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叫布音图,在鄂托克旗苏米图苏木当远教管理员已经四年了。平时我喜欢哼唱一首歌——《达坂城的姑娘》,而这“达坂”,在我们蒙语里是“山岭”的意思。我觉得,自己当管理员这些年,就是翻越了一个又一个“达坂”,将远程教育的福祉送到草原牧民的毡包里。
骑马去送学
刚当上远教管理员时,我是万分地高兴,早就听说这个远程教育能帮助我们牧民过上富日子,如今能有机会亲手给嘎查的乡亲们送去致富的福音,我感到自豪得很。就这样,经过旗远程办的培训后,我满怀期待地走上了远教管理员的岗位。
然而,草原上的云彩,不知道哪块有雨;黑夜里的大地,不知道哪里有狼。我在站点坐了一个多月,却没有多少乡亲上门求学,这让我很困惑。我到一位乡亲家打听,才明白,我们嘎查的人居住得太分散了,离站点最远的想来学习,骑马都得好几个小时,这么一来,大家自然就不愿意来参加学习了。我陷入了沉思。
牧民们如此分散,坐在站点里等,这条路行不通。面对这个“达坂”,我苦思如何翻过去。终于,在旗远程办的指导下,我想出了办法——主动送学。从此,我不再枯坐在站点,而是骑着马、驮着设备、带着光盘,主动到牧民的毡包里去放课件,让他们不用出毡包就能学到远程教育。这下子,乡亲们都乐坏了,每当听到我的马蹄声响起,他们就兴奋地说:“这一定是布音图和他的远教来了!”
教学用“母语”
看到牧民这么欢迎远程教育,我的心里像灌满了蜜。但好景不长,没过多久,乡亲们的态度忽然又冷了下来,这让我又陷入了困惑。但我下定决心,无论多么高的达坂,我都要翻过去!毕竟是在牧区,能有远程教育帮我们开眼界、长知识,是多么幸运的事啊。于是我还是采取老办法,走进乡亲们的毡包里,去调查实情。结果乡亲们是众口一词:“课件基本上都是汉语的,我们也听不懂。”哦,原来问题出在这里,我恍然大悟。
回到自家,我睡不着了,责怪自己考虑不周。由于闭塞,牧民们往往只会蒙语,汉语懂得少,很多课件自然看不懂。我下决心一定要让牧民兄弟们能看得懂咱们的课件,这样才能让党的关怀真正落在草原上。
说干就干,我向远程办反映了这个事。旗远程办很重视,通过调研商定:要在今后的课件资源开发中,大力加大蒙语课件的制作比例;同时也鼓励我自己想点法子。回到嘎查,我琢磨到了半夜,终于想出个好法子。今后,我再进毡包里放课件,如果牧民实在听不懂,我就现场翻译,把课件的大体内容都转换成蒙语讲出来。这双管齐下,还真灵。牧民们纷纷反映:“现在的课件能看懂啦!”听到这句话,我心里美得很,同时也很振奋:我又翻过了挡在面前的一个“达坂”!
课件姓“草原”
要说这远教管理员的工作是真不好干,经常是“找回了黑羊又丢了白羊”。这不,新的“达坂”又出现了。那一天,我放完课件,正在收拾设备,牧民老大爷巴音说话了:“布音图,平时我们都是放马放羊养奶牛,可你总放些种果树蔬菜的课件,这跟草原上的活计也不对路啊。”一席话,说得我面红耳赤:都怪自己调研不细致,没有搭准牧民需求的脉。
从毡包出来,我就直接骑马到了旗里,跟远程办的同志说明了情况,人家很赞同,还交给了我一个光荣的任务:让我在嘎查里详细摸底,搞清楚乡亲们到底想学啥。带着任务,我回到嘎查,纵马走遍了每个毡包,了解乡亲们的需要,并认真做好记录,反馈给旗远程办。很快,远程办又派来了新任务:让我作为基层代表之一,去旗里组织的制片方向调整会上谈谈基层牧民的实际需求。那次会议后,旗里挖掘出不少选题,拍出的新课件,个个都姓“草原”!课件不对路这个“达坂”在旗远程办的帮助下也成功翻越了,而这里也有我的功劳呢。看到嘎查里的兄弟姐妹们终于能享受到远教的好处了,我兴奋得不得了!
最后我说点感慨吧!草原牧民太需要远程教育了,但要让他们真能用得上,还得让远教带点草香;要翻越工作中的一个又一个“达坂”,不仅要坚定服务于民的信念,更要善于从群众需要的角度去思考和行动。
骑马去送学
刚当上远教管理员时,我是万分地高兴,早就听说这个远程教育能帮助我们牧民过上富日子,如今能有机会亲手给嘎查的乡亲们送去致富的福音,我感到自豪得很。就这样,经过旗远程办的培训后,我满怀期待地走上了远教管理员的岗位。
然而,草原上的云彩,不知道哪块有雨;黑夜里的大地,不知道哪里有狼。我在站点坐了一个多月,却没有多少乡亲上门求学,这让我很困惑。我到一位乡亲家打听,才明白,我们嘎查的人居住得太分散了,离站点最远的想来学习,骑马都得好几个小时,这么一来,大家自然就不愿意来参加学习了。我陷入了沉思。
牧民们如此分散,坐在站点里等,这条路行不通。面对这个“达坂”,我苦思如何翻过去。终于,在旗远程办的指导下,我想出了办法——主动送学。从此,我不再枯坐在站点,而是骑着马、驮着设备、带着光盘,主动到牧民的毡包里去放课件,让他们不用出毡包就能学到远程教育。这下子,乡亲们都乐坏了,每当听到我的马蹄声响起,他们就兴奋地说:“这一定是布音图和他的远教来了!”
教学用“母语”
看到牧民这么欢迎远程教育,我的心里像灌满了蜜。但好景不长,没过多久,乡亲们的态度忽然又冷了下来,这让我又陷入了困惑。但我下定决心,无论多么高的达坂,我都要翻过去!毕竟是在牧区,能有远程教育帮我们开眼界、长知识,是多么幸运的事啊。于是我还是采取老办法,走进乡亲们的毡包里,去调查实情。结果乡亲们是众口一词:“课件基本上都是汉语的,我们也听不懂。”哦,原来问题出在这里,我恍然大悟。
回到自家,我睡不着了,责怪自己考虑不周。由于闭塞,牧民们往往只会蒙语,汉语懂得少,很多课件自然看不懂。我下决心一定要让牧民兄弟们能看得懂咱们的课件,这样才能让党的关怀真正落在草原上。
说干就干,我向远程办反映了这个事。旗远程办很重视,通过调研商定:要在今后的课件资源开发中,大力加大蒙语课件的制作比例;同时也鼓励我自己想点法子。回到嘎查,我琢磨到了半夜,终于想出个好法子。今后,我再进毡包里放课件,如果牧民实在听不懂,我就现场翻译,把课件的大体内容都转换成蒙语讲出来。这双管齐下,还真灵。牧民们纷纷反映:“现在的课件能看懂啦!”听到这句话,我心里美得很,同时也很振奋:我又翻过了挡在面前的一个“达坂”!
课件姓“草原”
要说这远教管理员的工作是真不好干,经常是“找回了黑羊又丢了白羊”。这不,新的“达坂”又出现了。那一天,我放完课件,正在收拾设备,牧民老大爷巴音说话了:“布音图,平时我们都是放马放羊养奶牛,可你总放些种果树蔬菜的课件,这跟草原上的活计也不对路啊。”一席话,说得我面红耳赤:都怪自己调研不细致,没有搭准牧民需求的脉。
从毡包出来,我就直接骑马到了旗里,跟远程办的同志说明了情况,人家很赞同,还交给了我一个光荣的任务:让我在嘎查里详细摸底,搞清楚乡亲们到底想学啥。带着任务,我回到嘎查,纵马走遍了每个毡包,了解乡亲们的需要,并认真做好记录,反馈给旗远程办。很快,远程办又派来了新任务:让我作为基层代表之一,去旗里组织的制片方向调整会上谈谈基层牧民的实际需求。那次会议后,旗里挖掘出不少选题,拍出的新课件,个个都姓“草原”!课件不对路这个“达坂”在旗远程办的帮助下也成功翻越了,而这里也有我的功劳呢。看到嘎查里的兄弟姐妹们终于能享受到远教的好处了,我兴奋得不得了!
最后我说点感慨吧!草原牧民太需要远程教育了,但要让他们真能用得上,还得让远教带点草香;要翻越工作中的一个又一个“达坂”,不仅要坚定服务于民的信念,更要善于从群众需要的角度去思考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