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姑去世的消息是母亲打电话告诉我的,当时母亲没有着意说大姑死的情景以及后事的办理等那些重要的事情,她告诉我的是她认为更加重要的事:二姑在生气,生大姑一家人的气。因为二姑给大姑准备的烧纸居然被大姑家的后人们忽略了,不但没有焚烧,反倒又被带回二姑的家里。这还了得!这不明摆着是在给二姑折寿嘛!于是乎,二姑三天三宿也没有消了这满肚子的气,她一直在骂大姑的儿子们,而且强烈要求他们赶紧弥补过错,否则会有好瞧的!
我立时按母亲的意图打电话劝慰二姑,可她没有容我多说就挂断了。我明白,生性要强、爱面子的二姑一向是得理不饶人的,这回恐怕是谁也劝不了了。随后,我又给大姑家的三表哥打了电话,可言语往来中是避不开大姑的死的,表哥哭了,我也就跟着哭,想到刚刚离世的老人家那委屈的一生,心中平添无限悲凉。
其实,大姑也是个要强、爱面子的人,但一辈子中,她好像从来也没有得过“理”,总是窝窝囊囊没有挺直过腰板。这不,她委委屈屈地活了86年,到最后死了还是让妹妹数落不尽。
大姑二姑,同样的一对姐妹,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和生活。这难道是她们不同的性格决定的?
奶奶一共养育了四儿两女。当时我们家还算得上殷实,所以儿女们都读了书,只是女儿读得少了些,因为爷爷奶奶都是很传统的人,重男轻女。不过,话说回来,大姑、二姑还算幸运,毕竟是读上书了。女子读书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乡下确属少见。
就是因为读书,结果耽误了大姑的出嫁年龄,岁数稍稍大了些就没有条件相当的好婆家可找了,最后她只得嫁给了一个死了妻子并带着一个儿子的男人。据说,这桩婚姻是家长们包办的,而生性老实、软弱的大姑对这桩终身大事竟没敢说个不字。
和大姑相反,对包办婚姻二姑进行了坚决的反抗,她毅然决然地退掉了多年的“娃娃亲”,愣是把爷爷奶奶气得死去活来,最后,她还凭着自己的文化水平到县里找了份会计的工作,而且成功地尝试了自由恋爱。直到现在,她家庭生活的幸福、美满也令同龄人羡慕不已。
二姑嘴快心直手也巧,珠算打得顶呱呱。在工作上,在家庭中,她都是一把好手。那内向、温和的二姑父在什么事上都听她的。而大姑父是以严厉出名的。尽管他也识文断字,但并不开明,特别是对大姑,一向是颐指气使,摆惯了大丈夫的派头。我小时候去他家就很怵他,甚至连大气也不敢出。看着他那刀条脸和山羊胡子,甭说是亲近了,差不多应该是厌恶。
然而,我大姑给他生了9个孩子。
因为孩子多,大姑家的日子就明显地穷困起来了。纵是大姑父怎么疲于奔波、精于打算,纵是大姑怎么节衣缩食、勤俭持家,他们的家境也没有好转,所以经常接济大姑的是二姑。吃的、用的,好的、赖的,凡是能拿出来的,妹妹都给了姐姐。这种帮助除了血缘的力量之外,主要得归功于二姑的性格和脾气,就是她敢做敢为的性格,就是她说一不二的脾气才使得她在大事小情上当家作主。
如果调换一下位置,大姑未必能这样帮衬二姑,就是她有这样的心,也未必有这样的胆。所以说,不管是当时还是以后,二姑在大姑一家人的心目中享有了很是“崇高”的地位。
基于这点,二姑数落大姑或大姑家的人时,谁也不敢还嘴;这跟“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不是一回事,主要原因还在于二姑骂得头头是道,二姑讲理,是个真正明理的人。
大姑之所以不还嘴,除了性情的因素外,还是因为大姑更加明理。明理,这是一种很难说清楚的做人的原则;在骨子里,她真的把自己当做了识文断字的人,她知道自己和那些“没理搅三分”的村妇不一样。一辈子,大姑也没有和谁红过脸、吵过嘴。街坊邻居们也高看大姑,就因为她读过书、她明理。
大姑总是慢慢悠悠地说事情讲道理,对她的儿女们、对我们这些晚辈从没有发过火儿使过性儿。小时候,我最爱听大姑讲家常儿讲古书,因为她总会掌握住节奏发出温和却称得上朗阔的大笑——给孩子们一种宽慰和信任。
“那大米粥热三回连狗都不吃哟!”——这是大姑评价物什的口吻,风趣、幽默、通俗,只要你听一遍就记住了。
“这花样儿就是牡丹哦!花瓣儿,花叶儿,得这么画噢!”这是大姑在传授知识,亲切、明白,而且手把手。我之所以在五六岁就能分辨出上百种花卉,那真得感谢大姑的教诲。她那双巧手和二姑一样,叫她名传遐迩。她画的刺绣花样美轮美奂,决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一种积极的创作。花鸟虫鱼,山水人物,惟妙惟肖不说,和别人家的不一样,总有点说不出的新鲜感,单那牡丹就有多种姿态,华贵、雍容、活泼、生动。画样儿有适合枕头的,有宜于兜肚的,有鞋面,也有头巾,还有门帘、褥芯等。去年回老家时,母亲还拿着一个枕头罩赞叹:“瞅瞅,啧,俊哦!你大姑画的!”我今天还记得,小的时候我拼命地临摹过大姑的牡丹图。
“我借借你的小人书看,不是要!看完了准还,一本不落!管保弄不坏!”这是大姑办事的原则,一是一,二是二,非常诚信。我和弟弟的小人书她都看遍了,当然我们也用同样的方式借阅了她的小人书。到晚年,大姑瘫在炕上时,陪伴她的依然是那些老版的小人書。我深信,那些精致的画面和简练的文字给了她无限的喜悦和美好的想象;而这种幸福,对不识字的老人来说,怕是体会不到的。
“妈是起不来炕了,你们可得替妈把肉核子(猪肉)送到娘家去啊!别糊弄妈!”这是大姑对传统习俗的认识,表哥们只好遵命,乖乖地买了肉到舅舅家拜年。大姑父走得早,剩下大姑孤零零地过了十多年,当然她也对传统坚持了十多年,也发号施令了十多年,否则,她肯定听大姑父发号施令的。
“你二姑那人才是刀子嘴豆腐心呢!”这是大姑对妹妹最切实最经常的肯定,两姐妹最知心最知情。相互的关怀相互的依赖都缘自血脉,相互的接受相互的融合都因为性情。一个温润,一个火烈,一个柔韧,一个刚介。我没有问过,但我能想到:这对姐妹在没有出嫁时也一定不像别人家的闺女那样吵吵闹闹的,她们一定很对劲、很搭调、很和谐。
大姑半身不遂瘫在炕上之后,最惦记她的当然是这个妹妹。买好吃好喝的,搭兑拾掇衣服,给零花钱,打长途电话,应该说无微不至。但是,在许多时候,70多岁的二姑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再加上晚景里的大姑又患上了痴呆症,人也记不起来,事也想不起来,连这苦乐与共的亲妹妹也认不出来了。
前年夏天,我们去看望大姑,病中的大姑瘦弱不堪,耳朵聋、嘴巴慢,几乎无法用口语和她交流,但奇怪的是,她的眼睛似乎不怎么花,看字看得特别好。于是,我们在纸上写了不少慰问的话语,大姑看了后满脸慈和,向我们重复着一句话,而且声音特别大、吐字特别清:“好好工作,注意健康!”就是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耳际,仿若一段沉闷的人生映照着未来明快的日子。
后来,我把这些情景告诉了二姑。她唉声叹气地说姐姐已经傻了,认不出来她了。接着,我们又听到二姑对大姑的数落,快捷、伶俐而亲切,那种情义、那种口吻,仿佛是对自己的调侃——“人呵,活到这份上,还真不如早点死喔!”
应该说这是句大实话,但这句大实话,只有最亲近的人才敢说!
然而到大姑真的死了时,却又招惹得二姑满肚子的火气。即便是再活一次,她也会照样惹妹妹的数落吧?
大姑走了,留下个爱找茬儿爱骂人的妹妹。这世上还有谁能听得进、能理解这些数落呢?大姑走了,也没能走个踏实!
(韩仰熙,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诗歌作品300余首,出版诗集《韩仰熙的诗》,散文集《山里 海边 路上》,小说集《洒扫庭除》,人物传记《法布尔》及各类文学评论150万字。)
编辑:刘亚荣
我立时按母亲的意图打电话劝慰二姑,可她没有容我多说就挂断了。我明白,生性要强、爱面子的二姑一向是得理不饶人的,这回恐怕是谁也劝不了了。随后,我又给大姑家的三表哥打了电话,可言语往来中是避不开大姑的死的,表哥哭了,我也就跟着哭,想到刚刚离世的老人家那委屈的一生,心中平添无限悲凉。
其实,大姑也是个要强、爱面子的人,但一辈子中,她好像从来也没有得过“理”,总是窝窝囊囊没有挺直过腰板。这不,她委委屈屈地活了86年,到最后死了还是让妹妹数落不尽。
大姑二姑,同样的一对姐妹,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和生活。这难道是她们不同的性格决定的?
奶奶一共养育了四儿两女。当时我们家还算得上殷实,所以儿女们都读了书,只是女儿读得少了些,因为爷爷奶奶都是很传统的人,重男轻女。不过,话说回来,大姑、二姑还算幸运,毕竟是读上书了。女子读书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乡下确属少见。
就是因为读书,结果耽误了大姑的出嫁年龄,岁数稍稍大了些就没有条件相当的好婆家可找了,最后她只得嫁给了一个死了妻子并带着一个儿子的男人。据说,这桩婚姻是家长们包办的,而生性老实、软弱的大姑对这桩终身大事竟没敢说个不字。
和大姑相反,对包办婚姻二姑进行了坚决的反抗,她毅然决然地退掉了多年的“娃娃亲”,愣是把爷爷奶奶气得死去活来,最后,她还凭着自己的文化水平到县里找了份会计的工作,而且成功地尝试了自由恋爱。直到现在,她家庭生活的幸福、美满也令同龄人羡慕不已。
二姑嘴快心直手也巧,珠算打得顶呱呱。在工作上,在家庭中,她都是一把好手。那内向、温和的二姑父在什么事上都听她的。而大姑父是以严厉出名的。尽管他也识文断字,但并不开明,特别是对大姑,一向是颐指气使,摆惯了大丈夫的派头。我小时候去他家就很怵他,甚至连大气也不敢出。看着他那刀条脸和山羊胡子,甭说是亲近了,差不多应该是厌恶。
然而,我大姑给他生了9个孩子。
因为孩子多,大姑家的日子就明显地穷困起来了。纵是大姑父怎么疲于奔波、精于打算,纵是大姑怎么节衣缩食、勤俭持家,他们的家境也没有好转,所以经常接济大姑的是二姑。吃的、用的,好的、赖的,凡是能拿出来的,妹妹都给了姐姐。这种帮助除了血缘的力量之外,主要得归功于二姑的性格和脾气,就是她敢做敢为的性格,就是她说一不二的脾气才使得她在大事小情上当家作主。
如果调换一下位置,大姑未必能这样帮衬二姑,就是她有这样的心,也未必有这样的胆。所以说,不管是当时还是以后,二姑在大姑一家人的心目中享有了很是“崇高”的地位。
基于这点,二姑数落大姑或大姑家的人时,谁也不敢还嘴;这跟“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不是一回事,主要原因还在于二姑骂得头头是道,二姑讲理,是个真正明理的人。
大姑之所以不还嘴,除了性情的因素外,还是因为大姑更加明理。明理,这是一种很难说清楚的做人的原则;在骨子里,她真的把自己当做了识文断字的人,她知道自己和那些“没理搅三分”的村妇不一样。一辈子,大姑也没有和谁红过脸、吵过嘴。街坊邻居们也高看大姑,就因为她读过书、她明理。
大姑总是慢慢悠悠地说事情讲道理,对她的儿女们、对我们这些晚辈从没有发过火儿使过性儿。小时候,我最爱听大姑讲家常儿讲古书,因为她总会掌握住节奏发出温和却称得上朗阔的大笑——给孩子们一种宽慰和信任。
“那大米粥热三回连狗都不吃哟!”——这是大姑评价物什的口吻,风趣、幽默、通俗,只要你听一遍就记住了。
“这花样儿就是牡丹哦!花瓣儿,花叶儿,得这么画噢!”这是大姑在传授知识,亲切、明白,而且手把手。我之所以在五六岁就能分辨出上百种花卉,那真得感谢大姑的教诲。她那双巧手和二姑一样,叫她名传遐迩。她画的刺绣花样美轮美奂,决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一种积极的创作。花鸟虫鱼,山水人物,惟妙惟肖不说,和别人家的不一样,总有点说不出的新鲜感,单那牡丹就有多种姿态,华贵、雍容、活泼、生动。画样儿有适合枕头的,有宜于兜肚的,有鞋面,也有头巾,还有门帘、褥芯等。去年回老家时,母亲还拿着一个枕头罩赞叹:“瞅瞅,啧,俊哦!你大姑画的!”我今天还记得,小的时候我拼命地临摹过大姑的牡丹图。
“我借借你的小人书看,不是要!看完了准还,一本不落!管保弄不坏!”这是大姑办事的原则,一是一,二是二,非常诚信。我和弟弟的小人书她都看遍了,当然我们也用同样的方式借阅了她的小人书。到晚年,大姑瘫在炕上时,陪伴她的依然是那些老版的小人書。我深信,那些精致的画面和简练的文字给了她无限的喜悦和美好的想象;而这种幸福,对不识字的老人来说,怕是体会不到的。
“妈是起不来炕了,你们可得替妈把肉核子(猪肉)送到娘家去啊!别糊弄妈!”这是大姑对传统习俗的认识,表哥们只好遵命,乖乖地买了肉到舅舅家拜年。大姑父走得早,剩下大姑孤零零地过了十多年,当然她也对传统坚持了十多年,也发号施令了十多年,否则,她肯定听大姑父发号施令的。
“你二姑那人才是刀子嘴豆腐心呢!”这是大姑对妹妹最切实最经常的肯定,两姐妹最知心最知情。相互的关怀相互的依赖都缘自血脉,相互的接受相互的融合都因为性情。一个温润,一个火烈,一个柔韧,一个刚介。我没有问过,但我能想到:这对姐妹在没有出嫁时也一定不像别人家的闺女那样吵吵闹闹的,她们一定很对劲、很搭调、很和谐。
大姑半身不遂瘫在炕上之后,最惦记她的当然是这个妹妹。买好吃好喝的,搭兑拾掇衣服,给零花钱,打长途电话,应该说无微不至。但是,在许多时候,70多岁的二姑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再加上晚景里的大姑又患上了痴呆症,人也记不起来,事也想不起来,连这苦乐与共的亲妹妹也认不出来了。
前年夏天,我们去看望大姑,病中的大姑瘦弱不堪,耳朵聋、嘴巴慢,几乎无法用口语和她交流,但奇怪的是,她的眼睛似乎不怎么花,看字看得特别好。于是,我们在纸上写了不少慰问的话语,大姑看了后满脸慈和,向我们重复着一句话,而且声音特别大、吐字特别清:“好好工作,注意健康!”就是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耳际,仿若一段沉闷的人生映照着未来明快的日子。
后来,我把这些情景告诉了二姑。她唉声叹气地说姐姐已经傻了,认不出来她了。接着,我们又听到二姑对大姑的数落,快捷、伶俐而亲切,那种情义、那种口吻,仿佛是对自己的调侃——“人呵,活到这份上,还真不如早点死喔!”
应该说这是句大实话,但这句大实话,只有最亲近的人才敢说!
然而到大姑真的死了时,却又招惹得二姑满肚子的火气。即便是再活一次,她也会照样惹妹妹的数落吧?
大姑走了,留下个爱找茬儿爱骂人的妹妹。这世上还有谁能听得进、能理解这些数落呢?大姑走了,也没能走个踏实!
(韩仰熙,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诗歌作品300余首,出版诗集《韩仰熙的诗》,散文集《山里 海边 路上》,小说集《洒扫庭除》,人物传记《法布尔》及各类文学评论150万字。)
编辑:刘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