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是“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笔者试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际,谈谈对于作文描写教学中关于“多形式细节描写”的思考。要将细节描写落到实处,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套综合、有效的训练模式:指导学生寻找素材的方法;上好几堂辅导课;课堂中积极渗透“细节描写”的赏读;积极练好随笔;开放作文展示平台等。
关键词:指导寻找素材的方法;几堂辅导课;课堂“细节描写”的赏读;练好随笔;作文展示平台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教学是“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疏忽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这样的教学都是不完整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去权衡这方方面面,特别是作文教学,对于这样一个古老而又日益求新的教学领域,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在积极寻找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然而,参差不齐的学习水平,新课程大胆、开放型的综合性学习模式,让众多老师把握不住作文的方向,缺少规范、系统的教学方式,因而也就忽略了对作文辅导的深入探究。
在农村中学,由于诸多因素制约,学生作文能力较差,所写的文章缺乏深度,结构混乱,更是缺乏富有感染力的细节描写,所呈现的多是流水账。而要使之改变,需要诸多方面的齐心协力,作为一个教者,我认为不妨先在细节描写中大下功夫,因为一旦有了较为生动的描写,文章才不显枯燥,语言才会灵动,才会让人觉得有可读性。笔者试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际,谈谈对于“多形式细节描写”的思考。
一、明确“细节描写”之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由此可见,一篇好的作文必须是内容丰富的,能抓住人与物的特征的,能表达真情实感的,这就必然要求我们能进行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将描写丝丝入扣,笔笔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对细微事物的描写。也有人把不为人注意的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视作细节描写。它着眼于细小,却是刻画人物形象、推动事件发展、烘托文章主题的重要手段,是优秀记叙文和文学作品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探究“多形式细节描写”教学的方法,形成一套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的教学方法
(一)指导学生寻找素材的方法
素材的寻找是进行作文细节描写的前提,如何引导学生寻找素材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1.指导学生关注生活细节。
要使得描写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非常细致的观察。写人是这样,写景、状物也是如此,我们要通过仔细的观察把握住景物的特征和变化(从声、形、色、味多角度去观察)。
2.学生作文也是不错的素材
平日里,每位教师都会布置一定量的作文,那么,我们就可以在修改中大做文章。文章中,那些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很多时候会呈现枯燥的文字,缺乏生动的描写和细致入微的刻画,使得形象不够鲜明,感染力不够。那便是我们练习的契机。
(二)上好几堂辅导课
1.几堂技法辅导课:
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写作的摹本,或者说是方向,让学生明白怎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怎样的描写才是出色的,并交给他们一定的方法。本人在作文教学中就怎样写好人物的语言、神态及外貌、动作做了专项辅导,让学生对人物描写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收效是比较理想的。
归纳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的注意点:语言描写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要有必要的交待,如什么人谈话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等; 要根据需要恰当运用直接引用与转述; 人物语言要切合人物身份,年龄职业、性别;力求生动、精炼、形象。 神态描写:神态描写要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要集中笔墨,要面面俱到;要注意细致观察,用心揣摩。
2.几堂作文修改辅导课
在几堂课的积累,交给学生一定的写作技法后,接下来就得转向综合的实践。具体操作步骤可以由以下几步:⑴課前布置一片段的主题,并让学生写作完成。⑵给出一典型文章,大家点评。⑶出示一优秀范例。让学生品读,欣赏,在此基础上对之前的典型文章进行再修改。⑷最后请学生修改自己的文章。这样的几个步骤,能让学生进一步明了怎样的描写才出色的,该怎样修改自己的文章,学生大都有话可写,而且素材也呈现了丰富性。
几堂作文课给了学生一个可以模仿,点亮思维的作用,学生大都有话可写,而且素材也呈现了丰富性。在写作中我不断提醒学生注意细节,抓住重点,以上两篇质量较高,细节描写落实也较好。
3.平日的辅导,始终贯穿
在平时的讲评作文中,我也会重视对细节描写技法的指导,如:(1)引导学生合理联想。文章是讲究艺术的,可以在真实的基础上做艺术的加工。比如:我们既要观察说话人的神态,语气等,我们也要揣摩他的心理,诸如此类等等。(2)详略有致。细节,从塑造人物形象,表现生活的真实的实际需要出发,有时可以写得详细,有时可以写得简略。有时有致的细节安排,才使故事悬念迭生,情节波澜起伏,人物性格鲜明生动。
(三)课堂中积极渗透“细节描写”的赏读
在拜读了陈秋燕的论文《细节让作品开出更美的花》后,我深刻地意识到,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仅靠几堂作文辅导课是远远不够的,课堂上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才是起到细水长流、潜移默化的作用,于是,我将课备得更细致,更加重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认识、赏析。
中学课本选了许多文质兼美的文学名篇。其中精彩的细节描写丝丝入扣,笔笔生动,给人的印象深刻。能唤起学生的美好回忆,能让他们体验细节描写给文学作品带来的恒久魅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得认真落实对于细节的赏析。
(四)积极练好随笔
学生对于细节描写的把握,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这需要不断的指导,更需要不断的练习。于是我们必须要求学生写些随笔,练笔中要突出对细节的描写。对于好的片段教师要及时表扬;也可及时在“作文展示平台”上展出,促进大家的交流、学习。
(五)开放作文展示平台
为了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也为了学生之间更好的交流,我开放了作文展示平台。其实也就是十分简单的地在教室的后方用漂亮的彩纸布置一下,并让画画水平比较高的学生给美化一下。适时找出一个好的描写片段,将它们粘贴上去。并在旁边留有余地让其他学生写点读后感或修改意见。如此一来,这里也聚了不少人气,好文共赏,共同切磋,也不亦乐乎。
参考文献:
[1]《嘉图期刊网》的《写作指导》,2009年7月.
[2]《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09年8月.
[3]《中学语文通讯》2009年8月.
关键词:指导寻找素材的方法;几堂辅导课;课堂“细节描写”的赏读;练好随笔;作文展示平台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教学是“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疏忽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这样的教学都是不完整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去权衡这方方面面,特别是作文教学,对于这样一个古老而又日益求新的教学领域,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在积极寻找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然而,参差不齐的学习水平,新课程大胆、开放型的综合性学习模式,让众多老师把握不住作文的方向,缺少规范、系统的教学方式,因而也就忽略了对作文辅导的深入探究。
在农村中学,由于诸多因素制约,学生作文能力较差,所写的文章缺乏深度,结构混乱,更是缺乏富有感染力的细节描写,所呈现的多是流水账。而要使之改变,需要诸多方面的齐心协力,作为一个教者,我认为不妨先在细节描写中大下功夫,因为一旦有了较为生动的描写,文章才不显枯燥,语言才会灵动,才会让人觉得有可读性。笔者试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际,谈谈对于“多形式细节描写”的思考。
一、明确“细节描写”之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由此可见,一篇好的作文必须是内容丰富的,能抓住人与物的特征的,能表达真情实感的,这就必然要求我们能进行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将描写丝丝入扣,笔笔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对细微事物的描写。也有人把不为人注意的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视作细节描写。它着眼于细小,却是刻画人物形象、推动事件发展、烘托文章主题的重要手段,是优秀记叙文和文学作品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探究“多形式细节描写”教学的方法,形成一套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的教学方法
(一)指导学生寻找素材的方法
素材的寻找是进行作文细节描写的前提,如何引导学生寻找素材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1.指导学生关注生活细节。
要使得描写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非常细致的观察。写人是这样,写景、状物也是如此,我们要通过仔细的观察把握住景物的特征和变化(从声、形、色、味多角度去观察)。
2.学生作文也是不错的素材
平日里,每位教师都会布置一定量的作文,那么,我们就可以在修改中大做文章。文章中,那些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很多时候会呈现枯燥的文字,缺乏生动的描写和细致入微的刻画,使得形象不够鲜明,感染力不够。那便是我们练习的契机。
(二)上好几堂辅导课
1.几堂技法辅导课:
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写作的摹本,或者说是方向,让学生明白怎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怎样的描写才是出色的,并交给他们一定的方法。本人在作文教学中就怎样写好人物的语言、神态及外貌、动作做了专项辅导,让学生对人物描写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收效是比较理想的。
归纳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的注意点:语言描写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要有必要的交待,如什么人谈话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等; 要根据需要恰当运用直接引用与转述; 人物语言要切合人物身份,年龄职业、性别;力求生动、精炼、形象。 神态描写:神态描写要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要集中笔墨,要面面俱到;要注意细致观察,用心揣摩。
2.几堂作文修改辅导课
在几堂课的积累,交给学生一定的写作技法后,接下来就得转向综合的实践。具体操作步骤可以由以下几步:⑴課前布置一片段的主题,并让学生写作完成。⑵给出一典型文章,大家点评。⑶出示一优秀范例。让学生品读,欣赏,在此基础上对之前的典型文章进行再修改。⑷最后请学生修改自己的文章。这样的几个步骤,能让学生进一步明了怎样的描写才出色的,该怎样修改自己的文章,学生大都有话可写,而且素材也呈现了丰富性。
几堂作文课给了学生一个可以模仿,点亮思维的作用,学生大都有话可写,而且素材也呈现了丰富性。在写作中我不断提醒学生注意细节,抓住重点,以上两篇质量较高,细节描写落实也较好。
3.平日的辅导,始终贯穿
在平时的讲评作文中,我也会重视对细节描写技法的指导,如:(1)引导学生合理联想。文章是讲究艺术的,可以在真实的基础上做艺术的加工。比如:我们既要观察说话人的神态,语气等,我们也要揣摩他的心理,诸如此类等等。(2)详略有致。细节,从塑造人物形象,表现生活的真实的实际需要出发,有时可以写得详细,有时可以写得简略。有时有致的细节安排,才使故事悬念迭生,情节波澜起伏,人物性格鲜明生动。
(三)课堂中积极渗透“细节描写”的赏读
在拜读了陈秋燕的论文《细节让作品开出更美的花》后,我深刻地意识到,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仅靠几堂作文辅导课是远远不够的,课堂上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才是起到细水长流、潜移默化的作用,于是,我将课备得更细致,更加重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认识、赏析。
中学课本选了许多文质兼美的文学名篇。其中精彩的细节描写丝丝入扣,笔笔生动,给人的印象深刻。能唤起学生的美好回忆,能让他们体验细节描写给文学作品带来的恒久魅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得认真落实对于细节的赏析。
(四)积极练好随笔
学生对于细节描写的把握,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这需要不断的指导,更需要不断的练习。于是我们必须要求学生写些随笔,练笔中要突出对细节的描写。对于好的片段教师要及时表扬;也可及时在“作文展示平台”上展出,促进大家的交流、学习。
(五)开放作文展示平台
为了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也为了学生之间更好的交流,我开放了作文展示平台。其实也就是十分简单的地在教室的后方用漂亮的彩纸布置一下,并让画画水平比较高的学生给美化一下。适时找出一个好的描写片段,将它们粘贴上去。并在旁边留有余地让其他学生写点读后感或修改意见。如此一来,这里也聚了不少人气,好文共赏,共同切磋,也不亦乐乎。
参考文献:
[1]《嘉图期刊网》的《写作指导》,2009年7月.
[2]《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09年8月.
[3]《中学语文通讯》200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