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有问题的课堂,善莫大焉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e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忽然想起十多年前的一篇报道:一个美国科学教育代表团到上海访问,听了一堂由一名优秀特级教师执教的物理课。整个教学过程,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清晰,教学方法灵活,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师生互动,配合默契;教师语言准确精练,教学时间安排精当。当老师说“这堂课就上到这里”之时,下课铃声正好响起。听课的近百名中国教师随着铃声的响起,掌声雷动。但是,五位美国客人的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第二天,接待者请他们谈谈感受时,他们的观感却出乎我们的意料。他们反问:“这堂课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既然老师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这堂课还上它干什么?”
  之所以会想起这篇报道,是因为时至今日,这样的课堂仍在广泛上演,这样的课堂仍然受到大力追捧。的确,按照我们固有的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上文提到的那堂课可谓天衣无缝、精彩绝伦,听课的近百名中国教师的掌声就足以说明问题。但是,美国客人的话又不得不让我们去思考,怎样的课堂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
  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认为,问题教学法有两种形式,一是“教师提问,学生解答”,一是“学生提问,自己解答”。其中,前者是传统课堂的教学形式,也是浅层次的问题教学;后者则是新课程背景下着力提倡的教学形式,是问题教学的最高境界。因为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不是学生单纯应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者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问题教学”:教师带着问题走进教室,通过教师设置的问题的“引”和“解”,来“导”出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最终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
  然而,“上到学生没有问题”,这可能是许多教师孜孜以求的课堂教学目标,甚至将其视为课堂教学的一种理想境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惊叹于一些教师精心设计的一系列问题,高明的教师甚至还能使这些问题环环相扣而形成“问题链”。以问题驱动,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最终达成教学的目标,是时下很时髦也广为认可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精心设置问题的初衷,当然是希望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这些问题。如果有些问题学生还不能解决,说明教师的教学还不“到位”;如果学生能够准确解决,那么也就意味着学生已经理解了教师的问题。“学生没有了问题”,那么课堂教学的任务也就自然完成了。还有什么比这更理想、更让人放心的呢?
  也许我们见多了这样的课堂,但我不太欣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应答如流”这样所谓“精彩”的课堂。因为从理论上来说,这样的课堂并不真实。如果真有这样的课堂,那只能说明教师设置的问题太浅,有可能只是知识的平面滑行,是“低空盘旋”,没有触及学生的“灵魂深处”。
  孙绍振老师在《真语文拒绝“伪对话”》(见《语文建设》2013年第7期)一文中举例说,如果我们在讲比喻的时候去问学生,“燕山雪花大如席”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学生一定会回答“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再问“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学生的答案依然是“运用比喻,生动形象”。那么,这样的问题不问也罢。诚如开篇报道中的美国客人所言,“这堂课还上它干什么”呢?
  或许《世说新语》中记载的一段文字可资借鉴: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偶尔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同样是讲比喻,孰浅孰深?“公大笑乐”又包含着多少信息?“兄子”与“兄女”比喻手法的运用孰优孰劣?如果教师能够以此为契机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那么这堂课也就很有“上的必要”了。
  为了教学任务的完成,为了教学流程的顺畅,我们的很多课堂往往控制甚至规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免节外生枝。久之,学生也就不敢提问,不会提问,甚至提不出问题。那么,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就永远只能是纸上谈兵。尽管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发展学生“独立阅读”“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的能力,但实事求是地说,能够真正落实这一目标的课堂时下并不多见。
  我倒希望我们的课堂是“有问题”的课堂,因为这样的课堂才是最真实的课堂。“有问题”可以是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暂时还不能解决,也可以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又发现了新的问题,甚至还可以是学生问倒教师——教师对学生发现的问题不能解决。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堂让我记忆深刻的语文课,一位年轻教师执教林清玄的散文《可以预约的雪》。教师的确是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的,只是这些问题不是教师自己设定的,而是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发现的;教师的教学也没有按照固有的流程去操作,而是将学生所提问题进行整理、整合,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和师生互动,来解决学生提问比较集中的问题,而有些问题则完全由学生自己来解决。听完课之后我又在想,教师在布置学生预习时一定是“带着问题走进教室”的,而学生通过独立阅读,也一定是“带着问题走出教室”的。我很佩服这位年轻教师的胆识和勇气,因为在“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和“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这样一个又一个轮回中,教师需要挑战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有时甚至还可能陷入被“问倒”的尴尬境地,但这对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的能力的培养,无疑是有帮助的。
  “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再“带着问题走出教室”,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寄希望于“上到学生没有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善莫大焉。
  推荐理由:
  完美,可以说是一个级别最高的评价类形容词。对于一堂课,多数教师眼中的完美可能是学生对于提问对答如流,所有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事实果真如此吗?博主认为这样貌似精彩的课堂并不真实,反而存在问题,比如问题设置可能过于浅显,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并无意义。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并恰当给予学生点拨与指导。这样留有问题的课堂,才能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其他文献
【教学创意】  《汉家寨》是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第一单元的略读课文,单元目标是“深化对文学作品和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提高文学素养和文化素养”。鉴于文本意蕴与单元目标,结合学生情况,将教学目标放在文化视野中进行确定:1.理解“汉家寨”独特的环境,在个性化的言语中把握作者的情思,探究“汉家寨”的意蕴。2.感悟“坚守”的精神美及其现实意义,提升文化素养。  【教学策略
本来想模仿哈姆雷特的句式,说“这是一个问题”。后来一想,状元们已经“用脚投票”,作出了明确选择,所以加一个问号。  我对高考“状元”的品质一直是有质疑的,但必须承认,这次他们的选择是明智的。  这里,北大、港大只是一个代称,泛指内地的“名牌大学”和香港地区的大学。早在几年前家长向我咨询时,我就毫不含糊,认为在香港上任何一所大学,都比内地的名校更值。因为,这不是两所学校的竞争,而是两种教育体制、教育
琦君《髻》一文堪称经典,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都有很高的评价。一般论述集中在髻的象征性,即作者母亲和姨娘的发型蕴含着心结的对立。母亲坚持自己的古板发髻,在委屈中坚守传统妇德,又不失自尊。姨娘的发髻,则显示出炫耀,甚至示威。父亲去世之后,经历了人世沧桑,母亲和“我”都改变了,对姨娘变得理解、同情而且“相依为命”。作者感悟了人生爱恨情仇的虚幻,获得了精神的解脱。  这样的理解应该说是比较到位的,但是,仅
《悼念一棵枫树》是牛汉的代表作。当年甫一发表,立即赢得了好评。  这首诗写于一个特殊的年代。那时,诗人牛汉作为“牛鬼蛇神”,被发配到湖北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劳动改造,已经四个年头。绝大部分干校“学员”已奉命返回北京,只有他和少数有“问题”的人,仍被留了下来。管制放松了,活儿也不那么累了,没什么事的时候,除了读当初下干校时带来的《洛尔迦诗抄》、李贺的《歌诗集》和《全唐诗》,就是在干校的荒山野地里转
2011年3月23日—25日,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举办的浙江省“小、初、高语文同课异构教学比较研究活动”在杭州江南实验学校举行。三个学段的几位执教教师分年段相继呈现了《纽约客》《背影》及想象作文训练专题课,力图用这种同课异构的形式,呈现相同课型在不同阶段的认知梯度、知识梯度、教学梯度。在评课环节中,讨论的焦点是相同的课型如何善待读者意识、文本意识、作者意识。下面笔者以《背影》为例,探讨不同阶段的学生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这个主题在理论上其实无须论证。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片古老国度,上下五千年来已经形成了丰富的传统文化,渗透在日常生活里,体现在言谈举止间。然而,与“独尊儒术”的年代相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必然要求当代中国人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努力寻求传统与现代的理性连接。之所以还要提出这样一个主题,是因为要回答这些问题:为什么我们在今天仍然需要讨论它,以及应该如何正确
《金铜仙人辞汉歌》出自语文版选修教材《唐宋诗词鉴赏》,全诗如下:  金铜仙人辞汉歌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
20世纪末,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引进北欧母语教学观念,突出学生主体性,批判教师一言堂,推行多元解读,调动学生主动想象,尊重学生独特体悟,一时举国兴奋莫名,以为获得了语文教学的金钥匙,多年语文教学效果不彰的难题可迎刃而解。当时新帜高标,长城内外,大河上下,莫不望风景从。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容器的积习,教师话语霸权威风扫地以尽。学生主体性写进了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之中,取得行政法规的地位。课堂上,主要由
有幸阅读语文同人的《聚龙宣言》,为真语文的诤言和愿景感怀。真语文取“真”字的“本原”和“真实”[1]之义。诸如旷日持久的语文课程性质之辩,语文教学效率低下,难以满足社会要求的不足,主因是尚未把握语文的“本原”,属于语文教与学的认识失真;教师语文公开课上作假、学生写作虚情假意等与客观事实不符的现象,是未做到“真实”,属于语文教与学的行为失范。无论是认识失真还是行为失范,都是语文课程改革亟待破解的难题
《美丽的颜色》是统编本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节选自居里夫人的次女艾芙·居里的《居里夫人传》第二卷。文章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不作任何渲染、铺陈,只用娓娓道来的方式,深情、舒缓地展示一个个镜头,令读者仿佛见证了残破的棚屋下,居里夫妇工作的无比艰辛,对科学发现的热切期盼,以及最终成功的巨大幸福,油然而生敬仰之情。编者选进这篇文章,使之与其他三篇文章共同建构成回忆性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