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型农村小学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师资队伍的成功路径:夸夸他人,促促自己——升师德修养的最佳路径;走走看看,评评议议——提升班级管理水平的捷径;树身边榜样,学名师风范——提升教育教学素养的蹊径。总之,教师的管理重在激励和导向,只要人人为师,就能互促共进。
【关键词】微型农村小学 走班活动 学身边人 激励 导向 互促共进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b)-0210-01
作为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全校仅有十三名教师的一所“微型农村小学”,是典型的人力少、资源少、资金少的贫困校。那么,培养和造就一支德才兼备、业务精良、善于合作、适应发展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就成了“脱贫”“创优”的关键。在不断摸索中,我校开辟了三条通向成功的路径。
1 夸夸他人,促促自己——提升师德修养的最佳路径
每学期学校都组织主题为“夸夸他人,促促自己”的茶话会,话题围绕“我眼中的同事”和“我眼中的自己”展开,人人发言,每个人的发言要涉及所有人。在发言中,大家怀着敬佩之情总结同事的优点,回忆点点滴滴同事间的互助情谊,也在充分肯定自我的基础上坦言自己的不足及努力方向。老师们谈及的内容涉及工作精神、生活态度、师生情谊、婆媳关系、为人之道、为师之道等方方面面。在看似不经意的聊的过程中,全体教师审视他人,反省自己,接受一次次精神洗礼,饱享一顿顿精神大餐,在倾吐与倾听的过程中,建立了自信心,增强了凝聚力,提升了师德修养。
2 走走看看。评评议议——提升班级管理水平的捷径
每学期,学校都不定期组织几次教师“走班活动”。利用学生下午离校后的一两个小时,全体教师挨个教室参观,看卫生管理,看班级文化,看学生评价机制,看各项作业处理,看教师在黑板上留下的教育教学的痕迹……大家边看边议。发现优点,当堂表扬,有价值马上推广;发现缺点,大家中肯地指出,立刻提出改进方案;谁有困惑,马上提出来,当事人当场予以解答。没有评比,不存在竞争,在和谐的氛围中,大家真诚地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每个班级都全方位地展示着自己的风貌,很多班级管理的金点子得以推广,教师班级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3 树身边榜样,学名师风范——提升教育教学素养的蹊径
我们这样的小学校,教师“走出去”的机会不是很多,而眼界决定世界,闭门造车的教学方式,必然导致落后。向谁学呢?我校首先定位为本校。每学期,都搞本校一两个教师的个人成果展示会。展示会上,教师先讲展示课,并做课前说课和课后反思。然后做主题讲座,畅谈自己的教育理念,成长历程,重点谈自己最得意的教育教学高招。同时展示个人教科研资料,让教师观摩学习,并现场接受大家的采访。每次展示会,对展示人是莫大的鼓舞,对他人是无形的鞭策和引领。
单单学身边榜样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为了抵达新的高度,我校用最少的钱“请最好的专家”——我们请进专家的讲座视频、讲课视频,利用每周学习的时间,组织教师观看;给教师发放网络视频名师课例推荐表;建立专家博客链接;图书室购置几十种教育专著。每年教师节,我们给教师赠送的节日礼物不是钱,而是书。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和薛瑞萍的《班级管理日志丛书》人手一套,让所有教师受益匪浅。同读一本书,又为后续的读书交流活动做了铺垫。看名师名课,读专家名著,与专家面对面,足不出户接受专家名师引领,帮助大家具备了“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理论功底”。
回顾以上做法,笔者认为想要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必须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师的管理重在激励和导向。
校领导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看待教师,多表扬,少批评,多激励,少斥责。要用博大的爱心,真诚关爱每一名教师;要用独具的慧眼,于细微处发现每个教师的长处;要用高倍的放大镜,放大教师的优点;要从独特的角度,去挖掘教师中的教育资源。正所谓“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朴实的身边人、朴素的身边事、真实的课堂情境,最能感动人、教育人、影响人。充分展示身边人的建树成果,既可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又能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二、只要人人为师,就能互促共进
校领导必须腿勤,经常深入班级,深入课堂,及时发现问题,捕捉典型人和事,适时树立典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能力只能由能力来培养,才干只能由才干来培养”。树典型要从最优秀的教师开始,先把他们培养成领跑者。然后在他们引领和帮助下,再树新人。对于薄弱教师,领导要予以帮扶,给他们充分的尊重。通过传帮带,最终把所有教师都树立起来,不让一个人掉队。新上岗教师可塑性很强,对他们要持包容的态度,给他们成长的时间和空间。应该始终相信,每个人都是一个资源库,人人有优势也有短板,要千方百计把大家的优势展示出来,人人为师,从而打造一种昂扬向上的氛围。在这样的洪流裹挟之下,消极怠惰情绪难以存身,互促共进就成了必然。
李镇西说过,“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人只能靠人来建树”。因此,学校要想方设法为教师提供专业成长的“场”,帮教师生出飞翔的翅膀。教师和谐的人际关系,高涨的工作热情,出色的教育教学能力,必将推动着学校教育质量和社会声誉的逐年攀升。
【关键词】微型农村小学 走班活动 学身边人 激励 导向 互促共进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b)-0210-01
作为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全校仅有十三名教师的一所“微型农村小学”,是典型的人力少、资源少、资金少的贫困校。那么,培养和造就一支德才兼备、业务精良、善于合作、适应发展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就成了“脱贫”“创优”的关键。在不断摸索中,我校开辟了三条通向成功的路径。
1 夸夸他人,促促自己——提升师德修养的最佳路径
每学期学校都组织主题为“夸夸他人,促促自己”的茶话会,话题围绕“我眼中的同事”和“我眼中的自己”展开,人人发言,每个人的发言要涉及所有人。在发言中,大家怀着敬佩之情总结同事的优点,回忆点点滴滴同事间的互助情谊,也在充分肯定自我的基础上坦言自己的不足及努力方向。老师们谈及的内容涉及工作精神、生活态度、师生情谊、婆媳关系、为人之道、为师之道等方方面面。在看似不经意的聊的过程中,全体教师审视他人,反省自己,接受一次次精神洗礼,饱享一顿顿精神大餐,在倾吐与倾听的过程中,建立了自信心,增强了凝聚力,提升了师德修养。
2 走走看看。评评议议——提升班级管理水平的捷径
每学期,学校都不定期组织几次教师“走班活动”。利用学生下午离校后的一两个小时,全体教师挨个教室参观,看卫生管理,看班级文化,看学生评价机制,看各项作业处理,看教师在黑板上留下的教育教学的痕迹……大家边看边议。发现优点,当堂表扬,有价值马上推广;发现缺点,大家中肯地指出,立刻提出改进方案;谁有困惑,马上提出来,当事人当场予以解答。没有评比,不存在竞争,在和谐的氛围中,大家真诚地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每个班级都全方位地展示着自己的风貌,很多班级管理的金点子得以推广,教师班级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3 树身边榜样,学名师风范——提升教育教学素养的蹊径
我们这样的小学校,教师“走出去”的机会不是很多,而眼界决定世界,闭门造车的教学方式,必然导致落后。向谁学呢?我校首先定位为本校。每学期,都搞本校一两个教师的个人成果展示会。展示会上,教师先讲展示课,并做课前说课和课后反思。然后做主题讲座,畅谈自己的教育理念,成长历程,重点谈自己最得意的教育教学高招。同时展示个人教科研资料,让教师观摩学习,并现场接受大家的采访。每次展示会,对展示人是莫大的鼓舞,对他人是无形的鞭策和引领。
单单学身边榜样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为了抵达新的高度,我校用最少的钱“请最好的专家”——我们请进专家的讲座视频、讲课视频,利用每周学习的时间,组织教师观看;给教师发放网络视频名师课例推荐表;建立专家博客链接;图书室购置几十种教育专著。每年教师节,我们给教师赠送的节日礼物不是钱,而是书。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和薛瑞萍的《班级管理日志丛书》人手一套,让所有教师受益匪浅。同读一本书,又为后续的读书交流活动做了铺垫。看名师名课,读专家名著,与专家面对面,足不出户接受专家名师引领,帮助大家具备了“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理论功底”。
回顾以上做法,笔者认为想要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必须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师的管理重在激励和导向。
校领导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看待教师,多表扬,少批评,多激励,少斥责。要用博大的爱心,真诚关爱每一名教师;要用独具的慧眼,于细微处发现每个教师的长处;要用高倍的放大镜,放大教师的优点;要从独特的角度,去挖掘教师中的教育资源。正所谓“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朴实的身边人、朴素的身边事、真实的课堂情境,最能感动人、教育人、影响人。充分展示身边人的建树成果,既可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又能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二、只要人人为师,就能互促共进
校领导必须腿勤,经常深入班级,深入课堂,及时发现问题,捕捉典型人和事,适时树立典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能力只能由能力来培养,才干只能由才干来培养”。树典型要从最优秀的教师开始,先把他们培养成领跑者。然后在他们引领和帮助下,再树新人。对于薄弱教师,领导要予以帮扶,给他们充分的尊重。通过传帮带,最终把所有教师都树立起来,不让一个人掉队。新上岗教师可塑性很强,对他们要持包容的态度,给他们成长的时间和空间。应该始终相信,每个人都是一个资源库,人人有优势也有短板,要千方百计把大家的优势展示出来,人人为师,从而打造一种昂扬向上的氛围。在这样的洪流裹挟之下,消极怠惰情绪难以存身,互促共进就成了必然。
李镇西说过,“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人只能靠人来建树”。因此,学校要想方设法为教师提供专业成长的“场”,帮教师生出飞翔的翅膀。教师和谐的人际关系,高涨的工作热情,出色的教育教学能力,必将推动着学校教育质量和社会声誉的逐年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