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这一具体部署,切实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性选择。
一、民生问题事关执政党的安危
政党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因此,执政党作为处于执政地位的政党,能否稳固自己的位置,就取决于能否很好地代表本阶级的利益,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
1.民生的基本内涵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老百姓的生活来源问题。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
顾名思义,民生问题是指国民的生活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民生问题的要素也在不断完备。改革开放之前,民生问题主要是城乡居民的衣食之忧,解决当时的民生问题也主要是解决人民的衣食之忧。现在,绝大多数城乡居民进入了小康生活,面临的突出问题便是如何更好地解决砖、行的问题。因此,跟计划经济时代相比,当下更加突出地显露出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收入作为民生之源、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安全网的重要性。
教育是民生之基。对每一个国民而言,没有教育机会就不可能接受现代文明,也不可能成为高素质甚至合格的劳动者。教育正决定着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机会及生活质量,已成为国民立足社会的基石。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就是要让每一个劳动者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岗位和稳定的生活来源,而失业、就业不足或就业不充分,带来的往往是家庭生活的危机与困境。
收入是民生之源。收入分配决定着城乡居民的收入渠道与生活来源。除了就业获取收入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际上还有多种收入渠道。在现时代,我们不仅需要按劳分配、按资分配、按智分配,还要有按需分配。只有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并且合理组合,才能在促进效率的同时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社会保障则是民生之安全网。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强调的是单位保障,每一个人的保障主要不是依赖家庭而是依赖单位。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抵御风险的能力实际上是持续下降的,对社会的依赖持续上升。所以,人们对社会保障的需求更显迫切。因此,必须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2.民生问题的重要性
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进步的程度和政权的兴亡。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然而,翻开历史典籍,却发现民生问题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很少受到过真正的重视,反而,民不聊生似乎成了中国历史的一种常态。只有到了新中国成立后,民生问题才真正受到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民生问题受到普遍关注。30多年改革开放的进程,其实就是不断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过程。邓小平同志对此有很多讲话,其中明确提出要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是非得失的重要标准,强调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更是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权为民所用,权为民所享,利为民所谋”日益深入人心。我们欣喜地看到并正在真切地体验着我们国家从官本位到民本位、从民本位到人本位的历史性转变,这种观念的变革和发展理念的革新,正在引领着我们国家迈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全新发展阶段。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性选择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观要求我们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马克思主义社会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人口因素和地理环境”、“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过去,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的理解过分注重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而忽视了人口因素和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社会观,就应该在重视物质资料生产的同时,更加重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目的和手段的统一性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人口因素、地理环境三者关系中,人口因素,即一定时代的人类社会群体是目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和地理环境是手段,采取什么样的物资资料生产方式,如何改造和适应地理环境都是以某个时代人类社会群体的需要为出发点的。正确认识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人口因素、地理环境三者的关系,就要更多地把人看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就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更多地关注和解决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2.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性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人口因素、地理环境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当前,我们太多关注物质资料生产的主体性,而忽视了人口因素和地理环境的主体性,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存在着贫富差距过大、利益分配不公等社会问题,存在着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耗费过大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贫富差距、社会利益分配等问题,着力解决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性开采和使用等问题。
3.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性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在分析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人口因素、地理环境三者关系的时候,应该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一方面,要坚持重点论的观点,把加快物质资料的生产作为工作重点,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争取为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存环境污染的治理的解决提供更多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要坚持两点论的观点,辩证地看三者的关系,既要重视物质资料的生产,大力发展经济,又要重视人们生活状况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
《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执政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状况。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公仆,所有的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都在于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应该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无时无刻不为群众谋利益和造福祉。只要是关乎民生的问题,都必须细心关注和逐一解决。只有解决好了这些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身边琐事,才酸真正做到了为人民服务。如果连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身边小事都解决不好,为人民服务就成了一句空话。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的指导思想,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就是要把群众关心的事,把涉及到群众利益的事办好,就是要始终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
3.“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新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更加关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关注和解决关乎民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1.以人为本,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求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要为了造福人民,就是要求党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当前,在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利益问题上还有许多难题没有破解,例如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扩大问题、贫困人口转化、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问题等等。要坚持以人为本,就要高度重视并有效解决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2.统筹兼顾,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系统建设事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进步的系统工程。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要求既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要把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自觉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使这一系统工程的各个环节协调一致。
3.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了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坚持发展的全面性,就是要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建设要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其一;坚持发展的协调性,就是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相互协调、相互推动,实现社会整体建设健康有序的运行,就是既要大力发展经济、政治和文化,又要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矛盾,减轻社会振荡,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就是要求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约性使用,使社会各项建设利在当代、惠及子孙,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
1.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就抓住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就抓住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问题的关键。因此,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
2.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理顺分配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处理好公平效益的关系,就是要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因此,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3.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必须坚持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在关系民生的教育、医疗、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等方面深化改革,优化体制机制,使人民群众享受到更高水平、更加均衡的公共服务。
三、解决民生问题的有效途径
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这是我们党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度,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在社会建设方面提出的终极目标和做出郑重承诺。
(一)政府要进一步向“民生政府”的方向转变 政府应当抓经济,但只能是从宏观上用方针、政策去管,而不是直接插手企业经营管理,更不能成为企业的主体。对经济,政府只能是间接政府,不应是直接政府。政府直接的职能应该是管社会。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优胜劣汰,无疑会使富者更富。近些年来,在40多个国家中开展以“瘦身政府”、“重塑政府”为目标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响亮地提出:政府是为弱势群体而设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建立、健全社会政策,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特别是在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方面,颁布了许多相关的社会政策,为弱势群体提供有效的制度性支持。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国所追求的,不单是经济增长,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政府要通过调控,建立有效的分配和保障机制,使全体人民都富裕起来。这就是说,市场拉大贫富差距,政府要致力于缩小贫富差距。一边拉大,一边缩小,这就是螺旋式上升。强化了民生职能的政府叫民生政府。民生政府不仅是关注民生、保障民生,而且注重顺乎民意,调动民力,建设国家,推动社会。
(二)大力培育社会组织,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政府关注民生,主要表现在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建立保障民生的公共财政。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是公共财政的主要职能。我国过去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投入比例太小,导致民生问题很多。现在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投入比例增大,随之而来要做的就是要大力培育社会组织,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社会组织,又称民间组织,民间组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基层、贴近民间,最了解民生的深浅、冷暖。政府应当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只要真正发挥社会组织应有的作用,就能把民生工作做得无微而不至。政府之于社会组织,应该是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在服务当中体现监管。
(三)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生有很大改善是基于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化。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还应当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应当注意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就是加大对民生的投入。社会发展包括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须更加注重社会的整体发展,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四)提高民众在民生问题上的参与度
有关民生的法规、制度、政策,都是与民众利益血肉相连的。因此,有关民生的法规、制度、政策,在决定前、决定中、决定后,都要有民众参与。民众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权为民所谋,少不了请民众来参谋,动员民众来参与。应当看到,从制定过程看,民众的参与也许使得决策速度慢了,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从长远看,从历史长河看,可能快了。这只要回顾一下历史就能明白,有多少只有决策层制定出的规矩,彼此冲突者有之,空白漏洞者有之,朝令夕改者也有之。民众参与,这些问题便迎刃而解。
(五)领导干部应当切实践行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工作路线。这条路线,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了解百姓疾苦,解决民生问题。许多民主国家都有相应的制度。例如,美国总统林肯,曾有接待群众日,直接接待人民来访。中国各级领导者也应学习这些好作风,接见来访民众,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百姓动态,及时解决问题。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能真心拥护党的领导。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各种民生问题得以重视并解决。但解决民生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就是说,它是具体的、历史的,是分阶段、有层次的。如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一样,解决民生问题同样需要经过长期奋斗、不懈努力才能逐步实现。
一、民生问题事关执政党的安危
政党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因此,执政党作为处于执政地位的政党,能否稳固自己的位置,就取决于能否很好地代表本阶级的利益,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
1.民生的基本内涵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老百姓的生活来源问题。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
顾名思义,民生问题是指国民的生活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民生问题的要素也在不断完备。改革开放之前,民生问题主要是城乡居民的衣食之忧,解决当时的民生问题也主要是解决人民的衣食之忧。现在,绝大多数城乡居民进入了小康生活,面临的突出问题便是如何更好地解决砖、行的问题。因此,跟计划经济时代相比,当下更加突出地显露出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收入作为民生之源、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安全网的重要性。
教育是民生之基。对每一个国民而言,没有教育机会就不可能接受现代文明,也不可能成为高素质甚至合格的劳动者。教育正决定着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机会及生活质量,已成为国民立足社会的基石。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就是要让每一个劳动者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岗位和稳定的生活来源,而失业、就业不足或就业不充分,带来的往往是家庭生活的危机与困境。
收入是民生之源。收入分配决定着城乡居民的收入渠道与生活来源。除了就业获取收入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际上还有多种收入渠道。在现时代,我们不仅需要按劳分配、按资分配、按智分配,还要有按需分配。只有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并且合理组合,才能在促进效率的同时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社会保障则是民生之安全网。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强调的是单位保障,每一个人的保障主要不是依赖家庭而是依赖单位。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抵御风险的能力实际上是持续下降的,对社会的依赖持续上升。所以,人们对社会保障的需求更显迫切。因此,必须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2.民生问题的重要性
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进步的程度和政权的兴亡。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然而,翻开历史典籍,却发现民生问题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很少受到过真正的重视,反而,民不聊生似乎成了中国历史的一种常态。只有到了新中国成立后,民生问题才真正受到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民生问题受到普遍关注。30多年改革开放的进程,其实就是不断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过程。邓小平同志对此有很多讲话,其中明确提出要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是非得失的重要标准,强调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更是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权为民所用,权为民所享,利为民所谋”日益深入人心。我们欣喜地看到并正在真切地体验着我们国家从官本位到民本位、从民本位到人本位的历史性转变,这种观念的变革和发展理念的革新,正在引领着我们国家迈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全新发展阶段。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性选择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观要求我们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马克思主义社会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人口因素和地理环境”、“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过去,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的理解过分注重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而忽视了人口因素和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社会观,就应该在重视物质资料生产的同时,更加重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目的和手段的统一性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人口因素、地理环境三者关系中,人口因素,即一定时代的人类社会群体是目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和地理环境是手段,采取什么样的物资资料生产方式,如何改造和适应地理环境都是以某个时代人类社会群体的需要为出发点的。正确认识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人口因素、地理环境三者的关系,就要更多地把人看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就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更多地关注和解决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2.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性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人口因素、地理环境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当前,我们太多关注物质资料生产的主体性,而忽视了人口因素和地理环境的主体性,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存在着贫富差距过大、利益分配不公等社会问题,存在着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耗费过大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贫富差距、社会利益分配等问题,着力解决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性开采和使用等问题。
3.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性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在分析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人口因素、地理环境三者关系的时候,应该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一方面,要坚持重点论的观点,把加快物质资料的生产作为工作重点,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争取为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存环境污染的治理的解决提供更多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要坚持两点论的观点,辩证地看三者的关系,既要重视物质资料的生产,大力发展经济,又要重视人们生活状况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
《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执政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状况。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公仆,所有的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都在于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应该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无时无刻不为群众谋利益和造福祉。只要是关乎民生的问题,都必须细心关注和逐一解决。只有解决好了这些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身边琐事,才酸真正做到了为人民服务。如果连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身边小事都解决不好,为人民服务就成了一句空话。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的指导思想,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就是要把群众关心的事,把涉及到群众利益的事办好,就是要始终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
3.“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新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更加关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关注和解决关乎民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1.以人为本,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求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要为了造福人民,就是要求党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当前,在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利益问题上还有许多难题没有破解,例如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扩大问题、贫困人口转化、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问题等等。要坚持以人为本,就要高度重视并有效解决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2.统筹兼顾,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系统建设事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进步的系统工程。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要求既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要把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自觉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使这一系统工程的各个环节协调一致。
3.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了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坚持发展的全面性,就是要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建设要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其一;坚持发展的协调性,就是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相互协调、相互推动,实现社会整体建设健康有序的运行,就是既要大力发展经济、政治和文化,又要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矛盾,减轻社会振荡,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就是要求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约性使用,使社会各项建设利在当代、惠及子孙,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
1.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就抓住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就抓住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问题的关键。因此,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
2.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理顺分配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处理好公平效益的关系,就是要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因此,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3.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必须坚持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在关系民生的教育、医疗、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等方面深化改革,优化体制机制,使人民群众享受到更高水平、更加均衡的公共服务。
三、解决民生问题的有效途径
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这是我们党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度,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在社会建设方面提出的终极目标和做出郑重承诺。
(一)政府要进一步向“民生政府”的方向转变 政府应当抓经济,但只能是从宏观上用方针、政策去管,而不是直接插手企业经营管理,更不能成为企业的主体。对经济,政府只能是间接政府,不应是直接政府。政府直接的职能应该是管社会。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优胜劣汰,无疑会使富者更富。近些年来,在40多个国家中开展以“瘦身政府”、“重塑政府”为目标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响亮地提出:政府是为弱势群体而设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建立、健全社会政策,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特别是在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方面,颁布了许多相关的社会政策,为弱势群体提供有效的制度性支持。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国所追求的,不单是经济增长,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政府要通过调控,建立有效的分配和保障机制,使全体人民都富裕起来。这就是说,市场拉大贫富差距,政府要致力于缩小贫富差距。一边拉大,一边缩小,这就是螺旋式上升。强化了民生职能的政府叫民生政府。民生政府不仅是关注民生、保障民生,而且注重顺乎民意,调动民力,建设国家,推动社会。
(二)大力培育社会组织,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政府关注民生,主要表现在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建立保障民生的公共财政。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是公共财政的主要职能。我国过去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投入比例太小,导致民生问题很多。现在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投入比例增大,随之而来要做的就是要大力培育社会组织,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社会组织,又称民间组织,民间组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基层、贴近民间,最了解民生的深浅、冷暖。政府应当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只要真正发挥社会组织应有的作用,就能把民生工作做得无微而不至。政府之于社会组织,应该是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在服务当中体现监管。
(三)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生有很大改善是基于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化。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还应当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应当注意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就是加大对民生的投入。社会发展包括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须更加注重社会的整体发展,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四)提高民众在民生问题上的参与度
有关民生的法规、制度、政策,都是与民众利益血肉相连的。因此,有关民生的法规、制度、政策,在决定前、决定中、决定后,都要有民众参与。民众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权为民所谋,少不了请民众来参谋,动员民众来参与。应当看到,从制定过程看,民众的参与也许使得决策速度慢了,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从长远看,从历史长河看,可能快了。这只要回顾一下历史就能明白,有多少只有决策层制定出的规矩,彼此冲突者有之,空白漏洞者有之,朝令夕改者也有之。民众参与,这些问题便迎刃而解。
(五)领导干部应当切实践行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工作路线。这条路线,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了解百姓疾苦,解决民生问题。许多民主国家都有相应的制度。例如,美国总统林肯,曾有接待群众日,直接接待人民来访。中国各级领导者也应学习这些好作风,接见来访民众,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百姓动态,及时解决问题。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能真心拥护党的领导。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各种民生问题得以重视并解决。但解决民生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就是说,它是具体的、历史的,是分阶段、有层次的。如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一样,解决民生问题同样需要经过长期奋斗、不懈努力才能逐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