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清修悟大道 真传真盘承太极

来源 :少林与太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velsetsha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师杨文笏先生于20世纪60年代师从陈式太极拳宗师陈照奎学艺,为师爷陈照奎入室弟子。先生天资聪颖,习拳刻苦,得师爷拳学之精髓,承师爷太极之衣钵,是当代著名的陈式太极拳大师。先生笃信佛学,深谙易理,精通岐黄,尤擅性命双修,竭毕生精力参悟拳学之奥秘、诠释尚武之精神,拳械及内功深厚精到,尤以散打实战著称于世。先生是一位能将陈式太极拳技艺风格淋漓展现、历代太极大师神功绝技完美再现的当代杰出代表人物,对陈式太极拳系统的完整传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先生于2011年8月驾鹤西行,享年70岁。他的离去,令武林同道欷歔不已,感叹太极拳界少了一位名师高人;他的辞世,使徒弟学生悲恸泣涕,痛感人生失去一盏武学修为的指路明灯。
  先生毕生致力于陈式太极拳的弘扬和传播,因材施教,对每个真心学习太极拳的学生都关怀备至。在他身上尽显前辈大师的风范。在先生去逝1周年之际,我们将跟随先生学拳的点点滴滴整理出来,结合我们多年来习拳的体悟写成文字,以缅怀先生的授业深情,告慰恩师的在天之灵。
   功技合一 完整系统
  当年陈式太极拳前辈陈发科功夫纯正,已臻化境,他定居北京后公开传授陈式太极拳,为在北京传授陈式太极拳的第一代宗师。其子陈照奎承其衣钵,并一生致力于陈式太极拳的传播与发展,全国各地门徒众多,其中造诣深者不乏其人。但由于历史机缘等诸多原因,能得其全盘功法的只有少数几位弟子,我师杨文笏先生为其中佼佼者。我们河南天中一支的弟子跟随先生学习长达13年之久,先生向我们系统传授了古朴原始的陈式家传头趟架子三盘九种练法、二趟炮捶全部内容以及单双推、定活步等九种推手方法及太极剑、十三杆、散手等技法,内功方面传授了基础的功法如神功桩、太极棒、午阳屯底功等,系统的功法如抖杆子、金刚八式、罗汉十八桩、太极五桩等,以及专项修习秘功,此外还有坐功、卧功及药功。
  上述系统内功,以前是陈氏家族历代传习中只在嫡传子孙中口耳相传的,对他人秘而不授。师爷陈照奎通过多年对先生的观察和考验,感到先生天资聪慧、习拳刻苦,且心地笃厚,日后定能成为德艺双馨、光大门户的可塑之材,遂产生惜才收徒之意,逐步把陈式家传内功系统地传授给了先生。先生尊师重道,勤思善悟,不负师望,数十年苦练不辍,终得拳学真髓,成为陈式太极拳承前启后之人物,在门内享有极高的声望。
  昔日陈发科大师初到京城,武林中人欲与之交流武技,大师演练一势金刚捣碓,最后一震脚房瓦作响、墙灰下落,震惊武林。师爷陈照奎任人用砖石砸其胸腹,他运用丹田内转之功内劲掤发,沾黏点小圈转关将砖石反弹出丈余,众人折服。有一次我们陪同先生游山归来,先生兴致甚高。我们请教气达梢节的问题,先生右手中、食二指一伸,指尖隆起成鼓槌状,随手向旁边的桌子插去,桌面立时被插出一洞。先生告诉我们:“只有练成气达梢节之功,方能实施叼拿点穴之术。”先生神勇皆为长年修炼陈式家传内功所得。
  先生自蒙师爷悉心传授以来,便矢志不渝以承传太极为己任,穷其一生来体验和印证太极神功,并且带出一批具有一定功力的徒弟。可惜我辈愚钝,能正确理解阴阳合一、功技并重者甚少,能完整传承这套内功的人更是寥若晨星。
   体用兼备 尤重实战
  历代陈式太极拳先贤在其练功过程中,都非常重视健身养生与技击实战的辩证关系,亦有相当多的功法持松静自然之态内蓄精气、固本培元,如太极五桩等,健身与防身、练拳与练功,阴阳合一,相辅相成,并行不悖。先生要求我们在锻炼过程中必须遵守这个法则。突出技击,注重实战,是先生的又一大特点。先生曾说:“在过去动荡的年月里,技击不行、手上没功夫是出不了门的。”对于有些练习者只练拳不练推手,或只在圈内推手而很少与其他门派交流,先生认为是不可取的,这样不利于太极拳水平的提高。
  先生年轻的时候手上的功夫就十分了得,当年在京城圈内人士中只要一提“西城小杨子”无人不啧啧称赞。先生对我们也很注重实战能力的培养。我们河南天中一支的徒弟多是少时练武,学习了许多门派的武功后改练太极拳的,也曾先后向多位太极拳名家学习过,所以有一定的实力。先生教我们的前六年主抓单势练习,每天单势发劲都在千次以上。在13年的学习期间,先生无论是教我们盘架子还是给我们改拳正架,都要求我们每天同时进行大量的单势操练,在拆拳说手、练功散打期间要求更是严格,以至有些体力稍差的徒弟一提单势练习心里就发怵。
  闪战腾挪是太极拳散打对身法、步法的重要要求。记得有一年学习步法时,先生给我们示范以一御众的八方步,在三间相通的大房里,先生忽前忽后、取左进右,八个方位无论哪个一跃步都能贴近墙壁,速度之快令我们瞠目结舌。我们有幸亲眼目睹了武林中传说的“前进一丈,后退八尺”的真功夫,也印证了陈照奎师爷在单势练习时一再强调的“单势是出功夫的关键”的名言。
  我们曾就太极拳散打在当今社会的价值这一问题请教先生,先生认为,在高科技、现代化的社会里,虽然散打的防身作用越来越小,但其独特的健身价值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散打与拳架、器械共同构成的健身功用适用范围广泛,受到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及身体状况的人群的共同喜爱,太极散打可以在人体快速运动的条件下,提高反应速度、协调能力、思维判断能力,从而显著提高身体素质,特别适合青年人及渴望提高太极拳整体水平的人练习。太极拳散手与盘架子是相辅相承的关系。架子里面包含的技击方法,如果没有散打来实践也将渐失真意,久而久之太极拳将会蜕变为一种舞蹈,从而使其健身范围缩小,健身价值逐渐丢失。散打水平的高低,是对太极拳技艺整体掌握程度的一种真实反映。散打修炼内容十分复杂,特别是心理意识、丹田内转、气血运行等内在变化以及伴随出现的一些特殊功能和感受,目前科学技术还难以完全解释,所以把这门技艺完整地保留下来,供后人探索研究,对开发大脑智慧、挖掘身体潜能、探究未知的人体奥秘有重要的意义。
   深明拳理 圆活不拘
  先生和师爷陈照奎性格相近,说话谈得来,因此深受师爷器重。在师爷多年离京外出授拳期间,均是先生照料场子。先生不但在拳理方面得到师爷的系统传授,而且还得到许多法不传六耳的家传口授秘诀,因此先生的理论基础起点高,再加上先生精通易理、善于实践总结,所以先生深明拳理,圆活不拘。
  无论是盘架子或是推手,当我们遇到问题请教先生时,先生总是首先从太极阴阳大道讲起,结合自然界的一些变化,然后再讲拳法的一些细节要求。先生认为,拳中的部分细节要求针对性较强,初学者如果理解不正确、运用不恰当便会出偏,所以一定要用太极阴阳大法来指导,如常见的左右双重问题、上下对拉问题、前后开合以及单摆浮搁妄动问题。
  先生对拳学道理烂熟于心,变通无拘,解疑答惑时往往脱口而出,切中要害,直指根源。有一次,我们几个师兄弟就练高架好还是低架好各执己见,请教先生,先生笑着脱口而出:“认为练高架好的到树上去练,认为练低架好的就坐到地下练。”先生将“仰之者弥高,俯之者弥深”的太极推手原则巧妙应用到评判拳架上面,一句顺势借力的说笑使我们明白了孤阳或独阴都是对太极大道的片面认识。先生指出,盘架子的高低要结合习拳练功的不同阶段,根据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高度,如主练意气时宜练天盘走高架,主练腰圈和丹田内转时宜练中盘走中架,主练根节筋骨时宜练地盘走低架,妄说练拳高架好或低架好都是孤立片面、拘泥执著的表现。
   古法授拳 因材施教
  大凡习练陈式太极拳的人都知道拳架有高、中、低三种架子,在系统学习时分为学拳、改拳和拆拳三个阶段。其实陈式家传授拳方法是非常讲究的,经过十几代人数百年呕心沥血总结出来的授拳方法有一套系统完整的体系。先生认为,其实天下武学招式的用法都是相通的,只有如何修炼才是各门派的秘密所在。
  先生讲解拳理时常采用传统的数理法,遵天人合一之理,循阴阳数理之规,而且绝不空洞说教,每每说手伴随。讲天地人三才,同时讲应用时如何做到三才合一;讲六合,除了讲解上下相合、横相合、斜相合,同时讲解内外三合的关系以及六合法在实用时的益处。练习预备式时要求含胸塌腰、心气下降,但初学者往往处理不好束肋与中正的关系,会出现弯腰的弊病。对此先生明确指出:“两胁之气宜顺卯酉沉于丹田,不宜行子午。”在讲九宫功法时,先生感叹道:“书(指《陈式太极拳图说》)上面把图都画出来了,但是现在能掌握其具体内容的人太少了。”并叮嘱我们一定要用心学习,切勿使之失传。
  先生通晓佛学,对于授拳中学生出现的问题会有针对性地采用一些佛家教学方法,如当头棒喝法。一师弟练拳出现两膝外翻之病,先生见状并不言语,突然跃步上前,用右擦脚快速轻踢其膝内侧,师弟受先生击打和气势逼迫,反射性地将两膝合了起来,我们也顿悟到练拳时为什么要求“两膝常常里合,两脚常常里扣”,真乃“醍醐灌顶”,使得我们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先生第一遍教我们头趟架子时,对于所教的式子先是边讲动作要领边示范三遍,并且特别嘱咐我们只能看不能练,因为手脚一动就会分散注意力。然后先生领着我们练三遍,最后边看边纠正让我们每个人单练三遍。说是练了九遍,其实每个人练习时先生都在讲解,这样连练带看再听何止九遍,所以大家都能很快理解学会。在第二遍改拳正架时,先生更是严格按照传统的教拳方法的要求,一势不会不教二势,每个分解动作一定要到位才算过关,同时紧紧围绕修炼缠丝劲的主题,特别是腰圈和丹田内转反复操练,须左三百遍、右三百遍。先生寓拳于功,寓功于拳,内外双修,练养并蓄,引导我们拳理拳法和功法同长并进。
  我们有时看先生授拳十分辛苦,不愿先生过于劳累,当先生问我们明白与否时,我们师兄弟虽不太清楚也顺口回答“明白了”,先生马上就指出“你们不明白”。先生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习拳如同做学问,不能有丝毫的马虎。你们的师爷是河南人,我是真心想把功夫回传给河南,以此感谢他老人家对我多年的栽培之恩。当年我是怎样学的,现在我也怎样教你们,再辛苦我也乐意。”出于对师爷发自心底的感恩和怀念,先生把传承太极拳学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指引我们这些怀着太极之梦的后学之辈展翅高飞。
   生活即拳 无动不太极
  俗语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这句话用在先生身上再恰当不过了。先生一生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静心修道,潜心练拳。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一日三餐、行走坐卧,还是云游访友、与人交谈,先生都离不开拳学。先生把世间万物与拳学规律相参悟,印证着阴阳变化之玄机,生活在太极大道的光芒之中,享受着悟道明理带来的愉悦。
  先生不嗜烟酒,并要求我们不能吸烟。先生吃饭讲究素食,不食荤腥之物,三餐有规律,不过量。陪先生进餐时,先生告诉我们,用手拿食物时“展臂必用下塌外碾之法,逆缠出劲;屈臂须行沉肩坠肘之功,顺缠入劲”。先生历次来河南授拳,我们师兄弟白天上班,先生就在房间内练习静功。每每与我们交谈时,先生也是双盘打坐,讲起拳来中、梢两节动作十分灵活,可感知其内气鼓荡、气势逼人。先生休息前必练卧功,无论寒暑持之以恒。
  先生来河南授拳多是冬季,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我们有幸得以观察先生是如何将拳学要领应用到穿脱外衣方面的。先生用小圈旋腰转脊,两臂依次缠绕,螺旋伸屈两臂于袖洞之中。先生讲:“生活中的动作也要尽量按照练拳的要领来做,这样上功才快。”
  我们陪同先生外出,所到之处先生结合观看内容给我们讲解师法自然、万物皆可为拳之道,教我们如何借鉴和吸收其他传统文化的精髓。观看书法时,先生提示说:书法起笔讲究“逆入平出”,即横画直落笔、竖画横落笔,与练拳时要求进退转换、往复折叠、欲右先左、逢上必下的道理相通;书法结构要求重心平稳、笔断意连,与推手时强调保持平衡、劲断意不断有异曲同工之妙;书法对人体内在的要求,如心专气凝、贵乎沉静、去除杂念、血脉相通,也正是我们练习内功的基本要求。观看杂技时,先生要求我们不能只看热闹,还要用心观察杂技艺术是怎样保持平衡的,并指出人体向四个方向倾倒的原因,启发我们在推手时如何保持好自身的平衡、破坏对方的平衡。
  有一年我们到北京学拳,在先生家吃饭时,师母讲了一件先生年轻时学拳的事情。当年先生向师爷陈照奎学习十三剑法十分投入,吃饭时脑海里还在思考剑法,不时地用筷子练习。师母嘱先生去厨房拿餐具,先生进去多时未出来,师母过去一看,原来先生正用筷子练习剑法,早已忘记了吃饭的事情。正是这种自年轻时就养成的勤于思考、刻苦练功的良好习惯,使得先生站在了拳学高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日食三餐动弧圆,阴阳大道伴师眠;岁岁晨钟与暮鼓,承传太极遂心愿”。这正是对先生一生勤学苦练、弦歌不辍、呕心沥血、无私育人的真实写照。
  “丹青难写是精神”,先生一生箪食瓢饮,穷心武学,抱元守一,内心丰盈,碧血丹心,青史留名。太极亘古,大道永恒;伟哉吾师,永存心中!
其他文献
第一势左汤瓶势  【盘法】  口诵“台斯迷”。  “接嘟哇”,同第一路(图1)。  “汤瓶势”,盘法与功用均同第一路(图2~4)。  第二势右手劈  【盘法】  承上势。以头领身,上左脚半步,随后上右脚过左脚一大步,步成半马步。同时左手后拽,右手从后向前大力劈出。目前视,三尖照,六合合(图5)。  【功用】  如有人用左拳击我前胸,我左脚向对方右侧边门进步,用左掌一翻化敌击,上右脚同时用右掌劈击敌
期刊
《勾践阴谋外传》: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中国武术的本质就是“练为战”,在瞬息万变的搏击之中过人的胆气当为胜战之道。  中国武术历来极重胆气。拳谚中有“一胆二力三功夫”之说,把胆气放在劲力、功夫之上,可见胆气至为重要。  中医学《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素问·六节脏象论》云:“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由此可知胆的生理功能在五脏六腑中的重要
期刊
一个领域的登峰造极者,一定是人杰了。在当今武术界,特别是太极拳界,有一位颇具影响力、享誉海内外的泰斗级人物,他就是恩师冯志强大师。恩师仙逝已近一年,但感觉他老人家并没有离开我们,仍然在孜孜不倦地教导着我们,仍然在指导着我们练拳,他那慈祥的面孔仿佛天天在我的眼前,恩师传授给我们的武德和技艺将终生伴随着我们。  我2006年师从冯志强大师练混元太极拳,数年间亲承馨口,多蒙教诲,然而,我仍觉得恩师是一座
期刊
乾坤门由中国武当山“赵序”全真派(道传道)武当内家正宗乾坤门第二十代传人赵超然(云游道长、湖北人),道法号(子步云)继承传授。  至民国(1926年农历3月3日),拳师王树璋在云南个旧鸡街拜武当山云游道长赵超然为师,学习乾坤门内家功夫,拳、械、药功、暗器等。1932年3月赵超然离开云南西游后,将弟子王树璋托付给同门师弟,武当派乾坤门道传俗师傅华英标习练乾坤门功夫、拳、械等。赵超然离开昆明时,指定王
期刊
一、起式  虚领顶劲、沉肩垂肘、尾闾中正、提裆收腹,舌舐上腭,目视正前方,自然呼吸——无极式(图1)。  吸气,双手掌由两腿外侧缓缓抬起,同时双膝微屈(图2),双手抬至胸前时双手小指向里叼手(图3);呼气,双掌下按至小腹丹田处,双膝微起(图4)。  此无极生太极式。经曰:拳者,权也,所以权物而知其轻重者也。然其理实根乎太极,而其用不遗乎两拳,且人之一身浑身上下都是太极,即浑身上下都是拳,不得以一拳
期刊
太极拳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其哲理博大精深,是祖国传统养生健身之瑰宝,具有独特的修身、健身、防身功能。内劲是太极拳的核心要素,研究太极拳内劲的特点和修炼太极拳内劲的方法,对充分促进太极拳的发展,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意义极其深远。  一、内劲的定义及其作用  (一)内劲的定义  什么是太极拳的内劲呢?赵堡太极拳传人郑琛认为:“内劲就是身体内部在意念的支配下中枢神经指挥身体各部骨骼肌(运动肌)运动时
期刊
玄灯攒是一套秘传于道教宝山数百年、用于养身与御险的古妙拳法,迄今没有增删,保留了传统龙门派拳术的原韵。  玄灯攒古朴灵滑,刚柔相济,但其刚又不似外家直劲,柔也异于太极之力。其势沉柔摄魂,百骸灵荡,绵力续济,绷撑八方;纵横往来间,或如和风皱水,霎变则惊涛骇浪;开合升降处,甲庚暗潜,气血荣养;功深自成“八卦衣”(护身弹抗反应)、“霹雳闪”(触变惊爆力)、“掀撼气”(合气扑浪劲),是典型的内外兼修拳法。
期刊
泉州网消息:3月23日,泉州市五祖拳基础教程评审现场会在泉州三中举行,专家们现场观摩了学生的表演,并对拳操提出修改意见。会后,五祖拳基础教程将进行修改和完善,并于今年秋季在全市中小学推广。五祖拳是泉州南少林武术中最具代表性的拳种,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套拳操进校园,既能让学生强身健体,又能让他们了解闽南文化。(陈小阳 曾聪虹)   (来源:泉州网 泉州晚报,2012.3.24,http
期刊
第一势左汤瓶势  【盘法】  口诵“台斯迷”。  同第一路“接嘟哇”。  承上势。同第一路“左汤瓶势”。  【功用】  同第一路。  第二势右手撑  【盘法】  承上势。以头领身,先上左脚半步,接着上右脚过左脚一步,成半马步。同时左手外翻后拽拉捋到左胸,右手从后向前撑,五指向上;肩必内扣,头顶颈直,三尖照,沉肩坠肘,含胸拔背,谷道上提。目视前方(图1)。  【功用】  对方用右拳击我上盘,我起左手
期刊
民国时期,丰县赵庄西北2公里有个尹楼,尹楼有个姓冯的中年男子,因他个头大、饭量大、力气大、傻乎乎的,人们都叫他冯大傻。  他虽然有力气,干起活来一人能顶仨,可是小户人家找短工都不敢用他,只有大户人家有了平常人干不了的力气活时才去找他。他给人家打工的条件也很简单,只要能管饱肚子就行。  一次有个财主家要盖几间房子,把冯大傻找了来,想让他把垒墙的6垛坯块搬过来。冯大傻一看就这点小活算不了什么,就一口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