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指南:如何与惠特曼成为好友?

来源 :大学·课外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yal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我们有机会回到19世纪,去往美国大陆与当时最伟大的诗人惠特曼相遇,我们怎样才能和他愉快地做朋友呢?我思考良久,写下了几点建议。
  童年时期陪伴他
  如果你遇到的是童年时期的惠特曼,那么我建议你在学校做维护他的老师,在社会做他的“读友”和“难兄”,陪他一起度过这段艰难的岁月。
  惠特曼的父亲是一位农民,有9个子女要养活,因为经济条件过于困难,一家人不得不移居到纽约的布鲁克林区。在那里,小惠特曼有幸在公立学校上学。不过那时候,学校的教育非常陈腐,不仅让学生死记硬背,而且动辄体罚学生。即便是这样的校园生活,对小惠特曼来说也有些奢侈,因为他11岁时就不得不辍学去谋生了。
  刚刚走入社会的惠特曼过得还不错:他在一家律师事务所打杂,老板允许他在事务所内看书,还帮他办理了图书馆的借阅证。惠特曼抓住这个机会如饥似渴地开始阅读。他看完了《一千零一夜》,还有司各特(英国小说家)的小说,以及其他传奇故事。
  大量的阅读促使惠特曼开始写作,12岁时,他就在报纸上发表了第一篇文章。不过,这篇小小的文字作品,并没有让惠特曼就此走上作家之路。等待着他的,是一段漫长的、四处打零工的艰难日子。在报社,在印刷厂,在送信的路上,你都可以找到他。
  青年时期做他的领导
  如果你遇上的是17岁的惠特曼,那么我建议你努力成为他所在学校的校长,提高他的酬劳,想办法为他提供一间宿舍,改善他的伙食,还可以去听听他讲课。
  1836年,惠特曼打零工的日子终于结束——他成了一名乡村教师。然而,乡村教师的待遇并没有好到哪里去。惠特曼要忍受的环境是这样的:每学期为三个月,每三个月就轮换一所学校教学,而一学期的薪水仅有30~45美元;至于食宿,那将更令人瞠目——每日在村里挨家挨户轮流蹭饭,并带着被子寄宿。运气不好的时候,惠特曼还睡过牛棚。
  如果你碰巧是惠特曼所在的乡村学校的校长,你会发现,惠特曼实在是一位优秀、善良、负责任的好老师。他没有因为环境的艰苦就懈怠工作,也不会粗暴地体罚学生,相反,他的教学幽默风趣,富有启发性。因此,学生们都十分喜爱和尊敬他,上他的课也十分积极。也许,你还能听到从教室里传来的,惠特曼给学生讲故事或是师生一起朗诵诗歌的声音……当一学期结束时,所有的学生都将为惠特曼的离开而哭鼻子。
  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是一位女孩子,尽管惠特曼才华横溢、风度翩翩,但你千万不要抱有成为他的恋人的想法。因为惠特曼对“自由恋爱”持非常怀疑的态度。面对女性的表白,他虽然不至于绝情拒绝,但也从未给过热切的回应。此外,你也千万不要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想法,因为惠特曼终生未娶。
  和他一样坚决拥戴林肯
  如果你遇到的是积极参与政治的惠特曼,那么我建议你与他保持政见相合。因为惠特曼始终是一位爱国者,一位人道主义人士。
  在惠特曼的家族里,曾有人跟随华盛顿战斗,并在战争中牺牲。惠特曼似乎继承了这一家族“传统”,忠诚地追随着美国的另一位伟大的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如果你想成为惠特曼的朋友,支持林肯的领导是最基本的条件。这样,你也许就能和他一起挤坐在公共马车的车顶上,和人群一起迎接抵达纽约的总统先生:这一幕启发惠特曼创作了太多名篇!
  但如果你并不是一位北方美利坚合众国的拥护者,那么不管你是怎样的人物,惠特曼都必将与你决裂。一次,乔治·阿诺德,这位有名的讽刺诗诗人,在酒馆里举杯祝贺“南方部队的胜利”,惠特曼一听就恼怒地直接离开了酒馆,并声称再也不会到那里去。但后来,他创作出歌颂北方军队战斗热情的诗作时,还曾特意回到那个酒馆去当众朗诵。结果诗作被广泛流传,在整个内战期间都起着鼓舞北方群众的作用。
  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惠特曼的两位弟弟都应征入伍。但你不必跟着惠特曼一起上战场,因为这时的他已过了征兵的年龄。也许是對此有所遗憾,惠特曼自愿前往军队和医院,长期承担起安抚伤员的工作。这时,你可以考虑加入惠特曼,与他一起进行这项人道主义救助,但前提是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在医院,你将亲眼见证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痛苦:“他(战争)像个庞大的屠宰场,人们在彼此相互残杀。”为了减轻伤员们的疼痛,你将和诗人一起为他们分发糖果和日用品,替他们写信,或是为他们朗读莎士比亚的作品。
  拜读《草叶集》,并帮他宣传
  当然,成为当时美国最伟大的诗人的朋友,我们最期待的,就是亲眼见证《草叶集》的写作。不过,这也是我们最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你需要包容惠特曼的任性。《草叶集》的写作主题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思想是超前的,内容是磅礴的。面对这样一部天才之作,在当时只有少数几位与惠特曼一样极具智慧的作家能予以理解,因此由他自费出版的《草叶集》惨遭“滑铁卢”。为了推广这部诗作,惠特曼成了一个积极的自我宣传员。他未经允许就公开了爱默生写给自己的私人信件,还在报纸上写文章评论自己的书,但这些行为并没有给惠特曼带来他所期望的关注,反而使公众更加反感这部太过“离经叛道”的作品,并进一步认定它的作者实在品性恶劣。
  其次,有机会的话,你不妨加入惠特曼,与他一起宣传《草叶集》。正如前文所说,这部作品是一部超越时代的作品,在当时只有少数人能予以认可。虽然诗集歌颂的是那些最普通的、如同“草叶”一般的群众,但惠特曼最热情的读者却是英国的一批文化修养很高的知识分子。这实在是国别和阶层的错位,一部优秀的作品,没能奉献给作者想奉献的人,也没能得到作者深爱的祖国的认可。实际上,在美国,《草叶集》刚出版时还被列为禁书,惠特曼本人也因此失去工作。但这不正是我们的好机会吗?像爱默生、王尔德、梭罗、奥尔科特等一系列伟大而充满智慧的作家一样,去为《草叶集》振臂高呼吧,为这仍像“草叶”一样的诗人,争取更多应有的荣耀。
  最后,也是最有趣的,就是去阅读这部经过多次增改的《草叶集》。惠特曼的这部诗集,从1855年初版收录的12首,到“临终版”的401首,在他生前一共出版了9次。通过阅读这些不断调整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从“无意识的灵性流露”,逐渐成长为一位成熟的自觉创作的诗人。
  去阅读吧,去争论吧,与诗人一起纵谈诗歌。如果我们要成为惠特曼的好友,难道不应该去成为他最忠实的读者吗?
其他文献
一画一话  《秋庭戏婴图》是北宋苏汉臣创作的一幅绢本卷轴设色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北宋手工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商品经济的繁荣,绘画作品也汇入了商品流通的渠道。画家们更加关心市民百姓的审美喜好,与百姓之间的联系加强,大大开拓了新的绘画题材。其中描绘儿童玩樂场面的婴戏图,因能增添节日的欢快气氛,含有“添子添福、人丁兴旺”的吉祥寓意,成为节令画的重要题材之一。苏汉臣的《秋庭戏婴图》便是其中的代表
期刊
相关章句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19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20 季康
期刊
这顶凤冠的主人是明神宗(朱翊钧,年号万历)的元配孝端皇后。孝端皇后原名王喜姐,祖籍浙江余姚,生于京师,生前当了42年的皇后。  此凤冠以髹(xiū,红黑色的生漆)漆细竹丝编制,通体饰翠鸟羽毛点翠的如意云片,有18朵以珍珠、宝石所制的梅花环绕其间。冠前部饰有对称的翠蓝色飞凤一对,冠顶部有金丝编制的3条金龙等距排列,其中左右两条口衔珠寶流苏。冠口沿还镶嵌了一周以红宝石组成的花朵。  /文化视点/  在
期刊
病入膏肓: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看到“病入膏肓”这个成语,我们会想到《扁鹊见蔡桓公》。桓公不听神医扁鹊的劝告,讳疾忌医,最终因病而亡。原文中写道:“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认为病入骨髓,医生就没办法医治了,卻并没有提到“病入膏肓”,那么“膏肓”指的是人体的哪里呢?和“骨髓”是一回事
期刊
七月流火:  本指周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现也用来形容天气炎热。  盛夏的时候,天气炎热,就好像空气里流动着一团火似的。所以,我们在有些新闻报道或文章中会看到“七月流火,酷暑难耐”“流火的七月,天气持续高温”等说法。成语“七月流火”只从字面上来看,好像是表达天气炎热的意思。因为我国位于北半球,7月份的时候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附近,正是夏季,而且都“流火”了,可不就是热吗?  但实际上“七月流火”里的
期刊
古文志之所趋,无远勿届。  出处《格言联璧·学问篇》  原文段落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在电影《一代宗师》里有这样一句话:“郎心自有一双脚,隔山隔海会归来。”人心有所爱时,一切阻隔都不成问题,隔着山可以寻路,隔着海可以乘船。而生活中我们所爱的,不仅有人,更有内心的追求和理想。在晚清文人金缨编纂的名言警句集《格言联璧》中,也有与此类似的一句
期刊
德行  颜渊  个人信息:  曹姓,颜氏,名回,字子渊,又称颜回,鲁国人;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孔子最得意的门生,被后世尊称为“复圣”。  印象感知:  品行高尚——颜渊以德行著称,最典型的体现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相比物质享受,颜渊更注重精神追求。  聪明好学——鲁哀公曾问孔子他的哪个学生最好学,孔子说是颜渊,并称自颜渊早死后自己“未闻好学者”。此外,颜渊能触类旁通
期刊
很多人都喜欢吃肉,人类食肉的历史也相當久远。在今天,我们有火锅涮羊肉、油炸小酥肉、焖炖红烧肉……那么,在先秦时期,古人对待一块肉,能“玩”出哪些花样呢?  宰杀动物后,最直接的吃法莫过于“脍”。对于这个字,《说文》解释为“细切肉”。脍既是一种吃法,也指切得细而且薄的肉。脍这种肉可以生食,必须切得够薄,才能被调料浸透,激发出鲜美的滋味。也因此,孔子说:“脍不厌细。”这种吃法或许会让你想起日本的代表性
期刊
郭沫若:中国的惠特曼  五四时期,受惠特曼影响最明显,甚至被称为“中国的惠特曼”的诗人是郭沫若。  郭沫若曾在自己的文章中写道:“我的短短的作诗的经过,本有三四段的变化。第一段是泰戈尔式,第一段时期在‘五四’以前,作的诗崇尚清淡、简短,所留下的成績极少。第二段是惠特曼式,这一段时期正在‘五四’高潮中,作的诗崇尚豪放、粗暴,要算是我最可纪念的一段时期。”  郭沫若从形式和内容上都对惠特曼进行了充分地
期刊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教你如何写作的文章,数量之多可以说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這些文章告诉你关于写作的“八大套路”“七种诀窍”“五个高分秘技”……在字里行间传递出一个信息:写作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实际上,这些号称可以帮你走上“写作巅峰”的文章,大多时候唯一的作用就是让写作在你心中变得魅力全无。  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写作?这件事情,应该由那些真正热爱写作的人来告诉你。他们的笔是有感情、有思想的,他们会认真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