍强化、社会分配的差距明显拉大时,知识和道义的价值在大学生心中已产生了动摇。在知识与金钱、奉献与索取、道义与利益等价值观的焦点上,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越来越向后者倾斜。
2.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价值目标混乱
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前提是树立正确的价值目标。绝大部分大学生都处在人生的重要时期,他们的价值观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容易受到外界的多方影响。在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积极的与消极的、正确的与偏离的价值观同时对他们产生影响,这就使大学生中的一部分人在人生价值目标的追求上产生混乱。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由于接触的事物更多更繁杂,使他们更易陷入价值目标混乱的状态。他们容易随着社会潮流亦步亦趋,价值目标不断变化,难以固定;他们总跟在社会热潮的身后,没有明确的人生追求,难以从自身出发设计和实现人生理想。
3.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价值评价偏差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带动社会经济日益繁荣的同时,也使当今的大学生必须面对各种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同时尽快适应利益关系的不断调整。这就容易引起他们在价值评价上出现偏差,出现日益脱离社会的实际需要,趋向浮浅化、庸俗化等不良现象。社会上讲实惠、讲实利的风气已在大学校园中蔓延,令一些大学生对琳琅满目的奢侈品、挥金如土的生活状态倾心不已。本就生活在衣食无忧环境里的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对于更高水平的生活享受方式的追求愈发严重,在物质欲望的驱使下,有不少人理想淡化,漠视未来,他们对人生的理解逐渐以物质欲望的充分满足取代人生的全部价值。他们把立身成才、为社会服务这些精神型的价值评价标准转化为工资收入、职位、地位等具体要求,使他们的价值评价带有明显的功利化色彩。
4.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价值取向模糊
多元化的社会造成当今社会情绪的浮躁与多变,人们往往这山望着那山高,有钱的人羡慕有权的人,有权的人又羡慕有钱的人。这种浮躁的社会价值也逐渐影响当今大学生。而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更易受到来自这方面的影响。他们盲目地接受这种职业选择取向,在本应求学和修身的校园中,不再为未来选择职业踏踏实实地打基础,而是三心二意,在自己的职业选择上失去了明确的目标和规划。在想着考研的同时还想着出国,想着出国的同时还在想着找工作;对于工作是一边想着搞业务,一边想着当官,一边想着挣钱。他们对自己缺乏明确的认识和正确的分析,在职业的选择上取向模糊,对于自己通过何种途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没有概念。这直接导致他们什么都想获得,却又都缺乏动力和毅力:学习上不求高分,只求不挂科;恋爱中不求长久,只求轰轰烈烈、潇潇洒洒;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二、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价值观冲突形成的原因
1.社会大环境影响
第一,市场经济的影响。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对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具有独立的利益,能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完善,缺少规范,加之各种历史的、现实的、主观的、客观的原因,市场经济又给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许多消极影响,使他们容易形成非理智趋利观念,助长社会恶俗,甚至养成极端个性。
第二,文化多样化的影响。作为社会的灵魂,文化已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有中西文化、新旧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先进与落后之分,相应地,价值观就有中西价值观、新旧价值观、传统与现代价值观、先进与落后的价值观等。文化的多样化决定了价值观的多样化,作为生活在社会中的大学生,他们的价值观的形成必然会受到多样化文化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大众休闲娱乐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类型,在满足人们对文化消费需求的同时,也以其充满功利性的商业色彩,以及所表达出的对物欲的追求和享乐的生活状态,冲击着社会主流文化,排挤高雅艺术文化,淡化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对于大众文化的过多接触,使他们容易形成追求物质、贪图享乐等不健康的价值追求,甚至因此走入极端。 2.教育不足的影响
当前,国内高校已确立了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教育教学制度和管理体制。学分制和奖励制度的实施,把公平健康的竞争机制引入高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包含着思想的交织和思维的碰撞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这些都对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现阶段不少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价值观教育方面,还存在教育内容的相对滞后,缺乏层次性,没有将理论与社会现实很好地结合起来。高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在不断更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也变得更为宽松和多样,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制约和引导,不少大学生纪律观念涣散,自由意识过强,缺乏集体荣誉感。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的培育和形成,造成大学生尤其是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出现偏差。
3.大众传媒的影响
近年来,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新鲜的元素。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通过内容丰富、覆盖面极广的大众传媒,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自身的求知欲,开阔了视野,也彰显了个性,对其成长和价值观的形成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大众传媒的多元化也带了许多不利影响。经济利益主导的商业性运作向大学生传递着功利化、庸俗化的价值观念,同时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不断渗透和价值观念传播,刺激性地引发大学生价值观的冲突和失衡。
在多种主要媒介中,迅速崛起的互联网已成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最主要阵地。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如了解新闻、收发邮件等,帮助其更好地学习和生活;但同时网络也是一个“垃圾场”,信息庞杂多样,有不少反动、迷信、暴力、虚假等内容四处蔓延,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4.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自身特点影响
一直生活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中的经济条件优越大學生,其自身存在着明显且令人忧虑的弱点,这也是造成其人生价值观出现冲突的重要原因。当今的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成长在社会高速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年代,他们一直生活在富足宁静的环境中,而十余年的学习生活使他们一直承担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在进入大学前,他们中的大部分唯一的重要人生竞争就是高考。因此,当他们以“冲过独木桥”的优胜者的姿态跨入大学之门后,不少人就自然而然地认为从此前途有了保障,便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加之他们多为独生子女,其家庭环境本就优越,又往往被家长娇生惯养,形成自私自大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这使他们当中的不少人不可避免地在价值观取向方面出现种种问题,如自私自利、不愿奉献、急功近利、贪图享受、害怕艰苦、爱慕虚荣等。这样的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自我意识很强,遇事较少为别人着想。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的上述特点,是影响其价值观形成和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
三、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策略
1.调整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价值观评价标准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适当调整大学生价值观评价标准,改革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既重视对主导价值观的倡导宣传,也注重对其他非主流价值观的评析和引导。不仅提倡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为人民服务、民族意识等主流价值观,还要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提倡健康合理的公民观念、责任权利意识、自身慎独的个人修养等。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学校要健全完善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体制,加强对学生的行为管理;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树立献身教育、敬业爱岗的师德风范;切实加强“两课”的教育改革研究,充分体现其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主渠作用,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家庭应发挥学校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和补充作用,家庭除了应关心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的身心正常发展以外,还要注意起好表率作用,营造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运用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配合、支持学校作好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工作。
3.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
大学生对社会角色规范的认识直接依赖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因而对大学生素质的培养仅仅要求遵守这些既定的规范还不够,还必须把这些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形成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品质。在思想政治方面,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自主、竞争、效益、法制、开放、诚信的人格体系;在生活方面,通过主观认同和角色扮演,学习如何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技能,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心态,努力地参与社会,培养自我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科学文化素质养成方面,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知识内化为能力,不仅精通业务知识,而且要有较高的人文底蕴。
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学校和社会的关注,这些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就是这些所谓“富二代”、“官二代”学生的价值观冲突导致的。通过对其价值观冲突表现和成因的研究,探寻积极有效的引导方式和教育对策,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孔令十.当前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不良倾向及原因[J].滁州学院学报,2007
2 石海兵.青年价值观教育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3 王易.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A].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4 张红薇.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及构建策略[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3)
5 汪松明.对我国大学生价值观特点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7)
6 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 杨红先.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冲突与整合——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为视角[D].福建师范大学,2008
【关键词】大学生 价值观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0-0059-02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内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群体之一,他们的人生发展和价值观形成越来越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问题。然而,正处在人生关键过渡期的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元素和价值取向,面对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和多样化的分配关系,以及人们越来越严重的利益追求心理,他們中的一部分呈现出人生价值观模糊且冲突的状态。这些大学生基本上都来自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即是俗称的“富二代”、“官二代”。
一、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价值观冲突现状
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价值观冲突现状,也就是所谓的他们的价值观的冲突和模糊的表现尤为突出,与之俱来的强烈痛苦感已经成为他们人生价值观的一些基本状态。
1.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价值观念错位
价值观念错位是指由不正确、不合理的人生价值认识概括形成,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偏离正确的轨迹,使错误的价值观念占主导地位。在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中存在的价值观念错位现象,主要表现为对非主流价值观的盲目趋从和同社会主导价值观的背离。在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群体中,片面追求享受,追求功利,把满足切身利益作为自己目标的功利主义思潮已十分流行。与此同时,为人民服务、乐于奉献、独乐不如众乐等正确价值观念越来越被这部分大学生选择性淡化。由此可见,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市场经济背景下,当金钱的意识普遍强化、社会分配的差距明显拉大时,知识和道义的价值在大学生心中已产生了动摇。在知识与金钱、奉献与索取、道义与利益等价值观的焦点上,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越来越向后者倾斜。
2.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价值目标混乱
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前提是树立正确的价值目标。绝大部分大学生都处在人生的重要时期,他们的价值观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容易受到外界的多方影响。在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积极的与消极的、正确的与偏离的价值观同时对他们产生影响,这就使大学生中的一部分人在人生价值目标的追求上产生混乱。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由于接触的事物更多更繁杂,使他们更易陷入价值目标混乱的状态。他们容易随着社会潮流亦步亦趋,价值目标不断变化,难以固定;他们总跟在社会热潮的身后,没有明确的人生追求,难以从自身出发设计和实现人生理想。
3.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价值评价偏差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带动社会经济日益繁荣的同时,也使当今的大学生必须面对各种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同时尽快适应利益关系的不断调整。这就容易引起他们在价值评价上出现偏差,出现日益脱离社会的实际需要,趋向浮浅化、庸俗化等不良现象。社会上讲实惠、讲实利的风气已在大学校园中蔓延,令一些大学生对琳琅满目的奢侈品、挥金如土的生活状态倾心不已。本就生活在衣食无忧环境里的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对于更高水平的生活享受方式的追求愈发严重,在物质欲望的驱使下,有不少人理想淡化,漠视未来,他们对人生的理解逐渐以物质欲望的充分满足取代人生的全部价值。他们把立身成才、为社会服务这些精神型的价值评价标准转化为工资收入、职位、地位等具体要求,使他们的价值评价带有明显的功利化色彩。
4.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价值取向模糊
多元化的社会造成当今社会情绪的浮躁与多变,人们往往这山望着那山高,有钱的人羡慕有权的人,有权的人又羡慕有钱的人。这种浮躁的社会价值也逐渐影响当今大学生。而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更易受到来自这方面的影响。他们盲目地接受这种职业选择取向,在本应求学和修身的校园中,不再为未来选择职业踏踏实实地打基础,而是三心二意,在自己的职业选择上失去了明确的目标和规划。在想着考研的同时还想着出国,想着出国的同时还在想着找工作;对于工作是一边想着搞业务,一边想着当官,一边想着挣钱。他们对自己缺乏明确的认识和正确的分析,在职业的选择上取向模糊,对于自己通过何种途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没有概念。这直接导致他们什么都想获得,却又都缺乏动力和毅力:学习上不求高分,只求不挂科;恋爱中不求长久,只求轰轰烈烈、潇潇洒洒;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二、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价值观冲突形成的原因
1.社会大环境影响
第一,市场经济的影响。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对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具有独立的利益,能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完善,缺少规范,加之各种历史的、现实的、主观的、客观的原因,市场经济又给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许多消极影响,使他们容易形成非理智趋利观念,助长社会恶俗,甚至养成极端个性。
第二,文化多样化的影响。作为社会的灵魂,文化已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有中西文化、新旧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先进与落后之分,相应地,价值观就有中西价值观、新旧价值观、传统与现代价值观、先进与落后的价值观等。文化的多样化决定了价值观的多样化,作为生活在社会中的大学生,他们的价值观的形成必然会受到多样化文化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大众休闲娱乐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类型,在满足人们对文化消费需求的同时,也以其充满功利性的商业色彩,以及所表达出的对物欲的追求和享乐的生活状态,冲击着社会主流文化,排挤高雅艺术文化,淡化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对于大众文化的过多接触,使他们容易形成追求物质、贪图享乐等不健康的价值追求,甚至因此走入极端。 2.教育不足的影响
当前,国内高校已确立了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教育教学制度和管理体制。学分制和奖励制度的实施,把公平健康的竞争机制引入高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包含着思想的交织和思维的碰撞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这些都对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现阶段不少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价值观教育方面,还存在教育内容的相对滞后,缺乏层次性,没有将理论与社会现实很好地结合起来。高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在不断更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也变得更为宽松和多样,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制约和引导,不少大学生纪律观念涣散,自由意识过强,缺乏集体荣誉感。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的培育和形成,造成大学生尤其是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出现偏差。
3.大众传媒的影响
近年来,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新鲜的元素。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通过内容丰富、覆盖面极广的大众传媒,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自身的求知欲,开阔了视野,也彰显了个性,对其成长和价值观的形成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大众传媒的多元化也带了许多不利影响。经济利益主导的商业性运作向大学生传递着功利化、庸俗化的价值观念,同时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不断渗透和价值观念传播,刺激性地引发大学生价值观的冲突和失衡。
在多种主要媒介中,迅速崛起的互联网已成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最主要阵地。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如了解新闻、收发邮件等,帮助其更好地学习和生活;但同时网络也是一个“垃圾场”,信息庞杂多样,有不少反动、迷信、暴力、虚假等内容四处蔓延,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4.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自身特点影响
一直生活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中的经济条件优越大學生,其自身存在着明显且令人忧虑的弱点,这也是造成其人生价值观出现冲突的重要原因。当今的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成长在社会高速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年代,他们一直生活在富足宁静的环境中,而十余年的学习生活使他们一直承担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在进入大学前,他们中的大部分唯一的重要人生竞争就是高考。因此,当他们以“冲过独木桥”的优胜者的姿态跨入大学之门后,不少人就自然而然地认为从此前途有了保障,便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加之他们多为独生子女,其家庭环境本就优越,又往往被家长娇生惯养,形成自私自大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这使他们当中的不少人不可避免地在价值观取向方面出现种种问题,如自私自利、不愿奉献、急功近利、贪图享受、害怕艰苦、爱慕虚荣等。这样的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自我意识很强,遇事较少为别人着想。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的上述特点,是影响其价值观形成和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
三、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策略
1.调整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价值观评价标准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适当调整大学生价值观评价标准,改革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既重视对主导价值观的倡导宣传,也注重对其他非主流价值观的评析和引导。不仅提倡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为人民服务、民族意识等主流价值观,还要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提倡健康合理的公民观念、责任权利意识、自身慎独的个人修养等。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学校要健全完善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体制,加强对学生的行为管理;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树立献身教育、敬业爱岗的师德风范;切实加强“两课”的教育改革研究,充分体现其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主渠作用,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家庭应发挥学校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和补充作用,家庭除了应关心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的身心正常发展以外,还要注意起好表率作用,营造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运用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配合、支持学校作好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工作。
3.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
大学生对社会角色规范的认识直接依赖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因而对大学生素质的培养仅仅要求遵守这些既定的规范还不够,还必须把这些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形成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品质。在思想政治方面,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自主、竞争、效益、法制、开放、诚信的人格体系;在生活方面,通过主观认同和角色扮演,学习如何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技能,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心态,努力地参与社会,培养自我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科学文化素质养成方面,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知识内化为能力,不仅精通业务知识,而且要有较高的人文底蕴。
经济条件优越大学生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学校和社会的关注,这些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就是这些所谓“富二代”、“官二代”学生的价值观冲突导致的。通过对其价值观冲突表现和成因的研究,探寻积极有效的引导方式和教育对策,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孔令十.当前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不良倾向及原因[J].滁州学院学报,2007
2 石海兵.青年价值观教育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3 王易.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A].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4 张红薇.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及构建策略[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3)
5 汪松明.对我国大学生价值观特点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7)
6 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 杨红先.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冲突与整合——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为视角[D].福建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