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比较脊柱侧凸手术中徒手置钉、3D打印导板及计算机导航辅助三种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的准确性.方法:2014年2月~2019年12月,32例于我院骨科行后路矫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的脊柱侧凸患者纳入本研究,男6例,女26例;年龄11~68岁(32.8±20.5岁),共置入530枚螺钉.术前均完善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CT和MRI检查,根据术中置钉方法分为三组:A组,徒手置钉(10例,163枚);B组,术前根据CT薄层扫描数据制备3D打印导板辅助术中置钉(11例,176枚);C组,术中采用计算机导航辅助置钉(
【机 构】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 100191 北京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脊柱侧凸手术中徒手置钉、3D打印导板及计算机导航辅助三种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的准确性.方法:2014年2月~2019年12月,32例于我院骨科行后路矫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的脊柱侧凸患者纳入本研究,男6例,女26例;年龄11~68岁(32.8±20.5岁),共置入530枚螺钉.术前均完善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CT和MRI检查,根据术中置钉方法分为三组:A组,徒手置钉(10例,163枚);B组,术前根据CT薄层扫描数据制备3D打印导板辅助术中置钉(11例,176枚);C组,术中采用计算机导航辅助置钉(11例,191枚).术后均行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及CT扫描检查.在手术前后影像学图片上测量术前、术后侧凸Cobb角,术前顶椎旋转度和椎弓根横径,根据Gertzbein法测量螺钉置钉准确度并计算置钉满意率,分析影响置准确率的因素.结果:32例患者术前Cobb角69.4°±21.3°(35.0°~115.0°),术后Cobb角23.0°±12.9°(2.4°~47.5°),矫正率(68.8±12.0)%(46.2%~95.0%).A组术前顶椎旋转角为25.5°±8.9°(9.5°~39.0°),B组为31.3°±11.6°(9.9°~50.0°),C组为30.7°±17.0°(11.2°~60.0°) (P=0.556);椎弓根畸形比例A组为31.9%,B组为33.0%,C组为39.3% (P=0.281);畸形椎弓根胸/腰椎比A组为31/21,B组为47/11,C组为64/11,A组与B、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术后CT评价椎弓根置钉准确性,A组置钉满意率92.8%,B组为89.4%,C组为92.6%,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胸椎置钉满意率低于C组(P=0.042);置钉椎体位置与置钉满意率呈正比(P=0.029,0R=1.086,95%CI:1.008-1.169),术前Cobb角与置钉满意程度呈负相关关系(P=0.005,OR=0.964,95%CI:0.939-0.989),手术时间A组为350±114min,B组为447±133min,C组为414±128min,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219).A组1例患者出现伤口血肿;B组1例患者因置钉位置偏内出现神经功能受损,1例非螺钉相关的神经功能损害,1例脑脊液漏,1例下肢静脉血栓合并肺部感染、肋间神经痛;C组1例患者出现迟发性胸腔内出血,1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结论:采用徒手置钉法、3D打印导板和计算机导航辅助置钉技术在脊柱侧凸患者矫形术中的置钉准确性一致;计算机导航辅助技术在胸椎畸形椎弓根的置钉准确性具有优势.
其他文献
自从1987年完成首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以来,微创手术已经在各个外科领域迅猛发展.由于脊柱局部解剖复杂且毗邻重要的血管神经,脊柱外科对于精准的要求更高.传统手术需要广泛暴露,无辅助技术置入椎弓根螺钉时偏移1 mm以上的概率可达37.5%[1],其原因可能是术中无法实时观测器械或螺钉与相关解剖标志的位置关系.即使有术前CT、术中透视甚至导航等多种辅助手段,置钉的失败率仍高达4.1%~28.9%[2].因此传统脊柱手术十分依赖医生经验,而且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微创手术需要术中透视来辅助定位,给医生与患者带来
目的:使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测量前路枕骨髁螺钉的相关置钉参数,探讨前路枕骨髁螺钉置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宁波市第六医院共50例枕颈部形态正常者的上颈椎螺旋CT扫描图像,男30例,女20例,年龄42.2±8.6岁(23~68岁).排除感染、肿瘤、解剖畸形、骨折脱位、退行性变及严重骨质疏松,将CT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对枕骨及寰椎进行三维CT重建后,模拟前路置入直径3.5mm的枕骨髁螺钉,测量进钉点至枕骨髁内侧缘及寰枕关节面的距离、螺钉与舌下神经管的最短垂直距离、进入枕骨髁骨质内的钉道长度,再用3
目的:对比分析O型臂X线机与C型臂X线机引导经皮置钉在双通道内镜下经椎间孔减压椎间融合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UBE-TLIF)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2020年9月30日于我院接受UBE-TLIF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5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23~80岁(58.9±12.8岁).根据术中经皮椎弓根螺钉置钉导航设备的不同分为O臂组(27例)和C臂组
目的探讨天幕脑膜瘤的影像学分型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显微手术治疗的31例天幕脑膜瘤的临床资料。按影像学资料分型:前内侧型(Ⅰ型)、前外侧型(Ⅱ型)、内中型(Ⅲ型)、后内侧型(Ⅳ型)、后外侧型(Ⅴ型);根据肿瘤生长方向分为幕上型、幕下型、幕上下型。依据肿瘤分型选择合适手术入路。结果31例中,Ⅰ型3例,Ⅱ型5例,Ⅲ型3例,Ⅳ型8例,Ⅴ型12例;幕上型6例,幕下型19例,幕上下型6例;Simpson分级Ⅰ级切除23例,Ⅱ级5例,Ⅳ级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31例术后随访3~18
脊柱手术并发脑脊液漏较多见,但因脑脊液漏引起颅内出血的报道较少.我院骨科自2018年1月~2020年12月共诊治脊柱术后脑脊液漏伴颅内出血患者3例,总结报道如下.rn病例1,女性,51岁,因“双下肢行走不稳两年加重半年”入院.八年前因胸椎结核行病灶清除、T11/12椎体融合术.入院后胸椎X线片、CT及MRI显示:T11/12椎体融合、T10水平黄韧带钙化、椎管狭窄.于2018年12月17日行“胸椎后路全椎板切除、黄韧带钙化灶切除减压、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术中见黄韧带与硬脊膜钙化粘连严重,无法分离,切除时
目的:回顾性分析后路经关节突脊髓环形减压术治疗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发生术后脑脊液漏(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CSFL)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15年8月~2019年12月,共有50例胸椎OPLL患者在我院行后入路经关节突脊髓环形减压手术,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27~82岁(53.0±13.3岁).根据术后是否出现了脑脊液漏将患者分为脑脊液漏组(CSFL组)和无脑
银屑病性骨关节炎是一种基于银屑病的慢性炎症性关节病,其中炎症性改变累及脊柱及骶髂关节的称为银屑病性脊柱炎.该类患者多于中老年起病,且病情进展缓慢.临床上多误诊为强直性脊柱炎并行相关诊治.目前文献中对银屑病性脊柱炎伴脊柱骨折病例报道极为罕见,且缺乏临床诊断及处理的共识.我院收治了1例银屑病性脊柱炎伴下颈椎骨折患者,报道如下.
目的探讨脊髓室管膜瘤的临床特点、显微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9年4月显微手术治疗的30例脊髓室管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病程1个月至10年,平均(17.73±23.99)个月。首发症状为疼痛25例,感觉障碍14例。肿瘤全切除26例,次全切除4例。26例出院后随访1年,未发现肿瘤复发;末次随访McCormick分级Ⅰ级13例,Ⅱ级11例,Ⅲ级1例,Ⅳ级1例。结论髓内室管膜瘤起病缓慢,主要表现为疼痛、感觉障碍;绝大部分肿瘤均可以通过显微手术实现肿瘤全切除,预后良好。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超声骨动力椎弓根寻路器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度及安全性.方法:自行研制一种超声骨动力椎弓根寻路器,选择2具成年人脊柱标本(T1~L5节段),男性1具,年龄62岁,女性1具,年龄57岁,排除畸形、外伤及骨质疏松症等骨科疾病,将标本左侧椎弓根设置为实验组,通过超声骨动力椎弓根寻路器引导下置钉;右侧椎弓根设置为对照组,直视下徒手置钉.术中及术后即刻分别对两组标本行CT扫描,通过术中CT测量定位针长轴中线距椎弓根内外侧皮质距离;通过术后CT测量椎弓根螺钉穿出椎弓根皮质的距离并依据Neo法对置
目的探讨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伴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35例CVST伴颅内出血的临床资料。27例接受抗凝治疗,其中单纯抗凝治疗13例,术后抗凝治疗9例,介入治疗后抗凝治疗5例;8例未接受抗凝治疗。治疗4周采用GOS评分评估预后。结果手术并抗凝治疗的9例中,5例GOS评分4~5分,2例2~3分,2例死亡;接受介入机械取栓及溶栓治疗并抗凝治疗的5例中,4例GOS评分4~5分,1例2分;单纯抗凝治疗的13例中,9例GOS评分4~5分,4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