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心理学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主体对现实的特定操作过程中对自己活动的过程的性质作反省抽象而产生的,学习数学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
关键词:超限效应;取舍;课程资源
想必大家都读过《马克·吐温与牧师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说一次马克·吐温到教堂听牧师演讲,开始,他觉得牧师讲得声情并茂,马克·吐温觉得在募捐的时候,自己一定要比别人多捐两倍,来表示自己对这位牧师的尊重和支持。然而,牧师在那里已经讲了四十多分钟,却依旧没有要结束的迹象,这让马克·吐温有些不快。又过了近三十分钟,牧师的演讲依旧没有结束。马克·吐温有些生气了,认为牧师是在耽误大家宝贵的时间。于是,他决定在募捐的时候,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讲完,马克·吐温生气地决定,自己一分钱也不会捐。结果,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了。由于气愤,马克·吐温不仅一分钱未捐,他还从箱子里偷了二美元。
读完这个故事,我感触很深: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埋怨学生不听课,不好学。我们很少从自身找原因。是啊,如果我们整天对学生已知的东西还喋喋不休说个不停,学生怎能愿意听呢?马克·吐温的故事说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过久会导致心理极不耐烦或产生逆反心理,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超限效应。那么我们的付出就不会有收获。那怎样改变这种状况呢?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懂得“取舍”——即使欲有所为,当有所不为。
首先,正确对待学生的认知基础。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时,我们首先应对的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我们如何正确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奥苏伯尔所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可现实中有多少教师去思考这个问题呢?就拿乘法教学来说,许多教师的做法是天天让学生背乘法口诀,反反复复让学生进行乘法计算。学生不是不会算,而是不乐意算。
其次,有效开发课程资源,让数学走入生活。
中国数学教育现状令人不甚满意,因为中国培育的孩子,往往是高分低能。众所周知,在许多国际数学竞赛场上,中国的学生胜人一筹,可在具体的生活或实际操作中则技不如人。我记得前几天做的考卷,班上一名成绩优异的学生却没能拿到100分,原因很简单,他错了一道粉刷墙壁的应用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心理学建构主义也认为:学习是主体对现实的特定操作过程中对自己活动过程的性质做反省抽象而产生的,学习数学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教师要有所为——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生活中寻找数学,让学生在“做”中发现,在“做”中感悟,在“做”中理解,在“做”中尝试用数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对传统的因材施教法要传承,备课时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要找准教学的起点,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使数学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
(作者单位 贵州省福泉市实验学校)
关键词:超限效应;取舍;课程资源
想必大家都读过《马克·吐温与牧师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说一次马克·吐温到教堂听牧师演讲,开始,他觉得牧师讲得声情并茂,马克·吐温觉得在募捐的时候,自己一定要比别人多捐两倍,来表示自己对这位牧师的尊重和支持。然而,牧师在那里已经讲了四十多分钟,却依旧没有要结束的迹象,这让马克·吐温有些不快。又过了近三十分钟,牧师的演讲依旧没有结束。马克·吐温有些生气了,认为牧师是在耽误大家宝贵的时间。于是,他决定在募捐的时候,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讲完,马克·吐温生气地决定,自己一分钱也不会捐。结果,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了。由于气愤,马克·吐温不仅一分钱未捐,他还从箱子里偷了二美元。
读完这个故事,我感触很深: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埋怨学生不听课,不好学。我们很少从自身找原因。是啊,如果我们整天对学生已知的东西还喋喋不休说个不停,学生怎能愿意听呢?马克·吐温的故事说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过久会导致心理极不耐烦或产生逆反心理,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超限效应。那么我们的付出就不会有收获。那怎样改变这种状况呢?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懂得“取舍”——即使欲有所为,当有所不为。
首先,正确对待学生的认知基础。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时,我们首先应对的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我们如何正确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奥苏伯尔所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可现实中有多少教师去思考这个问题呢?就拿乘法教学来说,许多教师的做法是天天让学生背乘法口诀,反反复复让学生进行乘法计算。学生不是不会算,而是不乐意算。
其次,有效开发课程资源,让数学走入生活。
中国数学教育现状令人不甚满意,因为中国培育的孩子,往往是高分低能。众所周知,在许多国际数学竞赛场上,中国的学生胜人一筹,可在具体的生活或实际操作中则技不如人。我记得前几天做的考卷,班上一名成绩优异的学生却没能拿到100分,原因很简单,他错了一道粉刷墙壁的应用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心理学建构主义也认为:学习是主体对现实的特定操作过程中对自己活动过程的性质做反省抽象而产生的,学习数学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教师要有所为——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生活中寻找数学,让学生在“做”中发现,在“做”中感悟,在“做”中理解,在“做”中尝试用数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对传统的因材施教法要传承,备课时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要找准教学的起点,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使数学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
(作者单位 贵州省福泉市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