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的日用陶瓷产品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现代设计感不足,形式不够丰富。反映在日用陶瓷装饰设计方面为:画面保守,多以传统图案为主。纵观市场上的日用陶瓷装饰,风格接近,没有太大变化,其中传统国画装饰画面占据绝大多数。而在色彩搭配方面,则表现为用色相对单一,较之艺术瓷的装饰效果有很大差距。市面上,多数日用陶瓷装饰效果较难满足现代人对于美的追求。
伴随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不再仅仅考虑产品的实用价值,开始更加关注产品本身的审美乐趣和情感体验,所谓情感不只是单纯的视觉感受,还包含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在此情景下,情感化设计恰好顺应了今后设计发展的大趋势。情感化设计是相对于工业化大生产下发展起来的功能主义设计而提出的,旨在设计可以引发人们内心情感的、有溫度的日用产品,主张在设计中加入消费者的情感元素,提出根据人们的心理情感进行产品设计。它直接将产品的设计指向消费人群内心世界,不仅使产品与消费者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系,还增强了产品的亲和力,并给予其丰富的精神内涵。
一、情感化设计的概念
诺曼在《情感化设计》中,把情感理解为人类的价值判断系统,认为它能在短期内快速地作出判断,人们也正是依据这些判断来辨别周围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劣势。并且,在人们作出判断的同时,周围环境的刺激会令人产生喜悦、悲伤、恐惧等心理感受,而这些心理感受就是人的一种情感表达。恰是这些差异的、甚至对立的心理情绪变化,才使人产生了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对于情感是人类的价值判断系统这一说法,哲学家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相似的观点。
情感化设计顾名思义,是从人类情感角度展开的一种设计理念。它通过对产品的形状、装饰、造型等的外部改变,将人类的情感融入产品中,并利用产品中的情感元素来引发与消费者之间的共鸣,进而满足人们对产品的情感需求。对于情感化概念,存在一些不同的解释,其中包括诺曼的情感化设计理念和柳沙的情感理念。在诺曼的情感化设计理念中,他将情感化设计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本能水平、行为水平和反思水平。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方面和阶段。而心理学家柳沙则将情感化体验分为感官层面、效能层面、理解层面,虽然他们的看法存在一些差异,但其本质是相同的。下面将主要依据诺曼的三层次理论展开关于日用陶瓷装饰的论述。
诺曼认为,在三个层次中,本能水平的设计来自人的本能层面,体现在产品的外形;行为水平的设计是以人为中心的设计,体现在使用的快乐感受和使用效率;反思水平的设计则与物品的意义相关,体现使用者的自我形象、审美、个人满意度、记忆和个人的文化素养……在日用陶瓷装饰中,本能层次设计与反思层次设计表现明显,而行为层次中的以人为本思想多体现在陶瓷造型方面,故不赘述。在日用陶瓷装饰中,色彩、图形及肌理属于本能层次的体现,但又具有反思层次的意义,在表现情感上的作用尤为明显。因此,笔者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分析情感化设计与日用陶瓷装饰的关系。
二、日用陶瓷装饰色彩中的情感化表现
色彩是一种物理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本身不具备任何情感,却可以引发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从而带有感情作用。色彩对审美和传情达意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如当代美国视觉艺术心理学家布鲁墨说:“色彩唤起各种情绪、表达感情,甚至影响着我们正常的心理感受。”人们对色彩的体验来自于视觉的直接感知所产生的心理感受。色彩的不同色调、亮度、饱和度和周围的环境会带给人不同的心理体验。例如,黄色给人光明、辉煌的印象;蓝色给人以冷静、沉思的印象;红色给人以热烈,温暖的印象……生活中,餐具常被设计成多种颜色,如图1所示。黄色曾作为古代帝王服饰的颜色,冷库设备一般采用红色,也是利用色彩对人们心理的作用。陶瓷装饰色彩的变化,除了色彩自身给人的心理作用外,还受人们的审美倾向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例如,宋徽宗信奉道教,反映在陶瓷上则表现为舍弃定窑瓷器不用,而使用汝窑、官窑的青瓷。
在情感化设计中,杨永善设计的彩虹-提梁茶具是一个典型案例,如图2所示。这款提梁茶具的色彩除了有装饰的意义之外,还体现了一种行为层面的指示功能。它不仅解决了人们在生活中容易用错杯子的问题,更以“彩虹”的形态使人产生美好的生活感受,带来一种秩序之美。
三、日用陶瓷装饰图形中的情感化表现
图形作为装饰效果的一种特殊表现,具有主观、趣味和规律的特性。日用陶瓷的图形设计应符合器物的造型,并且要结合工艺制作和使用功能要求。而在图形中,不同的线条带来的情感体验亦不相同,直线给人简洁、挺拔感,曲线给人一种柔和、流畅和饱满感,而折线给人一种狂躁不安之感。在形状中,三角形给人稳重规范的感觉,但同样也会给人带来刺激的体验。图形是一种符号,既可抽象亦能具体,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表现概括,也是表现人们内心情感的重要手段。其在设计中起着联系人类情感和产品的重要作用。如何使日用陶瓷产品中的图案更好表现人类情感,也就是如何使日用陶瓷产品装饰情感化的过程。
英国设计者彼得·布鲁格尔设计的系列“胡须”马克杯(见图3),利用造型各异的黑色胡须,十分巧妙地将人类的情感融入其中,这种情绪化主要体现在它的使用过程中。而不同的胡须又象征了不同地域的国家和风俗,在使用过程中,黑色的胡须似乎成为使用者的胡须,增加了情趣,同时也促进了产品与使用者之间的情感沟通。图4所示的动物餐盘属于反思层次的图案设计,它从人们的情感出发,很好地迎合了社会的重点话题。设计者用盘上所绘制的鲜活动物形象,呼吁人们积极爱护环境和自然,进而引发了自我行为层次的反思。
四、日用陶瓷装饰肌理中的情感化表现
除了图形、色彩外,肌理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陶瓷装饰方法。它一般指物体表面的视觉或触觉的组织结构。不同于图案和色彩那种视觉性的表现方式,肌理既可以在视觉上带给人们情绪反应,也可以给人带来触觉上的行为体验,具备美观与使用的双重意义。肌理在陶瓷上有丰富的表现方式,这里把肌理简单划分为自然肌理和人工肌理。
自然肌理主要指不经人为干预而自然形成的肌理,如木纹、石纹、布纹等,在陶瓷产品中主要表现为经烧造技术而产生的纹理组织。在这一方面,现阶段的日用陶瓷产品已经表现得十分成熟。以河南钧窑的钧瓷(见图5)为例,钧瓷素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美誉,它的肌理主要体现在釉色烧制过程中产生的自然色彩变化。其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是陶瓷产品所特有的一种装饰方式。类似的釉色装饰还有很多,如天目建盏、兔毫建盏、哥窑的裂纹瓷、唐三彩、结晶釉瓷……不同的釉色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会激发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例如,钧瓷给人更多的可能是一种自由、洒脱、酣畅淋漓之感。体现在人们反思层面可能表现为人们对于放松、质朴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对亲近自然生活的向往之情。
人为肌理主要指人为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水痕、刀迹、笔触等。在陶瓷装饰中,人为肌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包括刮削、镂雕、彩绘、挤压等。在此将仅根据日用陶瓷产品中的一些装饰手法,进行简单论证。如图6所示,这套日用陶瓷用具以江南地区的梯田作为设计元素。器物的表面用表示丘陵形态的肌理作为装饰,即表现了设计元素,又体现了产品与设计元素之间的和谐统一。这样可以为消费者营造了一种宁静安详的情感世界,使消费者产生愉悦、轻松的情绪体验,进一步达到了产品与使用者之间的完美统一。肌理在日用陶瓷装饰中有很多表现方式,根据消费者的心理恰当地选择装饰方法,才能达到产品的情感化目的。
五、结语
在日用陶瓷产品中,色彩、图形、肌理的差异会带给人们不同的情感体验。这就要求人们充分了解各种色彩、图形、肌理可能带给人们的情感体验,通过本能层次的视觉与触觉的体验,引发人们内心层次的变化,进而达到日用陶瓷在装饰中的情感化目的。情感化设计从消费者的切身感受出发,这正符合现代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而日用陶瓷设计作为设计的一个门类,人们只有真正掌握情感化设计,才能生产出更加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诺曼《情感化设计》中的三层次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产品设计进行分析,打破了以往的设计思维定式,将以设计师为主转向以消费者为主,是对过分强调功能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一种批判。这为今后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且为日用陶瓷装饰开辟了新的途径。
伴随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不再仅仅考虑产品的实用价值,开始更加关注产品本身的审美乐趣和情感体验,所谓情感不只是单纯的视觉感受,还包含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在此情景下,情感化设计恰好顺应了今后设计发展的大趋势。情感化设计是相对于工业化大生产下发展起来的功能主义设计而提出的,旨在设计可以引发人们内心情感的、有溫度的日用产品,主张在设计中加入消费者的情感元素,提出根据人们的心理情感进行产品设计。它直接将产品的设计指向消费人群内心世界,不仅使产品与消费者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系,还增强了产品的亲和力,并给予其丰富的精神内涵。
一、情感化设计的概念
诺曼在《情感化设计》中,把情感理解为人类的价值判断系统,认为它能在短期内快速地作出判断,人们也正是依据这些判断来辨别周围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劣势。并且,在人们作出判断的同时,周围环境的刺激会令人产生喜悦、悲伤、恐惧等心理感受,而这些心理感受就是人的一种情感表达。恰是这些差异的、甚至对立的心理情绪变化,才使人产生了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对于情感是人类的价值判断系统这一说法,哲学家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相似的观点。
情感化设计顾名思义,是从人类情感角度展开的一种设计理念。它通过对产品的形状、装饰、造型等的外部改变,将人类的情感融入产品中,并利用产品中的情感元素来引发与消费者之间的共鸣,进而满足人们对产品的情感需求。对于情感化概念,存在一些不同的解释,其中包括诺曼的情感化设计理念和柳沙的情感理念。在诺曼的情感化设计理念中,他将情感化设计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本能水平、行为水平和反思水平。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方面和阶段。而心理学家柳沙则将情感化体验分为感官层面、效能层面、理解层面,虽然他们的看法存在一些差异,但其本质是相同的。下面将主要依据诺曼的三层次理论展开关于日用陶瓷装饰的论述。
诺曼认为,在三个层次中,本能水平的设计来自人的本能层面,体现在产品的外形;行为水平的设计是以人为中心的设计,体现在使用的快乐感受和使用效率;反思水平的设计则与物品的意义相关,体现使用者的自我形象、审美、个人满意度、记忆和个人的文化素养……在日用陶瓷装饰中,本能层次设计与反思层次设计表现明显,而行为层次中的以人为本思想多体现在陶瓷造型方面,故不赘述。在日用陶瓷装饰中,色彩、图形及肌理属于本能层次的体现,但又具有反思层次的意义,在表现情感上的作用尤为明显。因此,笔者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分析情感化设计与日用陶瓷装饰的关系。
二、日用陶瓷装饰色彩中的情感化表现
色彩是一种物理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本身不具备任何情感,却可以引发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从而带有感情作用。色彩对审美和传情达意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如当代美国视觉艺术心理学家布鲁墨说:“色彩唤起各种情绪、表达感情,甚至影响着我们正常的心理感受。”人们对色彩的体验来自于视觉的直接感知所产生的心理感受。色彩的不同色调、亮度、饱和度和周围的环境会带给人不同的心理体验。例如,黄色给人光明、辉煌的印象;蓝色给人以冷静、沉思的印象;红色给人以热烈,温暖的印象……生活中,餐具常被设计成多种颜色,如图1所示。黄色曾作为古代帝王服饰的颜色,冷库设备一般采用红色,也是利用色彩对人们心理的作用。陶瓷装饰色彩的变化,除了色彩自身给人的心理作用外,还受人们的审美倾向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例如,宋徽宗信奉道教,反映在陶瓷上则表现为舍弃定窑瓷器不用,而使用汝窑、官窑的青瓷。
在情感化设计中,杨永善设计的彩虹-提梁茶具是一个典型案例,如图2所示。这款提梁茶具的色彩除了有装饰的意义之外,还体现了一种行为层面的指示功能。它不仅解决了人们在生活中容易用错杯子的问题,更以“彩虹”的形态使人产生美好的生活感受,带来一种秩序之美。
三、日用陶瓷装饰图形中的情感化表现
图形作为装饰效果的一种特殊表现,具有主观、趣味和规律的特性。日用陶瓷的图形设计应符合器物的造型,并且要结合工艺制作和使用功能要求。而在图形中,不同的线条带来的情感体验亦不相同,直线给人简洁、挺拔感,曲线给人一种柔和、流畅和饱满感,而折线给人一种狂躁不安之感。在形状中,三角形给人稳重规范的感觉,但同样也会给人带来刺激的体验。图形是一种符号,既可抽象亦能具体,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表现概括,也是表现人们内心情感的重要手段。其在设计中起着联系人类情感和产品的重要作用。如何使日用陶瓷产品中的图案更好表现人类情感,也就是如何使日用陶瓷产品装饰情感化的过程。
英国设计者彼得·布鲁格尔设计的系列“胡须”马克杯(见图3),利用造型各异的黑色胡须,十分巧妙地将人类的情感融入其中,这种情绪化主要体现在它的使用过程中。而不同的胡须又象征了不同地域的国家和风俗,在使用过程中,黑色的胡须似乎成为使用者的胡须,增加了情趣,同时也促进了产品与使用者之间的情感沟通。图4所示的动物餐盘属于反思层次的图案设计,它从人们的情感出发,很好地迎合了社会的重点话题。设计者用盘上所绘制的鲜活动物形象,呼吁人们积极爱护环境和自然,进而引发了自我行为层次的反思。
四、日用陶瓷装饰肌理中的情感化表现
除了图形、色彩外,肌理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陶瓷装饰方法。它一般指物体表面的视觉或触觉的组织结构。不同于图案和色彩那种视觉性的表现方式,肌理既可以在视觉上带给人们情绪反应,也可以给人带来触觉上的行为体验,具备美观与使用的双重意义。肌理在陶瓷上有丰富的表现方式,这里把肌理简单划分为自然肌理和人工肌理。
自然肌理主要指不经人为干预而自然形成的肌理,如木纹、石纹、布纹等,在陶瓷产品中主要表现为经烧造技术而产生的纹理组织。在这一方面,现阶段的日用陶瓷产品已经表现得十分成熟。以河南钧窑的钧瓷(见图5)为例,钧瓷素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美誉,它的肌理主要体现在釉色烧制过程中产生的自然色彩变化。其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是陶瓷产品所特有的一种装饰方式。类似的釉色装饰还有很多,如天目建盏、兔毫建盏、哥窑的裂纹瓷、唐三彩、结晶釉瓷……不同的釉色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会激发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例如,钧瓷给人更多的可能是一种自由、洒脱、酣畅淋漓之感。体现在人们反思层面可能表现为人们对于放松、质朴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对亲近自然生活的向往之情。
人为肌理主要指人为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水痕、刀迹、笔触等。在陶瓷装饰中,人为肌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包括刮削、镂雕、彩绘、挤压等。在此将仅根据日用陶瓷产品中的一些装饰手法,进行简单论证。如图6所示,这套日用陶瓷用具以江南地区的梯田作为设计元素。器物的表面用表示丘陵形态的肌理作为装饰,即表现了设计元素,又体现了产品与设计元素之间的和谐统一。这样可以为消费者营造了一种宁静安详的情感世界,使消费者产生愉悦、轻松的情绪体验,进一步达到了产品与使用者之间的完美统一。肌理在日用陶瓷装饰中有很多表现方式,根据消费者的心理恰当地选择装饰方法,才能达到产品的情感化目的。
五、结语
在日用陶瓷产品中,色彩、图形、肌理的差异会带给人们不同的情感体验。这就要求人们充分了解各种色彩、图形、肌理可能带给人们的情感体验,通过本能层次的视觉与触觉的体验,引发人们内心层次的变化,进而达到日用陶瓷在装饰中的情感化目的。情感化设计从消费者的切身感受出发,这正符合现代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而日用陶瓷设计作为设计的一个门类,人们只有真正掌握情感化设计,才能生产出更加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诺曼《情感化设计》中的三层次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产品设计进行分析,打破了以往的设计思维定式,将以设计师为主转向以消费者为主,是对过分强调功能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一种批判。这为今后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且为日用陶瓷装饰开辟了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