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报告3例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增加对其临床与病理特征的认识。方法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3例慢性马兜铃酸肾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和病理特点,并复习
【机 构】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北京100034,北京100034,北京100034,北京100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报告3例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增加对其临床与病理特征的认识。方法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3例慢性马兜铃酸肾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和病理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慢性马兜铃酸肾病患儿,男1例,女2例,年龄为10岁、14岁和16岁;分别因乙型肝炎、颅咽管瘤术后脑水肿和紫癜性肾炎服用含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草药或中成药4~8个月,于开始服用2个月至6年后发病;3例患儿均以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伴近-远端肾小管受损为主要表现,其中2例以贫血为首发症状,肾功能损害严重,均已达到肾衰竭尿毒症期,另1例以糖尿为首发表现,肾功能损害较轻,同时表现继发性Fanconi综合征。3例肾病理均以广泛性或多灶状寡细胞性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为特征,肾小球病变轻微,免疫荧光除2例因基础疾病见IgA(++~+++)外,均未见明显免疫复合物沉积。2例患儿停用含有马兜铃酸的药物后肾功能仍呈不同程度的进行性恶化,其中1例放弃治疗半年后死于消化道大出血,1例等待肾替代治疗;另1例肾功能损伤较轻者,停用含有马兜铃酸的药物后经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和营养肾小管治疗病情改善,肾功能及肾小管功能恢复,仍在临床随访中。结论儿童慢性马兜铃酸肾病临床特点是渐进性肾功能损害和肾小管功能受损,肾脏病理特征为广泛的寡细胞性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在停服含马兜铃酸药物后肾功能恶化常不可逆转,最终导致终末期肾病;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于缓解早期轻症者的病情可能有益。预防该病的关键在于提高对含马兜铃酸中药肾毒性的认识。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腹膜后原发性神经源性肿瘤的治疗.方法腹膜后原发性神经源性肿瘤较少见,本文共报道27例此类患者的治疗过程,并随访25例疗效. 结果手术死亡率3.7%,良性肿瘤二年生存率
目的探讨通过一次性手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束时行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性黄斑囊样水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7例32只眼实施
目的 检测表皮葡萄球菌临床株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了解icaA基因及其表达与生物被膜形成的关系.方法 收集205株临床分离表皮葡萄球菌,刚果红平板试验检测其黏附性,半定量黏附
为探讨肝病脂类代谢异常规律及其高脂蛋白血证与血瘀证之间的关系,对285例病历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认为肝功损伤较轻者易合并高脂蛋白血证,急肝高脂蛋白血证与血瘀证无明显相
出血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在基层医院处理常较困难,特别是老年患者。
慢阻肺(COPD)为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药扶正固本法有抗衰老、抗氧化、改善肺通气功能等作用,是建立在中医病理生理基础上的手段与方法.对COPD临床稳定期治疗有较好的效
反复呼吸道感染 (RRI)是儿童常见病 ,多发病。而小儿迟发性佝偻病在 80年代末期才引起国内同道的重视。为探讨小儿迟发性佝偻病与RRI关系 ,我们自 1994年 9月至 1997年 5月观察了 6
目的:探讨汉族冠心病患者中乙醛脱氢酶2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MI)的相关性.方法:对231例冠心病患者采用多聚酶链反应分析ALDH2基因G487A多态性.并根据基因
气道嗜酸粒细胞增多是支气管哮喘的一个特征.嗜酸粒细胞通过释放毒性蛋白酶、脂质调节因子和氧自由基引起组织损伤.趋化因子的发现以及该细胞因子超家族的某些成员可能参与嗜
肝门部胆管癌 ,因其位置特殊 ,易早期侵犯周围血管、神经、淋巴组织及临近肝组织 ,故手术难度大 ,预后差。而目前 ,外科手术治疗是唯一疗效确切的方法。
Due to the spe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