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踏青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明信步小橋东,放眼田园兴味浓。
  好鸟争鸣歌盛世,奇葩斗艳闹春风。
  千畦麦浪接天角,万树桃花映日红。
  大块文章多旖旎,行人已在画图中。
其他文献
读书可谓人生一大乐事,读上一本自己心仪的书,无异于享受一次精神盛宴。  读书需要有闲心、闲情、闲趣,忙忙碌碌、心烦意乱是读不进书的。夜读更是快乐的,它可以慰藉心灵,成为奔波操劳之余减压的一种方式,能不断激发向上的力量。每当夜幕降临、万籁俱寂时,抖落一身疲惫,静坐于斗室内的台灯下,伴着剥啄的雨声,翻开墨香扑鼻的书本,让灵魂漫步在过去与未来之间,徜徉于静默无声却鲜活的文字之林,思想如脱缰的野马,无拘无
期刊
袁隆平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为我国粮食生产作出巨大贡献,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十几项国际大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遗憾的是,袁隆平没有当选为中国科
期刊
电视视听兼备、将真实的现场和事件呈现,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传播媒介。电视机也成为对我国居民生活最具影响力的产品之一,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电视机生产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20世纪70年代末,电视机在江西抚州还是个稀罕物,只有极少数单位和个人才有,多数家庭很向往但买不到也买不起。我家里人也喜欢看电视,特别是我的两个儿子接受新生事物快,总是吵着要看
期刊
1958年,我在安徽省马鞍山钢铁厂学习期间,有幸在该厂见到了毛泽东主席,后又在高炉旁列队欢迎刘少奇副主席及其夫人王光美参观视察该高炉,这对我的鼓励很大,令我终生难忘。  那年9月20日,我和几个工友正走在大街上,突然,全市戒严,全副武装的军警上街站岗,并将行人统统就近引导到房子里去回避,我们被引到旁边的搬运公司内,街上的铺面也全部关闭了。由于我从未见过这种场面,出于好奇,就从门缝里朝外面看。我看见
期刊
清明时节雨纷纷,思念先辈情切切。每年清明,我都会回乡下老家祭扫祖坟,寄托哀思。  我的老家在一個风光秀丽的小山村,山水相连,东边有条六八河,西南北三面群山环抱,中间一片沃土,是个小盆地。房子坐落在山脚下,房前小桥流水,溪水清澈见底,几座祖坟位于我家的对面和屋后的半山腰上。每次祭扫之后,我总会坐在山坡上,观察老家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变化,最令我魂牵梦萦的当数原来我家左侧的那棵老柏树。  那棵老柏树树
期刊
我的家乡江西省樟树市观上镇花畲陈家,在历史上是一个很贫穷的村庄。新中国成立前,全村几十户人家几乎没有盖新房的。我家七口人,亦是挤在一幢不足80平方米的破旧房栖身。到了20世纪70年代,我们兄弟四人都成家。俗话说:“树大要开杈,兄弟大了要分家。”说是分家,其实什么家产都没有,每人只占房屋的一角。我那时已是五口之家,不知道该怎样生活。姑姑的儿子为我出主意,在我所分的一角屋旁的空地上盖个简易的土坯房。主
期刊
1975年,我高中毕业。那年,高考尚未恢复,毕业前夕,班主任对我们讲:“虽然你们暂时回村务农,但不要自暴自弃,要加强自学,多读书,说不定以后还有深造机会。”  回村后,赶上队里改土治碱,开挖深渠,队长派我去了。掘土、推车,终日不止,到了晚上,整个人像一摊泥,倒在工棚的炕上睡去,一觉醒来,对着黑乎乎的顶棚发呆。那些日子,我过得浑浑噩噩。  一次,在回家的路上,我遇见还在学校读书的好友小路。小路对我说
期刊
邵式平是新中国成立后江西省首任人民政府主席(后改称省长)。我在地委、县委机关工作时,有幸多次目睹这位政治家简朴、求真、务实的风采。  1955年春末的一个下午,中共鄱阳县委正在开会议事,突然,收发室的同志跑来说:“邵省长来了!”县委书记穆先立即宣布休会,下楼接待。作为县委办公室负责人的我慌了手脚,省长吃什么,住哪里?我们一点准备也没有。于是我悄悄地接近邵省长的秘书,轻声地问道:“省长下来怎么不先来
期刊
如今人们走进菜市场买猪肉,总盼望买到吃草的猪肉,不愿买吃饲料的。进城这么多年,吃猪肉总吃不到当年的味道,让人心生惆怅……  说起当年猪肉的味道,我总会想起自己儿时扯猪草的事。  我是农家子弟,大概四岁时开始背着背篓到地里扯猪草。那时农家的猪没有饲料吃,很少吃米,只吃少量的糠,主要吃的是妇女儿童扯的猪草。  儿时一年四季有扯不完的猪草,每次背着空篓出去,回来必须交上满满一背篓猪草,否则,母亲的脸色就
期刊
为了解放这座古城  七十年前的那一仗  淹没了他们的姓名  八十一位烈士只留下  这座共用的无名墓碑  这片堡垒一样的坟茔  是他们用热血与生命  赢得了决定命运的战争  于是,我们明白了  今天如此和谐恬静  是这群堡垒,这座墓碑  支撑着古城历史的天空  烈士的生命  植入了大地  信念与理想  在这片热土扎根传承  呈九列九行的坟茔  像当年严整的队伍  凝成了永恒的神圣  耸立的无名烈士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