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单位福利文化的关注是获取更深层次理解制度变迁背景下单位社区的演进路径和未来社区治理创新的可能手段.作者以列斐伏尔社会空间三重意涵为分析工具,以发生在单位社区中的福利维权行动为主要线索,从社区各行动体的主体实践着手,分析三供一业移交过程中,结构性的力量对福利文化形塑的过程和各方主体对这种形塑过程的反应,以及支配性力量、社区空间使用者如何作用于单位社区中福利文化的转向.单位福利的过快离场造成原有"依赖文化"继续填补了空白形成消极的表征性空间,单位人留恋于本应走向消亡的单位福利文化,并没有按照空间表征的构想顺
【机 构】
: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250100山东建筑大学法学院,山东济南250101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空间社会学的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9ASH002)的阶段性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单位福利文化的关注是获取更深层次理解制度变迁背景下单位社区的演进路径和未来社区治理创新的可能手段.作者以列斐伏尔社会空间三重意涵为分析工具,以发生在单位社区中的福利维权行动为主要线索,从社区各行动体的主体实践着手,分析三供一业移交过程中,结构性的力量对福利文化形塑的过程和各方主体对这种形塑过程的反应,以及支配性力量、社区空间使用者如何作用于单位社区中福利文化的转向.单位福利的过快离场造成原有"依赖文化"继续填补了空白形成消极的表征性空间,单位人留恋于本应走向消亡的单位福利文化,并没有按照空间表征的构想顺利地转化为"社会人";另一方面单位改革的"构想者"和"设计者"为了快速达成改革的效果,却采用本应被抛弃的空间治理技术以达到影响空间实践和管控表征性空间的目的,这种渗透与管控却在与社区空间使用者的博弈中萌生了反空间,体现了空间表征权力的边界.
其他文献
推进中国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思想主线,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主线.首先,从逻辑起点看,对中国所处历史方位的最新判断,就是回答中国现代化"站在哪里,从哪里出发"的问题;其次,从逻辑骨架看,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取向、战略目标、发展理念、发展布局、外部条件等基本问题的系统论述,就是回答中国现代化"到哪里去,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最后,从逻辑归宿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是回答中国现代化"靠谁领导,靠谁保证"的问题.
个体是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逻辑起点、逻辑展开和逻辑归宿.从立足于“抽象的个体”的“政治解放”到立足于“现实的个体”为基础的“人类解放”,表征了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生成逻辑.马克思没有放弃“抽象的个体”对人类解放的积极意义,而是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对其加以扬弃,从而形成以“现实的个体”为基础的真正的人类解放思想.没有以“抽象的个体”为基础的“政治解放”,就不可能形成以“现实的个体”为基础的“人类解放”.因此,从“抽象的个体”到“现实的个体”的视阈,探索马克思早期“人的解放”思想的生成逻辑,对于理解马
现象学被很多学者视为沟通中西文论的一个平台、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一条途径.钱穆从人格角度思考文学的观点与日内瓦学派的代表性学者乔治·布莱的文学意识批评理论有着诸多相通之处.二人都将读者对作者的认同作为文学批评的前提条件,都强调作家的意识或人格是文学作品形成的最后根据,都认为作家的意识或人格以鲜明的个性姿态显示着一个时代乃至一种文化传统的普遍性.不同之处在于:布莱重在探索作者意识的特征,钱穆则重在通过文学作品提升读者的人格境界.在这两种理论的相互启发下,建构一种融合心性文学批评与现象学意识批评的新理论将成
新冠肺炎疫情使我们认识到,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医务社会工作在临床医务工作与社区医务工作两个场域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重大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既是医学问题,又是社会问题,医务社会工作为患者解决躯体病痛时,也为社会群体、社区提供预防、康复、人文心理支持与公共卫生安全等医疗支撑服务,促进了社会的平稳发展.医务社会工作虽然在医疗机构扮演辅助的角色,但其角色和功能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背景之下,医务社会工作的创新发展值得我们思考.
从CSSCI数据库(1998—2019)提供的相关统计数据来看,近年来国内卢卡奇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呈现出明显的复兴趋势,同时也存在着各个阶段研究不平衡、视角单一、文本利用率不高以及引用规范欠佳等问题.在未来的卢卡奇研究中,应当进一步扩大文献编译规模,着力探究卢卡奇思想中异质性与连续性的辩证关系,以整体、全面的研究视角弥合目前较为割裂的研究现状,推动中国卢卡奇研究进一步复兴和向纵深发展.
近年来,我国中篇小说创作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现实社会问题、个人精神空间、个体命运、乡土中国、城市生活、人性、底层经验、历史反思等文学常规性和恒定性叙事对象,是近年来中篇小说写作的重点和核心.同时,在主题设置、人物塑造、情节铺排、语言运用、思想构建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传统现实主义面相,在对文学常规性和恒定性叙事对象以及叙述方法延伸、拓展、衍生的基础上,探索了文学写作的多种可能性.
21世纪的科技革命与各国实施的人力资本战略之间绝非巧合,而是体现了一种实践和理论必然.人力资本微观供给增加能够提高科技创新发生概率,宏观供给增加能够提升科技创新市场激励,结构优化能够为科技创新提供持续动力.以体制机制设计为核心,充分保障政府、居民和企业三方战略实施主体分别从宏观有效供给、微观有效供给、结构优化入手,有效推进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三大科技创新战略,是构建科技创新体系,高质量实现"十四五"科技创新任务目标的重要抓手.
长期以来,文学对"农民进城"叙事已然形成了城市与乡村的二元对立、农民固化为受尽苦难的弱者形象等几种定式.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农民进城"叙事呈现几个新的向度:一是构塑具有新型文化人格的农民,二是设置"主体间性"的城乡关系,三是劳动主体性的想象再造.新向度的出现,有其源于社会外部与文学内部的生成逻辑:新世纪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综合素质、人员构成均发生了嬗变;同时,中国城市化进程提速、加深,国家亦在宏观政策层面引导城乡关系趋于协调;作家自身寻求突破惯性思维等.凡此,构成了新世纪长篇小说"农民进城"叙事的现实语境与
本研究旨在探索社区安全感与居民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通过定义中国情景下的社区安全感,提出社区安全感是个复合型的概念,并可以根据人们对社区生活的需求层次划分为多个维度:由收入满足感与社区治安保障感所带来的生存安全感,基于邻里信任而产生的归属安全感,以及由社区参与带来的发展安全感.研究结论表明,社区安全感对我国居民幸福感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其中社区治安保障感、收入满足感以及邻里信任对居民幸福感有着积极并显著的影响,而社区参与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并不显著.这一发现为我国社区治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以居民幸福感为
马克思立足于资本所推动的"世界历史"的视域,以深刻的历史辩证法论证未来理想社会的实现不是外在原则强加于现存的社会发展过程之中,而是深刻地"内嵌"于世界历史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基于对人类历史的理性反思,立足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代性批判,建构性地思考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历史条件,这构成了马克思未来社会理论的整体性论域.马克思对未来社会所展开的理论思考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证明了马克思未来社会理论的真理性和当代生命力.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思考,为我们在新时代坚定"道路自信"提供了理论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