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忽然想起十多年前的一篇报道:一个美国科学教育代表团到上海访问,听了一堂由一名优秀特级教师执教的物理课。整个教学过程,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清晰,教学方法灵活,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师生互动,配合默契;教师语言准确精练,教学时间安排精当。当老师说“这堂课就上到这里”之时,下课铃声正好响起。听课的近百名中国教师随着铃声的响起,掌声雷动。但是,五位美国客人的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第二天,接待者请他们谈谈感受时,他们的观感却出乎我们的意料。他们反问:“这堂课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既然老师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这堂课还上它干什么?”
之所以会想起这篇报道,是因为时至今日,这样的课堂仍在广泛上演,这样的课堂仍然受到大力追捧。的确,按照我们固有的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上文提到的那堂课可谓天衣无缝、精彩绝伦,听课的近百名中国教师的掌声就足以说明问题。但是,美国客人的话又不得不让我们去思考,怎样的课堂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
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认为,问题教学法有两种形式,一是“教师提问,学生解答”,一是“学生提问,自己解答”。其中,前者是传统课堂的教学形式,也是浅层次的问题教学;后者则是新课程背景下着力提倡的教学形式,是问题教学的最高境界。因为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不是学生单纯应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者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问题教学”:教师带着问题走进教室,通过教师设置的问题的“引”和“解”,来“导”出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最终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
然而,“上到学生没有问题”,这可能是许多教师孜孜以求的课堂教学目标,甚至将其视为课堂教学的一种理想境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惊叹于一些教师精心设计的一系列问题,高明的教师甚至还能使这些问题环环相扣而形成“问题链”。以问题驱动,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最终达成教学的目标,是时下很时髦也广为认可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精心设置问题的初衷,当然是希望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这些问题。如果有些问题学生还不能解决,说明教师的教学还不“到位”;如果学生能够准确解决,那么也就意味着学生已经理解了教师的问题。“学生没有了问题”,那么课堂教学的任务也就自然完成了。还有什么比这更理想、更让人放心的呢?
也许我们见多了这样的课堂,但我不太欣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应答如流”这样所谓“精彩”的课堂。因为从理论上来说,这样的课堂并不真实。如果真有这样的课堂,那只能说明教师设置的问题太浅,有可能只是知识的平面滑行,是“低空盘旋”,没有触及学生的“灵魂深处”。
孙绍振老师在《真语文拒绝“伪对话”》(见《语文建设》2013年第7期)一文中举例说,如果我们在讲比喻的时候去问学生,“燕山雪花大如席”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学生一定会回答“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再问“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学生的答案依然是“运用比喻,生动形象”。那么,这样的问题不问也罢。诚如开篇报道中的美国客人所言,“这堂课还上它干什么”呢?
或许《世说新语》中记载的一段文字可资借鉴: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偶尔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同样是讲比喻,孰浅孰深?“公大笑乐”又包含着多少信息?“兄子”与“兄女”比喻手法的运用孰优孰劣?如果教师能够以此为契机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那么这堂课也就很有“上的必要”了。
为了教学任务的完成,为了教学流程的顺畅,我们的很多课堂往往控制甚至规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免节外生枝。久之,学生也就不敢提问,不会提问,甚至提不出问题。那么,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就永远只能是纸上谈兵。尽管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发展学生“独立阅读”“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的能力,但实事求是地说,能够真正落实这一目标的课堂时下并不多见。
我倒希望我们的课堂是“有问题”的课堂,因为这样的课堂才是最真实的课堂。“有问题”可以是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暂时还不能解决,也可以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又发现了新的问题,甚至还可以是学生问倒教师——教师对学生发现的问题不能解决。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堂让我记忆深刻的语文课,一位年轻教师执教林清玄的散文《可以预约的雪》。教师的确是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的,只是这些问题不是教师自己设定的,而是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发现的;教师的教学也没有按照固有的流程去操作,而是将学生所提问题进行整理、整合,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和师生互动,来解决学生提问比较集中的问题,而有些问题则完全由学生自己来解决。听完课之后我又在想,教师在布置学生预习时一定是“带着问题走进教室”的,而学生通过独立阅读,也一定是“带着问题走出教室”的。我很佩服这位年轻教师的胆识和勇气,因为在“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和“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这样一个又一个轮回中,教师需要挑战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有时甚至还可能陷入被“问倒”的尴尬境地,但这对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的能力的培养,无疑是有帮助的。
“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再“带着问题走出教室”,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寄希望于“上到学生没有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善莫大焉。
推荐理由:
完美,可以说是一个级别最高的评价类形容词。对于一堂课,多数教师眼中的完美可能是学生对于提问对答如流,所有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事实果真如此吗?博主认为这样貌似精彩的课堂并不真实,反而存在问题,比如问题设置可能过于浅显,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并无意义。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并恰当给予学生点拨与指导。这样留有问题的课堂,才能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之所以会想起这篇报道,是因为时至今日,这样的课堂仍在广泛上演,这样的课堂仍然受到大力追捧。的确,按照我们固有的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上文提到的那堂课可谓天衣无缝、精彩绝伦,听课的近百名中国教师的掌声就足以说明问题。但是,美国客人的话又不得不让我们去思考,怎样的课堂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
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认为,问题教学法有两种形式,一是“教师提问,学生解答”,一是“学生提问,自己解答”。其中,前者是传统课堂的教学形式,也是浅层次的问题教学;后者则是新课程背景下着力提倡的教学形式,是问题教学的最高境界。因为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不是学生单纯应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者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问题教学”:教师带着问题走进教室,通过教师设置的问题的“引”和“解”,来“导”出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最终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
然而,“上到学生没有问题”,这可能是许多教师孜孜以求的课堂教学目标,甚至将其视为课堂教学的一种理想境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惊叹于一些教师精心设计的一系列问题,高明的教师甚至还能使这些问题环环相扣而形成“问题链”。以问题驱动,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最终达成教学的目标,是时下很时髦也广为认可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精心设置问题的初衷,当然是希望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这些问题。如果有些问题学生还不能解决,说明教师的教学还不“到位”;如果学生能够准确解决,那么也就意味着学生已经理解了教师的问题。“学生没有了问题”,那么课堂教学的任务也就自然完成了。还有什么比这更理想、更让人放心的呢?
也许我们见多了这样的课堂,但我不太欣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应答如流”这样所谓“精彩”的课堂。因为从理论上来说,这样的课堂并不真实。如果真有这样的课堂,那只能说明教师设置的问题太浅,有可能只是知识的平面滑行,是“低空盘旋”,没有触及学生的“灵魂深处”。
孙绍振老师在《真语文拒绝“伪对话”》(见《语文建设》2013年第7期)一文中举例说,如果我们在讲比喻的时候去问学生,“燕山雪花大如席”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学生一定会回答“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再问“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学生的答案依然是“运用比喻,生动形象”。那么,这样的问题不问也罢。诚如开篇报道中的美国客人所言,“这堂课还上它干什么”呢?
或许《世说新语》中记载的一段文字可资借鉴: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偶尔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同样是讲比喻,孰浅孰深?“公大笑乐”又包含着多少信息?“兄子”与“兄女”比喻手法的运用孰优孰劣?如果教师能够以此为契机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那么这堂课也就很有“上的必要”了。
为了教学任务的完成,为了教学流程的顺畅,我们的很多课堂往往控制甚至规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免节外生枝。久之,学生也就不敢提问,不会提问,甚至提不出问题。那么,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就永远只能是纸上谈兵。尽管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发展学生“独立阅读”“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的能力,但实事求是地说,能够真正落实这一目标的课堂时下并不多见。
我倒希望我们的课堂是“有问题”的课堂,因为这样的课堂才是最真实的课堂。“有问题”可以是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暂时还不能解决,也可以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又发现了新的问题,甚至还可以是学生问倒教师——教师对学生发现的问题不能解决。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堂让我记忆深刻的语文课,一位年轻教师执教林清玄的散文《可以预约的雪》。教师的确是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的,只是这些问题不是教师自己设定的,而是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发现的;教师的教学也没有按照固有的流程去操作,而是将学生所提问题进行整理、整合,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和师生互动,来解决学生提问比较集中的问题,而有些问题则完全由学生自己来解决。听完课之后我又在想,教师在布置学生预习时一定是“带着问题走进教室”的,而学生通过独立阅读,也一定是“带着问题走出教室”的。我很佩服这位年轻教师的胆识和勇气,因为在“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和“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这样一个又一个轮回中,教师需要挑战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有时甚至还可能陷入被“问倒”的尴尬境地,但这对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的能力的培养,无疑是有帮助的。
“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再“带着问题走出教室”,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寄希望于“上到学生没有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善莫大焉。
推荐理由:
完美,可以说是一个级别最高的评价类形容词。对于一堂课,多数教师眼中的完美可能是学生对于提问对答如流,所有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事实果真如此吗?博主认为这样貌似精彩的课堂并不真实,反而存在问题,比如问题设置可能过于浅显,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并无意义。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并恰当给予学生点拨与指导。这样留有问题的课堂,才能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