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型综合能源服务系统智能优化运行研究

来源 :华电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058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落实,综合能源项目加速推广.针对楼宇型综合能源服务系统耦合性强、边界约束条件多、用户负荷变化大、运行方式复杂等特点,提出了一种智能优化运行控制算法模型.通过采集源、网、负荷侧数据,考虑天气的影响,建立负荷预测模型;根据运行边界条件,确立多目标优化函数,在各种能源需求、能源价格的约束下,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实现综合能源服务系统智能优化运行.以某科技园区楼宇型综合能源服务系统为例,采用智能优化运行方案后,能源综合效率提升了6.51百分点,自耗电减少了2.24%,有效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其他文献
以某重力坝为例,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塑性损伤模型和动接触力模型,对混凝土重力坝进行非线性动力分析,研究讨论了坝体头部强震破坏进程、破坏机理以及在贯通前后上下游节点对位移差变化情况,并基于两种模型的本构关系,对比分析了两种模型下重力坝强震损伤破坏演化过程的差异及其对重力坝极限抗震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塑性损伤模型计算的混凝土坝坝体头部折坡处的开裂要早于接触模型,但是开裂进程比接触模型慢;若以坝体头部开裂贯通为依据,损伤模型和接触模型的极限抗震能力相差不大,接触模型略低;对头部存在明确层面、不
针对目前国内风电场功率预测过程中预测模型训练缺少大量历史数据导致预测性能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样本学习(FSL)和生成对抗网络(GAN)模型方法,扩充样本数据集的同时提高风电预测模型的性能.同时针对传统生成对抗网络模型无法处理回归问题的情况,提出了改进-生产对抗网络(GR-GAN)的模型,使其可以在有限的样本条件下实现风电功率预测回归.通过使用新疆和内蒙地区风电场的历史发电量数据集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原始生成对抗网络(Original-RGAN)、支持向量回归(SVR)、长短期记忆(LSTM)3种基
海上风电项目中导管架斜桩基础应用越来越多,研究斜桩基础局部冲刷效应非常重要.采用Flow3D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斜桩基础局部冲刷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桩基倾斜角度以及桩径对斜桩基础局部冲刷效果的影响规律,得到了以下结论:斜桩桩周土体局部最大冲刷深度均随时间变化先迅速增大再缓慢增加,流态稳定后,冲刷深度也趋于稳定,直径为2.3m和3m的斜桩最终稳定冲刷深度分别为1.098 m和1.198 m;最大冲刷深度主要在桩的两侧,桩后出现土体淤积现象,形成较长的拖尾,桩前也出现小范围堆积现象;倾斜角度对冲刷的形态有一定的影
大坝运行后水环境发生剧变,库水中水质特征变化可导致坝基地下侵蚀性的加强,侵蚀大坝及坝基帷幕等结构,使坝基帷幕防渗材料逐渐流失,以致帷幕防渗效果大大降低,从而造成坝基帷幕防渗性能的衰减.因此,需要对运行多年后的大坝防渗帷幕性状评价进行评价.以华东地区某水电站重力坝为例,对坝前、坝体、坝基等点位进行水样采集分析,研究不同点位水样的pH值、水化学成分及胶状析出物等水质特征,详细论证大坝坝基帷幕防渗性状,判定帷幕总体防渗性状完好,局部存在薄弱部位.
堆石混凝土重力坝中,常态混凝土防渗层的施工会使坝体产生一条施工纵缝,其对堆石混凝土重力坝的影响尚不明确,为此,提出采用薄层单元模型对堆石混凝土重力坝的防渗层施工纵缝进行二维仿真.为提高仿真精度,薄层单元厚度的选择是关键.以某堆石混凝土重力坝为例,探讨薄层单元厚度对施工纵缝仿真的具体影响.研究表明:薄层单元厚度对堆石混凝土重力坝施工纵缝的缝面应力以及坝基面的应力影响显著;坝踵和纵缝底端应力整体上与薄层单元厚度线性相关;薄层单元厚度控制在5 ~ 15 cm比较适中.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组合连接体形下旋流式竖井的水力特性,总结出竖井涡室内的4种典形流态,其中,自由旋流流态最适合于旋流式竖井.通过进一步研究进口体形和消力井深度对流态和消能率的影响,得出折流角变化对消力井侧壁及底板压强影响不大,消力井边壁及底板均不会出现负压;流量的增加会减小消能率,折流角和消力井深度的增大可增大消能率,虽然消能率随消力井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幅度随井深的增加而逐渐变缓.以上研究成果可为工程中更好地应用竖井溢洪道提供有益借鉴.
随着电力供需矛盾加剧,通过需求侧负荷参与电力系统调控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成为热门课题.在负荷侧资源中选取具有储能作用的蓄电池、飞轮储能和电动汽车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三者的充放电模型和储能损耗模型.通过物理试验和软件仿真得到数据,并根据试验结果分别分析蓄电池、飞轮储能和电动汽车的运行特性,针对不同负荷运行特性总结其适用的典型场景,为具有储能作用的用户资源参与需求响应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分布式电源的广泛接入增加了配电网复杂程度,导致负荷模型的描述难度大幅提高.此外,针对网络每个节点分别进行建模以及对整个配电网进行建模的方法难以适用于不断扩大规模的配电网.提出一种基于社区划分的门控循环单元(GRU)神经网络负荷建模方法.通过加文-纽曼(GN)算法对配电网拓扑进行分区处理,基于GRU神经网络分别对各个社区进行负荷建模,并在网络输入特征向量中引入度中心性来衡量节点在网络拓扑中的重要程度.对某地区的10 kV配电网进行建模分析,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精度及计算效率更高.
为分析海上风机支撑结构及叶片的风振动力响应特性,基于线性滤波法中自回归AR模型,采用Kaimal脉动风速功率谱编制了具备时空相关特性的MATLAB脉动风速时程模拟程序;针对江苏如东黄海海域某4 MW级风机塔筒、叶片等结构进行了实例分析,得到结构表面各控制点模拟脉动风速时程曲线,并结合计算功率谱与目标谱进行对比验证;利用TurbSim软件对自编程序计算精度和效率进行比较.相关计算结果表明该程序简单易操作,所需参数较少;虽无法考虑湍流强度,但具有适用多种风机结构的优点;同时整体模拟效果良好,可有效解决风荷载输
在“双碳”目标实现、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电力现货市场建设中,水电发挥着重要的灵活调节作用的同时,面临着发电收益下降的风险.水电机组可以通过出力优化来提升自身的市场化发电收益,同时为光伏等新能源提供更多消纳空间.基于浙江电力现货市场,针对水电机组出力优化和光伏发电消纳进行研究.对现货市场背景下的水电与光伏发电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构建了水电机组出力的优化模型,在日发电量和日发电能力不变的前提下,优化水电日内发电策略,最大化水电机组的市场化发电收益.以浙江3次电力现货结算试运行为案例进行分析,并针对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