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火炬·天津大麻花

来源 :食品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dd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每届奥运会开幕前的70天,都会举行火炬接力跑仪式,运动员举着每届各具特色的火炬点燃圣火、接力圣火,直到开幕式点燃赛场的主火炬台。不过,在笔者看来,运动员举着的火炬很像天津大麻花。
  那位说了,奥运火炬和天津大麻花风马牛不相及,怎么能扯在一起呢?是的,但依老朽愚见,它们之间还真有点关系。说有关系,其一,是它们所含的义都与火有关;其二,是它们的形,形似龙蛇。
  奥林匹克火炬仪式起源于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的故事,已经有27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古希腊的奥林匹亚山是众神的栖息之地,当地人们为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隔4年就要祭祀一次众神。在圣地奥林匹亚祭祀时,人们还要进行短跑竞赛活动,哪个运动员首先从祭司手中接过火把,把火神普罗米修斯前祭坛上的圣火点燃,他就是胜利者,他还将被视为英雄而受到人们的尊敬。火,在希腊的历史上代表着创世、再生和光明。而现代奥利匹克圣火点燃仪式与古希腊一脉相承,也是由女祭司在奥林匹亚点燃,同时宣读运动员誓言。这种火炬传递的力量成为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信仰、不同肤色的人们追求团结、友谊与世界和平的象征。
  有趣的是,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都有着与火有关的神话故事与民俗。
  著名的结构人类学家李维斯陀(Claude Levi-Strauss)曾经将中国古代的寒食节与欧洲中古复活节及四旬斋(Lent),以及南美洲若干印第安人的神话与习俗作了比较。他所感兴趣的是,在差距这么大的时空里,这些几乎完全相同的仪式、习俗与神话是如何“同步”产生的。
  根据《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清明部》所云:“按周书司烜氏,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注云:为季春将出火也。今寒食准节气是仲春之末,清明是三月之初,然则禁火盖周之旧制。陆翙《邺中记》曰: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介之推断火冷食三日,作干粥食之,中国以为寒食。”
  从寒食仪式与介之推神话内容上,我们唯一可以找出其连带关系的是“火”的因素,但李维斯陀却从结构分析中发现其中的熄火与点火的对比,煮熟与生冷的对比,其所表达的信息是点火∶禁火;煮熟∶生冷;文化∶自然的人类文化思维历程。
  人类古代季节性的仪式与传说之间有着一种“任择关系”。换句话说,意识与传说(神话)之间本来并无真正的关联,或者说,仪式的背后并不真正有一个戏剧性的“本事”,但是为了保证仪式的合理执行,“必须”要借用动人的传说来支持它,即使老百姓不一定明其道理,也能易于了解成俗举行,这就是神话传说的辩证关系所在。明白了这个道理,您就会理解为什么寒食节背后有介之推,端午节背后有屈原。那《三国演义》本是文人编出来的故事,似乎就没有关老爷在桃园叩头结拜之事,但是,当您在桃园景点旅游时,可千万别说这是子虚乌有,不然会招“板砖”的。
  我国民间将寒食节禁火一事与介之推(绥)传说连在一起最早记载见于汉蔡邕的《琴操》:
  “龙蛇歌者,介子绥所作也。晋公子重耳与介子绥俱亡。子绥割其腕股以救重耳。重耳复国,舅犯赵衰俱蒙厚赏,子绥独无所得。绥甚怨恨。乃作龙蛇之歌以感之,遂遁入山。其章曰……。文公惊悟,即遣求得与绵山之下,使者奉节迎之,终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火荧自出,子绥遂抱木而烧死,文公哀之,流涕归,令民五月五日不得举发火(后演变为寒食)。”
  把介之推与寒食连起来的则见于晋陆翙的《邺中记》:
  “邺俗冬至后一百五日为介之推断火,冷食三日,作干粥,是今之馍。
  并州俗以介子推五月五日烧死,世人为其忌,故不举饷食,非也。北方五月五日作饮食祀神,及作五色新盘相问遣,不为介子推也。
  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仁为酪,别以饧沃之。”
  民俗寒食节不举火吃冷食,所吃的干粮称为“寒具”。广义的寒具泛指冷食的干粮。如郑众对《周礼·天官·笾人》中的注释称:“朝事谓清明未食,先进寒具口实之笾。” 郑众把炒麦和炒麻子称为寒具。狭义的寒具,专指今馓子、麻花之类的油炸食品,因寒食禁火之日多吃此种食品而得名。《续晋阳秋》说:“桓灵宝,好蓄书法名画,客至,常出而观。客食寒具,油污其画,后遂不设寒具。”苏轼的《二王书诗》:“怪君何处得此本,上有桓玄寒具油。”即借此典故,可知寒具为油炸食品。《本草纲目·寒具·释名·馓》曰:“寒具。冬春可留数月及寒食禁烟用之,故名寒具……馓,易消散也。”
  寒具在历代的叫法不一,在《楚辞》中称作“粔籹”。《楚辞·招魂》中有“粔籹蜜饵,有餦餭些。”唐代诗人李群玉在《九日越台》中有“黄花罗粔籹,绛实簇茱萸”之句。粔籹在楚国招魂时是祭品,而在唐代则是秋日登高时携带的干粮。皮日休“一钱买粔籹,数里走病仆”,说明粔籹又是当时饮食市肆经营的普通食品。至于粔籹的制法和形状,在《楚辞》、《杂字解话》、《齐民要术》中均有提及:粔籹是一种形似手镯的甜味油炸面食,属于馓子之类。只是东汉王逸注《楚辞》中的“熬煎”方法使人难以理解。“炸”字出现较晚,战国时植物油尚未普及,估计当时的粔籹是以动物油炸制的。至于做法,《齐民要术》说:“须以蜜调水溲面,若无蜜,煮枣取汁,牛羊脂膏亦得,用牛羊乳亦好,令饼美脆。”而且特别指出:“截饼纯用乳溲者,入口即碎,脆如凌雪。”
  那么,什么是截饼呢?这就涉及到寒具的形状,前文说到《齐民要术》中已表明,粔籹(寒具)是一种形似手镯的甜味油炸面食品。这一点有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寒具诗》证实:“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玉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说寒具像佳人腕上戴的麻花金手镯。有根据敦煌文书记载,“截饼”之“截”即“ ”, 饼是一种做成蝎子形状的油炸面食品,它是动物崇拜在饮食上的反映,用以驱邪纳福,祈求平安。
  在中国食文化史上有一种特殊类的食品,它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种象征性的符号文化,如傩食品。傩食品的背后,有情感、有语言、有语义,向人们诉说着故事,尽着“食以载道,敦化人伦”传承道德文化的社会义务。我们民俗中的节食,如饺子、月饼、粽子、寒具(馓子、麻花)均属于傩食品之列。而我们从寒具外形的变化也可以看到其中文化模塑的脉络。   寒具最初的作用是祭品,形状是搓成麻花形的圆环,乃肖龙蛇之象。
  龙是华夏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虚幻生物。它亦真亦假,亦虚亦实,虽然很少人亲眼得见,而古人却视之为图腾,希望分享它的神力,得到它的护佑,可以说,没有任何动物在精神上如此深远地影响着我们。所以,我国古代不但远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就创造了“龙”字,而且还在更早的红山文化中出土了猪首蛇身玉龙的实物。那条玉龙简直就是一个圆环大麻花。
  有学者研究,子推传说的《龙蛇之歌》中“不得甘雨”的咏叹,表现为求雨的歌辞,而龙蛇又都是求雨的神偶,所以《龙蛇之歌》应当是配合仪式乐舞的求雨歌辞。因此笔者认为,从最古老的寒具做成龙蛇之形,以及寒食的“盘蛇饼”中,我们可以得知,寒食冷食环形寒具、盘蛇饼以及截饼仅是一种表象,先民们想达到的重要目的是“燔火求雨”(燔是我国古代燎柴祭天的一种仪式),祈求丰收。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寒食吃大麻花与奥运会举着火炬运动,其文化内涵都是相似的。
  随着岁月的推移,寒具、粔籹、馓子、麻花一类的食品已经超越出祭祀与节令食品的范围,成为老百姓喜吃的四季面点。在唐代“烧尾宴”上就有名叫“巨胜奴”的类似麻花的酥蜜食品。馓子在唐代很受欢迎,刘禹锡的《寒具诗》脍炙人口。但宋人庄季玉又说此诗是苏东坡写给一位卖馓子的老太婆的。我们且不理文人间的笔墨官司,只是说明在宋代,馓子也很火。明清两代馓子曾贵为贡品。直到现代,馓子、麻花还是走亲访友的互馈赠品,此俗千百年来,传流不息。现在,全国各地的麻花名品很多,比如,河南虞城的贡品麻花,河北唐山的开平麻花,江苏盐城的伍佑糖麻花,浙江宁波苔菜油沾子,江西南昌的蛋黄麻花,澄清醪糟麻花等,当然还有著名的天津大麻花。
  大麻花是天津食品的“三绝”之一。游客来天津,回程捎带的特色礼品,八成是“十八街麻花”。著名的评剧艺术家新凤霞先生是天津人,笔者每次去京拜访她,都会带上天津的大麻花和“糖堆”。见到家乡的人带去家乡的特产,她都非常高兴。
  天津的十八街大麻花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了。民初时期的天津麻花都千篇一律,像条麻绳。用三根白条拧成的叫“绳子头”,用两根白条和一根麻条拧成的叫“花里虎”,用三根麻条拧成的叫“麻轴”。而范贵林创新了在白条和麻条中夹一棵含桂花、闽姜、桃仁、瓜条等多种小料的酥馅,丰富了内容物,所以得加个“什锦”的头衔。此外,个头也要比一般的麻花大得多。天津人管它叫“十八街大麻花”,这“大”字是不能省的。越大越难炸,大中见技巧。
  麻花的特点是又甜又香。而十八街大麻花的特点是甜香中见酥脆。麻花的口感不能“艮”而要脆,但又不能脆到咯牙。十八街大麻花的绝活是把做“坯”用的含油死面改成“半发面”,炸出来的麻花不光脆,最突出的是“酥”。
  “酥”最难得,也最容易消失。十八街大麻花难得之处是,在过去没有真空包装的年代,在干燥处放三个月都能保持酥脆如初。这当然是人家的商业秘密了。
  如今,十八街大麻花火了,誉满海内外。但是,每当笔者看到那根立在天津食品街上的巨大麻花时,总会把它看成奥运会的火炬。其实,也不是老朽老眼昏花,您看那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拎着一盒盒大麻花笑着离开天津时,那不就是举着奥运火炬向世界传递和平与友谊吗!
  (下期预告:两员龙腾争粽子)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