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状皮瓣又称皮管皮瓣,多用于手部皮肤缺损修复,它是把一个双蒂或单蒂扁平皮瓣卷起来缝合,即成管状皮瓣[1]。手术优点是创伤小、血供可靠、临床上应用广泛。缺点是术前术后护理不当均可造成皮瓣坏死,手术失败,儿童腹部管状皮瓣是否成活与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是分不开的。我科从2009年1月~2010年11月收治58例儿童手部示中环指末节缺损,均行腹部管状皮瓣修复。现将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58例患儿,其中男性47例,女性11例,年龄在4~12岁。挤压伤38例,压面机绞伤20例。受伤时间均为6~10h,示指28例,中指12例,环指18例。所有病例均在基础麻醉+局麻下彻底清创后行腹部管状皮瓣一期修复术。
1.2结果:本组患者腹部管状皮瓣均成活,皮瓣术后3周行皮管夹管试验,均建立新的血运,断蒂后均成活。
2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本组患者均为小儿,因年龄较小,对疾病缺乏深刻的认识,心理活动易随着治疗情境发生变化[2],患儿入院对医院的一切都感到陌生、恐惧,心理活动相当复杂,加上疾病的痛苦,使患儿处于不安的状态,这是住院患儿常见的心理反应[3]。因此,病室环境应舒适,护理人员态度应亲切、和蔼,用患儿易于理解的语言进行沟通并抚摸、安慰患儿,使其有安全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2术前准备:术前做好家长解释工作,介绍手术的特点,如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消除家长焦虑心理。嘱家长给患儿禁食水4~6h,同时了解病史、做好术前各项检查,术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苯巴比妥钠。
3术后护理
3.1基础护理: 按基础+局麻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为患儿创造一个安静、温暖、舒适的环境。
3.2局部制动:皮瓣术后固定的好坏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若固定不牢,体位移动可使蒂部扭转,妨碍血液循环而推迟愈合时间,甚至失败。患儿年龄小、易动、配合差,约束局部制动是关键。可用宽胶布、胶带固定,固定时注意前臂的角度,尽量上臂贴近躯干,防止肘关节活动度过大,而影响皮瓣的血运。
3.3腹部管状皮瓣术后血循环的觀察和局部护理:①术后特别注意观察皮瓣色泽、温度、肿胀程度、毛细血管反应。时间一般在术后6~8h,仔细观察皮瓣血液循环,特别是术后第1、2天最为重要[4]。正常皮瓣颜色红润、皮温在33~36°,术后早期有轻度肿胀常于术后3~7天消退,毛细血管充盈时间为1~2s,如发生皮瓣色泽苍白或暗紫、皮温下降、毛细血管反应消失,皮瓣出现水疱,表示发生血管危象应告知医师给予处理;②皮瓣应于术后每天打开腹带及上面的敷料,让局部暴露、通风,防止局部因出汗、潮湿引起伤口感染,皮瓣周围禁用热水袋热敷,防止发生烫伤。腹部管状皮瓣术后与腹部接触的皮肤匀要用纱布或棉垫隔开,防止因出汗潮湿,发生皮肤溃烂;严密观察蒂部,防止蒂部受压和牵拉而阻断血循环造成皮瓣坏死。
3.4预防感染:观察皮瓣局部皮肤有无红肿、脓性渗液、皮温变化,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减少陪护人员,及时发现感染指征,防止交叉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
4断蒂前夹管的护理
4.1夹管前的准备:向患儿及家属讲解夹管的必要性,并对夹管的橡皮筋行灭菌处理,夹管部位用碘伏彻底消毒,防止感染。
4.2熟练掌握夹管时间、部位、程度及夹管时观察内容:皮瓣术后一般3周可以建立新的血循环,本组均在3周断蒂,夹管部位选在蒂的近端,避开吻合口与缝合口,夹管的程度是以阻断蒂部血运为宜。早期皮瓣变色或苍白,毛细血管反流时间延长,晚期皮瓣无变化,毛细血管反流时间正常[5]。
4.3断蒂指征:夹管时间大于等于1h,且夹管前后皮瓣颜色不变或红润,毛细血管反流时间正常,可断蒂。
5功能锻炼
术后3天,毛细血管断蒂前,可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让患儿做皮管以外健指握拳、伸掌活动,防止健指关节活动障碍,切记勿牵拉皮管。断蒂后行肌力训练,拆除皮瓣缝线后,进一步加大活动幅度,如握掌、伸指等活动。
6结论
儿童腹部管状皮瓣修复因患儿年龄小不宜沟通,术后治疗护理难以配合,增加了护理难度。所以要求护理人员要有周密观察皮瓣的专科知识,做好患儿术前心理疏导、术前准备、术后体位固定、皮管血运的观察外,还要加强安全管理及功能锻炼。
[参考文献]
[1]金 芳.骨科临床实用护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291.
[2]张利平.针对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08,6(9):149.
[3]周 华.高玲玲.住院学龄期患儿医疗恐惧状况及护理对策[J].中国使用护理杂志2006,22(4):68-70.
[4]金 芳.骨科临床实用护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291.
[5]黄小萍.带蒂皮瓣断蒂前夹蒂护理[J].天津护理,2006,1(6):342.
[收稿日期]2011-03-19 [修回日期]2011-04-20
编辑/贺艳梅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58例患儿,其中男性47例,女性11例,年龄在4~12岁。挤压伤38例,压面机绞伤20例。受伤时间均为6~10h,示指28例,中指12例,环指18例。所有病例均在基础麻醉+局麻下彻底清创后行腹部管状皮瓣一期修复术。
1.2结果:本组患者腹部管状皮瓣均成活,皮瓣术后3周行皮管夹管试验,均建立新的血运,断蒂后均成活。
2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本组患者均为小儿,因年龄较小,对疾病缺乏深刻的认识,心理活动易随着治疗情境发生变化[2],患儿入院对医院的一切都感到陌生、恐惧,心理活动相当复杂,加上疾病的痛苦,使患儿处于不安的状态,这是住院患儿常见的心理反应[3]。因此,病室环境应舒适,护理人员态度应亲切、和蔼,用患儿易于理解的语言进行沟通并抚摸、安慰患儿,使其有安全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2术前准备:术前做好家长解释工作,介绍手术的特点,如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消除家长焦虑心理。嘱家长给患儿禁食水4~6h,同时了解病史、做好术前各项检查,术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苯巴比妥钠。
3术后护理
3.1基础护理: 按基础+局麻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为患儿创造一个安静、温暖、舒适的环境。
3.2局部制动:皮瓣术后固定的好坏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若固定不牢,体位移动可使蒂部扭转,妨碍血液循环而推迟愈合时间,甚至失败。患儿年龄小、易动、配合差,约束局部制动是关键。可用宽胶布、胶带固定,固定时注意前臂的角度,尽量上臂贴近躯干,防止肘关节活动度过大,而影响皮瓣的血运。
3.3腹部管状皮瓣术后血循环的觀察和局部护理:①术后特别注意观察皮瓣色泽、温度、肿胀程度、毛细血管反应。时间一般在术后6~8h,仔细观察皮瓣血液循环,特别是术后第1、2天最为重要[4]。正常皮瓣颜色红润、皮温在33~36°,术后早期有轻度肿胀常于术后3~7天消退,毛细血管充盈时间为1~2s,如发生皮瓣色泽苍白或暗紫、皮温下降、毛细血管反应消失,皮瓣出现水疱,表示发生血管危象应告知医师给予处理;②皮瓣应于术后每天打开腹带及上面的敷料,让局部暴露、通风,防止局部因出汗、潮湿引起伤口感染,皮瓣周围禁用热水袋热敷,防止发生烫伤。腹部管状皮瓣术后与腹部接触的皮肤匀要用纱布或棉垫隔开,防止因出汗潮湿,发生皮肤溃烂;严密观察蒂部,防止蒂部受压和牵拉而阻断血循环造成皮瓣坏死。
3.4预防感染:观察皮瓣局部皮肤有无红肿、脓性渗液、皮温变化,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减少陪护人员,及时发现感染指征,防止交叉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
4断蒂前夹管的护理
4.1夹管前的准备:向患儿及家属讲解夹管的必要性,并对夹管的橡皮筋行灭菌处理,夹管部位用碘伏彻底消毒,防止感染。
4.2熟练掌握夹管时间、部位、程度及夹管时观察内容:皮瓣术后一般3周可以建立新的血循环,本组均在3周断蒂,夹管部位选在蒂的近端,避开吻合口与缝合口,夹管的程度是以阻断蒂部血运为宜。早期皮瓣变色或苍白,毛细血管反流时间延长,晚期皮瓣无变化,毛细血管反流时间正常[5]。
4.3断蒂指征:夹管时间大于等于1h,且夹管前后皮瓣颜色不变或红润,毛细血管反流时间正常,可断蒂。
5功能锻炼
术后3天,毛细血管断蒂前,可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让患儿做皮管以外健指握拳、伸掌活动,防止健指关节活动障碍,切记勿牵拉皮管。断蒂后行肌力训练,拆除皮瓣缝线后,进一步加大活动幅度,如握掌、伸指等活动。
6结论
儿童腹部管状皮瓣修复因患儿年龄小不宜沟通,术后治疗护理难以配合,增加了护理难度。所以要求护理人员要有周密观察皮瓣的专科知识,做好患儿术前心理疏导、术前准备、术后体位固定、皮管血运的观察外,还要加强安全管理及功能锻炼。
[参考文献]
[1]金 芳.骨科临床实用护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291.
[2]张利平.针对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08,6(9):149.
[3]周 华.高玲玲.住院学龄期患儿医疗恐惧状况及护理对策[J].中国使用护理杂志2006,22(4):68-70.
[4]金 芳.骨科临床实用护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291.
[5]黄小萍.带蒂皮瓣断蒂前夹蒂护理[J].天津护理,2006,1(6):342.
[收稿日期]2011-03-19 [修回日期]2011-04-20
编辑/贺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