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海湟水流域历史文化追忆之四
没有文化,历史上不会有永存的事物。
历史和文化是地域的灵魂,是一个族群集体的记忆,是无形的根,无价之宝。
北川大通是青海河湟先民的栖息地,也是河湟多彩文化的发祥地,承载着五千多年的厚重历史和文化积淀,物埠民丰,人杰地灵。
在离高原夏都最近的地方,在生态环境最纯净的地方,在水流最清澈的地方,在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地方,在声声梵音飘过古丝绸南辅道的地方,大通犹如一块鲜亮的翡翠,承载着青海河湟五千年的文明发祥史,踏着新时代最强劲的发展音符和节奏旋律,日趋成为青海高原乃至华夏瞩目的一处多彩而让人神往的祥和之地,令人称奇,使人顾盼流连。
回顾历史,在这块沧桑巨变、繁华欣荣的沃土上,曾有过纷纭变幻历史烟云,重大的历史事件,叱咤骁勇的历史人物,流芳百世,千古传颂。
高原河湟地区的资源宝库
河湟煤都
大通县煤层分布较广,南至娘娘山山脉南部,北至北川河桥头以上河谷地带,西起良教乡干沟村,东至桥头镇牦牛山脚下,有长5公里、倾斜宽1.4公里的广阔煤田,有效采煤面积7平方公里,储量约1.15亿吨,自古享有河湟“煤都”之称,是供给青海省西宁市及东部农业区的主要能源之一。
西宁水塔
大通县水域流量丰沛,黄河的三级支流北川河贯穿全境,上游较大的河流有宝库河、黑林河、东峡河,还有大小支流140多条,具有发展农田水利的有利条件。县境内地下水资源丰富,仅平川河谷地区储量达2.8亿立方米,可开采量达1.2亿立方米。青海省“引大济湟”工程——黑泉水库不仅为东部农业干旱山区提供灌溉用水,而且还为西宁市200万市民提供着主要生活水源,被确定为天然水源涵养基地。
夏都生态园
大通拥有广阔的森林资源,境内林业用地8.7808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28.4%,其中有林地面积7914公顷。 全县森林总蓄积量为90.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38.1%,名列全省首位。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峡、宝库、娘娘山等地区。另外在青山、桦林、向化等脑山地区,还分布着广阔的天然灌木林及高山灌丛,组成了北川河系天然水源涵养林。
优越的生态环境使大通成为了以“五大生态景区”为特色的青海省著名生态旅游胜地。
一、宝库峡景区
宝库峡风景区位于大通县西北部,达坂山南麓宝库林区内,主要由察罕河景区和黑泉水库景区组成。宝库峡起于新庄乡峡门村,止于达坂山开甫托山过拉垭壑,全长63公里,总面积3200公顷,海拔2868—4235米之间,北高南低,是大通县最大的林区草场,也是青海省的天然水源涵养林自然保护区。整个景区拥有天然林木50多万亩,以青杨为主的人工林3000亩,森林覆盖率达28.6%。
宝库峡风景区地形起伏较大,呈狭长河谷地貌。区内以温泉、石林、瀑布、水库以及神话传说构成了奇特的旅游景观。自然地貌既有江南风光的秀美,又具青藏高原雄伟、粗犷、险峻的特征。
1、黑泉水库 黑泉水库位于宁张公路73公里处,景区范围约5公里。以美妙的湖光山色、深邃久远的唐朝遗址、充满神秘色彩的泼水佛为主要特色。黑泉水库于1996年9月开工建设,2001年投入使用,总投资5.26亿元,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具防洪、发电、环保功能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整个工程由砼面板堆石坝、溢洪道、导流放水洞、灌溉发电洞、电站厂房及升压站、供水工程组成;最大坝高123.5米,库容1.82亿立方米,为我国在建同类坝型中的第三高坝。“高峡出平湖”是黑泉水库的真实写照,5.34平方公里的水面,将两岸青山翠谷倒映无遗,边麻梁半岛将水体视觉一分为二,使高峡平湖既富于圆润流畅,又极尽曲折变化。
泼水佛 在黑泉水库大坝东侧下方公路旁,有一巨大石崖翼然凸兀,刀削凿劈般平滑的崖壁上,有一佛像笑盈盈盘腿坐在莲花宝座上,面容安详和善,衣冠褶纹清晰可见,无论远观近看都给人一种栩栩如生的感觉,但此佛一般不会轻易“显身”,只有善男信女或游客沐手焚香之后,将洁净的甘泉泼于其“身”才会显现。因而被人们称为“泼水佛”。
2、 画屏山 画屏山主峰在今宝库乡五间房村处。它南至城关,北通甘凉,山势迤逦,轩敞如屏。春夏之交,啼鸟嘤鸣,山花争妍;夏秋季节更觉天高地阔,层林竞秀,如一幅天然画屏。“画屏秋净”系大通古八景之一。明末清初廖溪苏填词赞道:“山势画屏开,六曲平裁,西风无限送秋来。落尽腥红山径晓,霜叶成堆。此境隔尘埃,点绝莓苔。天峰倒影入楼台,一片浮光都扫尽,小胜蓬莱。”
3、宝库峡其他景点:
温泉 在宝库河上游雄奇峻拔的月牙山下,有5处相近的温泉,48℃的温泉在海拔3750米的岩石边以每秒0.15立方米的流量,冒着热气、吐着气泡、喷涌不息。清澈透明的泉水甘爽适口,既可饮用又可治疗多种疾病。
丝路商旅 丝路商旅乃宝库石林的美称,位于宝库河上游月牙山附近。山脊石林群绵延数里、千姿百态、巍峨屹立。岩石有的像塔、有的像古堡、有的似野兽、有的如骆驼。远远望去,恰似一骆驼队缓缓行进在荒漠的余辉里,耳畔仿佛还听得见那飘忽不定渐渐远去的驼铃声。站在石林之颠眺望远山旷野,但见群峰皑皑,牧羊点点,巴音风光尽收眼底。
达坂山隧道 位于宁张公路109公里处。雄伟的达坂山横亘在省会西宁和海北州门源之间,群峰耸立,巍峨挺拔,是北入门源、祁连及河西走廊的“咽喉”要地。隧道海拔3792.75米,全长1530米,净高4米,采用并实施了国内外先进的防冻害、防渗漏措施。经过4年的艰苦奋战,于1999年8月18日通车,缩短里程5.2公里,使“千难万难的鬼门关比不上风雪的达坂”成为历史的陈迹。
佛沟 佛沟在宝库峡入口处。据说清朝末年这里独自住着一个大个子麻和尚。他务佛事,守山林,间或与云游僧人来往。现今崖底缓坡的乱石丛中还可看出搭过窝棚的痕迹。佛沟不深,山势却较陡,桦树杂呈的丛林显得有些稀疏。更多的是那些突兀冷峻的岩石,最出名的是山顶那块向前扑出的悬壁,叫神仙架。传说古时有神仙,欲架桥连接西北二山以便修炼之事,不料上苍不允,因为真正修炼无捷径,架天桥是投机之举。虽然石桥未成,但却留下了让人遥望、又令人沉思的神仙架。
二、国家森林公园察罕河景区
察罕河森林公园景区位于大通县西北部,达坂山南麓宝库林区内,面积3144公顷,海拔2868至4235米之间,北高南低,呈狭长河谷地貌。整个景区在地质构造上属祁连山结晶岩岫。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海浸、风化、水蚀的作用,垂直节理发育,岩体裸露,构成了奇特怪诞、险峻挺秀的造型地貌。察罕河,蒙古语意为白色的河,形容其水质清澈,白浪翻滚。察罕河因河而得名,其山水之美皆因大自然的“天造地设,鬼斧神工”的伟大力量、神奇造化。景区海拔高,属大陆性气候,年降水800毫米以上,气候温凉湿润,夏季平均气温12℃左右,是理想的避暑胜地。景区保持着苍古的原始森林状态,大小100余条水道若隐若现,如梦如幻,如诉如歌。溪水在乱石中分合跌宕,时而似不羁的野马急泻奔腾,时而如多情的少女浅唱低吟。众溪流飞崖跳涧,造就了50余处优美壮观的瀑布,这些瀑布仪态万方,美不胜收。整个林区树木葱茂,清泉丝丝缕缕,琴韵铮钅从,空气清新,令人神清气爽。各种山珍、野果以及珍禽异兽,更增添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感激之情。正如宋代大诗人梅尧臣赞美的那样:“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如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鸣。”察罕河因而不仅是旅游胜地,也是人们回归自然的绝妙佳境。
天然的造型地貌,给察罕河带来的总体特色可用“奇秀”二字来概括。这特点突出地表现在石林、瀑布、杜鹃、圆柏、冰雪五个方面。因为雄伟、粗犷、洒脱、险峻、秀雅、圣洁,造就了察罕河的“五绝”。
“一绝”石林:群峰环拱,峰脊石林群千姿百态、绵延数里。它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如“唐僧诵经”的逼真;“猴子观林”的可爱;“将军岩”的威武;“玉兔盗仙草”的神气……不少奇石移步换形,变幻莫测,令人叹为观止。
“二绝”瀑布:景区内瀑布流畅多姿,飘逸洒脱。如三层叠落,垂直落差达60米的猎人沟瀑布;变幻多姿的“双龙戏水”;如星垂落的“域外天河”;气势不凡的“高峡飞瀑”以及许许多多无名飞瀑,连同汇聚起来的溪、涧、峡谷,使察罕河静中有动、动中有声、阳光照耀、熠熠生辉,形成了动人心魄的交响诗画。特别是“高峡飞瀑”以“之”字型从天而降,落差百米,气势恢宏,蔚为壮观。
“三绝”杜鹃:在盛夏的情韵中,少不了那漫山遍坡的杜鹃花。这美丽的“杜鹃仙子”,在寒温性针、阔叶林带的阴坡上部,错落有致地争相竞秀。粉杜鹃温柔天真,白杜鹃清纯圣洁,紫杜鹃神秘高贵。尤其是白色的陇蜀杜鹃,瓣大蕊红,散发着清香,素雅清秀,如点点丹砂晕染的白绢,形成“杜鹃啼血”的绚丽色彩。
“四绝”圆柏:景区内圆柏尽属祁连圆柏,在这里失去了参天的雄姿而变得小巧玲珑。它们或搭手相戏、或打坐盘膝、或共浴爱河,于舒展自如中透出一股秀外慧中的儒雅意蕴,为察罕河增添了不少动人的情趣。
“五绝”冰雪:北国的严冬里,察罕河更是银妆素裹,处处冰清玉洁。往日里欢腾跳跃着的溪流、涌泉被凝为纯白晶莹的固体,有的高悬在崖顶,有的横卧于草丛;雪花覆盖着林梢,飘飞在枝头;尤其是常青的圆柏和杜鹃,在冰雪的映衬下显得生机勃勃,形成“绿白相间”的美妙景色。湛蓝的天际线上,皑皑雪峰巍然耸立,在灿烂阳光照耀下与白云相辉映;当春花灿漫、万木吐绿之时,冰雪依然固守着最初的坚韧,与红的花、绿的草共展娇容。即便是盛夏,乌云骤起,偶尔还会飘起鹅毛大雪,雪后枝头,赏心悦目,分外妖娆。
三、国家森林公园鹞子沟景区
“松接白云天不堕,林连群峰涌绿浪”的鹞子沟,位于大通县东北部的东峡林区内,主要由两条自北向东南平行的山脉组成,东依达坂山,西接老爷山,南临互助县,北对广惠寺。面积1633公顷,海拔2700—3300米,年均温度2.9℃,夏季降雨丰沛,气候宜人,距县城桥头镇18公里,是旅游观光、避暑疗养和进行森林浴的好地方。
鹞子沟即鹞子沟山,是青海云杉的主要分布地区,伴生有桦木、山杨等。云杉生长总量达44%,在全国云杉生长总量中占第一。云杉树型为塔状,观赏价值高,在西北素有“绿伞”之称。据史料记载:“去县城(即现城关镇)东六十里,山地肥沃,林木萧参,奇松古柏,大至数围。宁城构造取材,多资于此。”新中国成立以前,青海军阀马步芳曾于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勒索鹞子沟林材30000株,次年,又假造凭据,将鹞子沟一带20多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全部据为己有。公元1938年至1940年,先后三年时间,森林砍伐殆尽,鹞子沟变成了秃丘荒岭。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精心抚育管护,林相残败、黄土裸露的鹞子沟又获生机。如今森林覆盖率高达82.9%,林相整齐美观,蓊蓊郁郁。步入林区,在苍莽丛林中寻找小径跋涉前行,高峻深密的苍松就像两面“绿壁”,遮天蔽日,倒影如墨。纵横交错,曲曲折折的林间小道上,露珠闪耀着点点荧光,更增添了几分清新幽静的气氛。有时上空露出一线蓝天、射进几道阳光,光照处只见云蒸霞蔚,岚烟缭绕。山下晴天丽日,林间野果满地,地瓢儿、莓子、面蛋蛋、鸽子嘴应有尽有;鸡冠菜、鹿角菜、蕨菜簇簇丛丛。光是蘑菇就有丁子菇、鸡蛋菇、黄菇、仙菇等好几大种类。植物种类繁多,有的高大挺拔;有的虬枝盘旋;有的娇艳妩媚;有的婀娜多姿。微风吹拂,松涛澎湃,四季景色各异,是距西宁市最近的天然“森林浴场”。
景点
1、尕寺尔地处鹞子沟口,地势平坦开阔,依山傍水,松软茂盛的青草上布满各色帐房,是游客休憩及停车的大本营,提供有餐饮、骑马等服务项目。
2、松海探幽 苍松高峻深密,遮天蔽日,脚下厚厚的松针疏松绵软,置身其间,无不被其幽静、奇妙的景象所陶醉。秋雨季节,肥嫩的蘑菇冒头而出,令人欣喜。
3、深溪蓄翠 源于鹞子岭,清澈明亮的溪水顺着草丛,越过青苔琤琤,淙淙流入东峡河。地势陡峭处,溪流奔腾直下,浪花翻卷,水声铿锵;平缓低凹处,水流潺潺,阳光映照,波光熠熠,汇成汪汪一碧时翠如胆汁,与青山、苍松、绿草共同构成层次丰富、色彩变幻的绿色海洋。
4、盆子坑 处于鹞子沟中心部位,苍松蓊翳,幽岫含云。据说鹞子沟的所有物产都源于此。当地流传着许多有关盆子坑的奇异传说。到此游览不妨听一段神奇的传说,再寻访一下神仙踪迹,然后悠哉游哉地做一日安然的“游仙”吧。
四、 国家4A级景区——老爷山旅游风景区
老爷山系鞍山一山峰,位于大通县桥头镇东侧北川河畔,是大通县中部的一座主要山峰,面积约2.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928米,相对高度达486.5米。因山顶原有太元宫(即关帝庙),俗称“老爷山”,又称“元朔山”、“北武当”。其山势呈西北——东南走向,整个景区山体岩为中震旦纪石灰岩,土壤分山地棕褐土、黑钙土和粟钙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历经沧海桑田的变迁、风化和水蚀,构成了奇特怪诞、险峻挺秀的岩洞、峡谷地貌。景区属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凉爽,气温较高的7月份平均气温13.9℃,年平均降雨量508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66%。在自然植被为草原化草甸类型的景区内,林木繁茂,空气清新,动植物种类繁多。老爷山景区因其保护完好的自然风貌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成为旅游和避暑的佳境,被列为青海省九大旅游区之一。
天然的造型地貌,构成了老爷山“雄、奇、险、幽”的独特神韵,“参天奇石秀,拔地老松苍。野鸟迎人语,山花夹路香”。闻名遐迩的老爷山正以其“苍松蓊翳、石磴盘梯、川流萦带、风景佳丽”吸引着四方游客。
朔山雄 山势巍峨挺拔,岩石突兀而出,游廊绕于半山之间,小亭立于峭壁之上;抬头望,山峰云霄缭绕,低头看,北川如练。
朔山奇 岩石苍劲嶙峋,奇松罅隙而生,山顶佳木如盖,山腰翠岗如屏,山脚碧草如茵。层峦叠嶂,乔灌杂间,万树溢翠,葱茏欲滴。
朔山险 小径迤逦迂回,两侧密生黑刺芒草,脚底滑石、青苔,尤其是落叶覆盖的深秋,白雪皑皑的冬日,迂回攀援中,险象环生,令人望而却步。“无限风光在险峰”险绝处,才会出现绝佳的风景,登山的乐趣也正在于此。岁月无痕,工匠胼手胝足的凿挖,如今已有了拾级而上的宽阔大道。
朔山幽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幽源自松涛柏韵,来自密林深藏着的亭台楼阁,以及悠扬的梵音、婉转的鸟啼、秋虫的和鸣;幽远的清香,幽暗的岩洞,幽静的密林,幽深的庙宇,无时不在吸引着游人寻幽览胜。
景点:
1、山门 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的山门采用中国传统对称的建筑布局,以登山石阶为中轴线,一正门两侧门,相依相辅,气势恢弘,古色古香。山门上方书有“雄峙三川”四个镏金大字,另一面书有“灵山胜地”四字。山门内左侧立有著名书法家李海观书“朔山雄姿”四字。而苍劲有力的“老爷山”三字则镌刻在一巨石上,被放置在进门最醒目处,成为这一景区的重要标识。
2、关公大殿 进入山门,拾级而上,迎面即是关公大殿。大殿内塑有关公像,左有周仓持刀而立,两厢墙壁上绘着关公生平的壁画。殿宇巍峨,殿内终年游人不绝,香火不断。
3、观音洞 出大殿沿登山石阶上行,在右侧山洼中建有尼姑庵一座,取名“观音洞”。
4、感应寺大殿 与关公大殿上下垂直呼应,大殿飞檐斗拱,屋脊安有宝鼎,殿内精雕细镂,殿外流光溢彩。内塑大佛五尊,惟妙惟肖,中间为释迦牟尼,阿南、伽耶两童子侍立两侧。佛祖左侧为弥勒佛、普贤菩萨,右侧为药师佛、文殊菩萨。佛像虽是新近落成,但雕工精细,慈祥端庄、雍容大度、气宇轩昂。大殿地势较高,游人可在此一览县城风貌。
5、长廊 在半山腰上,如一条游龙,曲折环绕,全长达213米。仿古样式的建筑,显得古朴雅趣。长廊内描绘着色彩鲜艳、栩栩如生的壁画,大多取材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在此小憩,既可欣赏壁画又可尽情观赏四周美景。山川河流、城镇村落尽收眼底。放眼远望,明代长城在群山之颠蜿蜒起伏,峰火台历历在目。
6、 玉皇宫 登元朔山极顶,即至玉皇宫。山门两侧各绘一门神,怒目圆睁、面目狰狞。进入四合院,便见彩绘一新的大殿。大殿采用双层拱楼结构,飞檐翘角,丹栋虹梁、灰色瓦垅,别具一格。大殿四角各嵌有一条龙头,瞰视四方。殿脊竖立的两条龙呈腾云驾雾之状。殿内塑有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等神像,雕刻细腻、道风仙骨、栩栩如生。来到玉皇宫刹时便有了俯视八极、一览众山小的意境。每年“六月六”期间,此处都要进行一年一度的朝山盛典。从一年四时充溢山间的香火之气,便可知老爷山自古有“北武当”之称,的确名副其实。
7、亭台楼阁 信步漫游老爷山公园,令人赏心悦目的还有那精心点缀、各具形态的亭台楼阁和镌刻其上的楹联佳句。迎霞亭、爱晚亭、红叶亭等各具特色,布局巧妙。半壁亭、望峰亭造型优美、洒脱飘逸。半壁亭有诗句曰:“三川碧流朔山景,一幅画卷半壁亭。漫步云间七彩路,四时风光时时新。”
其他景点:金蟾望月、飞来石、上山虎、将军岩、老虎洞、火烧台、雷公殿等景点,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各具特色,引人入胜。老爷山让人鉴赏、品味,令人流连忘返。
五、娘娘山旅游风景区
娘娘山,又名金娥山、金山,位于桥头镇西侧,距县城5公里。起于黑林、止于景阳川,环绕县境西南部,首尾50余公里,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与老爷山对峙。娘娘山岗峦起伏,危峰突起,直插云天。《后汉书》和《汉书》都曾管它叫“昆仑”,它的主峰海拔为4010米。此山的天然林区有12000亩,苍松翠柏,赤桦白杨,郁郁葱葱。其山势峰峦叠嶂,间或峭壁林立,山间溪水潺潺之声不息,林间百鸟鸣唱不绝。
娘娘山表面覆盖黄土,下部则由厚达3000米以上的千枚石、极岩、变砾岩构成。局部地区有总厚在1000米以上的石英岩、砂石。岩石质地坚硬,表面均有风化现象。娘娘山景区年平均气温为28℃,一般7月份平均气温13.9℃,年降雨量达800毫米以上。云飘之间忽落濛雨,云移之间又现晴空。山顶由于高而寒,白雪覆顶一片洁白。山腰雾缭云绕,间见鲜花盛开,美丽娇艳,赏心悦目。而深秋桦叶如火,山高雾淡,夕阳晚霞,妆如流金,秀绝金娥。大通古八景之一“夕照流金”即指此山。
娘娘山之美丽表现在:高、美、神三个方面。
高:登上山顶,极目远眺,遥见南面耸立在西宁市凤凰、土楼二山上的南、北禅寺;北边的达坂山壁立万仞,白雪皑皑。“一峰拔地起,四望众山小。”就连巍峨壮观、久负盛名,被人们称为“仰半肚儿摸着天”的老爷山,相形之下也显得低矮了许多。
美:桦树林、苍松、白杨负势竞上,郁郁葱葱。13.7万亩草地上百花吐艳、彩蝶飞舞,山上湫池如境。庙宇肃穆,绿草如茵,鸟语花香,难怪传说中将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的地点安排在这里,美景竟令“众仙”陶醉。有《春日登金娥》诗云:“雪霰晴日扬,拂面微感凉;阵阵送清气,纷纷泛银光。雁落明长墙,雉鸣金娥梁;遍野丛枝头,不日竞群芳。”
神:娘娘山的由来和它的很多景点都有丰富的神话传说,比如“塌庙台、神仙洞、炮台、二郎石”等景点名称都来源于神话传说。
多彩的民族风情走廊
民族风情状况
大通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五千年以来,曾先后居住过多种部落、部族和不同的民族。1985年底,有回族、土族、汉族、藏族、蒙古族、满族、撒拉族等25个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辛勤劳动,和睦共处,繁衍生息,相互影响,逐渐融和,为改造生存环境,提高生产力的发展,建设美好生活,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对开发大通做出了重要贡献。
1、回族
来源 大通回族的来源,据史书记载和其他资料考证,在不同时期,从不同方向迁徙到大通地区定居的。
一是元代初年阿拉伯传教士固土布·兰巴尼·尔不东拉到云南传教,后率信众来到西宁传教,归真于此。其弟子穆罕默德·麦亚迪带随从21人来到北川塔尔一带给当地的蒙古族医治疾病并进行传教。后留居于此。
二是明代从河西走廊进入大通的。明时有几百回民因战争失败先后逃来大通,被蒙古部落首领怀阿尔赖、刀尔吉、麦力干收留,安置于北川营、白塔、南门一带,许“各仍其俗”,筑堡盖房从事农业生产。逃来的这些人中许多人原是工匠,“善火器”,“多技艺”。
三是移民来的。相传明洪武年间,南京珠玑巷居民因罪迁来西宁,其中有不少回族,以张、王、李、赵四姓为多。清雍正年间(公元1723—公元1735年),曾实行“移民实边”政策,从甘肃甘州(今张掖)、凉州(今武威)、河州(今临夏)等地移来的人中,回族占很大数量。现在塔尔镇的“凉州庄”、“河州庄”等村名,即由此而来。“回民,本回回遗族……清雍正间,或由河州,或由甘凉,或由西宁府属邑渐次迁入,日增月盛”。(《大通县志·种族志》)。又据甘肃《导河县志》记载:“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东川庠生杜照融等一百余户迁于西宁后子河。”现在大通后子河村的大部分回族的先辈是河州东乡人,以马姓居多,至今还保留着东乡语音。
四是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甘肃回族军官丁国栋、米喇印在甘州(今张掖)起兵反清,并分兵来到大通河岸进行联络,西宁等地回民起而响应,遭清军镇压,次年兵败,参加起义的一部分回族被青海和硕特蒙古安置于今门源、大通等地,为当地蒙古头人垦田纳赋。另有一部分回族因惧罪逃来大通白塔城、新城等处开田立舍,从事农业和手工业。“(顺治)六年因回番丁国栋之乱,回民惧罪者逃于白塔等处,开舍立田,招聚逃亡,累至万户”(《甘肃通志稿,将军郎谈奏议》民族四——移徙11—12页)
五是清初阿拉伯传教士名赛耶迪到大通地区传教,后因盘费罄尽,被入赘到城关地区孙姓汉族家,后子孙繁衍日多,成为大通孙姓回族来源。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大通改卫为县,加拨西宁所属十堡归大通,内石山一堡皆为回民。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在河湟事件中反清的回族起义被镇压后,从湟中多巴、扎麻隆等地将一部分回族迁到今岗冲地区垦地居住。
六是由于经商、逃避兵役、粮款、差役等从青海东部农业区各县迁入。这些情况以民国时期居多。
县内回族居住地区的变动,主要有两次:一是清同治年间回民反清斗争失败后,原居住在宝库一带的回族,被迫迁到新庄、峡门。光绪二十一年在河湟事件中反清起义失败后,原住在黑林一带的回族被迁到塔尔沟、韭菜沟、旧庄、凉州庄、奔康滩等地,宝库、黑林地区成了汉、藏、土族居住的地方。
民国八年(1919年),大通全县有9211户,其中回族为3963户,占总户数的43%以上,主要分布在北川河沿岸。当时全县共有33堡,其中伯胜堡、极乐堡、良教堡、雪沟堡、峡门堡、新庄堡、旧庄堡、凉州堡、河州堡、石山堡等地主要居住着回族。
语言 大通回族以汉语为自己的母语和文字,以青海方言为主。由于族源的不同和宗教信仰的影响,同时与周围其他民族的长时期交流,这些民族语言中的不少词汇也逐步融化于回族语言中。大通回族的语言特点是阿拉伯语、波斯语词汇和经堂语占有一定的比例,即:汉语(主体语言)加阿拉伯语、波斯语词汇、经堂语和其他语汇。
饮食 大通回族以面食为主,一般有面条、拉面、面片、蒸馍、花卷、烘锅馍等。逢年过节或亡人忌日要吃油香(即油饼),并做出丰富多彩的各种面食,如馓子、各种甜食花花、各种点心等,用于招待客人和装点节日的吉祥气氛。遇有喜庆或招待客人时喜用“双碗”(一碗烩菜、一碗米饭)、肉包、糖饺、手抓羊肉、大盘鸡或炒“四碗”、“八盘”等菜馔。饮料方面,喜喝放有花椒、姜皮、草果、桂皮等调料的“热物茶”和放有桂圆、冰糖、葡萄干、红枣、枸杞等的“八宝盖碗茶”。
回族忌食猪肉及骡、驴、马等不反刍的奇蹄牲畜和一切自死物的肉、血,忌食凶恶性毒的动物、飞禽和水族类。宰杀牛羊家禽必须请阿訇或懂得教规和宗教操守好的人方可。同时,一般忌酒、烟等致人麻醉之物。
服饰 回族男子都戴无檐平顶圆帽,俗称“顶帽”,一般以白色为多。中、青年男子夏天喜穿白色对襟小褂或衬衣,外套黑色坎肩或马夹,冬天穿青布对襟棉衣或皮衣,宗教人员和老年人及经常礼拜的人备有“准白”(胸前对开的青色或灰色的长大衣)、特思达尔(缠头布)为礼拜服装。
妇女的服饰大致与汉族相似,如各种花色的大襟上衣、红袄;各种颜色的坎肩或花衬衣,配以艳丽的披沙丝巾或青、绿色盖头,鲜艳潇洒,精干大方。妇女的盖头是从女子“出幼”(9-12岁)开始,出门必戴,一般分绿、青、白三色,少女、年轻妇女戴绿色,中年妇女戴青色,老年妇女多戴白色。在家时根据年龄则戴各色绣花软帽,一般以白色居多,将发辫盘在帽子里。佩戴耳环、戒指、手镯和项链很普遍,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周围环境的影响,服饰有了显著的变化,时尚与新潮服饰成为青年男女青睐的对象,特别是城镇青年,其服饰打扮已看不出民族特色了。
居住 回族一般围寺聚族而居,独门独院,多以北房为主,庭院多植花木。厨房、厕所另设,每家都备有浴具“汤瓶”,沐浴多用淋浴吊罐或用“汤瓶”冲洗。回族人民十分重视个人卫生、饮食卫生、居住卫生,无论男女,四季经常淋浴,有大净、小净之分。屋内有土坑,陈设有炕柜、面柜、门箱等,多数漆为红色,并绘以花卉。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屋内陈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沙发、衣柜等新潮家具进入了千家万户。屋内多数悬挂“克尔白”(天房)图和阿拉伯书法及回历图等。忌挂有人物、动物等有形象的画幅。
由于讲究卫生,加之禁烟忌酒,并参加每日时的礼拜,因而回族人民的体质比较健康,百岁老人较多。
婚嫁 大通回族的婚嫁以三个重要条件为前提:一、男女双方都是穆斯林;二、男女双方都同意;三、要有两位理智健全的证婚人。另外还要征得男女双方父母的同意。婚嫁的一般程序是:请媒(介绍人)、提亲、送彩礼、迎亲、举行婚礼仪式(请双方阿訇念“尼卡亥”、摆嫁妆、抬针线)、回门、送东月(下试刀面)等。婚礼居多选在主麻日(星期五)或星期三、星期四举行,一般回避歇闪白(星期二),认为这一天不太吉利。
迎亲时先由新郎、伴郎和两位娶亲妇女带着“伏衣”、“面罩”、首饰等到女方家,并由男方东家邀请媒人、本村阿訇及近亲叔伯郎舅等去娶亲,同时女方东家也请家族长辈、本村阿訇及至亲等恭候迎亲队伍,然后入席,席毕,请阿訇主持婚礼仪式。
新娘出嫁时由两名妇女作为伴娘送亲,有压车马或压箱小孩一人,另有女方亲朋中的青年男子们骑马或车护送,叫做“压妆”。入洞房时有燃香、喝喜茶、吃碗菜(俗称喜熬肉),床上铺红毡,四角及中间堆放核桃、红枣等礼仪。
摆嫁妆,指针线仪式。随着送亲队伍的到来,在男方家举行,由女方家主妇主持。稍前时辰,新娘向男方的长辈及至亲行拜见礼。
回门,是新郎、新娘和新郎母亲等,回拜新娘父母及亲友之礼仪。
送东月作为整个婚礼的终结,由女方父母和至亲带着新娘来到男方家,席间让新娘下厨端面,谓之下“试刀面”,标志着新娘已正式成为男方家的女眷或主人了。
新中国成立后,除个别人外,都按照《婚姻法》规定,先申请办理结婚登记,然后举行婚礼仪式。
丧葬 回族实行速葬,殡埋不用棺。人殁后,首先给亡人瞑目、合口、顺二足、停尸于床,停尸方位脚南头北。然后与阿訇、长辈及亲友商议办理丧葬事宜。临葬前,由亡人近亲给亡人“濯水”净身(女尸请年长妇女洗身),然后穿上白色殓布(阿拉伯语称“开凡”)抬至清真寺,在掌教阿訇率领下站“者那则”(举行殡礼),接着移尸至墓地下葬(妇女不送殡),同时转“伊斯嘎推”(用钱财替亡人赎罪),并给前来送殡的所有人散钱。念《古兰经》直至坟土堆起,至此丧葬仪式结束。
葬后四天、七天、一月、四十天、周年等,上坟念经,并在家念“亥听”(《古兰经》章节)待客施舍,做油香分送邻居亲友。
大通回族一般是以村为单位实行公墓制,也有以家族为单位的。不信风水,也不择时日。葬圹南北长六尺,东西宽三尺,深约六、七尺。西旁开偏洞,头北脚南,北做土枕。
回族崇尚节约,不重繁文缛节。丧葬的特点是清洁和节约,互相合作。不管与亡人家认识与否,只要得知谁家“无常”(死亡)了人,就有义务到亡人家去慰问,并为亡人站殡礼、作祈祷。亡人家不穿孝服,不招待送殡的客人。倘若丧家有困难,大家即予以资助。
节庆 回族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开斋节又称“小尔德节”,经过伊历莱麦丹一个月的斋戒后举行;古尔邦节又称大尔德节,凡是有条件者均要宰牛或宰羊,所以又叫“宰牲节”或“忠孝节”;圣纪节是纪念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先知的诞辰纪念日,每逢这些节日,人们衣冠一新,身带美香,走亲访友,互道“赛俩目”,表示庆祝和问候。
风尚 回族人民性格直爽,聪明智慧,勤劳勇敢,热情好客,善于经商,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无论在哪里,他们都能以自己灵巧的双手创造财富,供养父母和抚育子女。认为靠劳动的收入是正当的,劳动挣来的钱是洁净的。他们极端憎恨那种以不正当手段——偷窃、抢劫、贿赂、赌博、贩毒、投机等获取不义之财,过骄奢淫逸生活的人,认为那是罪恶,这样得来的钱是最肮脏的东西,是“哈拉目”(阿拉伯语,意为非法),干这些勾当的人,生前遭人咒骂,死后要进“多灾海”(波斯语,意为火狱)。
回族有着良好的团结互助精神和浓厚的民族感情。如果谁家遭到他人的欺侮,他们便会团结一致据理力争;谁家有了困难,大家就会进行帮助。
回族很重视礼节,对老年人、长辈、阿訇和有学识的人都很尊重。年轻人、晚辈见长辈、老年人和有学识的人总要抢先说“赛俩目”问安,诸事请教;路上相遇,总是让开道路让长辈或老年人先行。在家庭中晚辈尊重长辈,子女孝敬父母,老有所养,幼有所育。
2、土族
来源 大通土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公元4世纪初(西晋永嘉末年),鲜卑人吐谷浑率部西迁至甘肃南部和青海东部,建立土谷浑王国。土谷浑疆域包括今甘肃临夏、青海的同仁县,南至四川松潘,西至河南(鲁仓附近)自洮水西极白兰(山名,在青海西南),出西零(即西宁),包括大通在内。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唐安置诺曷钵夫妇住鄯州(今西宁),徙其部众数千帐于浩门水南(今门源、大通、互助一带)。
吐谷浑政权灭亡后,一部分逐渐融合于汉族;降附吐蕃的融合于藏族;留居凉州,祁连山一带和浩门河流域的吐谷浑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藏、汉、蒙古等民族融合,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土族。“……土民蕃衍分布大通河内外。”(《秦边纪略》卷二)。
据史载,明及清初土族分布的地区同唐、宋时期土族先民吐谷浑人活动地区一致,也同今天土族分布的地区基本一致,说明土族形成后,一直居住在河湟一带。大通的部分土族是清代从互助等地陆续迁徙来的。
语言 土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其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亦即东胡系统的民族语言。土族语言分互助、民和、同仁三大方言区,其间有一定的差别。大通土族语言属互助方言区。
饮食 土族的先民,早期从事游牧时,以肉类、乳品为主。元明以后转向农耕后,则以粮食、薯类为主。土族人喜饮奶茶,食酥油炒面,逢年过节,多爱吃油炸的“薄什左”、“盘馓”、“馓子”等食品和大块猪肉或手抓羊肉。部分地区招待客人时,端上内盛大块羊肉的正方形木盘,上插一把五寸刀,依然保留着游牧生活的痕迹。平常招待一般客人时,喝茯茶,吃锟锅馍或青油煎饼等。另外,土族妇女的“沓乎日”(一种在灶内烤熟的馍)做工考究,往往作为礼品送人,在其他民族中享有盛名。还有“哈力海”(萱麻叶粉和青稞面搅拌的面糊,用油煎饼卷着吃),又名“背口袋”,是一种比较奇特、别致的民族传统食品。遇到打庄廓、盖房、取捆子时,还有吃“海流”(即油炒面)的习惯。土族一般喜欢喝酒,大部分人家都会自酿“酩西留”(低度青稞酒)。婚嫁宴请客人时吃“麦草席”。这种宴席一般设在庭院或宽敞地方,下铺麦草,上支长条木板,将各色馍、饼、菜肴等食品摆在上面,客人坐在麦草上食用,近年来,临近城镇的人多半不用麦草席,而用“方方席”招待客人,即每桌八人的“桌席”。宴席也有八碗、十碗、八盘等菜肴。
服饰 土族妇女戴帽,辫发用红棉绳贯青铜钱垂于脑后,耳缀大环,银、铜不一。足穿腰袜,衣服不论绸布杂以五色,束之大带。身穿小领斜襟长袍,两袖由红、黄、绿、紫、黑五色彩布圈做成,鲜艳夺目、美观大方、富有民族特色。长袍上面有黑色、紫红色或镶边的蓝色坎肩,中青年妇女穿这种长袍,腰系宽而长的彩带,带子两头有美丽的刺绣,穿镶有白边的绯红百褶裙,裤子膝下部分套着黑色或蓝色的“贴弯”(裤筒),足穿绣花“腰鞋”(即在鞋口缝制一尺多长的红布筒)。老年妇女不穿五彩花袖衫,不系绣花彩带,头戴黑色卷边毡帽或礼帽。未婚女孩梳一条辫子,扎红头绳,着红色“贴弯”。一般妇女头戴饰有丝棉的毡帽或礼帽。
青壮年男子戴织锦镶边的毡帽,也有戴“鹰嘴啄食”的毡帽,身穿小领斜襟,袖口镶有黑边的长袍,或穿绣花高领的白色短褂,外套黑色或紫色的坎肩,腰系有色长带,穿大裆裤,系两头绣花的长裤带和花围肚,小腿扎“黑虎下山”(上黑下白)的绑腿带,穿花云子鞋。老年人一般头戴黑色的卷边毡帽,或镶有兽皮的“四片瓦”帽子。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土族青壮年男子的服饰亦有了明显的变化,绝大多数人已不用传统服装,而改穿时装,穿着打扮与汉族一样了。
居住 土族大都是聚族而居,自成村落。一般每家都有庭院,土语叫“日麻”。庭院中央有圆槽,中间高竖麻尼旗杆。大部分人家在伙房里都有连锅台的烧炕,每次做饭,饭熟了炕也热了。冬天常在烧炕上煨一堆火,用以取暖。土族人民还喜欢把庄廓墙用白土泥抹光,给人以整洁、美观之感,至于房舍布局结构一般和汉族相似。有的人家门顶上安装有随风转动的“麻尼轮”。由于土族信仰藏传佛教,庭院台阶前修有煨桑炉,家中供有神佛像。
婚嫁 土族的婚礼分为请媒、定亲、送礼、娶亲、送亲、结婚仪式、谢宴等程序。
请媒后定亲、送礼均由媒人联系,两家共同商定时间。喝媒酒、定亲事、讲彩礼、送彩礼等习俗大体与汉族相似。
娶亲的前一天,男方通过媒人向女方家送“麻泽”(即羊肉或猪肉若干斤),供女方家招待客人用。傍晚,男方家派两名能歌善舞的“纳什金”(娶亲人),带上娶亲的礼物(酒、羊腔肉、蒸馍等)和新娘上马时穿戴的服装首饰(红包头、红头绳、上马袍、下马裙、上马鞋、木梳、胭脂等),拉一只白母羊到女方家去娶亲。当“纳什金”到女方家时,男人们热情地迎接。这时,阿姑门跑进家里,关闭大门,唱起“唐德格玛”(土族对答歌)等,“纳什金”用歌对答之后,才开门请进。“纳什金”进门时,阿姑们从门顶上向他们泼水。“纳什金”刚上炕喝茶、吃饭时,姑娘们又唱起“纳什金斯果”(即逗笑“纳什金”的歌),阿姑们唱完后,“纳什金”也要唱歌、跳舞,直到鸡叫头遍才结束。
鸡叫二遍时,开始给新娘改变发式,即请新郎亲手将系在新娘辫子上的红头绳解下来。接着在堂屋举行出阁仪式,整个仪式是在唱歌、跳舞中进行,一直唱到新娘上马。
上马起程仪式举行后,由新娘的亲属8至10人组成“红仁切”(送亲喜客),护送新娘到婆家。新娘到男方家后,举行拜天地仪式,答谢媒人,边唱歌,边敬酒。在院中铺草,搭上木板招待“红仁切”,直到第二天吃“起发面”婚礼才算结束。
娶来新娘的当天,对前来贺喜、送礼的亲友一般当即招待。
丧葬 土族一般实行火葬,也有部分地区实行土葬的,人死后,一般在三至七天内送葬,举行丧礼要请喇嘛念经,请本村老人念嘛呢。在此期间,亲朋前往吊唁、烧纸、献馒头等。
入殓时,先脱去死者衣服,使成蹲状,双手合掌,两拇指撑于下颌骨,用五寸宽的长条白布捆住。上穿蓬式“布日拉”(丧服),下围布裙(老年人用黄布、青年人用白布),入殓在木制的灵轿内,然后送灵轿至火化现场,将死者面向西方进行火化。第二天,将骨灰装入一尺长的木匣或瓷罐,暂时埋到临时选定的地方,待来年清明节再转入坟地。子孙服丧一般为四十九天。土族无特定丧服,只穿素服,当年一般不贴春联,不走亲访友。
节日 土族的传统节日,除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与汉族基本相同外,本民族的节日,喜庆主要表现在赶庙会和唱“花儿”等活动当中,如过去大通地区农历正月初八日龙曲寺(即奴木齐寺)的观经会;三月十三日平安寺的“晒大佛”(弥勒佛)会;六月十四日祁家寺观经会等,新中国成立后,祁家寺逐渐变成“花儿会”和“物资交流会”。节日和庙会上除进行物资交流外,还进行赛马、唱“花儿”、表演武术等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
风尚 土族人善良敦厚,温良谦和,重礼节,敬宾客,凡是前来拜访和登门投止的客人都竭诚招待,十分热情。土族人常说:“客来了,福来了!”以高茶贵饭招待客人,并请客人喝酒,主人先向客人敬酒三杯,叫做“吉祥如意三杯酒”。客人起程时,主人在大门口向客人又敬三杯酒,叫做“上马三杯酒”。不能喝酒的客人,用中指蘸三滴,对空弹三下。土族人民对朋友忠实守信,有尊长敬老的好传统。
3、藏族
来源 大通县的藏族历史悠久。现在藏族主要居住在朔北、向化两个藏族乡和东峡、桦林、青山等乡(镇)。
藏族在唐、宋、元时称吐蕃,明以后称西番。明代,蒙古部族麦干力占据了大通地区,藏族大部被迫迁居到黄河以南,少数留居于朱固、仙米一带。蒙古北迁后,部分藏族又陆续返回大通河流域及达坂山南北麓驻牧。明末清初从仙米(今属门源)游牧迁徙而来逐步定居,并兼营农业,形成六族。据《西宁府新志》记载:“大通卫属藏族共六族,即:那楞族、新顺族(今均在门源);隆旺族、兴马族(今均在互助);向化族、归化族(今均在大通)。”又载:“向化族,卫城(今城关镇)北一百二十里,共一百户,相连归化族,头目化尔尼。归化族,卫城东北三十里,共七十九户,相连新顺族,头目阿里班固”。
向化族,主要居住在今向化乡,共有人口5038人;归化族,主要居住在朔北乡的代同庄、马场、小龙院、茅尔剌坡、李家堡、下吉洼等村,以及桦林乡的吕顺、关巴、冈察庄、月茂庄、大庄、铁童庄等村,共有人口6968人。据传他们的祖先原在北山仙米一带放牧,明末清初游牧迁徙到东峡镇的南滩村,当地群众至今还叫帐房台。后来逐步定居,开荒种地。清世祖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建郭莽寺后,六族藏民统归郭莽寺管辖,成为领地,直至1949年大通解放为止。
青林乡的绵格勒、雪里合、柳林滩、白土牙壑等村的杨、黄、赫、边等姓藏族是从海晏县金滩、银滩乡迁来的。另外还有一部分藏族,如后子河的米姓、王姓,是从湟中迁来的;景阳镇兰冲村的米纳藏族,明洪武年间湟中藏族各部落先后接受招抚之后,系定居在景阳川一带的米纳部落。
语言 大通藏族与汉族、土族等民族的长期杂居和交流,已逐渐放弃了本民族语言文字,以汉语作为共同语言来使用和交流了。
居住 大通农业区的藏族,都修建房屋,聚族而居。小块牧业区的藏族,由于常年流动放牧,一般住帐房,因其轻便适于搬迁。衣着一般上穿绸布长袖短褂,外着宽肥的长袍,右襟系带。或只穿无布面的羊皮长袍,在领口、袖口和衣襟边缘缝制有色镶边。上衣比较宽大,腰束一带,凡有零碎物件均贮于胸前背后,妇女梳成许多小辫披在两肩及背上,一般服饰有辫套,长与衣齐,套面有金银饰品。女子喜戴大礼帽。
饮食 过去以糌粑为主,喜吃牛羊肉,爱饮茯茶、酥油茶、奶茶和酸奶等,现在以面粉为主食,在节日或来客时,也烙饼,炸油馍、炒菜招待。男子喜饮酒,男女都喜爱骑射,相互交往多以羊肉方子、茶封、糖包为礼品,有时双手献上“哈达”,表示尊敬。
丧葬 丧葬有“天葬”(即把尸体送上山间葬场,让鹰啄食),也有“火葬”、“土葬”,各地不一。大通藏族现在全用“土葬”,不用“天葬”和“火葬”了。一般人死后,有去喇嘛寺烧芒茶卜算送葬日期,请活佛、喇嘛念经,聚众念嘛呢,在寺院点灯布施等习惯。
4、蒙古族
来源 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宝库乡的巴音和朔北乡的阿家堡、清平乡的阿家村三处。
宝库地区蒙古族,可能是明末清初驻牧在大通河流域的卜儿孩的遗裔,人数不多,到2004年只有500人。朔北乡阿家堡和清平乡阿家村蒙古族村民均系阿姓。据《清史稿·土司传》、《青海历史纪要》、《阿姓家谱》等提供的资料考证: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元甘肃省郎中央喇降明,令于本地听调。后授小旗、百户。封地在今乐都老鸦城白崖子庄。第三代后以阿为姓,称阿土司。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阿继德随同柴国柱总兵到西宁,经剿叛酋哱拜,委办营务,携眷居北川清水沟(现清平乡阿家庄)。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阿维林随同凉州镇中营柴公办运粮台,以功补授北川营把总,奉派马厂(今朔北)事务,子阿建寅于龙涎口(今阿家堡)卜居耕作,阿家堡的名称由此而来。
语言 大通蒙古族长期受到较浓厚的汉文化熏陶,已不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了。生活在宝库巴音牧区的蒙古族群众在通用汉语的同时,仍保留着部分蒙古语词汇。
蒙古族人民勤劳勇敢,豪爽坦荡。在岁月流逝中,蒙古族与汉、藏、土族等民族长期交流,相互融合,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其生活习俗大多与汉族相同。居住在农业区的蒙古族,与其他民族一样,住在四面有围墙的庄廓院内,房屋结构、屋内陈设与其他民族相同,因信仰藏传佛教,院内设有煨桑台,立有嘛呢杆,上挂达日齐格(即经幡旗)。男女服饰与汉族相同。
服饰 生活在巴音牧区的蒙古族,某些习俗仍保留着本民族的特点,服饰方面,已婚妇女把头发绾成双辫,装入辫套内垂于胸前,连同长袍系于腰间,下端红缨与袍襟一起长及脚面,辫套上下口用锦锻做成,每条辫套缀着六方块绣花或精制银牌,颈部戴着由珊瑚、玛瑙、松石等串成的项链,手腕戴玉石、铜或银制的手镯,手指戴银制戒指。婚嫁方面,同姓不婚,禁止姑表兄弟姐妹和姨表兄弟姐妹结婚。与其他民族通婚时,主要出现在其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相近的土族、藏族之间。
婚嫁 婚嫁的一般程序有提亲、定亲、迎亲、送亲、喝新娘茶等。以前还有换亲、偷婚等习俗。
信仰 蒙古族信仰藏传佛教,相信灵魂存在,相信天地、日月、山川、树木等自然物都有它的主宰者,即神在起着作用,认为神不仅主宰自然界,还主宰人类,人们的生老病死、贫富、成败等一切也由神支配。他们为了摆脱灾难,崇拜祭祀自然界的诸神,就产生了祭天地、祭日月、祭山川的各种仪式。
禁忌 蒙古族日常禁忌较多,如每月初八、十五日不能杀生,双日不出远门,不叫死者名讳,丧期内不问丧主好,拴牛的绳子不能拴马,阉过公畜的刀一周内不得使用。远道而来的人和马不得立即进门,在门外放火熏过方可。客人面前不翘“二郎腿”和伸长腿。禁止直呼高僧长辈名字,不能从长辈及老人面前走过,禁止妇女散发及帽子上打补丁,不准往河水里倒脏水、扔脏东西等。
5、汉族
大通县汉族,分布于全县20个乡镇,其民族来源有如下几种情况:
西汉时,汉族开始进入河湟地区。汉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后将军赵充国屯田湟中,汉族人口开始大量移入青海东部,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引进中原农业技术。隋、唐、北宋时期,均有少数汉族从内地迁居大通等地。明清时期,由于“移民实边”政策的实施,先后从南京、山西、陕西、四川、甘肃等地陆续迁居于本县境内,现在有不少人说,他们的祖先是明洪武年间从南京珠玑巷迁来的。持这种说法的以外川地匹和城关镇的人居多。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之后,清政府征调直隶(今河北)、山西、河南、山东、陕西5省“军罪人犯”发往大通等处屯垦,同时招幕西宁一带农民与驻军家属到北川10堡(今属大通县)“屯田”定居。大通设卫建县后,集镇兴起,外地商人前来经商者络绎不绝,今城关、桥头、新城、衙门庄等集镇的一些汉族,其祖先是山西、陕西、四川等地来此经商而定居下来的。甘肃《导河县志》记载:“光绪二十年,东川痒生杜照融等一百余户迁于西宁后子河,”今大通长宁镇东村、西村、尕庄村的杜、董、祁姓等汉族群众,就是他们的后裔。新中国成立后,从全国各地来大通参加建设的机关,厂矿职工及其家属,这部分人多数为汉族,主要集中于县城桥头镇及附近地区。
6、其他民族
大通地区除上述民族外,还有满、撒拉、东乡、苗、瑶、壮、朝鲜、纳西、达斡尔、锡伯、布依等少数民族,但人数不多,大都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由国家统一分配来大通参加建设以及由内地迁来的中央和省级厂矿的职工及其家属。
璀璨的民间文化艺术大观园
“花儿”
“花儿”是流行于我国甘肃、宁夏、青海的一种民歌,是当地汉、回、土、撒拉、东乡、保安等族的口头文学形式之一。其内容多为爱情故事,歌词中常把姑娘比喻为美丽漂亮的“花儿”,将小伙子比喻为“少年”。“花儿”有着独特的歌词格律和音乐旋律,曲调丰富,文学艺术价值很高。是我国民间文学中的一枝秀丽多姿、多彩闪烁的“花儿”,“花儿”即兴编词,内容分抒情、叙事两类,还有反映历史事件以及现实生活中其他方面的内容。至于“花儿”起兴句所涉及到的知识面更是极其广泛,天文地理、历史事件、神话传说、民族人物、奇风异俗、社会宗教、草木虫鸟、三教九流、五花八门,几乎无所不有,无所不包。所以完全可以这样说。“花儿”是一部西北的“百科全书”。
老爷山“花儿”会产生于明代。由最初祭神的朝山活动演变为娱乐为主的一年一度的娱乐性集会——老爷山“花儿”会。期间经历了明代中后期至清代的形成、成熟期,民国及建国初期的繁荣期,至文革时期的凋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老爷山“花儿”会重新繁荣成长,1984年大通县成立了中国民间文学集成领导小组,对全县的“花儿”进行了全面普查。2000年5月,大通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老爷山“花儿”内容主要以歌咏爱情生活为主,也涉及宗教、民俗、生产劳动、历史故事、新人新事等类型。其唱词以七字(一三句)与八字句(二四句)相间的四句体为主,特别规定二四句句尾必须是“双字”词,另外,一、三句和二、四句分别押韵,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唱词格律,在全国汉族民歌中也属特例。河湟“花儿”的语言生动、形象、优美、明快,多用赋、比、兴等修辞手法,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大通老爷山“花儿”有《大通令》、《东峡令》、《老爷山令》等代表性曲目。这些曲调韵律独特、优美抒情、高亢嘹亮、婉转悠扬,深受大通各族人民的喜爱。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老爷山“花儿”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老爷山“花儿”会演唱形式有两种:一是群众性自发演唱。农历“六月六”,在老爷山密林花丛中,或数十人或几百人自由唱和,情景交融;二是有组织演唱。由政府文化部门组织的老爷山“花儿”会是解放后兴起的,有固定的演唱场所和舞台,歌手经过层层选拔,有较高的演唱技巧。
老爷山“花儿”会以演唱“河湟花儿”为主。演唱者有汉、回、土、藏等族属,他们共同用汉语演唱“花儿”,这是“花儿”和“花儿”会不同于其他民歌和歌会的显著特点。“花儿”调令十分丰富,有近百种曲调。老爷山“花儿”令最具特色的调令主要有“大通令”、“东峡令”、“老爷山令”等。“花儿”韵律独特、优美、抒情、高亢、嘹亮、婉转。
老爷山“花儿会”是大通各族人民期盼的一年一度的民间盛会。
朝山会
老爷山朝山会的来历是:明朝永乐皇帝封太子为“北八天教主”,叫他在朝中助一把力,将来继承王位,统守大明江山,可是永乐太子不愿在朝廷里享受帝王富贵,一心要上山吃斋念佛,修仙成道。皇帝和朝中的文武百官再三相劝,他只是不肯听从,这样,皇帝只得让他走了。临行前,朝廷准备了盛大的宫廷宴会,并举行了隆重的送别仪式。现场有无数美女弹唱歌舞,献上许多金银珠宝、华贵的衣服穿戴,永乐太子一件也没看在眼里,倒给他增添了许多烦恼。皇帝看见了,问他怎样才能满意,永乐太子说:“别无他求,只要半副銮驾相送就可以了。”无奈之下,皇帝只好答应了这个要求。永乐太子上山后,下铺百草,上盖青天,渴了喝的是清泉水,饿了吃的松柏籽。数年后,有一天,皇帝来到山中看望他时说:“我的儿呀,父王封你北八天教主你不答应,如今在这里苦度日月,能到何时?”永乐太子说:“父王不必担心,儿必有成功之日”。皇帝说:“既然如此,你将来若修道成功,但不知我怎样祭奠你才是?”永乐太子说:“父王一定要祭奠我的话,以送我上山时的半幅銮驾祭奠就是了”。又过了几年,有一天,永乐太子出了洞门,正要去采集野果,只见一个老道手拿一根铁梁,坐在大石头上磨。太子见了便道:“道师,这样粗的铁梁,你磨它做什么?”老道说:“我要磨它做绣花鞋”。太子感叹道:“你这何时才能磨成针?”老道说:“哎,功到自然成嘛,忙人是修不成好道行的呀”。太子听了后,觉得有理,后悔自己修道有些性急,便继续苦修道行。又过了数年,有一年九月九日凌晨,永乐太子正在打坐修行,洞中进来了一位美貌女子,那女子百般挑逗,卖弄风姿。太子只是低头不理,苦修念佛。不料女子越来越放肆,伸手去拥抱太子,太子气极,便拔剑追杀,追到一条山涧悬崖上,见那女子跃身而过。当太子迈步跨洞时,一足踩空,身体悬空落下。这时,五条神龙腾上山谷,捧住永乐太子灵魂,冉冉飞升上了天。从此,永乐太子脱却了肉体,修成了道行,被封为“北八天教主无量佛”。那个磨铁梁的老道和诱惑太子的美女都是观世音菩萨点化的。从此,当地和附近地方的人们每年以半副銮驾来仙山祭奠永乐太子,叫做朝山会。每年农历六月六,大通的朔北、城关、桥头地区以及互助县的部分农民来到老爷山举行盛大的朝山仪式,其间,锦罗伞盖、唢呐吹奏、山炮轰鸣,场面宏大,从而闻名西北地区。
皮影戏
大通皮影作为青海河湟皮影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通皮影戏历史渊源: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来,其独具的艺术魅力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近代史学家顾颉刚在《中国影戏史略及其现状》中认为:“中国皮影发源地为陕西,自秦汉隋唐当皆以其最盛”。由此可见,皮影艺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据《大通县志》记载:约在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皮影戏传入青海的大通。大通皮影雕刻原料十分讲究,一般以皮板薄厚适中、质坚而柔的青藏高原六七月份宰杀的黄牛皮为最佳,经过十至十五天的清水浸泡、晾干,通过刮、铲等手段,其间将刮好的皮子用清水边铲边洗,最后从皮子两面铲到透明的骨子,然后将湿皮子用特制木框固定阴干。用铲刀、切刀、斜刀、圆刀、半月凿子、小榔头、木制棒槌、木衬垫、火砖等工具进行构图、雕刻、敷彩、熨烫、定缀。技法上用雕、镂、刻、挖相结合进行制作。目前,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有10个灯影班子,120多名皮影艺人,每年平均演出1300多场次,观众达20多万人次。
蛙图腾祭祀舞“四片瓦”
蛙图腾祭祀舞“四片瓦”是大通县黄家寨镇黄东、黄西两村群众独有且保持了宋代之前民间蜡祭仪礼信息的一种古老舞蹈,村里世代相传。演员们的脸部都画有青蛙的形象图案。青蛙为图腾,寓保佑农家五谷丰登、粮食满仓之意。
表演者手握的道具过去是以骆驼骨制成,宽约2.5厘米,长约10厘米;因为是以骆驼的腿骨磨制,故道具形似瓦的特点。由于骆驼的腿骨骨质密,敲击时能发出响亮的声音。现今骆驼的骨头不易找到,人们便选用了材料易得、并且同样也能发出清脆响亮声音的竹片作为道具。
表演时,演员们模仿青蛙的蹲跳、游动、鸣叫等最能表现青蛙形体特征和行为语言的动作编排队形,随着身体的舞动,手中的瓦状道具敲出了阵阵的蛙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好似无数只青蛙跳动在田间,为人们消灭危害庄稼的昆虫。2007年5月列入青海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原特色名吃之乡
大通由于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饮食文化历史悠久而独特,是享誉青海高原的一个特色饮食之乡。
肚丝汤 先将猪肚煮熟并切成丝,放开水内氽一下捞出;接着将菠菜切成3厘米长的段,将香菜、葱洗净,均切成末;最后在汤中加盐、酱油、胡椒粉、葱末与肚丝烧开,撒入菠菜段淋入香油即可。
由于用这种做法做出来的肚丝汤具有健肾、补血、健脾之功效,所以颇得各方客人喜爱,且已名扬海内外。
熬熬 在煮过肉的汤中,放入煮熟的白萝卜片、粉条、熟洋芋块、小块羊肉、猪肉、炸熟的肉丸子等,加盐、花椒粉、姜粉、五香粉等调料,烧沸即可食用。
酿皮 酿皮是青海传统地方风味小吃。酿皮是在面粉里掺合了一定数量的蓬灰和敷料,和温水调成硬面,再进行反复搓揉,洗出淀粉,面团呈蜂窝状时,放入蒸笼蒸熟后,这就叫面筋,再将沉淀面粉在蒸盘中蒸熟,这便叫“蒸酿皮”。酿皮蒸熟以后,切成长条,配上面筋,浇上醋、辣油、芥末、韭菜、蒜泥等佐料,吃起来辛辣、凉爽、口感柔韧细腻,回味悠长。
狗浇尿 又称狗浇尿油饼,用青油煎的薄饼。将小麦面和好揉匀、港开,撒上香豆粉,浇少许青油抹匀,卷成长卷。再顺面卷方向探成螺丝状,切成小段,逐个压平微薄。在烧热的烙馍锅中倒上约半两青油,将饼放进,沿锅边浇上一圈青油,并不停转动薄饼,使其颜色均匀。待饼上了火色,立即翻过来,再沿锅边浇一圈青油,并不断转动饼子,煎熟即可食用。上世纪50年代以前,当地居民厨房灶台上多使用陶制的小油壶盛放青油,烙饼时,用小油壶沿锅边浇油的动作,犹如狗在墙根撒尿的姿势,故称“狗浇尿”。
搅团 在细腻的豆面中加入少量面粉,锅中水开后放少盐,边搅动,边加豆面,直到干湿合适,主体就做好了。搅团的吃法有很多种,趁热用勺子挖一块放在碗里,用勺背压成凹形,调入事先备好的油泼辣子、蒜泥、醋等,再配以酸菜、豆角、萝卜,用筷子划成小块吃,这种典型的吃法叫做“拌疙瘩”。
背口袋 背口袋是一种萱蔴卷饼。将萱蔴用水煮熟,剁成末状后与姜、盐、蒜等调料一同放入青稞面或白面做成的面糊糊中,待面糊糊煮熟后将其裹进烫面饼子里,一切为二,食用时先吸出糊糊再咬饼子,充满了农家土乡味道。
巴罗 杂面饭,是用青稞面做成的一种农村饭食,做法是将青稞面和成较硬的面团,揉匀擀薄,切成约1厘米长条形面叶,下锅煮熟即可,口味芳香,回味悠长。
破布衫 是将杂面擀好后,不用刀切,而用手揪成碎片下锅煮熟。一般用青稞面等杂面制作。
(全文完)
没有文化,历史上不会有永存的事物。
历史和文化是地域的灵魂,是一个族群集体的记忆,是无形的根,无价之宝。
北川大通是青海河湟先民的栖息地,也是河湟多彩文化的发祥地,承载着五千多年的厚重历史和文化积淀,物埠民丰,人杰地灵。
在离高原夏都最近的地方,在生态环境最纯净的地方,在水流最清澈的地方,在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地方,在声声梵音飘过古丝绸南辅道的地方,大通犹如一块鲜亮的翡翠,承载着青海河湟五千年的文明发祥史,踏着新时代最强劲的发展音符和节奏旋律,日趋成为青海高原乃至华夏瞩目的一处多彩而让人神往的祥和之地,令人称奇,使人顾盼流连。
回顾历史,在这块沧桑巨变、繁华欣荣的沃土上,曾有过纷纭变幻历史烟云,重大的历史事件,叱咤骁勇的历史人物,流芳百世,千古传颂。
高原河湟地区的资源宝库
河湟煤都
大通县煤层分布较广,南至娘娘山山脉南部,北至北川河桥头以上河谷地带,西起良教乡干沟村,东至桥头镇牦牛山脚下,有长5公里、倾斜宽1.4公里的广阔煤田,有效采煤面积7平方公里,储量约1.15亿吨,自古享有河湟“煤都”之称,是供给青海省西宁市及东部农业区的主要能源之一。
西宁水塔
大通县水域流量丰沛,黄河的三级支流北川河贯穿全境,上游较大的河流有宝库河、黑林河、东峡河,还有大小支流140多条,具有发展农田水利的有利条件。县境内地下水资源丰富,仅平川河谷地区储量达2.8亿立方米,可开采量达1.2亿立方米。青海省“引大济湟”工程——黑泉水库不仅为东部农业干旱山区提供灌溉用水,而且还为西宁市200万市民提供着主要生活水源,被确定为天然水源涵养基地。
夏都生态园
大通拥有广阔的森林资源,境内林业用地8.7808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28.4%,其中有林地面积7914公顷。 全县森林总蓄积量为90.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38.1%,名列全省首位。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峡、宝库、娘娘山等地区。另外在青山、桦林、向化等脑山地区,还分布着广阔的天然灌木林及高山灌丛,组成了北川河系天然水源涵养林。
优越的生态环境使大通成为了以“五大生态景区”为特色的青海省著名生态旅游胜地。
一、宝库峡景区
宝库峡风景区位于大通县西北部,达坂山南麓宝库林区内,主要由察罕河景区和黑泉水库景区组成。宝库峡起于新庄乡峡门村,止于达坂山开甫托山过拉垭壑,全长63公里,总面积3200公顷,海拔2868—4235米之间,北高南低,是大通县最大的林区草场,也是青海省的天然水源涵养林自然保护区。整个景区拥有天然林木50多万亩,以青杨为主的人工林3000亩,森林覆盖率达28.6%。
宝库峡风景区地形起伏较大,呈狭长河谷地貌。区内以温泉、石林、瀑布、水库以及神话传说构成了奇特的旅游景观。自然地貌既有江南风光的秀美,又具青藏高原雄伟、粗犷、险峻的特征。
1、黑泉水库 黑泉水库位于宁张公路73公里处,景区范围约5公里。以美妙的湖光山色、深邃久远的唐朝遗址、充满神秘色彩的泼水佛为主要特色。黑泉水库于1996年9月开工建设,2001年投入使用,总投资5.26亿元,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具防洪、发电、环保功能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整个工程由砼面板堆石坝、溢洪道、导流放水洞、灌溉发电洞、电站厂房及升压站、供水工程组成;最大坝高123.5米,库容1.82亿立方米,为我国在建同类坝型中的第三高坝。“高峡出平湖”是黑泉水库的真实写照,5.34平方公里的水面,将两岸青山翠谷倒映无遗,边麻梁半岛将水体视觉一分为二,使高峡平湖既富于圆润流畅,又极尽曲折变化。
泼水佛 在黑泉水库大坝东侧下方公路旁,有一巨大石崖翼然凸兀,刀削凿劈般平滑的崖壁上,有一佛像笑盈盈盘腿坐在莲花宝座上,面容安详和善,衣冠褶纹清晰可见,无论远观近看都给人一种栩栩如生的感觉,但此佛一般不会轻易“显身”,只有善男信女或游客沐手焚香之后,将洁净的甘泉泼于其“身”才会显现。因而被人们称为“泼水佛”。
2、 画屏山 画屏山主峰在今宝库乡五间房村处。它南至城关,北通甘凉,山势迤逦,轩敞如屏。春夏之交,啼鸟嘤鸣,山花争妍;夏秋季节更觉天高地阔,层林竞秀,如一幅天然画屏。“画屏秋净”系大通古八景之一。明末清初廖溪苏填词赞道:“山势画屏开,六曲平裁,西风无限送秋来。落尽腥红山径晓,霜叶成堆。此境隔尘埃,点绝莓苔。天峰倒影入楼台,一片浮光都扫尽,小胜蓬莱。”
3、宝库峡其他景点:
温泉 在宝库河上游雄奇峻拔的月牙山下,有5处相近的温泉,48℃的温泉在海拔3750米的岩石边以每秒0.15立方米的流量,冒着热气、吐着气泡、喷涌不息。清澈透明的泉水甘爽适口,既可饮用又可治疗多种疾病。
丝路商旅 丝路商旅乃宝库石林的美称,位于宝库河上游月牙山附近。山脊石林群绵延数里、千姿百态、巍峨屹立。岩石有的像塔、有的像古堡、有的似野兽、有的如骆驼。远远望去,恰似一骆驼队缓缓行进在荒漠的余辉里,耳畔仿佛还听得见那飘忽不定渐渐远去的驼铃声。站在石林之颠眺望远山旷野,但见群峰皑皑,牧羊点点,巴音风光尽收眼底。
达坂山隧道 位于宁张公路109公里处。雄伟的达坂山横亘在省会西宁和海北州门源之间,群峰耸立,巍峨挺拔,是北入门源、祁连及河西走廊的“咽喉”要地。隧道海拔3792.75米,全长1530米,净高4米,采用并实施了国内外先进的防冻害、防渗漏措施。经过4年的艰苦奋战,于1999年8月18日通车,缩短里程5.2公里,使“千难万难的鬼门关比不上风雪的达坂”成为历史的陈迹。
佛沟 佛沟在宝库峡入口处。据说清朝末年这里独自住着一个大个子麻和尚。他务佛事,守山林,间或与云游僧人来往。现今崖底缓坡的乱石丛中还可看出搭过窝棚的痕迹。佛沟不深,山势却较陡,桦树杂呈的丛林显得有些稀疏。更多的是那些突兀冷峻的岩石,最出名的是山顶那块向前扑出的悬壁,叫神仙架。传说古时有神仙,欲架桥连接西北二山以便修炼之事,不料上苍不允,因为真正修炼无捷径,架天桥是投机之举。虽然石桥未成,但却留下了让人遥望、又令人沉思的神仙架。
二、国家森林公园察罕河景区
察罕河森林公园景区位于大通县西北部,达坂山南麓宝库林区内,面积3144公顷,海拔2868至4235米之间,北高南低,呈狭长河谷地貌。整个景区在地质构造上属祁连山结晶岩岫。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海浸、风化、水蚀的作用,垂直节理发育,岩体裸露,构成了奇特怪诞、险峻挺秀的造型地貌。察罕河,蒙古语意为白色的河,形容其水质清澈,白浪翻滚。察罕河因河而得名,其山水之美皆因大自然的“天造地设,鬼斧神工”的伟大力量、神奇造化。景区海拔高,属大陆性气候,年降水800毫米以上,气候温凉湿润,夏季平均气温12℃左右,是理想的避暑胜地。景区保持着苍古的原始森林状态,大小100余条水道若隐若现,如梦如幻,如诉如歌。溪水在乱石中分合跌宕,时而似不羁的野马急泻奔腾,时而如多情的少女浅唱低吟。众溪流飞崖跳涧,造就了50余处优美壮观的瀑布,这些瀑布仪态万方,美不胜收。整个林区树木葱茂,清泉丝丝缕缕,琴韵铮钅从,空气清新,令人神清气爽。各种山珍、野果以及珍禽异兽,更增添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感激之情。正如宋代大诗人梅尧臣赞美的那样:“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如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鸣。”察罕河因而不仅是旅游胜地,也是人们回归自然的绝妙佳境。
天然的造型地貌,给察罕河带来的总体特色可用“奇秀”二字来概括。这特点突出地表现在石林、瀑布、杜鹃、圆柏、冰雪五个方面。因为雄伟、粗犷、洒脱、险峻、秀雅、圣洁,造就了察罕河的“五绝”。
“一绝”石林:群峰环拱,峰脊石林群千姿百态、绵延数里。它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如“唐僧诵经”的逼真;“猴子观林”的可爱;“将军岩”的威武;“玉兔盗仙草”的神气……不少奇石移步换形,变幻莫测,令人叹为观止。
“二绝”瀑布:景区内瀑布流畅多姿,飘逸洒脱。如三层叠落,垂直落差达60米的猎人沟瀑布;变幻多姿的“双龙戏水”;如星垂落的“域外天河”;气势不凡的“高峡飞瀑”以及许许多多无名飞瀑,连同汇聚起来的溪、涧、峡谷,使察罕河静中有动、动中有声、阳光照耀、熠熠生辉,形成了动人心魄的交响诗画。特别是“高峡飞瀑”以“之”字型从天而降,落差百米,气势恢宏,蔚为壮观。
“三绝”杜鹃:在盛夏的情韵中,少不了那漫山遍坡的杜鹃花。这美丽的“杜鹃仙子”,在寒温性针、阔叶林带的阴坡上部,错落有致地争相竞秀。粉杜鹃温柔天真,白杜鹃清纯圣洁,紫杜鹃神秘高贵。尤其是白色的陇蜀杜鹃,瓣大蕊红,散发着清香,素雅清秀,如点点丹砂晕染的白绢,形成“杜鹃啼血”的绚丽色彩。
“四绝”圆柏:景区内圆柏尽属祁连圆柏,在这里失去了参天的雄姿而变得小巧玲珑。它们或搭手相戏、或打坐盘膝、或共浴爱河,于舒展自如中透出一股秀外慧中的儒雅意蕴,为察罕河增添了不少动人的情趣。
“五绝”冰雪:北国的严冬里,察罕河更是银妆素裹,处处冰清玉洁。往日里欢腾跳跃着的溪流、涌泉被凝为纯白晶莹的固体,有的高悬在崖顶,有的横卧于草丛;雪花覆盖着林梢,飘飞在枝头;尤其是常青的圆柏和杜鹃,在冰雪的映衬下显得生机勃勃,形成“绿白相间”的美妙景色。湛蓝的天际线上,皑皑雪峰巍然耸立,在灿烂阳光照耀下与白云相辉映;当春花灿漫、万木吐绿之时,冰雪依然固守着最初的坚韧,与红的花、绿的草共展娇容。即便是盛夏,乌云骤起,偶尔还会飘起鹅毛大雪,雪后枝头,赏心悦目,分外妖娆。
三、国家森林公园鹞子沟景区
“松接白云天不堕,林连群峰涌绿浪”的鹞子沟,位于大通县东北部的东峡林区内,主要由两条自北向东南平行的山脉组成,东依达坂山,西接老爷山,南临互助县,北对广惠寺。面积1633公顷,海拔2700—3300米,年均温度2.9℃,夏季降雨丰沛,气候宜人,距县城桥头镇18公里,是旅游观光、避暑疗养和进行森林浴的好地方。
鹞子沟即鹞子沟山,是青海云杉的主要分布地区,伴生有桦木、山杨等。云杉生长总量达44%,在全国云杉生长总量中占第一。云杉树型为塔状,观赏价值高,在西北素有“绿伞”之称。据史料记载:“去县城(即现城关镇)东六十里,山地肥沃,林木萧参,奇松古柏,大至数围。宁城构造取材,多资于此。”新中国成立以前,青海军阀马步芳曾于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勒索鹞子沟林材30000株,次年,又假造凭据,将鹞子沟一带20多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全部据为己有。公元1938年至1940年,先后三年时间,森林砍伐殆尽,鹞子沟变成了秃丘荒岭。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精心抚育管护,林相残败、黄土裸露的鹞子沟又获生机。如今森林覆盖率高达82.9%,林相整齐美观,蓊蓊郁郁。步入林区,在苍莽丛林中寻找小径跋涉前行,高峻深密的苍松就像两面“绿壁”,遮天蔽日,倒影如墨。纵横交错,曲曲折折的林间小道上,露珠闪耀着点点荧光,更增添了几分清新幽静的气氛。有时上空露出一线蓝天、射进几道阳光,光照处只见云蒸霞蔚,岚烟缭绕。山下晴天丽日,林间野果满地,地瓢儿、莓子、面蛋蛋、鸽子嘴应有尽有;鸡冠菜、鹿角菜、蕨菜簇簇丛丛。光是蘑菇就有丁子菇、鸡蛋菇、黄菇、仙菇等好几大种类。植物种类繁多,有的高大挺拔;有的虬枝盘旋;有的娇艳妩媚;有的婀娜多姿。微风吹拂,松涛澎湃,四季景色各异,是距西宁市最近的天然“森林浴场”。
景点
1、尕寺尔地处鹞子沟口,地势平坦开阔,依山傍水,松软茂盛的青草上布满各色帐房,是游客休憩及停车的大本营,提供有餐饮、骑马等服务项目。
2、松海探幽 苍松高峻深密,遮天蔽日,脚下厚厚的松针疏松绵软,置身其间,无不被其幽静、奇妙的景象所陶醉。秋雨季节,肥嫩的蘑菇冒头而出,令人欣喜。
3、深溪蓄翠 源于鹞子岭,清澈明亮的溪水顺着草丛,越过青苔琤琤,淙淙流入东峡河。地势陡峭处,溪流奔腾直下,浪花翻卷,水声铿锵;平缓低凹处,水流潺潺,阳光映照,波光熠熠,汇成汪汪一碧时翠如胆汁,与青山、苍松、绿草共同构成层次丰富、色彩变幻的绿色海洋。
4、盆子坑 处于鹞子沟中心部位,苍松蓊翳,幽岫含云。据说鹞子沟的所有物产都源于此。当地流传着许多有关盆子坑的奇异传说。到此游览不妨听一段神奇的传说,再寻访一下神仙踪迹,然后悠哉游哉地做一日安然的“游仙”吧。
四、 国家4A级景区——老爷山旅游风景区
老爷山系鞍山一山峰,位于大通县桥头镇东侧北川河畔,是大通县中部的一座主要山峰,面积约2.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928米,相对高度达486.5米。因山顶原有太元宫(即关帝庙),俗称“老爷山”,又称“元朔山”、“北武当”。其山势呈西北——东南走向,整个景区山体岩为中震旦纪石灰岩,土壤分山地棕褐土、黑钙土和粟钙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历经沧海桑田的变迁、风化和水蚀,构成了奇特怪诞、险峻挺秀的岩洞、峡谷地貌。景区属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凉爽,气温较高的7月份平均气温13.9℃,年平均降雨量508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66%。在自然植被为草原化草甸类型的景区内,林木繁茂,空气清新,动植物种类繁多。老爷山景区因其保护完好的自然风貌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成为旅游和避暑的佳境,被列为青海省九大旅游区之一。
天然的造型地貌,构成了老爷山“雄、奇、险、幽”的独特神韵,“参天奇石秀,拔地老松苍。野鸟迎人语,山花夹路香”。闻名遐迩的老爷山正以其“苍松蓊翳、石磴盘梯、川流萦带、风景佳丽”吸引着四方游客。
朔山雄 山势巍峨挺拔,岩石突兀而出,游廊绕于半山之间,小亭立于峭壁之上;抬头望,山峰云霄缭绕,低头看,北川如练。
朔山奇 岩石苍劲嶙峋,奇松罅隙而生,山顶佳木如盖,山腰翠岗如屏,山脚碧草如茵。层峦叠嶂,乔灌杂间,万树溢翠,葱茏欲滴。
朔山险 小径迤逦迂回,两侧密生黑刺芒草,脚底滑石、青苔,尤其是落叶覆盖的深秋,白雪皑皑的冬日,迂回攀援中,险象环生,令人望而却步。“无限风光在险峰”险绝处,才会出现绝佳的风景,登山的乐趣也正在于此。岁月无痕,工匠胼手胝足的凿挖,如今已有了拾级而上的宽阔大道。
朔山幽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幽源自松涛柏韵,来自密林深藏着的亭台楼阁,以及悠扬的梵音、婉转的鸟啼、秋虫的和鸣;幽远的清香,幽暗的岩洞,幽静的密林,幽深的庙宇,无时不在吸引着游人寻幽览胜。
景点:
1、山门 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的山门采用中国传统对称的建筑布局,以登山石阶为中轴线,一正门两侧门,相依相辅,气势恢弘,古色古香。山门上方书有“雄峙三川”四个镏金大字,另一面书有“灵山胜地”四字。山门内左侧立有著名书法家李海观书“朔山雄姿”四字。而苍劲有力的“老爷山”三字则镌刻在一巨石上,被放置在进门最醒目处,成为这一景区的重要标识。
2、关公大殿 进入山门,拾级而上,迎面即是关公大殿。大殿内塑有关公像,左有周仓持刀而立,两厢墙壁上绘着关公生平的壁画。殿宇巍峨,殿内终年游人不绝,香火不断。
3、观音洞 出大殿沿登山石阶上行,在右侧山洼中建有尼姑庵一座,取名“观音洞”。
4、感应寺大殿 与关公大殿上下垂直呼应,大殿飞檐斗拱,屋脊安有宝鼎,殿内精雕细镂,殿外流光溢彩。内塑大佛五尊,惟妙惟肖,中间为释迦牟尼,阿南、伽耶两童子侍立两侧。佛祖左侧为弥勒佛、普贤菩萨,右侧为药师佛、文殊菩萨。佛像虽是新近落成,但雕工精细,慈祥端庄、雍容大度、气宇轩昂。大殿地势较高,游人可在此一览县城风貌。
5、长廊 在半山腰上,如一条游龙,曲折环绕,全长达213米。仿古样式的建筑,显得古朴雅趣。长廊内描绘着色彩鲜艳、栩栩如生的壁画,大多取材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在此小憩,既可欣赏壁画又可尽情观赏四周美景。山川河流、城镇村落尽收眼底。放眼远望,明代长城在群山之颠蜿蜒起伏,峰火台历历在目。
6、 玉皇宫 登元朔山极顶,即至玉皇宫。山门两侧各绘一门神,怒目圆睁、面目狰狞。进入四合院,便见彩绘一新的大殿。大殿采用双层拱楼结构,飞檐翘角,丹栋虹梁、灰色瓦垅,别具一格。大殿四角各嵌有一条龙头,瞰视四方。殿脊竖立的两条龙呈腾云驾雾之状。殿内塑有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等神像,雕刻细腻、道风仙骨、栩栩如生。来到玉皇宫刹时便有了俯视八极、一览众山小的意境。每年“六月六”期间,此处都要进行一年一度的朝山盛典。从一年四时充溢山间的香火之气,便可知老爷山自古有“北武当”之称,的确名副其实。
7、亭台楼阁 信步漫游老爷山公园,令人赏心悦目的还有那精心点缀、各具形态的亭台楼阁和镌刻其上的楹联佳句。迎霞亭、爱晚亭、红叶亭等各具特色,布局巧妙。半壁亭、望峰亭造型优美、洒脱飘逸。半壁亭有诗句曰:“三川碧流朔山景,一幅画卷半壁亭。漫步云间七彩路,四时风光时时新。”
其他景点:金蟾望月、飞来石、上山虎、将军岩、老虎洞、火烧台、雷公殿等景点,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各具特色,引人入胜。老爷山让人鉴赏、品味,令人流连忘返。
五、娘娘山旅游风景区
娘娘山,又名金娥山、金山,位于桥头镇西侧,距县城5公里。起于黑林、止于景阳川,环绕县境西南部,首尾50余公里,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与老爷山对峙。娘娘山岗峦起伏,危峰突起,直插云天。《后汉书》和《汉书》都曾管它叫“昆仑”,它的主峰海拔为4010米。此山的天然林区有12000亩,苍松翠柏,赤桦白杨,郁郁葱葱。其山势峰峦叠嶂,间或峭壁林立,山间溪水潺潺之声不息,林间百鸟鸣唱不绝。
娘娘山表面覆盖黄土,下部则由厚达3000米以上的千枚石、极岩、变砾岩构成。局部地区有总厚在1000米以上的石英岩、砂石。岩石质地坚硬,表面均有风化现象。娘娘山景区年平均气温为28℃,一般7月份平均气温13.9℃,年降雨量达800毫米以上。云飘之间忽落濛雨,云移之间又现晴空。山顶由于高而寒,白雪覆顶一片洁白。山腰雾缭云绕,间见鲜花盛开,美丽娇艳,赏心悦目。而深秋桦叶如火,山高雾淡,夕阳晚霞,妆如流金,秀绝金娥。大通古八景之一“夕照流金”即指此山。
娘娘山之美丽表现在:高、美、神三个方面。
高:登上山顶,极目远眺,遥见南面耸立在西宁市凤凰、土楼二山上的南、北禅寺;北边的达坂山壁立万仞,白雪皑皑。“一峰拔地起,四望众山小。”就连巍峨壮观、久负盛名,被人们称为“仰半肚儿摸着天”的老爷山,相形之下也显得低矮了许多。
美:桦树林、苍松、白杨负势竞上,郁郁葱葱。13.7万亩草地上百花吐艳、彩蝶飞舞,山上湫池如境。庙宇肃穆,绿草如茵,鸟语花香,难怪传说中将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的地点安排在这里,美景竟令“众仙”陶醉。有《春日登金娥》诗云:“雪霰晴日扬,拂面微感凉;阵阵送清气,纷纷泛银光。雁落明长墙,雉鸣金娥梁;遍野丛枝头,不日竞群芳。”
神:娘娘山的由来和它的很多景点都有丰富的神话传说,比如“塌庙台、神仙洞、炮台、二郎石”等景点名称都来源于神话传说。
多彩的民族风情走廊
民族风情状况
大通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五千年以来,曾先后居住过多种部落、部族和不同的民族。1985年底,有回族、土族、汉族、藏族、蒙古族、满族、撒拉族等25个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辛勤劳动,和睦共处,繁衍生息,相互影响,逐渐融和,为改造生存环境,提高生产力的发展,建设美好生活,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对开发大通做出了重要贡献。
1、回族
来源 大通回族的来源,据史书记载和其他资料考证,在不同时期,从不同方向迁徙到大通地区定居的。
一是元代初年阿拉伯传教士固土布·兰巴尼·尔不东拉到云南传教,后率信众来到西宁传教,归真于此。其弟子穆罕默德·麦亚迪带随从21人来到北川塔尔一带给当地的蒙古族医治疾病并进行传教。后留居于此。
二是明代从河西走廊进入大通的。明时有几百回民因战争失败先后逃来大通,被蒙古部落首领怀阿尔赖、刀尔吉、麦力干收留,安置于北川营、白塔、南门一带,许“各仍其俗”,筑堡盖房从事农业生产。逃来的这些人中许多人原是工匠,“善火器”,“多技艺”。
三是移民来的。相传明洪武年间,南京珠玑巷居民因罪迁来西宁,其中有不少回族,以张、王、李、赵四姓为多。清雍正年间(公元1723—公元1735年),曾实行“移民实边”政策,从甘肃甘州(今张掖)、凉州(今武威)、河州(今临夏)等地移来的人中,回族占很大数量。现在塔尔镇的“凉州庄”、“河州庄”等村名,即由此而来。“回民,本回回遗族……清雍正间,或由河州,或由甘凉,或由西宁府属邑渐次迁入,日增月盛”。(《大通县志·种族志》)。又据甘肃《导河县志》记载:“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东川庠生杜照融等一百余户迁于西宁后子河。”现在大通后子河村的大部分回族的先辈是河州东乡人,以马姓居多,至今还保留着东乡语音。
四是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甘肃回族军官丁国栋、米喇印在甘州(今张掖)起兵反清,并分兵来到大通河岸进行联络,西宁等地回民起而响应,遭清军镇压,次年兵败,参加起义的一部分回族被青海和硕特蒙古安置于今门源、大通等地,为当地蒙古头人垦田纳赋。另有一部分回族因惧罪逃来大通白塔城、新城等处开田立舍,从事农业和手工业。“(顺治)六年因回番丁国栋之乱,回民惧罪者逃于白塔等处,开舍立田,招聚逃亡,累至万户”(《甘肃通志稿,将军郎谈奏议》民族四——移徙11—12页)
五是清初阿拉伯传教士名赛耶迪到大通地区传教,后因盘费罄尽,被入赘到城关地区孙姓汉族家,后子孙繁衍日多,成为大通孙姓回族来源。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大通改卫为县,加拨西宁所属十堡归大通,内石山一堡皆为回民。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在河湟事件中反清的回族起义被镇压后,从湟中多巴、扎麻隆等地将一部分回族迁到今岗冲地区垦地居住。
六是由于经商、逃避兵役、粮款、差役等从青海东部农业区各县迁入。这些情况以民国时期居多。
县内回族居住地区的变动,主要有两次:一是清同治年间回民反清斗争失败后,原居住在宝库一带的回族,被迫迁到新庄、峡门。光绪二十一年在河湟事件中反清起义失败后,原住在黑林一带的回族被迁到塔尔沟、韭菜沟、旧庄、凉州庄、奔康滩等地,宝库、黑林地区成了汉、藏、土族居住的地方。
民国八年(1919年),大通全县有9211户,其中回族为3963户,占总户数的43%以上,主要分布在北川河沿岸。当时全县共有33堡,其中伯胜堡、极乐堡、良教堡、雪沟堡、峡门堡、新庄堡、旧庄堡、凉州堡、河州堡、石山堡等地主要居住着回族。
语言 大通回族以汉语为自己的母语和文字,以青海方言为主。由于族源的不同和宗教信仰的影响,同时与周围其他民族的长时期交流,这些民族语言中的不少词汇也逐步融化于回族语言中。大通回族的语言特点是阿拉伯语、波斯语词汇和经堂语占有一定的比例,即:汉语(主体语言)加阿拉伯语、波斯语词汇、经堂语和其他语汇。
饮食 大通回族以面食为主,一般有面条、拉面、面片、蒸馍、花卷、烘锅馍等。逢年过节或亡人忌日要吃油香(即油饼),并做出丰富多彩的各种面食,如馓子、各种甜食花花、各种点心等,用于招待客人和装点节日的吉祥气氛。遇有喜庆或招待客人时喜用“双碗”(一碗烩菜、一碗米饭)、肉包、糖饺、手抓羊肉、大盘鸡或炒“四碗”、“八盘”等菜馔。饮料方面,喜喝放有花椒、姜皮、草果、桂皮等调料的“热物茶”和放有桂圆、冰糖、葡萄干、红枣、枸杞等的“八宝盖碗茶”。
回族忌食猪肉及骡、驴、马等不反刍的奇蹄牲畜和一切自死物的肉、血,忌食凶恶性毒的动物、飞禽和水族类。宰杀牛羊家禽必须请阿訇或懂得教规和宗教操守好的人方可。同时,一般忌酒、烟等致人麻醉之物。
服饰 回族男子都戴无檐平顶圆帽,俗称“顶帽”,一般以白色为多。中、青年男子夏天喜穿白色对襟小褂或衬衣,外套黑色坎肩或马夹,冬天穿青布对襟棉衣或皮衣,宗教人员和老年人及经常礼拜的人备有“准白”(胸前对开的青色或灰色的长大衣)、特思达尔(缠头布)为礼拜服装。
妇女的服饰大致与汉族相似,如各种花色的大襟上衣、红袄;各种颜色的坎肩或花衬衣,配以艳丽的披沙丝巾或青、绿色盖头,鲜艳潇洒,精干大方。妇女的盖头是从女子“出幼”(9-12岁)开始,出门必戴,一般分绿、青、白三色,少女、年轻妇女戴绿色,中年妇女戴青色,老年妇女多戴白色。在家时根据年龄则戴各色绣花软帽,一般以白色居多,将发辫盘在帽子里。佩戴耳环、戒指、手镯和项链很普遍,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周围环境的影响,服饰有了显著的变化,时尚与新潮服饰成为青年男女青睐的对象,特别是城镇青年,其服饰打扮已看不出民族特色了。
居住 回族一般围寺聚族而居,独门独院,多以北房为主,庭院多植花木。厨房、厕所另设,每家都备有浴具“汤瓶”,沐浴多用淋浴吊罐或用“汤瓶”冲洗。回族人民十分重视个人卫生、饮食卫生、居住卫生,无论男女,四季经常淋浴,有大净、小净之分。屋内有土坑,陈设有炕柜、面柜、门箱等,多数漆为红色,并绘以花卉。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屋内陈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沙发、衣柜等新潮家具进入了千家万户。屋内多数悬挂“克尔白”(天房)图和阿拉伯书法及回历图等。忌挂有人物、动物等有形象的画幅。
由于讲究卫生,加之禁烟忌酒,并参加每日时的礼拜,因而回族人民的体质比较健康,百岁老人较多。
婚嫁 大通回族的婚嫁以三个重要条件为前提:一、男女双方都是穆斯林;二、男女双方都同意;三、要有两位理智健全的证婚人。另外还要征得男女双方父母的同意。婚嫁的一般程序是:请媒(介绍人)、提亲、送彩礼、迎亲、举行婚礼仪式(请双方阿訇念“尼卡亥”、摆嫁妆、抬针线)、回门、送东月(下试刀面)等。婚礼居多选在主麻日(星期五)或星期三、星期四举行,一般回避歇闪白(星期二),认为这一天不太吉利。
迎亲时先由新郎、伴郎和两位娶亲妇女带着“伏衣”、“面罩”、首饰等到女方家,并由男方东家邀请媒人、本村阿訇及近亲叔伯郎舅等去娶亲,同时女方东家也请家族长辈、本村阿訇及至亲等恭候迎亲队伍,然后入席,席毕,请阿訇主持婚礼仪式。
新娘出嫁时由两名妇女作为伴娘送亲,有压车马或压箱小孩一人,另有女方亲朋中的青年男子们骑马或车护送,叫做“压妆”。入洞房时有燃香、喝喜茶、吃碗菜(俗称喜熬肉),床上铺红毡,四角及中间堆放核桃、红枣等礼仪。
摆嫁妆,指针线仪式。随着送亲队伍的到来,在男方家举行,由女方家主妇主持。稍前时辰,新娘向男方的长辈及至亲行拜见礼。
回门,是新郎、新娘和新郎母亲等,回拜新娘父母及亲友之礼仪。
送东月作为整个婚礼的终结,由女方父母和至亲带着新娘来到男方家,席间让新娘下厨端面,谓之下“试刀面”,标志着新娘已正式成为男方家的女眷或主人了。
新中国成立后,除个别人外,都按照《婚姻法》规定,先申请办理结婚登记,然后举行婚礼仪式。
丧葬 回族实行速葬,殡埋不用棺。人殁后,首先给亡人瞑目、合口、顺二足、停尸于床,停尸方位脚南头北。然后与阿訇、长辈及亲友商议办理丧葬事宜。临葬前,由亡人近亲给亡人“濯水”净身(女尸请年长妇女洗身),然后穿上白色殓布(阿拉伯语称“开凡”)抬至清真寺,在掌教阿訇率领下站“者那则”(举行殡礼),接着移尸至墓地下葬(妇女不送殡),同时转“伊斯嘎推”(用钱财替亡人赎罪),并给前来送殡的所有人散钱。念《古兰经》直至坟土堆起,至此丧葬仪式结束。
葬后四天、七天、一月、四十天、周年等,上坟念经,并在家念“亥听”(《古兰经》章节)待客施舍,做油香分送邻居亲友。
大通回族一般是以村为单位实行公墓制,也有以家族为单位的。不信风水,也不择时日。葬圹南北长六尺,东西宽三尺,深约六、七尺。西旁开偏洞,头北脚南,北做土枕。
回族崇尚节约,不重繁文缛节。丧葬的特点是清洁和节约,互相合作。不管与亡人家认识与否,只要得知谁家“无常”(死亡)了人,就有义务到亡人家去慰问,并为亡人站殡礼、作祈祷。亡人家不穿孝服,不招待送殡的客人。倘若丧家有困难,大家即予以资助。
节庆 回族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开斋节又称“小尔德节”,经过伊历莱麦丹一个月的斋戒后举行;古尔邦节又称大尔德节,凡是有条件者均要宰牛或宰羊,所以又叫“宰牲节”或“忠孝节”;圣纪节是纪念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先知的诞辰纪念日,每逢这些节日,人们衣冠一新,身带美香,走亲访友,互道“赛俩目”,表示庆祝和问候。
风尚 回族人民性格直爽,聪明智慧,勤劳勇敢,热情好客,善于经商,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无论在哪里,他们都能以自己灵巧的双手创造财富,供养父母和抚育子女。认为靠劳动的收入是正当的,劳动挣来的钱是洁净的。他们极端憎恨那种以不正当手段——偷窃、抢劫、贿赂、赌博、贩毒、投机等获取不义之财,过骄奢淫逸生活的人,认为那是罪恶,这样得来的钱是最肮脏的东西,是“哈拉目”(阿拉伯语,意为非法),干这些勾当的人,生前遭人咒骂,死后要进“多灾海”(波斯语,意为火狱)。
回族有着良好的团结互助精神和浓厚的民族感情。如果谁家遭到他人的欺侮,他们便会团结一致据理力争;谁家有了困难,大家就会进行帮助。
回族很重视礼节,对老年人、长辈、阿訇和有学识的人都很尊重。年轻人、晚辈见长辈、老年人和有学识的人总要抢先说“赛俩目”问安,诸事请教;路上相遇,总是让开道路让长辈或老年人先行。在家庭中晚辈尊重长辈,子女孝敬父母,老有所养,幼有所育。
2、土族
来源 大通土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公元4世纪初(西晋永嘉末年),鲜卑人吐谷浑率部西迁至甘肃南部和青海东部,建立土谷浑王国。土谷浑疆域包括今甘肃临夏、青海的同仁县,南至四川松潘,西至河南(鲁仓附近)自洮水西极白兰(山名,在青海西南),出西零(即西宁),包括大通在内。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唐安置诺曷钵夫妇住鄯州(今西宁),徙其部众数千帐于浩门水南(今门源、大通、互助一带)。
吐谷浑政权灭亡后,一部分逐渐融合于汉族;降附吐蕃的融合于藏族;留居凉州,祁连山一带和浩门河流域的吐谷浑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藏、汉、蒙古等民族融合,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土族。“……土民蕃衍分布大通河内外。”(《秦边纪略》卷二)。
据史载,明及清初土族分布的地区同唐、宋时期土族先民吐谷浑人活动地区一致,也同今天土族分布的地区基本一致,说明土族形成后,一直居住在河湟一带。大通的部分土族是清代从互助等地陆续迁徙来的。
语言 土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其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亦即东胡系统的民族语言。土族语言分互助、民和、同仁三大方言区,其间有一定的差别。大通土族语言属互助方言区。
饮食 土族的先民,早期从事游牧时,以肉类、乳品为主。元明以后转向农耕后,则以粮食、薯类为主。土族人喜饮奶茶,食酥油炒面,逢年过节,多爱吃油炸的“薄什左”、“盘馓”、“馓子”等食品和大块猪肉或手抓羊肉。部分地区招待客人时,端上内盛大块羊肉的正方形木盘,上插一把五寸刀,依然保留着游牧生活的痕迹。平常招待一般客人时,喝茯茶,吃锟锅馍或青油煎饼等。另外,土族妇女的“沓乎日”(一种在灶内烤熟的馍)做工考究,往往作为礼品送人,在其他民族中享有盛名。还有“哈力海”(萱麻叶粉和青稞面搅拌的面糊,用油煎饼卷着吃),又名“背口袋”,是一种比较奇特、别致的民族传统食品。遇到打庄廓、盖房、取捆子时,还有吃“海流”(即油炒面)的习惯。土族一般喜欢喝酒,大部分人家都会自酿“酩西留”(低度青稞酒)。婚嫁宴请客人时吃“麦草席”。这种宴席一般设在庭院或宽敞地方,下铺麦草,上支长条木板,将各色馍、饼、菜肴等食品摆在上面,客人坐在麦草上食用,近年来,临近城镇的人多半不用麦草席,而用“方方席”招待客人,即每桌八人的“桌席”。宴席也有八碗、十碗、八盘等菜肴。
服饰 土族妇女戴帽,辫发用红棉绳贯青铜钱垂于脑后,耳缀大环,银、铜不一。足穿腰袜,衣服不论绸布杂以五色,束之大带。身穿小领斜襟长袍,两袖由红、黄、绿、紫、黑五色彩布圈做成,鲜艳夺目、美观大方、富有民族特色。长袍上面有黑色、紫红色或镶边的蓝色坎肩,中青年妇女穿这种长袍,腰系宽而长的彩带,带子两头有美丽的刺绣,穿镶有白边的绯红百褶裙,裤子膝下部分套着黑色或蓝色的“贴弯”(裤筒),足穿绣花“腰鞋”(即在鞋口缝制一尺多长的红布筒)。老年妇女不穿五彩花袖衫,不系绣花彩带,头戴黑色卷边毡帽或礼帽。未婚女孩梳一条辫子,扎红头绳,着红色“贴弯”。一般妇女头戴饰有丝棉的毡帽或礼帽。
青壮年男子戴织锦镶边的毡帽,也有戴“鹰嘴啄食”的毡帽,身穿小领斜襟,袖口镶有黑边的长袍,或穿绣花高领的白色短褂,外套黑色或紫色的坎肩,腰系有色长带,穿大裆裤,系两头绣花的长裤带和花围肚,小腿扎“黑虎下山”(上黑下白)的绑腿带,穿花云子鞋。老年人一般头戴黑色的卷边毡帽,或镶有兽皮的“四片瓦”帽子。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土族青壮年男子的服饰亦有了明显的变化,绝大多数人已不用传统服装,而改穿时装,穿着打扮与汉族一样了。
居住 土族大都是聚族而居,自成村落。一般每家都有庭院,土语叫“日麻”。庭院中央有圆槽,中间高竖麻尼旗杆。大部分人家在伙房里都有连锅台的烧炕,每次做饭,饭熟了炕也热了。冬天常在烧炕上煨一堆火,用以取暖。土族人民还喜欢把庄廓墙用白土泥抹光,给人以整洁、美观之感,至于房舍布局结构一般和汉族相似。有的人家门顶上安装有随风转动的“麻尼轮”。由于土族信仰藏传佛教,庭院台阶前修有煨桑炉,家中供有神佛像。
婚嫁 土族的婚礼分为请媒、定亲、送礼、娶亲、送亲、结婚仪式、谢宴等程序。
请媒后定亲、送礼均由媒人联系,两家共同商定时间。喝媒酒、定亲事、讲彩礼、送彩礼等习俗大体与汉族相似。
娶亲的前一天,男方通过媒人向女方家送“麻泽”(即羊肉或猪肉若干斤),供女方家招待客人用。傍晚,男方家派两名能歌善舞的“纳什金”(娶亲人),带上娶亲的礼物(酒、羊腔肉、蒸馍等)和新娘上马时穿戴的服装首饰(红包头、红头绳、上马袍、下马裙、上马鞋、木梳、胭脂等),拉一只白母羊到女方家去娶亲。当“纳什金”到女方家时,男人们热情地迎接。这时,阿姑门跑进家里,关闭大门,唱起“唐德格玛”(土族对答歌)等,“纳什金”用歌对答之后,才开门请进。“纳什金”进门时,阿姑们从门顶上向他们泼水。“纳什金”刚上炕喝茶、吃饭时,姑娘们又唱起“纳什金斯果”(即逗笑“纳什金”的歌),阿姑们唱完后,“纳什金”也要唱歌、跳舞,直到鸡叫头遍才结束。
鸡叫二遍时,开始给新娘改变发式,即请新郎亲手将系在新娘辫子上的红头绳解下来。接着在堂屋举行出阁仪式,整个仪式是在唱歌、跳舞中进行,一直唱到新娘上马。
上马起程仪式举行后,由新娘的亲属8至10人组成“红仁切”(送亲喜客),护送新娘到婆家。新娘到男方家后,举行拜天地仪式,答谢媒人,边唱歌,边敬酒。在院中铺草,搭上木板招待“红仁切”,直到第二天吃“起发面”婚礼才算结束。
娶来新娘的当天,对前来贺喜、送礼的亲友一般当即招待。
丧葬 土族一般实行火葬,也有部分地区实行土葬的,人死后,一般在三至七天内送葬,举行丧礼要请喇嘛念经,请本村老人念嘛呢。在此期间,亲朋前往吊唁、烧纸、献馒头等。
入殓时,先脱去死者衣服,使成蹲状,双手合掌,两拇指撑于下颌骨,用五寸宽的长条白布捆住。上穿蓬式“布日拉”(丧服),下围布裙(老年人用黄布、青年人用白布),入殓在木制的灵轿内,然后送灵轿至火化现场,将死者面向西方进行火化。第二天,将骨灰装入一尺长的木匣或瓷罐,暂时埋到临时选定的地方,待来年清明节再转入坟地。子孙服丧一般为四十九天。土族无特定丧服,只穿素服,当年一般不贴春联,不走亲访友。
节日 土族的传统节日,除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与汉族基本相同外,本民族的节日,喜庆主要表现在赶庙会和唱“花儿”等活动当中,如过去大通地区农历正月初八日龙曲寺(即奴木齐寺)的观经会;三月十三日平安寺的“晒大佛”(弥勒佛)会;六月十四日祁家寺观经会等,新中国成立后,祁家寺逐渐变成“花儿会”和“物资交流会”。节日和庙会上除进行物资交流外,还进行赛马、唱“花儿”、表演武术等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
风尚 土族人善良敦厚,温良谦和,重礼节,敬宾客,凡是前来拜访和登门投止的客人都竭诚招待,十分热情。土族人常说:“客来了,福来了!”以高茶贵饭招待客人,并请客人喝酒,主人先向客人敬酒三杯,叫做“吉祥如意三杯酒”。客人起程时,主人在大门口向客人又敬三杯酒,叫做“上马三杯酒”。不能喝酒的客人,用中指蘸三滴,对空弹三下。土族人民对朋友忠实守信,有尊长敬老的好传统。
3、藏族
来源 大通县的藏族历史悠久。现在藏族主要居住在朔北、向化两个藏族乡和东峡、桦林、青山等乡(镇)。
藏族在唐、宋、元时称吐蕃,明以后称西番。明代,蒙古部族麦干力占据了大通地区,藏族大部被迫迁居到黄河以南,少数留居于朱固、仙米一带。蒙古北迁后,部分藏族又陆续返回大通河流域及达坂山南北麓驻牧。明末清初从仙米(今属门源)游牧迁徙而来逐步定居,并兼营农业,形成六族。据《西宁府新志》记载:“大通卫属藏族共六族,即:那楞族、新顺族(今均在门源);隆旺族、兴马族(今均在互助);向化族、归化族(今均在大通)。”又载:“向化族,卫城(今城关镇)北一百二十里,共一百户,相连归化族,头目化尔尼。归化族,卫城东北三十里,共七十九户,相连新顺族,头目阿里班固”。
向化族,主要居住在今向化乡,共有人口5038人;归化族,主要居住在朔北乡的代同庄、马场、小龙院、茅尔剌坡、李家堡、下吉洼等村,以及桦林乡的吕顺、关巴、冈察庄、月茂庄、大庄、铁童庄等村,共有人口6968人。据传他们的祖先原在北山仙米一带放牧,明末清初游牧迁徙到东峡镇的南滩村,当地群众至今还叫帐房台。后来逐步定居,开荒种地。清世祖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建郭莽寺后,六族藏民统归郭莽寺管辖,成为领地,直至1949年大通解放为止。
青林乡的绵格勒、雪里合、柳林滩、白土牙壑等村的杨、黄、赫、边等姓藏族是从海晏县金滩、银滩乡迁来的。另外还有一部分藏族,如后子河的米姓、王姓,是从湟中迁来的;景阳镇兰冲村的米纳藏族,明洪武年间湟中藏族各部落先后接受招抚之后,系定居在景阳川一带的米纳部落。
语言 大通藏族与汉族、土族等民族的长期杂居和交流,已逐渐放弃了本民族语言文字,以汉语作为共同语言来使用和交流了。
居住 大通农业区的藏族,都修建房屋,聚族而居。小块牧业区的藏族,由于常年流动放牧,一般住帐房,因其轻便适于搬迁。衣着一般上穿绸布长袖短褂,外着宽肥的长袍,右襟系带。或只穿无布面的羊皮长袍,在领口、袖口和衣襟边缘缝制有色镶边。上衣比较宽大,腰束一带,凡有零碎物件均贮于胸前背后,妇女梳成许多小辫披在两肩及背上,一般服饰有辫套,长与衣齐,套面有金银饰品。女子喜戴大礼帽。
饮食 过去以糌粑为主,喜吃牛羊肉,爱饮茯茶、酥油茶、奶茶和酸奶等,现在以面粉为主食,在节日或来客时,也烙饼,炸油馍、炒菜招待。男子喜饮酒,男女都喜爱骑射,相互交往多以羊肉方子、茶封、糖包为礼品,有时双手献上“哈达”,表示尊敬。
丧葬 丧葬有“天葬”(即把尸体送上山间葬场,让鹰啄食),也有“火葬”、“土葬”,各地不一。大通藏族现在全用“土葬”,不用“天葬”和“火葬”了。一般人死后,有去喇嘛寺烧芒茶卜算送葬日期,请活佛、喇嘛念经,聚众念嘛呢,在寺院点灯布施等习惯。
4、蒙古族
来源 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宝库乡的巴音和朔北乡的阿家堡、清平乡的阿家村三处。
宝库地区蒙古族,可能是明末清初驻牧在大通河流域的卜儿孩的遗裔,人数不多,到2004年只有500人。朔北乡阿家堡和清平乡阿家村蒙古族村民均系阿姓。据《清史稿·土司传》、《青海历史纪要》、《阿姓家谱》等提供的资料考证: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元甘肃省郎中央喇降明,令于本地听调。后授小旗、百户。封地在今乐都老鸦城白崖子庄。第三代后以阿为姓,称阿土司。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阿继德随同柴国柱总兵到西宁,经剿叛酋哱拜,委办营务,携眷居北川清水沟(现清平乡阿家庄)。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阿维林随同凉州镇中营柴公办运粮台,以功补授北川营把总,奉派马厂(今朔北)事务,子阿建寅于龙涎口(今阿家堡)卜居耕作,阿家堡的名称由此而来。
语言 大通蒙古族长期受到较浓厚的汉文化熏陶,已不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了。生活在宝库巴音牧区的蒙古族群众在通用汉语的同时,仍保留着部分蒙古语词汇。
蒙古族人民勤劳勇敢,豪爽坦荡。在岁月流逝中,蒙古族与汉、藏、土族等民族长期交流,相互融合,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其生活习俗大多与汉族相同。居住在农业区的蒙古族,与其他民族一样,住在四面有围墙的庄廓院内,房屋结构、屋内陈设与其他民族相同,因信仰藏传佛教,院内设有煨桑台,立有嘛呢杆,上挂达日齐格(即经幡旗)。男女服饰与汉族相同。
服饰 生活在巴音牧区的蒙古族,某些习俗仍保留着本民族的特点,服饰方面,已婚妇女把头发绾成双辫,装入辫套内垂于胸前,连同长袍系于腰间,下端红缨与袍襟一起长及脚面,辫套上下口用锦锻做成,每条辫套缀着六方块绣花或精制银牌,颈部戴着由珊瑚、玛瑙、松石等串成的项链,手腕戴玉石、铜或银制的手镯,手指戴银制戒指。婚嫁方面,同姓不婚,禁止姑表兄弟姐妹和姨表兄弟姐妹结婚。与其他民族通婚时,主要出现在其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相近的土族、藏族之间。
婚嫁 婚嫁的一般程序有提亲、定亲、迎亲、送亲、喝新娘茶等。以前还有换亲、偷婚等习俗。
信仰 蒙古族信仰藏传佛教,相信灵魂存在,相信天地、日月、山川、树木等自然物都有它的主宰者,即神在起着作用,认为神不仅主宰自然界,还主宰人类,人们的生老病死、贫富、成败等一切也由神支配。他们为了摆脱灾难,崇拜祭祀自然界的诸神,就产生了祭天地、祭日月、祭山川的各种仪式。
禁忌 蒙古族日常禁忌较多,如每月初八、十五日不能杀生,双日不出远门,不叫死者名讳,丧期内不问丧主好,拴牛的绳子不能拴马,阉过公畜的刀一周内不得使用。远道而来的人和马不得立即进门,在门外放火熏过方可。客人面前不翘“二郎腿”和伸长腿。禁止直呼高僧长辈名字,不能从长辈及老人面前走过,禁止妇女散发及帽子上打补丁,不准往河水里倒脏水、扔脏东西等。
5、汉族
大通县汉族,分布于全县20个乡镇,其民族来源有如下几种情况:
西汉时,汉族开始进入河湟地区。汉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后将军赵充国屯田湟中,汉族人口开始大量移入青海东部,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引进中原农业技术。隋、唐、北宋时期,均有少数汉族从内地迁居大通等地。明清时期,由于“移民实边”政策的实施,先后从南京、山西、陕西、四川、甘肃等地陆续迁居于本县境内,现在有不少人说,他们的祖先是明洪武年间从南京珠玑巷迁来的。持这种说法的以外川地匹和城关镇的人居多。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之后,清政府征调直隶(今河北)、山西、河南、山东、陕西5省“军罪人犯”发往大通等处屯垦,同时招幕西宁一带农民与驻军家属到北川10堡(今属大通县)“屯田”定居。大通设卫建县后,集镇兴起,外地商人前来经商者络绎不绝,今城关、桥头、新城、衙门庄等集镇的一些汉族,其祖先是山西、陕西、四川等地来此经商而定居下来的。甘肃《导河县志》记载:“光绪二十年,东川痒生杜照融等一百余户迁于西宁后子河,”今大通长宁镇东村、西村、尕庄村的杜、董、祁姓等汉族群众,就是他们的后裔。新中国成立后,从全国各地来大通参加建设的机关,厂矿职工及其家属,这部分人多数为汉族,主要集中于县城桥头镇及附近地区。
6、其他民族
大通地区除上述民族外,还有满、撒拉、东乡、苗、瑶、壮、朝鲜、纳西、达斡尔、锡伯、布依等少数民族,但人数不多,大都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由国家统一分配来大通参加建设以及由内地迁来的中央和省级厂矿的职工及其家属。
璀璨的民间文化艺术大观园
“花儿”
“花儿”是流行于我国甘肃、宁夏、青海的一种民歌,是当地汉、回、土、撒拉、东乡、保安等族的口头文学形式之一。其内容多为爱情故事,歌词中常把姑娘比喻为美丽漂亮的“花儿”,将小伙子比喻为“少年”。“花儿”有着独特的歌词格律和音乐旋律,曲调丰富,文学艺术价值很高。是我国民间文学中的一枝秀丽多姿、多彩闪烁的“花儿”,“花儿”即兴编词,内容分抒情、叙事两类,还有反映历史事件以及现实生活中其他方面的内容。至于“花儿”起兴句所涉及到的知识面更是极其广泛,天文地理、历史事件、神话传说、民族人物、奇风异俗、社会宗教、草木虫鸟、三教九流、五花八门,几乎无所不有,无所不包。所以完全可以这样说。“花儿”是一部西北的“百科全书”。
老爷山“花儿”会产生于明代。由最初祭神的朝山活动演变为娱乐为主的一年一度的娱乐性集会——老爷山“花儿”会。期间经历了明代中后期至清代的形成、成熟期,民国及建国初期的繁荣期,至文革时期的凋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老爷山“花儿”会重新繁荣成长,1984年大通县成立了中国民间文学集成领导小组,对全县的“花儿”进行了全面普查。2000年5月,大通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老爷山“花儿”内容主要以歌咏爱情生活为主,也涉及宗教、民俗、生产劳动、历史故事、新人新事等类型。其唱词以七字(一三句)与八字句(二四句)相间的四句体为主,特别规定二四句句尾必须是“双字”词,另外,一、三句和二、四句分别押韵,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唱词格律,在全国汉族民歌中也属特例。河湟“花儿”的语言生动、形象、优美、明快,多用赋、比、兴等修辞手法,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大通老爷山“花儿”有《大通令》、《东峡令》、《老爷山令》等代表性曲目。这些曲调韵律独特、优美抒情、高亢嘹亮、婉转悠扬,深受大通各族人民的喜爱。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老爷山“花儿”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老爷山“花儿”会演唱形式有两种:一是群众性自发演唱。农历“六月六”,在老爷山密林花丛中,或数十人或几百人自由唱和,情景交融;二是有组织演唱。由政府文化部门组织的老爷山“花儿”会是解放后兴起的,有固定的演唱场所和舞台,歌手经过层层选拔,有较高的演唱技巧。
老爷山“花儿”会以演唱“河湟花儿”为主。演唱者有汉、回、土、藏等族属,他们共同用汉语演唱“花儿”,这是“花儿”和“花儿”会不同于其他民歌和歌会的显著特点。“花儿”调令十分丰富,有近百种曲调。老爷山“花儿”令最具特色的调令主要有“大通令”、“东峡令”、“老爷山令”等。“花儿”韵律独特、优美、抒情、高亢、嘹亮、婉转。
老爷山“花儿会”是大通各族人民期盼的一年一度的民间盛会。
朝山会
老爷山朝山会的来历是:明朝永乐皇帝封太子为“北八天教主”,叫他在朝中助一把力,将来继承王位,统守大明江山,可是永乐太子不愿在朝廷里享受帝王富贵,一心要上山吃斋念佛,修仙成道。皇帝和朝中的文武百官再三相劝,他只是不肯听从,这样,皇帝只得让他走了。临行前,朝廷准备了盛大的宫廷宴会,并举行了隆重的送别仪式。现场有无数美女弹唱歌舞,献上许多金银珠宝、华贵的衣服穿戴,永乐太子一件也没看在眼里,倒给他增添了许多烦恼。皇帝看见了,问他怎样才能满意,永乐太子说:“别无他求,只要半副銮驾相送就可以了。”无奈之下,皇帝只好答应了这个要求。永乐太子上山后,下铺百草,上盖青天,渴了喝的是清泉水,饿了吃的松柏籽。数年后,有一天,皇帝来到山中看望他时说:“我的儿呀,父王封你北八天教主你不答应,如今在这里苦度日月,能到何时?”永乐太子说:“父王不必担心,儿必有成功之日”。皇帝说:“既然如此,你将来若修道成功,但不知我怎样祭奠你才是?”永乐太子说:“父王一定要祭奠我的话,以送我上山时的半幅銮驾祭奠就是了”。又过了几年,有一天,永乐太子出了洞门,正要去采集野果,只见一个老道手拿一根铁梁,坐在大石头上磨。太子见了便道:“道师,这样粗的铁梁,你磨它做什么?”老道说:“我要磨它做绣花鞋”。太子感叹道:“你这何时才能磨成针?”老道说:“哎,功到自然成嘛,忙人是修不成好道行的呀”。太子听了后,觉得有理,后悔自己修道有些性急,便继续苦修道行。又过了数年,有一年九月九日凌晨,永乐太子正在打坐修行,洞中进来了一位美貌女子,那女子百般挑逗,卖弄风姿。太子只是低头不理,苦修念佛。不料女子越来越放肆,伸手去拥抱太子,太子气极,便拔剑追杀,追到一条山涧悬崖上,见那女子跃身而过。当太子迈步跨洞时,一足踩空,身体悬空落下。这时,五条神龙腾上山谷,捧住永乐太子灵魂,冉冉飞升上了天。从此,永乐太子脱却了肉体,修成了道行,被封为“北八天教主无量佛”。那个磨铁梁的老道和诱惑太子的美女都是观世音菩萨点化的。从此,当地和附近地方的人们每年以半副銮驾来仙山祭奠永乐太子,叫做朝山会。每年农历六月六,大通的朔北、城关、桥头地区以及互助县的部分农民来到老爷山举行盛大的朝山仪式,其间,锦罗伞盖、唢呐吹奏、山炮轰鸣,场面宏大,从而闻名西北地区。
皮影戏
大通皮影作为青海河湟皮影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通皮影戏历史渊源: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来,其独具的艺术魅力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近代史学家顾颉刚在《中国影戏史略及其现状》中认为:“中国皮影发源地为陕西,自秦汉隋唐当皆以其最盛”。由此可见,皮影艺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据《大通县志》记载:约在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皮影戏传入青海的大通。大通皮影雕刻原料十分讲究,一般以皮板薄厚适中、质坚而柔的青藏高原六七月份宰杀的黄牛皮为最佳,经过十至十五天的清水浸泡、晾干,通过刮、铲等手段,其间将刮好的皮子用清水边铲边洗,最后从皮子两面铲到透明的骨子,然后将湿皮子用特制木框固定阴干。用铲刀、切刀、斜刀、圆刀、半月凿子、小榔头、木制棒槌、木衬垫、火砖等工具进行构图、雕刻、敷彩、熨烫、定缀。技法上用雕、镂、刻、挖相结合进行制作。目前,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有10个灯影班子,120多名皮影艺人,每年平均演出1300多场次,观众达20多万人次。
蛙图腾祭祀舞“四片瓦”
蛙图腾祭祀舞“四片瓦”是大通县黄家寨镇黄东、黄西两村群众独有且保持了宋代之前民间蜡祭仪礼信息的一种古老舞蹈,村里世代相传。演员们的脸部都画有青蛙的形象图案。青蛙为图腾,寓保佑农家五谷丰登、粮食满仓之意。
表演者手握的道具过去是以骆驼骨制成,宽约2.5厘米,长约10厘米;因为是以骆驼的腿骨磨制,故道具形似瓦的特点。由于骆驼的腿骨骨质密,敲击时能发出响亮的声音。现今骆驼的骨头不易找到,人们便选用了材料易得、并且同样也能发出清脆响亮声音的竹片作为道具。
表演时,演员们模仿青蛙的蹲跳、游动、鸣叫等最能表现青蛙形体特征和行为语言的动作编排队形,随着身体的舞动,手中的瓦状道具敲出了阵阵的蛙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好似无数只青蛙跳动在田间,为人们消灭危害庄稼的昆虫。2007年5月列入青海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原特色名吃之乡
大通由于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饮食文化历史悠久而独特,是享誉青海高原的一个特色饮食之乡。
肚丝汤 先将猪肚煮熟并切成丝,放开水内氽一下捞出;接着将菠菜切成3厘米长的段,将香菜、葱洗净,均切成末;最后在汤中加盐、酱油、胡椒粉、葱末与肚丝烧开,撒入菠菜段淋入香油即可。
由于用这种做法做出来的肚丝汤具有健肾、补血、健脾之功效,所以颇得各方客人喜爱,且已名扬海内外。
熬熬 在煮过肉的汤中,放入煮熟的白萝卜片、粉条、熟洋芋块、小块羊肉、猪肉、炸熟的肉丸子等,加盐、花椒粉、姜粉、五香粉等调料,烧沸即可食用。
酿皮 酿皮是青海传统地方风味小吃。酿皮是在面粉里掺合了一定数量的蓬灰和敷料,和温水调成硬面,再进行反复搓揉,洗出淀粉,面团呈蜂窝状时,放入蒸笼蒸熟后,这就叫面筋,再将沉淀面粉在蒸盘中蒸熟,这便叫“蒸酿皮”。酿皮蒸熟以后,切成长条,配上面筋,浇上醋、辣油、芥末、韭菜、蒜泥等佐料,吃起来辛辣、凉爽、口感柔韧细腻,回味悠长。
狗浇尿 又称狗浇尿油饼,用青油煎的薄饼。将小麦面和好揉匀、港开,撒上香豆粉,浇少许青油抹匀,卷成长卷。再顺面卷方向探成螺丝状,切成小段,逐个压平微薄。在烧热的烙馍锅中倒上约半两青油,将饼放进,沿锅边浇上一圈青油,并不停转动薄饼,使其颜色均匀。待饼上了火色,立即翻过来,再沿锅边浇一圈青油,并不断转动饼子,煎熟即可食用。上世纪50年代以前,当地居民厨房灶台上多使用陶制的小油壶盛放青油,烙饼时,用小油壶沿锅边浇油的动作,犹如狗在墙根撒尿的姿势,故称“狗浇尿”。
搅团 在细腻的豆面中加入少量面粉,锅中水开后放少盐,边搅动,边加豆面,直到干湿合适,主体就做好了。搅团的吃法有很多种,趁热用勺子挖一块放在碗里,用勺背压成凹形,调入事先备好的油泼辣子、蒜泥、醋等,再配以酸菜、豆角、萝卜,用筷子划成小块吃,这种典型的吃法叫做“拌疙瘩”。
背口袋 背口袋是一种萱蔴卷饼。将萱蔴用水煮熟,剁成末状后与姜、盐、蒜等调料一同放入青稞面或白面做成的面糊糊中,待面糊糊煮熟后将其裹进烫面饼子里,一切为二,食用时先吸出糊糊再咬饼子,充满了农家土乡味道。
巴罗 杂面饭,是用青稞面做成的一种农村饭食,做法是将青稞面和成较硬的面团,揉匀擀薄,切成约1厘米长条形面叶,下锅煮熟即可,口味芳香,回味悠长。
破布衫 是将杂面擀好后,不用刀切,而用手揪成碎片下锅煮熟。一般用青稞面等杂面制作。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