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之欲出”的人物描写》习作指导设计

来源 :阅读(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ka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简析】
  《我的自画像》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7》的内容。习作材料由一张图片、一篇例文以及三段说明文字组成。要求写一段话介绍自己,写出特点和爱好。作为初次接触人物描写的习作练习,我们需要给学生学习的抓手,让学生有东西可写,有方法可用,激发文字表现的欲望,学习有序表达。
  【学情分析】
  由于异地借班上课,首要任务是了解学生,执教的三年级学生,学生初次接触习作练习,特别是第一次接触人物描写练习,把握学情尤为重要。在课间与学生交流时,我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1.你最喜欢的电视人物是谁?2.你的班主任老师有什么特点?3.用一句介绍你自己。
  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了解到50%的学生喜欢《奔跑吧》的固定嘉宾;对于班主任的特点描述比较杂乱,比如高个子、爱穿白衣服、长头发、戴眼镜、严厉、教学水平高等;介绍自己时主要围绕兴趣爱好展开。
  通过交流,对于学生的个性特点、语言表达有了大体的把握,帮助我确立了以教师自身为范例,指导学生提炼要点,学会刻画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提炼人物特征。
  2.运用对比、举例子、打比方、夸张、类比等手法,将人物特征写具体、写生动。
  【教学重点】
  运用对比、举例子、打比方、夸张、类比等手法,将人物特征写具体、写生动。
  【设计思路】
  一、借助生活实例,激发表达欲望
  习作来源于生活,也回归于生活。学生对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有强烈的表达欲望。“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对学生平时关注的热门人物的人物特征进行探讨,化解了学生无话可说的尴尬,尊重学生的主体认知,借助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实例进行教学引导,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教师本身就是课程,以教师自身为范例,现身说法分析人物特征,学生落笔就有抓手。
  二、运用媒体技术,提炼课堂生成
  课堂教学是一次向未知方向前行的旅程,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美景,绝不是预先规划好的毫无激情的行程。借助先进的媒体技术,将课堂上每一个闪光的精彩生成记录、归类、提炼,改变以往线性教学的方式,将教学进程紧紧围绕学生的表现推进,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媒体技术支持下的課堂更为灵动。“在你眼中,老师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学生的回答是杂乱的,然而运用媒体技术及时记录,并分类整理,让学生学会了罗列要点、归类整理,更明白了要突出核心特征,主次分明。
  三、开展趣味活动,发散习作思维
  玩是儿童的天性, 生动有趣的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活动中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活跃。“最了解自己的人是自己,最不了解自己的人也是自己。”“千人一面”是学生习作的主要问题,因此,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来说一说“与众不同的我”,通过对比验证自己的描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在与同学的对比中删繁就简,最终找到自己最与众不同的特点。这样描写出来的就是“私人定制”的、独一无二的“我”,这样的文章才会千人千面,千文千色。
  【教学准备】
  互动白板一体机,希沃白板5课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明确主题
  1.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你最喜欢看什么动画片?
  2. 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位动画朋友,猜猜看他们分别是谁?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1)他的脸上堆满了肥肉,眼睛被肥肉挤得只剩了条缝,耳朵像大蒲扇似的扇动着,鼻子上翘,不时哼哼着。他的肚子实在太大了,滚圆滚圆的,像个大西瓜,穿着一件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衣服,手提一把九尺钉耙。(板书:独特的外貌、着装)
  (2)他有着一张大大的脸,两颗葡萄似的眼睛总是散发出真理的光芒,小学生般的身体内隐藏着高中生的灵魂,“真相只有一个!”这是他的口头禅。(板书:标志性的语言)
  3. 好的文章,笔下的人物都是形象鲜明的。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人物特色形象的描写。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入手,拉近师生距离,渗透本课教学内容,以“我说你猜”的方式,让学生对于动画人物的鲜明特征有初步的了解。两个动画朋友各有侧重,从不同侧面向学生诠释了人物特色形象可以是独特的外貌、着装,也可以是标志性的语言,自然过渡到新授学习环节。
  二、寻找特征,提炼要点
  1. 前几天,潘老师的朋友圈里有人钱包被偷了,他记住了小偷的样子,发了这样一则《寻人启事》:
  寻人启事
  个子不高不矮,身材不胖不瘦,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
  此人昨天偷了我的钱包,求知情者认识的告知一下。
  2. 你觉得他能找到小偷吗?为什么呢?
  3. 要想把人物特色形象描写具体,我们就要对人物形象进行“私人定制”,最关键的是要突出人物的特征。(板书)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式情境,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判断文章描述存在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在交流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明确此次习作练习的主要内容。
  4. 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位特征鲜明的人物,但是把他们名字搞错了,你能帮我配配对吗?(出示——孙悟空,图片与名字配对)
  仔细看看,你觉得他们人物形象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补充板书)
  孙悟空——猴脸、金箍棒
  岳云鹏——大脸、小眼睛
  王祖蓝——浓眉毛、大眼睛、厚嘴唇
  邓超——We are 伐木累!(标志性语言)
  小结:人物特征可以包括独特外貌、标志性语言、奇异装扮、习惯性动作等。
  【设计意图】结合课前的交流,选择学生最感兴趣的人物进行分析,游戏化的教学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在寓教于乐中渗透写作要点,这样教学才显得自然流畅。   5. 要找人物特征,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比(板书)。把两个人放在一起比一比,你就能发现独特之处。下面,请你们来观察一下潘老师,和你们语文老师相比,我有什么不同?(借助交互式白板板书要点)
  高、胖、男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会修电脑、说话有趣
  原来我和你们语文老师之间有这么多不同之处,大家说的这么多特点,其实很多特点是同一类的,高、胖指的都是老师的身材,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是五官......(借助电子白板拖动排列,将特点分类整理,板书总结)
  如果请你来写一段话介绍我,这些都要写吗?哪一个是我最主要的特征呢?(胖)
  【设计意图】教师本身就是最好的教学素材,将语文老师与上课老师进行对比,能找出许多不同之处,这些都是可以描写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分类并讨论,概括出最具特色的特点,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再聚焦重点,知道习作需要突出重点。
  三、描述特征,方法多样
  1. 既然“胖”是我最主要的特征,你会怎么描写来突出这个特征呢?
  潘老师长得很胖,远远望去就像是一个大冬瓜。(通过打比方来写)
  潘老师长得很胖,走起路来慢吞吞的,一点都走不快。(通过举例子来写)
  2. 把最主要的特征重点写,用上打比方、举例子、夸张等方法来写,会让我们的人物形象更有特色。
  3. 最了解自己的人莫过于自己,能用一段话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吗?要“私人订制”,突出自己的特色形象,千万不要和别人撞脸。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写一写。等音乐停止,无论写到哪儿都要停下来。
  4. 交流,我们来看看他有没有写出自己的特点。(游戏:全体起立,如果你不符合他的描述,请坐下。)
  【设计意图】学生习作需要老师的悉心指导,以鲜活的事例为学生提供行之有效的写作方法,游戏式的习作交流令学生发现自身习作中的不足,同学互助归纳出自己最大的特色形象,有法可依、寓教于乐,激发学习兴趣点。
  四、类比特征,凸显个性
  1. 同学们写得都不错,潘老师也写了一段话来介绍自己,请你们来看一看,老师写得怎么样?
  我的个子高高的,有点胖,虽然皮肤有点黑却总是爱穿深色衣服,远远望去就像一个黑色的大冬瓜。我的头比较大,大家都觉得这是我比别人聪明的原因。也许是上了年纪的缘故,黑黑的头发里夹杂着不少白发。平时我对待同学总是和颜悦色,可谁要是惹我生气,我不大的双眼立马会瞪得滚圆滚圆的。同学们背地里叫我“大熊”老师,你觉得我像吗?
  2. 你觉得我像“熊”吗?哪里像了?你们的语文老师能叫“大熊”老师吗?
  3. 看来我和“熊”之间还真有许多相似之处,把我的形象和熊的形象进行类比(板书:类比),别人一听我是“大熊”老师,我的人物形象立马就“呼之欲出”了。
  4. 你觉得你和哪个动物或者哪个事物很像呢?如果能把这点写清楚,那你的人物形象也会“呼之欲出 ”。
  (猴子——机灵,狐狸——聰明,树袋熊——懒,乌龟——慢吞吞,兔子——可爱……)
  5. 课后请完成习作《我的自画像》,要注意描写自己独特的人物形象,可以用上打比方、举例子等方法具体描写。如果能和某类动物或其他事物进行类比,这样“私人定制”你的特色形象,我们一读,你的名字一定“呼之欲出”。
  【设计意图】学习难度需要有梯度,结合课后练习让学生试着通过与动物的类比,将自身的特征描述得更加形象、生动,这样的描写更具生命力,才能避免习作的套路化、模式化。
  板书设计:
  人物特色形象描写
  对比
  “私人定制”特征
  打比方、举例子、夸张……
  类比
  【教后反思】
  这节习作指导课,是学生初次尝试对人物形象的描写,与传统习作教学不同的是,这节课更聚焦于人物特色形象的片段描写,侧重于习作知识点的专项练习。这节课的指导,让我对于中年段习作教学有了许多新的认识:
  1.有的放矢,习作指导其实很简单。
  在平时与青年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们总觉得习作教学很难上,讲得很辛苦,成效却很低。其实习作教学也可以很简单,不贪多求全,将目标聚焦,有的放矢的教学更为有效。
  过多的教学内容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学之初我就明确了本课的教学内容——学习人物特色形象的描写。“看描述猜人物”,用特色鲜明的动漫人物唤醒学生对人物特色形象的关注;“寻人启事”让学生明确人物特色形象描写的重要性;“名人配对”通过观察对比,联系学生的既有认识,知道了什么是人物特征;“趣说老师”,将学生杂乱的表达分类规整,让学生知道表达要有序;“别和我撞脸”,在游戏的过程中寻找自己与众不同的特征;“类比动物”环节,“私人订制”独一无二的自己。
  “与其四面突击,不如集中突破。”聚焦教学目标,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深度,环环相扣又一脉相承的教学活动,才能使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小学生嘛,只要他们愿意写作文、不排斥写作文就好。”让学生沉浸其中,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
  2.开发资源,习作素材其实有很多。
  习作指导的素材不一定非要是现成的教材,只盯着教材教,会造成写作模式化、规范化,直接导致学生觉得习作没意思。只要是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资源,我们都应当利用起来。
  学生对什么最了解?课前谈话中,我与同学们交流了他们喜欢看的电视剧、喜欢的明星、最喜欢的动画片,这些生活中的实例都是宝贵的习作资源,只有最了解的内容,学生表达才没有阻碍。“孙悟空手里拿着金箍棒。”“邓超英语特别差,在《跑男》里把‘family’说成了‘伐木累’,特别搞笑,所以一看到‘伐木累’我就想到了邓超。”对于学生来说,这些是他们日常交流的内容,是最熟悉的内容,这样的习作素材远比所谓的“优秀作文”更接地气。
  教师自身也是可以开发的资源。“同学们,你们看看,我和你们语文老师有什么不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来找茬”,很容易就能找出老师身上存在的诸多特征,为接下来的教学提供了大量素材。“老师也写了一段话来介绍自己,请你们来看一看,老师写得怎么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敢于“自黑”,才能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学会表达。
  3.活动多样,习作学习其实很有趣。
  “作前指导——现场草稿——交流修改”,以往习作教学时,我们总是围绕这三块内容进行教学,“听讲、练笔、交流、修改、誊写”,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没有习作的热情,习作内容空洞,表达程式化。习作教学需要多样的活动,让学生用眼去观察,用耳去倾听,用心去思考,用口去表达。
  我在教学中设计了“看描述猜人物”“名人配对”等活动,学生参与其中,激发了学习兴趣;“趣说老师”,发散思维,畅所欲言;“别和我撞脸”,互相映照,凸显个性。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激情,调动全身感官投入到欢快、活泼的活动氛围中,激发了写作兴趣,有了表达的欲望。“圆圆的脸蛋上有一对可爱的酒窝,全班头发最短的女生就是我。”“矮矮的个子,动作却很灵活,我是街舞高手,获得过市级比赛第三名。”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连文字也变得快乐、丰富了。
  一节课的教学收获是丰满的。课堂气氛热烈、活跃,学生们通过学习也掌握了人物特色形象描写的方法。不过,这节课还有一个不足之处:热闹过后没有留下充足的时间,课堂上动笔只留了5分钟时间,所以学生习作开头描述还比较流畅,往后部分口述表达就不是很规范。教师对于口头表达也要适当引导,将学生碎片化的表达及时进行组织转述,从而帮助学生提高组织表达语言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金筑实验小学校)
其他文献
据说《小王子》在全世界的销量仅次于《圣经》,这部20世纪流传最广的童话,为作家圣埃克苏佩里赢得了盛名,以至于法国人一直把他当作民族英雄。  一部童话,为何有如此巨大的魅力?  《小王子》虽说是童话,却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童话。它充满了对人类生活状态的哲学思考,用如诗如画般的语言道出了每个生命成长的真相——孤独。  《小王子》中的“我”是个孤独的儿童,没有一个成人能看懂“我”的画作,“我”明明画的是一条
期刊
【摘要】 问题设计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十分重要。本文探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创设真实语境提问,紧扣目标语言提问,追求多样分层提问,注重设计开放提问。旨在追求有话语质量和语言魅力的问答,提高阅读效果。  【关键词】真实语境 紧扣目标 多样分层 巩固开放  英语的学习,一是为了交流,二是为了阅读。一个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他的英语综合水平。阅读教学的关键,取决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和问
期刊
最近,正在读一本书《岛上书店》,讲述一个中年男子在岛上开了一家书店,但他命运不济,几多坎坷。后来,一个神秘婴儿的出现,以及书本对他的影响,让他最终走出了困境,获得了生活的力量。在这本书的封面上印着一行字: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阅读一本书,就是打开一个世界;阅读一本书,就是与另一个人在精神上的相遇。作为站在讲台上的教师,更需要这些生命中重要的遇見。  一个希望自己能不断走向优秀的教师
期刊
【摘要】本文从当下语文教学的常见问题入手,从“加”“减”两个角度审视语文课堂,提出先做“减法思维”,给语文课“减负”;再做“加法练习”,给语文课“增效”的观点。  【关键词】赏识 尊重 简约 等待  笔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在各学科中,学生们最“怕”的是语文。面对这样的结果,不禁让人扼腕长叹:我们的语文课怎么了?  我跟学生倾心长谈:语文有什么好怕的?孩子们几乎众口一词:语文要学的太多了!学语文太累
期刊
朱自强教授曾结合自身研究说过:得阅读者得语文,得儿童文学者得阅读。怎么“得”儿童文学呢?儿童文学作品再好,文学形象再美,如果学生本身不愿触摸,没有兴趣,视阅读为苦差事,就无法和作者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也就无法感悟到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更无法完成新课标规定的小学阶段的阅读量,自然地谈不上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了。  结合这次培训班学习,特别是梅子涵、张学青等专家、特级教师的讲座和报告,再去仔细翻阅《义
期刊
【摘要】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解读文本、感知人物、把握中心、理解主题,我们会经常性地根据需要补充一些背景资料。但背景资料如果运用不当,将适得其反。如何让背景资料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合理运用,值得我们探讨研究。可以说如果运用好背景资料且秉持呈现适时、内容适合、文字精简、形式多样、学生自主、迁移延伸的原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素养是颇为有益的。  【关键词】背景资料 合理运用 阅读教学
期刊
【摘要】课堂上,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交流汇报缺乏必要的引导和调控,就会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有效发展。笔者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让交流汇报真正自主起来的有效做法,以期引发大家思考。  【关键词】补充 解释 质疑 辩论 自主  在一次听课活动中,笔者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作出回答,教师会问:“还有吗?”另一个学生站起来继续回答,教师还是问:“还有吗?”一节课结束,学生和听课者听到最多的
期刊
儿童世界里的“买椟还珠”  中秋节女儿不要月饼,只要那装月饼的盒子。儿童的世界里,“买椟还珠”不是贬义词。适合儿童的内容,儿童却不接受,那往往是承载内容的形式出了问题。小孩不喜欢刷牙,不是“刷牙”这个内容有什么问题,而是你要孩子刷牙的形式出了问题。跟小孩玩“牙刷警察”去嘴巴洞洞里“抓害虫”,小孩欢天喜地刷牙了。学生不喜欢课文,往往不是课文出了问题,而是教的方式出了问题;学生不喜欢画画,往往不是画的
期刊
“一个从小在爷爷的故事中幸福成长的女孩,一直不忘爷爷的嘱托:让她做一件让世界更美丽的事。长大后,她搜集花种,四处播撒,让所到之处开满鲜花。孩子们都亲切地叫她‘花婆婆’……。”盐城市神州路小学的曹文轩文学馆内,一位恬静文雅的女教师正在给几个孩子读绘本《花婆婆》。“老师,如果让你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情,你会做什么呢?”一个男孩儿忽闪着大眼睛发问。“阅读!”她轻轻地回答。“阅读?”孩子们投来疑惑的
期刊
知名教育学者张文质很早就说,“教育是慢的艺术”。做教师,就得学会“慢”。说到这个“慢”,我不由想起蔡康永,想起他的《有一天啊,宝宝……》,觉得可以从书里向他学习做个“慢慢的”好老师。  蔡康永真是“慢”呀,他很明白地知道自己在跟一个宝宝讲话,“亲爱的宝宝……”“宝宝啊……”书里头常有这样的调子,闭上眼听一听,真是动人。让人仿佛看到,在某个地方,他微笑着,若有所思地慢慢开口:“宝宝啊……”  我对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