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88年盛夏,汉水之上发生了一宗抢劫案。
被劫的人是个年轻书商,自称来自福建,船中满是书籍和杂货。这位书商看到劫匪却不慌乱,从容对答。他对劫匪的头目赵某道:“观公状貌,当系一方豪杰,何以不掠富豪,而劫余小商人耶?余殊为可惜。”
赵某见这位少年书商临危不惧,甚觉惊奇,便将其释放。而这位少年书商居然掏出一支手枪相赠。这份大礼令赵某喜出望外,发誓将传令沿途盗伙,对该书商一律不得为难,并妥加保护。
这位豪爽的书商,并非福建人,而是汉口乐善堂的日本间谍藤岛武彦,时年仅19岁。此次是奉命前往西北调查,配合另一重要间谍浦敬一图谋劝说新疆巡抚刘锦棠联日抗俄,甚至希望能进入刘的幕僚长期潜伏。
湘军名将刘锦棠(1844-1894),早年随同叔父刘松山镇压太平军和捻军,军功卓著。1870年,刘松山在镇压回部叛乱中阵亡,经左宗棠推荐,遗部由年仅26岁的刘锦棠接手。1875年,左宗棠西征新疆,刘锦棠担任统领,总理行营营务,运筹帷幄,被叛匪惊为“飞将军”。1878年左宗棠奉诏还京时,刘锦棠署理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直到新疆建省,于1884年被朝廷简派为第一任新疆巡抚,其地位不仅是封疆大吏,更是对俄外交的关键人物。
作为在华最大的谍报机构,汉口乐善堂对此次西北行动极为重视,堂长荒尾精专派“学养有素、识见卓越”的“平户三杰”之一浦敬一主持。乐善堂行动计划十分周密:藤岛武彦携搭档大屋半一郎先行,随身带价值1000余元的书籍和杂货,到兰州先安顿下来开设店铺,以回收的货款作为浦敬一进入新疆的费用。
但藤岛在和水匪赵某分手之后,赵某却被官府抓获,羁押在襄阳大牢中。藤岛得知消息,星夜兼程前往救援,但到达襄阳后,赵某已被枭首。藤岛便乘官府疏忽,将赵某的首级盗回。据说,藤岛此举令赵某的手下感激涕零。
转载此事的《日本侵华之间谍史》(华中图书公司1938 年出版)一书作者钟鹤鸣,因此感慨道:“浪人怀柔赵某部下也如此,其用心不可谓不深矣。”
另据日本《东亚先觉志士记传》的记载,乐善堂将六类中国人定为侦察重点:君子、豪杰、豪族、长者、侠客、富者。赵某正符合其中的“豪杰”的类别,是日本间谍的重要“统战对象”。因此,尽管可能耽误西北侦察大事,藤岛武彦还是不惜时日前往营救赵某。
藤岛中途遇寇和营救寇首,毕竟耽误了时间,浦敬一等在兰州苦候30天,不见踪迹,盘缠用尽,只好放弃此次新疆之行。次年,不甘失利的乐善堂,再度派出浦敬一和藤岛武彦两人化装成华商西行,先由水路沿汉水北上,再弃水登陆,翻越终南山,到达西安。两人从3月末离开汉口,5月初方到达西安。在西安盘桓一个月,将所携带的书籍、杂货售出以作盘缠,又辗转三个月方于9月份到达兰州。但盘缠用尽,只好分手。藤岛武彦分得18两白银,返回汉口;浦敬一则带着剩余的50多两,独自入疆,并从此失踪,成为日本间谍史上一大悬案。
弱冠之年的藤岛武彦,至此已两次担当西北考察重任,可见乐善堂对这位最年轻间谍的器重和栽培。
藤岛武彦出生于日本鹿儿岛人一个藩士家庭,顺应当时日本潮流,考入东京陆军士官学校,但因英语、数学费力,学业堪忧,后经前辈指点,决意到中国发展。1888年加入乐善堂,随即被派往西北考察。
西北之行失败后,1890年,荒尾精、宗方小太郎等主要间谍在上海筹办另一家谍报机构日清贸易研究所。因办所经费困难,藤岛武彦遂返回大阪,兴办纸草制造所,以所得利润贴补日清贸易研究所。当时,日本谍报多靠私人赞助的浪人组织完成,官方的财政支持并不很多,全靠民间的“爱国热情”维持。
1894年中日开战后,藤岛武彦乘德国客轮再渡上海。此时,日清贸易研究所由日本参谋总部所派的谍报军官、“中国通”根津一主持。根津一派出大批间谍前往辽东,策应日军登陆。8月中旬,藤岛武彦亦被派往东北,为日本第一军先遣队担任向导。但藤岛在返回日本时已剪去发辫,很难再伪装成中国人。踌躇之下,根津一决定干脆让藤岛伪装成和尚,先到普陀山会合另一潜伏于法雨寺的间谍高见武夫。
藤岛削发后,搭乘8月16日的渡轮,从上海前往普陀山。19日,在镇海换乘武宁轮(又称江天商轮)。未想到,适值佛教中元节(鬼节),举办盂兰盆法会。武宁轮上僧人颇多,相互倾谈,而藤岛这刚刚落发的假和尚,举止古怪,情急之下竟脱口而出日语粗口,行藏遂露。
甲午战争的导火线是日本军舰击沉满载中国军队的英国商船高升号,当时海内外多怀疑是日本间谍探得中国运兵轮的航期,军机处因此已经下令全国加强了对日谍的清查和防范,沿海一带警惕性尤高。
藤岛这一假和尚被真和尚们识破后,正好碰到军事检查。负责检查的是元凯兵轮的大副把总贝名润。藤岛一开始自称是广西人,然后又说是贵州人。贝名润见他言语支离,而且没有随身行李,就进行了搜身,查得墨盒纸笔、普陀山僧人名单、怀表及洋银22元,认为形迹可疑,遂将其逮捕。
藤岛被捕后,只承认自己是日本大阪铁商,到普陀山是为了找到高见约其一同回国。问他:“既称铁商,何以故扮僧人?”答道:“现因中倭开仗,来往不便,故由上海削发来镇(镇海)”。
正好此时法雨寺的方丈化闻亦在镇海,他证实寺内确有个日本僧人高见,是今年正月里才来的。官府遂派船将高见押到镇海,将他混杂在众僧人中,令藤岛辨认。据日本《高见武夫传》记载,这高见本是一个“沉默寡言、手不释卷”的“笃学者”,在哲学馆(东洋大学前身)学习时与间谍福原林平是同学。后在镰仓圆觉寺修习禅学,因缘际会与荒尾精结识,十分投机,受荒尾鼓动来华。高见所学为宗教哲学,因此获得了日本冈山国清寺住持海晏的介绍,得以顺利进入法雨寺。
高见与藤岛从未谋面,混于众僧之中,藤岛哪里能辩。按宁绍台道吴引孙在报告中的说法,藤岛“相视良久,茫然莫识” 。因此,吴引孙认为:“藤岛改扮僧装,行踪甚为诡秘;供词亦极闪烁,难保非图混入内地窥探军情。尤恐有华人作奸,亟应彻底根究;以期水落石出。”随即令候补通判梅振宗、鄞县知县杨文斌会同审讯,随后吴引孙也亲自审问,但藤岛供词依旧。
吴引孙无奈,对藤岛用上了大刑。藤岛熬刑不过,“于无可分辨之时,始据供称系上海日本大越领事遣其来甬。并称前往普陀,因恐路上有人盘问,故先落发。”再问他是否刺探军情、以及同伙等,则咬牙忍受酷刑,绝不招供。
藤岛在供词中说:“有一个姓福的东洋人,住在上海跑马场开杂货店,与高见好朋友;他因有病回国了。六月二十七日。小的由大阪动身,……七月初四日到上海;会见那前在汉口领事处写字的速水一孔,是小的朋友。十一日,带领小的去见驻上海日本领事大越大人。那大越当与小的盘费英洋二十元,嘱令小的到普陀山邀高见和尚同到上海,可与小的一同回国。并没别言交代,也没应许赏官赏财的事。十二日,大越就同速水一孔回国了。小的又受姓福的朋友所托,代向高见说他有病在家的话。因想日本人到中国来不便,故于十七日剃落头发,不为识破日本入了。况且小的会讲中国话;普陀地方东洋人又不到的,所以小的扮做和尚;趁搭轮船要到普陀去的。小的是有家私兼开店业,汉口、上海认得小的的人俱多……今蒙研讯。小的实业受领事所托,去到普陀接高见,并没作奸细,探听炮台洋面消息事。求宽恩是了。”
吴引孙密令定海厅同知赵惟嵛前往普陀山再次勘察,并未发现除高见之外的其它日本间谍踪迹。再三提审藤岛和高见两人,口供如前,没有实质进展。便将藤岛送押到鄞县大牢,高见则交给城内的天宁寺,由普陀山下院僧人看管,并要求僧人们将可能前来探望的任何日本人一同拿获。同时,通过浙江巡抚廖寿丰向总理衙门提交了报告。藤岛一案,因查无实据,只好暂时搁置下来。
就在藤岛被捕的前两天,上海也破获了日本间谍案,在中国政府要求下,两名日本间谍楠内有次郎和福原林平在法租界内被中国差弁抓获,但法国人坚持将他们送往美国驻上海总领事看管。中日开战后,双方均邀请美国代为照管在对方国家内的财物和人员。福原林平就是高见武夫的同学、藤岛武彦的同事。上海间谍案引发了中日美三国之间的一场错综复杂的多边外交角力,迫于中方压力,美国方面只好将两名间谍引渡给中方,相互关联的上海谍案与浙江谍案遂得以迎刃而解。值得注意的是,我从美国外交文件中发现,当时为了给逮捕藤岛与高见的浙江官方施加压力,一艘美国军舰Concord被派往宁波示威。(作者另有专著详论此中日美“三国演义”)。
9月下旬,上海谍案的两名间谍供认不讳,坐实了藤岛与高见的间谍身份。藤岛也即招认,其得到日本总领事大越的密令,并领取了密码,计划会合高见后,一道测绘中国地形、窥探军情。
案情查清后,根据大清律,“境外奸细入境内探听军情者,不分首从皆斩”。10月27日,根据电旨,浙江巡抚饬将藤岛、高见两犯押赴杭州清波门外执行斩首。藤岛时年25岁,高见46岁。两年后,1896年6月,在甲午战争中大获全胜的日本,派员前往杭州,起出了两人的尸骸带回日本。
日本史料记载说,高见在临终前曾赋诗一首:“此岁此时吾事止,男儿复不说行藏。盖天盖地无端恨,附与断头机上霜。”而中国的官方文件中,则记载了藤岛在供词中的结语:“我说间谍也是敌国忠臣,这有何妨。”
1938 年,钟鹤鸣在其《日本侵华之间谍史》一书中,感慨道:“我人对彼辈(指日本间谍)之用心,固宜深恶痛绝,但若辈之不惧艰险,为祖国作侵略先锋的行动,以与国人早期之仅事口头呼号,不曾在实际上用工夫以救祖国危亡者相较,国人思之,能无汗颜?!”
1938 年,钟鹤鸣在其《日本侵华之间谍史》一书中,感慨道:“我人对彼辈(指日本间谍)之用心,固宜深恶痛绝,但若辈之不惧艰险,为祖国作侵略先锋的行动,以与国人早期之仅事口头呼号,不曾在实际上用工夫以救祖国危亡者相较,国人思之,能无汗颜?!”
被劫的人是个年轻书商,自称来自福建,船中满是书籍和杂货。这位书商看到劫匪却不慌乱,从容对答。他对劫匪的头目赵某道:“观公状貌,当系一方豪杰,何以不掠富豪,而劫余小商人耶?余殊为可惜。”
赵某见这位少年书商临危不惧,甚觉惊奇,便将其释放。而这位少年书商居然掏出一支手枪相赠。这份大礼令赵某喜出望外,发誓将传令沿途盗伙,对该书商一律不得为难,并妥加保护。
这位豪爽的书商,并非福建人,而是汉口乐善堂的日本间谍藤岛武彦,时年仅19岁。此次是奉命前往西北调查,配合另一重要间谍浦敬一图谋劝说新疆巡抚刘锦棠联日抗俄,甚至希望能进入刘的幕僚长期潜伏。
湘军名将刘锦棠(1844-1894),早年随同叔父刘松山镇压太平军和捻军,军功卓著。1870年,刘松山在镇压回部叛乱中阵亡,经左宗棠推荐,遗部由年仅26岁的刘锦棠接手。1875年,左宗棠西征新疆,刘锦棠担任统领,总理行营营务,运筹帷幄,被叛匪惊为“飞将军”。1878年左宗棠奉诏还京时,刘锦棠署理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直到新疆建省,于1884年被朝廷简派为第一任新疆巡抚,其地位不仅是封疆大吏,更是对俄外交的关键人物。
作为在华最大的谍报机构,汉口乐善堂对此次西北行动极为重视,堂长荒尾精专派“学养有素、识见卓越”的“平户三杰”之一浦敬一主持。乐善堂行动计划十分周密:藤岛武彦携搭档大屋半一郎先行,随身带价值1000余元的书籍和杂货,到兰州先安顿下来开设店铺,以回收的货款作为浦敬一进入新疆的费用。
但藤岛在和水匪赵某分手之后,赵某却被官府抓获,羁押在襄阳大牢中。藤岛得知消息,星夜兼程前往救援,但到达襄阳后,赵某已被枭首。藤岛便乘官府疏忽,将赵某的首级盗回。据说,藤岛此举令赵某的手下感激涕零。
转载此事的《日本侵华之间谍史》(华中图书公司1938 年出版)一书作者钟鹤鸣,因此感慨道:“浪人怀柔赵某部下也如此,其用心不可谓不深矣。”
另据日本《东亚先觉志士记传》的记载,乐善堂将六类中国人定为侦察重点:君子、豪杰、豪族、长者、侠客、富者。赵某正符合其中的“豪杰”的类别,是日本间谍的重要“统战对象”。因此,尽管可能耽误西北侦察大事,藤岛武彦还是不惜时日前往营救赵某。
藤岛中途遇寇和营救寇首,毕竟耽误了时间,浦敬一等在兰州苦候30天,不见踪迹,盘缠用尽,只好放弃此次新疆之行。次年,不甘失利的乐善堂,再度派出浦敬一和藤岛武彦两人化装成华商西行,先由水路沿汉水北上,再弃水登陆,翻越终南山,到达西安。两人从3月末离开汉口,5月初方到达西安。在西安盘桓一个月,将所携带的书籍、杂货售出以作盘缠,又辗转三个月方于9月份到达兰州。但盘缠用尽,只好分手。藤岛武彦分得18两白银,返回汉口;浦敬一则带着剩余的50多两,独自入疆,并从此失踪,成为日本间谍史上一大悬案。
弱冠之年的藤岛武彦,至此已两次担当西北考察重任,可见乐善堂对这位最年轻间谍的器重和栽培。
藤岛武彦出生于日本鹿儿岛人一个藩士家庭,顺应当时日本潮流,考入东京陆军士官学校,但因英语、数学费力,学业堪忧,后经前辈指点,决意到中国发展。1888年加入乐善堂,随即被派往西北考察。
西北之行失败后,1890年,荒尾精、宗方小太郎等主要间谍在上海筹办另一家谍报机构日清贸易研究所。因办所经费困难,藤岛武彦遂返回大阪,兴办纸草制造所,以所得利润贴补日清贸易研究所。当时,日本谍报多靠私人赞助的浪人组织完成,官方的财政支持并不很多,全靠民间的“爱国热情”维持。
1894年中日开战后,藤岛武彦乘德国客轮再渡上海。此时,日清贸易研究所由日本参谋总部所派的谍报军官、“中国通”根津一主持。根津一派出大批间谍前往辽东,策应日军登陆。8月中旬,藤岛武彦亦被派往东北,为日本第一军先遣队担任向导。但藤岛在返回日本时已剪去发辫,很难再伪装成中国人。踌躇之下,根津一决定干脆让藤岛伪装成和尚,先到普陀山会合另一潜伏于法雨寺的间谍高见武夫。
藤岛削发后,搭乘8月16日的渡轮,从上海前往普陀山。19日,在镇海换乘武宁轮(又称江天商轮)。未想到,适值佛教中元节(鬼节),举办盂兰盆法会。武宁轮上僧人颇多,相互倾谈,而藤岛这刚刚落发的假和尚,举止古怪,情急之下竟脱口而出日语粗口,行藏遂露。
甲午战争的导火线是日本军舰击沉满载中国军队的英国商船高升号,当时海内外多怀疑是日本间谍探得中国运兵轮的航期,军机处因此已经下令全国加强了对日谍的清查和防范,沿海一带警惕性尤高。
藤岛这一假和尚被真和尚们识破后,正好碰到军事检查。负责检查的是元凯兵轮的大副把总贝名润。藤岛一开始自称是广西人,然后又说是贵州人。贝名润见他言语支离,而且没有随身行李,就进行了搜身,查得墨盒纸笔、普陀山僧人名单、怀表及洋银22元,认为形迹可疑,遂将其逮捕。
藤岛被捕后,只承认自己是日本大阪铁商,到普陀山是为了找到高见约其一同回国。问他:“既称铁商,何以故扮僧人?”答道:“现因中倭开仗,来往不便,故由上海削发来镇(镇海)”。
正好此时法雨寺的方丈化闻亦在镇海,他证实寺内确有个日本僧人高见,是今年正月里才来的。官府遂派船将高见押到镇海,将他混杂在众僧人中,令藤岛辨认。据日本《高见武夫传》记载,这高见本是一个“沉默寡言、手不释卷”的“笃学者”,在哲学馆(东洋大学前身)学习时与间谍福原林平是同学。后在镰仓圆觉寺修习禅学,因缘际会与荒尾精结识,十分投机,受荒尾鼓动来华。高见所学为宗教哲学,因此获得了日本冈山国清寺住持海晏的介绍,得以顺利进入法雨寺。
高见与藤岛从未谋面,混于众僧之中,藤岛哪里能辩。按宁绍台道吴引孙在报告中的说法,藤岛“相视良久,茫然莫识” 。因此,吴引孙认为:“藤岛改扮僧装,行踪甚为诡秘;供词亦极闪烁,难保非图混入内地窥探军情。尤恐有华人作奸,亟应彻底根究;以期水落石出。”随即令候补通判梅振宗、鄞县知县杨文斌会同审讯,随后吴引孙也亲自审问,但藤岛供词依旧。
吴引孙无奈,对藤岛用上了大刑。藤岛熬刑不过,“于无可分辨之时,始据供称系上海日本大越领事遣其来甬。并称前往普陀,因恐路上有人盘问,故先落发。”再问他是否刺探军情、以及同伙等,则咬牙忍受酷刑,绝不招供。
藤岛在供词中说:“有一个姓福的东洋人,住在上海跑马场开杂货店,与高见好朋友;他因有病回国了。六月二十七日。小的由大阪动身,……七月初四日到上海;会见那前在汉口领事处写字的速水一孔,是小的朋友。十一日,带领小的去见驻上海日本领事大越大人。那大越当与小的盘费英洋二十元,嘱令小的到普陀山邀高见和尚同到上海,可与小的一同回国。并没别言交代,也没应许赏官赏财的事。十二日,大越就同速水一孔回国了。小的又受姓福的朋友所托,代向高见说他有病在家的话。因想日本人到中国来不便,故于十七日剃落头发,不为识破日本入了。况且小的会讲中国话;普陀地方东洋人又不到的,所以小的扮做和尚;趁搭轮船要到普陀去的。小的是有家私兼开店业,汉口、上海认得小的的人俱多……今蒙研讯。小的实业受领事所托,去到普陀接高见,并没作奸细,探听炮台洋面消息事。求宽恩是了。”
吴引孙密令定海厅同知赵惟嵛前往普陀山再次勘察,并未发现除高见之外的其它日本间谍踪迹。再三提审藤岛和高见两人,口供如前,没有实质进展。便将藤岛送押到鄞县大牢,高见则交给城内的天宁寺,由普陀山下院僧人看管,并要求僧人们将可能前来探望的任何日本人一同拿获。同时,通过浙江巡抚廖寿丰向总理衙门提交了报告。藤岛一案,因查无实据,只好暂时搁置下来。
就在藤岛被捕的前两天,上海也破获了日本间谍案,在中国政府要求下,两名日本间谍楠内有次郎和福原林平在法租界内被中国差弁抓获,但法国人坚持将他们送往美国驻上海总领事看管。中日开战后,双方均邀请美国代为照管在对方国家内的财物和人员。福原林平就是高见武夫的同学、藤岛武彦的同事。上海间谍案引发了中日美三国之间的一场错综复杂的多边外交角力,迫于中方压力,美国方面只好将两名间谍引渡给中方,相互关联的上海谍案与浙江谍案遂得以迎刃而解。值得注意的是,我从美国外交文件中发现,当时为了给逮捕藤岛与高见的浙江官方施加压力,一艘美国军舰Concord被派往宁波示威。(作者另有专著详论此中日美“三国演义”)。
9月下旬,上海谍案的两名间谍供认不讳,坐实了藤岛与高见的间谍身份。藤岛也即招认,其得到日本总领事大越的密令,并领取了密码,计划会合高见后,一道测绘中国地形、窥探军情。
案情查清后,根据大清律,“境外奸细入境内探听军情者,不分首从皆斩”。10月27日,根据电旨,浙江巡抚饬将藤岛、高见两犯押赴杭州清波门外执行斩首。藤岛时年25岁,高见46岁。两年后,1896年6月,在甲午战争中大获全胜的日本,派员前往杭州,起出了两人的尸骸带回日本。
日本史料记载说,高见在临终前曾赋诗一首:“此岁此时吾事止,男儿复不说行藏。盖天盖地无端恨,附与断头机上霜。”而中国的官方文件中,则记载了藤岛在供词中的结语:“我说间谍也是敌国忠臣,这有何妨。”
1938 年,钟鹤鸣在其《日本侵华之间谍史》一书中,感慨道:“我人对彼辈(指日本间谍)之用心,固宜深恶痛绝,但若辈之不惧艰险,为祖国作侵略先锋的行动,以与国人早期之仅事口头呼号,不曾在实际上用工夫以救祖国危亡者相较,国人思之,能无汗颜?!”
1938 年,钟鹤鸣在其《日本侵华之间谍史》一书中,感慨道:“我人对彼辈(指日本间谍)之用心,固宜深恶痛绝,但若辈之不惧艰险,为祖国作侵略先锋的行动,以与国人早期之仅事口头呼号,不曾在实际上用工夫以救祖国危亡者相较,国人思之,能无汗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