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楂林小学承办了浙江省美术特色课程展示活动,以竹艺为特色的拓展性课程给与会教师和专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校为什么会想到开发“竹艺”课程?学校开发拓展性课程要注意些什么?拓展性课程为学校发展带来了哪些契机?
首先,是因为义乌市大陈镇楂林小学地处山区,山多,竹多。在靠山吃山的年代,大多村民均以卖毛竹、竹编器具为生,很多家长都是这方面的能工巧匠。其次,是源于对竹子品性所蕴含教育价值的认识。竹子因经年不凋、相依共进、虚心有节、挺拔向上等特点,历来被文人墨客所称颂。竹子的品性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正是提升师生行为品质,引领学校不断发展的重要元素。学校利用这一地域特点,挖掘、整合周边资源,于2015年开设了第一门竹艺课程——竹编,由此踏上了竹文化建设之路。
好的课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竹艺”课程的开发过程真可谓是一波三折。
由于经济的发展,当地的篾匠大多已经改行,或只会手艺不会教课,师资成了问题。最后,学校三顾茅庐才请到了外地的师傅来教学。竹编课中,篾匠师傅教孩子一些简单的竹编技艺。可没过多久,学生兴致索然。究其原因,一是竹编难学,义乌有“三年徒弟五年成师”的俗语,说的就是学做篾匠的不易;二是内容单一,师傅教的编篮子、编簸箕等内容,耗时长且离学生的生活遥远,学生不感兴趣;三是材料准备烦琐,须经过多道工序的加工,耗时又费力,难以满足大面积开展课程的需要。
眼看着竹编课程就要夭折,我们心急如焚。课程组经过多次商讨,一致认为,课程开发要外出学习,开阔眼界,拓宽思路;要依靠教师,依靠群众,挖掘家长和社会资源。
于是,学校先派课程组教师到东阳的木雕城、竹编村去参观,以开阔眼界,接着通过查找网络课程资源,学习其他“竹文化”特色学校的先进经验,再召开全校性课程分析会,开展一系列头脑风暴。由此,课程组厘清了竹艺课程的目标和意义,深度解读竹资源的课程因子,挖掘出课程资源:笋皮、竹叶可以制作贴画,该课程取材方便,艺术价值高,可以大面积推广;竹笋、竹衣、笋干可以做菜,竹筒饭人人爱吃,“舌尖上的竹笋”课程一定受欢迎;谁说竹编只能编篮子、簸箕,也可以编竹手镯、竹戒指、竹项链、竹发簪等,竹节可以打磨成手环,别致又有趣;用竹片可以做书签、竹蜻蜓,竹筒做灯笼也很好看,把竹子截成小方块,可以做竹“乐高”积木……就这样,课程的思路被打开了,大家一下子兴奋起来,觉得“竹艺”课程的资源太丰富了,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学校课程开发团队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先后开发出了三十多门竹艺课程,并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了归类。
在学校课程规划的指导下,教师具体设计子课程实施方案,进行申报,然后由课程管理小组审核通过后,发布课程信息,以供学生自主选择(见表1)。
例如,竹编香囊是指在竹环中加入香囊,是当地端午节的挂饰,人见人爱。学校将此开发成一门课程。恰逢中央电视台到义乌拍摄关于端午习俗的节目,节目组导演非常感兴趣:只听说过用布做的香囊,却从没听说用竹编的香囊。就这样竹编香囊通过央视直播走向全国和世界,使学校的竹艺课程一下子声名远扬。
为营造浓厚的竹文化氛围,学校继续挖掘竹文化内涵,加大竹文化课程在学科中的渗透,深入开发竹艺课程:通过班队、晨会及活动课程,学习竹“虚心、有节、向上”的品性,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在体育课、运动会中,开发竹竿舞、抖空竹、竹高跷、套竹圈等特色体育活动和运动项目,传承以竹为特色的传统民族体育文化;利用音乐课探究与竹有关的民族乐器,使学生在吹奏竹笛、竹葫芦丝等乐器时,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语文课上,组织学生开展有关竹子的诗词、竹子与文人的故事等课程学习;科学课上,指导学生发现竹子的生长秘密,举行竹蜻蜓升空、竹水枪打靶等比赛,将竹文化融入科技探究活动中……
除此以外,学校还编写了校本教材《竹趣》、画刊《竹风》、校刊《竹韵》,并通过评价全面推进竹艺课程的深化实施。学校不仅倡导班班有竹艺特色,班班有竹藝特色课程,还要求每年举办一次大型的竹艺作品展,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能够学会做一样竹艺作品,从中评选出优秀作品和竹艺小能手。
“竹艺”课程不仅让学生深受竹文化的熏陶,促进了核心素养发展,也提高了教师开发课程的意识和能力,学校更是获得很好的社会美誉。“寻竹趣·玩竹乐·学竹魂”,竹艺课程为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浙江省义乌市大陈镇楂林小学 322011)
首先,是因为义乌市大陈镇楂林小学地处山区,山多,竹多。在靠山吃山的年代,大多村民均以卖毛竹、竹编器具为生,很多家长都是这方面的能工巧匠。其次,是源于对竹子品性所蕴含教育价值的认识。竹子因经年不凋、相依共进、虚心有节、挺拔向上等特点,历来被文人墨客所称颂。竹子的品性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正是提升师生行为品质,引领学校不断发展的重要元素。学校利用这一地域特点,挖掘、整合周边资源,于2015年开设了第一门竹艺课程——竹编,由此踏上了竹文化建设之路。
好的课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竹艺”课程的开发过程真可谓是一波三折。
由于经济的发展,当地的篾匠大多已经改行,或只会手艺不会教课,师资成了问题。最后,学校三顾茅庐才请到了外地的师傅来教学。竹编课中,篾匠师傅教孩子一些简单的竹编技艺。可没过多久,学生兴致索然。究其原因,一是竹编难学,义乌有“三年徒弟五年成师”的俗语,说的就是学做篾匠的不易;二是内容单一,师傅教的编篮子、编簸箕等内容,耗时长且离学生的生活遥远,学生不感兴趣;三是材料准备烦琐,须经过多道工序的加工,耗时又费力,难以满足大面积开展课程的需要。
眼看着竹编课程就要夭折,我们心急如焚。课程组经过多次商讨,一致认为,课程开发要外出学习,开阔眼界,拓宽思路;要依靠教师,依靠群众,挖掘家长和社会资源。
于是,学校先派课程组教师到东阳的木雕城、竹编村去参观,以开阔眼界,接着通过查找网络课程资源,学习其他“竹文化”特色学校的先进经验,再召开全校性课程分析会,开展一系列头脑风暴。由此,课程组厘清了竹艺课程的目标和意义,深度解读竹资源的课程因子,挖掘出课程资源:笋皮、竹叶可以制作贴画,该课程取材方便,艺术价值高,可以大面积推广;竹笋、竹衣、笋干可以做菜,竹筒饭人人爱吃,“舌尖上的竹笋”课程一定受欢迎;谁说竹编只能编篮子、簸箕,也可以编竹手镯、竹戒指、竹项链、竹发簪等,竹节可以打磨成手环,别致又有趣;用竹片可以做书签、竹蜻蜓,竹筒做灯笼也很好看,把竹子截成小方块,可以做竹“乐高”积木……就这样,课程的思路被打开了,大家一下子兴奋起来,觉得“竹艺”课程的资源太丰富了,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学校课程开发团队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先后开发出了三十多门竹艺课程,并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了归类。
在学校课程规划的指导下,教师具体设计子课程实施方案,进行申报,然后由课程管理小组审核通过后,发布课程信息,以供学生自主选择(见表1)。
例如,竹编香囊是指在竹环中加入香囊,是当地端午节的挂饰,人见人爱。学校将此开发成一门课程。恰逢中央电视台到义乌拍摄关于端午习俗的节目,节目组导演非常感兴趣:只听说过用布做的香囊,却从没听说用竹编的香囊。就这样竹编香囊通过央视直播走向全国和世界,使学校的竹艺课程一下子声名远扬。
为营造浓厚的竹文化氛围,学校继续挖掘竹文化内涵,加大竹文化课程在学科中的渗透,深入开发竹艺课程:通过班队、晨会及活动课程,学习竹“虚心、有节、向上”的品性,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在体育课、运动会中,开发竹竿舞、抖空竹、竹高跷、套竹圈等特色体育活动和运动项目,传承以竹为特色的传统民族体育文化;利用音乐课探究与竹有关的民族乐器,使学生在吹奏竹笛、竹葫芦丝等乐器时,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语文课上,组织学生开展有关竹子的诗词、竹子与文人的故事等课程学习;科学课上,指导学生发现竹子的生长秘密,举行竹蜻蜓升空、竹水枪打靶等比赛,将竹文化融入科技探究活动中……
除此以外,学校还编写了校本教材《竹趣》、画刊《竹风》、校刊《竹韵》,并通过评价全面推进竹艺课程的深化实施。学校不仅倡导班班有竹艺特色,班班有竹藝特色课程,还要求每年举办一次大型的竹艺作品展,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能够学会做一样竹艺作品,从中评选出优秀作品和竹艺小能手。
“竹艺”课程不仅让学生深受竹文化的熏陶,促进了核心素养发展,也提高了教师开发课程的意识和能力,学校更是获得很好的社会美誉。“寻竹趣·玩竹乐·学竹魂”,竹艺课程为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浙江省义乌市大陈镇楂林小学 32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