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施工企业发展中所遇问题探析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62r5134d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国有施工企业发展空间变小,人力资源、劳务管理等方面暴露出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国有施工企业的发展和长存。文章通过发现国有施工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劳务管理问题,分析原因,对国有施工企业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国有施工企业;人力资源;劳务;建议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5204
  2015年经济增长全面放缓,工程建设行业在经济增长方面扮演的角色已由锦上添花转变为季孟之间。国有施工企业在历史上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做出过巨大贡献,然而在当下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有施工企业经常处于劣势。“十三五”新形势下,国有施工企业想要做大、变强,就必须认清时局,整改自身,提升市场竞争力。
  1国有施工企业存在的问题
  11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历经了计划经济体制至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几代人经过多年的付出和积累,国有施工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较民营施工企业存在一定优势,但同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漏洞和种种问题。
  首先,长久以来国有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滞后,很不适应时代潮流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依旧在运转,起到的作用甚微,加之国有企业管理层结构不科学,多为政工类管理人才,对工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缺乏战略角度上的思考,原本落后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国有施工企业的发展很难再有值得肯定的贡献。其次,国有施工企业在开展人才引进时不能有效控制人才与岗位的适配性,使国有施工企业内许多员工专业不对岗位,且在企业内未能接受系统、全面的工作岗位培训,业务水平一般,难以体现自身价值,工作积极性低下[1]。由于国有施工企业员工晋升难,工作环境常远离城市且流动性大,调入企业机关机会小,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员工易改投民营企业以求更大的发展。
  12劳务管理方面
  随着行业的发展,企业与劳务队伍的关系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劳务队伍已经成为国有企业施工前线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2]。劳务队伍本身的复杂性及管理上的困难,劳务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施工企业劳务队伍的组成普遍是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民工组建而成,受教育程度低。由于组成的复杂性企业对劳务队伍缺乏实际有效的管理和约束,多数人员专业技能凭借以往的施工经验,达不到工程标准、规范化的要求,且劳务队伍人员大都未受过行业知识及安全施工的培训,安全意识差,操作不规范易出现安全事故。其次是劳务队伍整体稳定性差,工程建设中分部分项工程工序转换迅速,施工周期短,因此对劳务队伍的稳定性有很高的要求[2],但是出于对个人技能、薪资待遇有所提升的渴望,农民工工作更换频繁,在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联合工众网2012年发布的《农民工“短工化”就业趋势研究报告》中对此有详尽的说明。企业对劳务队伍缺乏有效的管理,有些企业甚至被劳务队伍掣肘要挟。很多国有施工企业从劳务队伍的选择开始问题便已经显露,公开招标成为可有可无的一个过程,项目主要领导很难基于工程实际需要选择劳务队伍而是得迎合上级领导的“介绍”,对劳务队伍的审查不充分便选用[3]。合同管理方面条款存在漏洞甚至无合同约束,在后期产生纠纷时企业常处于不利局面。成本控制上少有企业对劳务队伍进行合理的评估,仅凭好不好用出不出事评价队伍的好坏,无形中增加了管理成本。
  2改善、解决问题的建议
  针对以上国有施工企业人力资源、劳务管理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国有施工企业要想在新形势下取得更好的发展,便要着眼自身,自上而下的修补、改善不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1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国有施工企业的人才流失现象非朝夕之间形成,而是经过了长时间矛盾激化的结果,国有施工企业想“自强”,必须有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人才选拔和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必须建立长久的企业人才发展规划。针对专业不对岗位现象要着力完善企业岗位制度,发现企业员工的个人优势及特长,从企业角度为员工制定在企业内部的发展规划,努力让每一个岗位搭配到最合适的人选,发挥最大的作用[1]。合理的薪酬制度是决定人才去留的重要因素之一,国有施工企业员工给员工的发展空间上和薪资待遇上必须至少有一项能让企业员工有所期待,建立公平与特殊并存薪酬待遇制度是很必要的。国有施工企业员工的薪资待遇最好在行业平均水平以上,根据不同性质的岗位设置不同的影响薪酬的条件,针对企业内某些岗位的技术复杂性、特殊性及在岗人员工作态度等因素权衡实行特殊岗位、特殊人才对应特殊报酬[4]。国有施工企业中员工发展空间小是不争的事实,为了能留住人才,国有施工企业更需关注员工自我价值的体现,让员工在企业时定期接受专业突出的岗位培训,在培训中员工接触到行业前沿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信息,提升了自身素质及业务能力,鼓励员工自考职业资格证书,对考取职称、执业资质的员工按月发放津贴并给予一次性奖励。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实质是社会财富对劳动力供给的转移性支付。从资金来源看,高校资助工作旨在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从资助目的看,高校资助工作实质是通过实现社会财富在教育领域分配中的转移支付来提高国家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发挥出资助育人的功能,即完善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来达到间接调节市场经济运行效率的目的。文章基于经济学的视角,提出多方合力、转变观念以及整合资源
期刊
[摘要]西藏高校研究生教育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当前西藏各高校都在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通过赴青海民族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实地考察,提出西藏民族大学应该积极推进学科转型发展,全面实施研究生综合改革。  [关键词]西藏高校;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5100  为了进一步推进学校的学科建设和研究生综合建设改革,实现学校的转型发展和
期刊
[摘要]研究基于乌鲁木齐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的现状,构建社区公共安全管理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含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22个。应用AHP法确定指标权重后,对乌鲁木齐市某社区公共安全管理满意度作出评价。结果表明,某社区的公共安全管理满意度评价分数为8005分,仅刚达到“较高”水平。最后,针对结果给予评价分析与对策。  [关键词]乌鲁木齐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满意度;AHP  [DOI]101393
期刊
[摘要]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病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土地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交通拥挤、住房紧张这四个问题尤为突出。一个举世闻名的“花园城市”——新加坡,在解决这四个问题上有着独特而有效的措施,值得中国及世界其他各国学习与借鉴。  [关键词]花园城市;新镇规划;居者有其屋;城市病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5059  1新加坡城市建设的基本情况  新加坡的国土面积为
期刊
[摘要]新经济形势下我国房地产经济该何去何从成为企业与理论研究关注的重点课题。文章主要是基于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对比分析,进而剖析房地产经济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与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全面的揭示出房地产经济的非理性行为。文章的结论对房地产经济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期望对房地产企业的决策有所助益。  [关键词]新经济;房地产经济;非理性行为  [DOI]1013939/jcnkizgsc2016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化的转轨,就业的时代课题重心开始逐渐由数量的提升转为质量的软着陆。就业质量不仅关乎国家经济的高质量、高效益性发展,也关系到国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然而,人口低生育率、产能过剩和土地城镇化成为我国就业质量有效提升的桎梏。因此,要针对性采取措施,实现新常态下高就业数量向高就业质量的软着陆。  [关键词]就业质量;人口低生育率;产能过剩;土地城镇化  [DOI]1013939/j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行各业都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房地产业亦是如此。蓬勃发展的房地产业为我国财政收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根据财政部相关数据,2015年我国房地产营业税总额为6104亿元,房地产企业所得税总额为2871亿元,分别占我国财政收入的401%、189%。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将于2016年5月1日全面实施“营改增”,范围将扩大至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与生活
期刊
摘要:对我国旅游养老服务业的主要形式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认为旅游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问题根源在于供给制度不完善,阻碍了旅游养老快速发展;要素供给不完善,影响旅游养老服务品质;旅游养老产业体系未形成,阻碍了旅游养老市场化进程。对策是:全面推进旅游养老服务制度改革、大力丰富旅游养老要素供给、大力提升旅游养老产业生产率、注重旅游养老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旅游养老供给政策;旅游养老设施;旅游养老标准体系
期刊
[摘要]鲁班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的文化名片,是建筑产业的魂与根。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开展鲁班文化研究与实践,构建“三建设一活动”鲁班文化育人新模式,用鲁班精神塑造精技强能的善建者,培育鲁班传人,建设美丽城市。师生对鲁班文化高度认同,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不断提高,形成“精技强能的善建者”人才品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善建者;鲁班精神;文化育人 
期刊
[摘要]大部制改革需整合交通运输资源、优化顶层设计。对内整合各种资源,协调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对外以一个统一体的形式融入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环境、资源和城市发展的大环境。建立健全有效的运行机制。简化办事程序、减少管理层次、优化人员结构、提高行政效率,履行交通运输管理职能,统筹综合运输体系的构建和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协调统筹的综合运输体系。对各种运输方式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完善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