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书出版是让人爱恨交加的一个行业,我在这个行业从事了将近二十年,我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像我一样从事这个行业,继续在这个市场环境中成长。
——严军
2012年是民营书业遭遇变化、迎接挑战的一年,电商强势崛起,数字出版蓬勃发展,“教辅新政”在一些省市相继落地。民营书业企业,尤其是知名企业何去何从?《出版参考》记者来到地处南京的江苏春雨教育集团,探寻民营书业领军企业的成长之道。
“教辅新政”加速企业转型
记者一行首先参观了一期3万余平方米的“春雨文化产业园”,看到了已投入使用的物流库房和员工住宅区,规划中的文化MALL和科技创意研发中心。随后,来到位于市区中山北路的集团总部,在总裁办公室里,谈及2012年的严峻形势,江苏春雨教育集团董事长严军认为是史上最艰难的一年:“教辅新政”在各省市相继落地,教辅书业“国进民退”加速;渠道市场在规模发展的同时,持续攀升的退货率与不断下行的折扣,放大着行业竞争的无序;数字出版与信息技术进入研发的攻坚期;集团与各分(子)公司的各项运营成本急剧攀升等等。说到这里,严军话锋一转,淡定地告诉记者:“因为积极应对,2012年过得很踏实。”
原来,为适应政策环境与市场环境的变化,春雨从2012财年开始实施由粗放规模型向效率效益型的战略转型,沉稳推进教辅出版主业,出版主业在2012年实现增长20%。积极拓展数字出版,软件研发与网络销售新业态。业绩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图书出版主业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品牌群体持续发力:《1课3练》《同步作文》《口算心算速算》继续领跑教辅市场,单套系销售码洋过亿的有3个,零售名牌《实验班提优训练》的销量继续以每季25%—30%的速度高速增长。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云想出版发行全流程解决方案”在春雨集团成功上线,编务、印务、发行、财务全流程信息一体化,并在4月书博会上向全行业推广。数字出版酝酿产业化的突破。“梦幻城堡实验班”(一期测试版)正式上线运营,该项目将通过系列化、专业化的内容资源与数字出版技术、资本的融合,最终为6-12岁的小学生提供学习、成长的全面发展解决方案。以学校、教师为服务主体的“学科王”教育考试网专业注册用户超过30万,积累了80余万份优质教学资源,已成为国内较有影响的教育资源服务网站。
任何挑战与变化,都是一种客观存在,变是唯一的不变。春雨虽然已经是年销售码洋十亿元的大型民营书业企业,是一艘在远洋中航行的巨轮,但还是时刻保持着对环境的敏锐感知和应对变化的灵活性。有了这种灵活性加上有力的应对措施,再大的困难又其奈我何呢?
不争第一,但要始终在第一流的方阵里
春雨润万物而无声,春雨集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颇具这种风范,一直保持严谨低调的企业风格。严军反复在讲一个理念“不一定要做第一,但一定要在第一流的方阵里”,并认为这对他本人和春雨的管理团队都既是劝告,又富含慰勉与期待意味。从一些指标来看,春雨并不是没有做过第一,难道缺乏勇立潮头,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严军告诉记者,企业不争第一,主要是基于以下的考虑:
(1)迄今为止,从法律法规层面上说,包括春雨这样同时兼具出版物全国总发行权与连锁经营权的公司在内的所有民营出版公司都还是流通型企业而非生产型企业,连租型权都不具备。行业涌动着上市潮,但如果不在出版政策层面有所变化,从事出版业务的同行们一定会面对出版(图书生产)资格的责问。我希望春雨的团队能够保持冷静,有一定的定力。
(2)“教辅新政”相继落地,“国进民退”加剧,数字出版紧逼,民营公司必须迅速调整战略目标,实现业态转型,方可获得发展的空间。春雨业已制定自己的战略规划,企业要做的,就是持续打造自己在教育图书出版领域里的优势、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积极营造多元发力的态势,充分释放全体员工的创业激情与智慧,让春雨始终保持在第一流的方阵。
那么何为第一流企业?严军提出了自己的四个标准:一、一个企业要有主业,主业的基础涉及了它的核心资产,比如要有自己的核心团队、研发中心、产业园等,这些都是刚性硬性条件。二、要有企业的品牌集群,要有市场影响力{三、图书在市场上有较高的销售排名与市场占有率;四、企业要保持旺盛的创新能力,每年要推出新的产品与理念。
不做第一,是一种做事情的策略,更是一种内敛的气质。踏踏实实做事,不在意表面的浮华,也许正是这种企业定位所传递的内涵。
向教育内容和服务提供商的华丽转型
2013年春雨新春联欢会上,严军在《新年献辞》中说道:“期待着2013年的灿烂阳光,我在想;从2012年起,用2-3年时间,实现由教育图书出版商向教育内容、教育服务提供商的战略转型,进而实现向公众型教育与文化传媒集团的飞跃——春雨集团离这个目标和梦想还有多远?”
为了实现梦想,就要开拓创新。春雨的做法是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源实现多元发力,并且首先要在数字出版上发力。公司数字传媒的两个项目,现阶段的目标是快速完成产品化、市场化转型,产生比较大的流水,自负盈亏,未来的预期则是单独上市。对传统出版的期待是实现10%到20%的增长,放眼海内外,现在也没有哪一家出版企业的传统业务的年度增长超过20%。但对于数字出版和互联网的期待就不一样,在网络销售这块,春雨要求的增长率都是100%,这也算主业里面的新业态。
所谓的教育内容和服务提供商,肯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出版商,有很多种的业态,譬如教育培训、信息技术服务、数字出版等。严军认为,到了当出版以外的板块成规模出效益的时候,就可以说转型成功了。不过到目前为止,业界还没有出现成功转型的案例。春雨的转型是从2012年起步的,因此,转型的时间表只有1—2年了。严军表示,当“梦幻城堡实验班”成为全国的小学生所依赖的游学平台与才艺展示社区,春雨能够向小学生提供学习、成长的全面解决方案;当“学科王”成为学校、教师所依赖的资源平台;当春雨同时成为教育培训的品牌;当春雨基于纸质出版、互联网、移动智能客户端、电子教学终端等不同内容载体的商业模式与应用体验完整出现时,春雨的转型才算是真的实现了!
目前,我国的数字出版与教育互联网的产品还处于基础期,产品形态、赢利模式都还不够清晰,营业收入尚不具规模。春雨将如何介入、占领市场呢?春雨数字出版与互联网业务方面的负责人介绍,2013年,首先要实现数字项目的产品化,改造并利用现有图书的销售渠道,再造营销渠道,向学生、家长推广“梦幻城堡实验班”,向学校、教师推广“学科王”。以江苏春雨数字传媒有限公司为载体,吸引风投,实现市场化、规模化的营销推广,让数字出版项目在应用中升级、在经营中提高。同时,加快对此前发布推出的“教育内容的生产、加工、存储与发布流程”的演绎,建立、完善春雨全媒体数字教育出版体系;加强与用户的直接联系,扩大与作者、软硬件提供商、渠道运营商的合作范围,开发出基于春雨自主研发的数字出版交互应用平台的产品集群。
当下,“中国梦”引发举国关注。一个内涵丰富的梦是由无数个梦想组成的,“中国梦”当然包括众多普通人关于幸福的梦想和众多企业关于成长的梦想。如何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春雨的梦想呢?“摒弃一切观念、习惯、技术乃至机制、体制上的障碍,杜绝空谈,强调落实,效率为先,打造符合现代文化企业特质、能够引领持续创新与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与评价标准,主动应对新技术、新业态的挑战,热情拥抱、尽情分享数字出版、信息技术的先进成果;整合公司资源,释放创业激情,在传统主业之外,多元发力教育培训、数字印刷、软件、数字出版、馆藏馆配等新兴业态领域,促进转型升级,让创新与奉献引领春雨实现华丽转型!”严军如是说。
——严军
2012年是民营书业遭遇变化、迎接挑战的一年,电商强势崛起,数字出版蓬勃发展,“教辅新政”在一些省市相继落地。民营书业企业,尤其是知名企业何去何从?《出版参考》记者来到地处南京的江苏春雨教育集团,探寻民营书业领军企业的成长之道。
“教辅新政”加速企业转型
记者一行首先参观了一期3万余平方米的“春雨文化产业园”,看到了已投入使用的物流库房和员工住宅区,规划中的文化MALL和科技创意研发中心。随后,来到位于市区中山北路的集团总部,在总裁办公室里,谈及2012年的严峻形势,江苏春雨教育集团董事长严军认为是史上最艰难的一年:“教辅新政”在各省市相继落地,教辅书业“国进民退”加速;渠道市场在规模发展的同时,持续攀升的退货率与不断下行的折扣,放大着行业竞争的无序;数字出版与信息技术进入研发的攻坚期;集团与各分(子)公司的各项运营成本急剧攀升等等。说到这里,严军话锋一转,淡定地告诉记者:“因为积极应对,2012年过得很踏实。”
原来,为适应政策环境与市场环境的变化,春雨从2012财年开始实施由粗放规模型向效率效益型的战略转型,沉稳推进教辅出版主业,出版主业在2012年实现增长20%。积极拓展数字出版,软件研发与网络销售新业态。业绩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图书出版主业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品牌群体持续发力:《1课3练》《同步作文》《口算心算速算》继续领跑教辅市场,单套系销售码洋过亿的有3个,零售名牌《实验班提优训练》的销量继续以每季25%—30%的速度高速增长。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云想出版发行全流程解决方案”在春雨集团成功上线,编务、印务、发行、财务全流程信息一体化,并在4月书博会上向全行业推广。数字出版酝酿产业化的突破。“梦幻城堡实验班”(一期测试版)正式上线运营,该项目将通过系列化、专业化的内容资源与数字出版技术、资本的融合,最终为6-12岁的小学生提供学习、成长的全面发展解决方案。以学校、教师为服务主体的“学科王”教育考试网专业注册用户超过30万,积累了80余万份优质教学资源,已成为国内较有影响的教育资源服务网站。
任何挑战与变化,都是一种客观存在,变是唯一的不变。春雨虽然已经是年销售码洋十亿元的大型民营书业企业,是一艘在远洋中航行的巨轮,但还是时刻保持着对环境的敏锐感知和应对变化的灵活性。有了这种灵活性加上有力的应对措施,再大的困难又其奈我何呢?
不争第一,但要始终在第一流的方阵里
春雨润万物而无声,春雨集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颇具这种风范,一直保持严谨低调的企业风格。严军反复在讲一个理念“不一定要做第一,但一定要在第一流的方阵里”,并认为这对他本人和春雨的管理团队都既是劝告,又富含慰勉与期待意味。从一些指标来看,春雨并不是没有做过第一,难道缺乏勇立潮头,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严军告诉记者,企业不争第一,主要是基于以下的考虑:
(1)迄今为止,从法律法规层面上说,包括春雨这样同时兼具出版物全国总发行权与连锁经营权的公司在内的所有民营出版公司都还是流通型企业而非生产型企业,连租型权都不具备。行业涌动着上市潮,但如果不在出版政策层面有所变化,从事出版业务的同行们一定会面对出版(图书生产)资格的责问。我希望春雨的团队能够保持冷静,有一定的定力。
(2)“教辅新政”相继落地,“国进民退”加剧,数字出版紧逼,民营公司必须迅速调整战略目标,实现业态转型,方可获得发展的空间。春雨业已制定自己的战略规划,企业要做的,就是持续打造自己在教育图书出版领域里的优势、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积极营造多元发力的态势,充分释放全体员工的创业激情与智慧,让春雨始终保持在第一流的方阵。
那么何为第一流企业?严军提出了自己的四个标准:一、一个企业要有主业,主业的基础涉及了它的核心资产,比如要有自己的核心团队、研发中心、产业园等,这些都是刚性硬性条件。二、要有企业的品牌集群,要有市场影响力{三、图书在市场上有较高的销售排名与市场占有率;四、企业要保持旺盛的创新能力,每年要推出新的产品与理念。
不做第一,是一种做事情的策略,更是一种内敛的气质。踏踏实实做事,不在意表面的浮华,也许正是这种企业定位所传递的内涵。
向教育内容和服务提供商的华丽转型
2013年春雨新春联欢会上,严军在《新年献辞》中说道:“期待着2013年的灿烂阳光,我在想;从2012年起,用2-3年时间,实现由教育图书出版商向教育内容、教育服务提供商的战略转型,进而实现向公众型教育与文化传媒集团的飞跃——春雨集团离这个目标和梦想还有多远?”
为了实现梦想,就要开拓创新。春雨的做法是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源实现多元发力,并且首先要在数字出版上发力。公司数字传媒的两个项目,现阶段的目标是快速完成产品化、市场化转型,产生比较大的流水,自负盈亏,未来的预期则是单独上市。对传统出版的期待是实现10%到20%的增长,放眼海内外,现在也没有哪一家出版企业的传统业务的年度增长超过20%。但对于数字出版和互联网的期待就不一样,在网络销售这块,春雨要求的增长率都是100%,这也算主业里面的新业态。
所谓的教育内容和服务提供商,肯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出版商,有很多种的业态,譬如教育培训、信息技术服务、数字出版等。严军认为,到了当出版以外的板块成规模出效益的时候,就可以说转型成功了。不过到目前为止,业界还没有出现成功转型的案例。春雨的转型是从2012年起步的,因此,转型的时间表只有1—2年了。严军表示,当“梦幻城堡实验班”成为全国的小学生所依赖的游学平台与才艺展示社区,春雨能够向小学生提供学习、成长的全面解决方案;当“学科王”成为学校、教师所依赖的资源平台;当春雨同时成为教育培训的品牌;当春雨基于纸质出版、互联网、移动智能客户端、电子教学终端等不同内容载体的商业模式与应用体验完整出现时,春雨的转型才算是真的实现了!
目前,我国的数字出版与教育互联网的产品还处于基础期,产品形态、赢利模式都还不够清晰,营业收入尚不具规模。春雨将如何介入、占领市场呢?春雨数字出版与互联网业务方面的负责人介绍,2013年,首先要实现数字项目的产品化,改造并利用现有图书的销售渠道,再造营销渠道,向学生、家长推广“梦幻城堡实验班”,向学校、教师推广“学科王”。以江苏春雨数字传媒有限公司为载体,吸引风投,实现市场化、规模化的营销推广,让数字出版项目在应用中升级、在经营中提高。同时,加快对此前发布推出的“教育内容的生产、加工、存储与发布流程”的演绎,建立、完善春雨全媒体数字教育出版体系;加强与用户的直接联系,扩大与作者、软硬件提供商、渠道运营商的合作范围,开发出基于春雨自主研发的数字出版交互应用平台的产品集群。
当下,“中国梦”引发举国关注。一个内涵丰富的梦是由无数个梦想组成的,“中国梦”当然包括众多普通人关于幸福的梦想和众多企业关于成长的梦想。如何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春雨的梦想呢?“摒弃一切观念、习惯、技术乃至机制、体制上的障碍,杜绝空谈,强调落实,效率为先,打造符合现代文化企业特质、能够引领持续创新与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与评价标准,主动应对新技术、新业态的挑战,热情拥抱、尽情分享数字出版、信息技术的先进成果;整合公司资源,释放创业激情,在传统主业之外,多元发力教育培训、数字印刷、软件、数字出版、馆藏馆配等新兴业态领域,促进转型升级,让创新与奉献引领春雨实现华丽转型!”严军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