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奥运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表现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ent_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2-000-02
  摘 要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先进的体育文化精神提升民族凝聚力,是北京奥运会的文化目标。人文奥运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三大理念的核心,以精神文化价值激发着民族凝聚力的更新与生成。人文奥运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主要体现在人文奥运理念对人的价值引导、行为规范、舆论支持和文化积累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 人文奥运 中华民族凝聚力 文化
  民族凝聚力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华民族凝聚力也就是它所拥有使自己聚集、团结在一起的吸引力、向心力和亲和力。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吸引力、向心力和亲和力,而是包括政治、经济和自然的吸引力、向心力、亲和力,是这些力量的有机统一。”“人文奥运”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三大理念的核心,以其精神文化价值激发了民族凝聚力的更新与生成。人文奥运理念所呈现的精神动力价值,是西方体育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交融的产物。“人文奥运”塑造刚健有为、和谐进取的人文体育,发扬为社会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信守的民族品格、道德观念和价值准则,遏制现代社会中人的精神异化,在我国转型社会中起到了促进民族凝聚力增强的作用。
  一、体育公信力与民族凝聚力的关系
  (一)由十运会引发的对体育公信力的思考
  2005年10月召开的第十届全国运动会作为“为北京奥运会的练兵”受到了国内外媒体和公众的瞩目。十运会虽然在规模上不能与奥运会相提并论,但二者相通的一点,是对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观念的集中展示。十运会作为北京奥运会的“预演”,其组织水平、公民素质、定位为“人民的盛会”的先进理念等体现了十运会的独具匠心。然而,在十运会赛场,出现了柔道“假摔”、拳击“让拳”、跆拳道“弃权大战”、体操名次内定、游泳池“不干净”、女子1500米金牌易主、10000米冠军得主被查出服用兴奋剂,以及诸多项目的裁判争议等问题,令中国体育公信力受到质疑。十运会一系列作假事件的发生,反映出体育界当前存在的信仰缺失、制度缺失和道德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体育公信力的缺失。
  (二)体育公信力的缺失折射出转型社会的精神动力问题
  体育精神和体育公信力的缺失并非体育界的特例,而是社会现象的一种折射。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使中国社会生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转型,即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型,由人治社会向法制社会的转变,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性发展过程。
  市场经济的竞争使人们更加注重有形的、外在的、物化指标的竞争,而忽视无形的、内在的精神因素的竞争;现代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使一些人倾向科学主义、技术主义而忽视科学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知识经济的兴起使一些人更加注重自然科学而忽视人文动力,注重技术理性而忽视价值理性,注重知识、能力创新而忽视思想、观念的变革与创新,忽视创新精神的培育。精神动力的彰显与缺失的矛盾导致社会发展的严重失衡。当前在我国公民道德领域里最大的、最核心的问题有两个:一是缺乏法律观念,二是缺乏诚信意识;此外,公民的文明礼仪素质也亟需得到提高,这些现象在体育领域都有所反映。从制度建设的角度而言,这反映了社会发展对中国体育体制变革的要求。从文化建设的角度而言,则反映了体育文化价值观念转变和体育精神重构的紧迫性。
  (三)现代体育精神重构——国家主体与个人主体的互利与双赢
  在我国现代体育形成和发展进程中,集体主义始终作为首要的体育价值观念发挥着核心和凝聚民族精神的作用。在我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个人主体与国家主体的关系从依附向相对独立过渡,集体主义精神的内涵有了新的变化,需要进行重新诠释。人文奥运理念为现代体育精神的重构提供了核心的精神动力价值,即以和谐思想诠释新时期的集体主义精神——谋求国家主体与个人主体的互利与双赢。
  中国的现代体育从引进之初就具有高度的国家主体特征。体育从抵御外敌入侵的民族救亡目的出发,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手段而传习。近代以来,战火纷飞的时代特点注定了军国民体育的盛行,体育成为为国家培养战斗力的训练手段。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的体制下,体育体现了高度的国家意志,国家办体育的发展思路形成了高度集中的举国体制。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体育的运行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从过去的国家办体育,逐渐向国家、社会和个人三方办体育的模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体育的价值观念和发展理念不断发生着改变,呈现出国家主体向个人主体的让渡、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偏移、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融合发展趋势。在新的发展条件下,体育精神的内涵发生了较大改变,体育对民族精神的凝聚作用以全新的形式出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体育价值取向悄然发生着变化,一方面,出现了在举国体制下成长、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受益的姚明、刘翔等中国体育新形象的代表;另一方面,在举国体制之外出现了诸如台球奇才丁俊晖这类在个人投入下产生的运动精英。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到,体育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和凝聚力已经在发生着改变。姚明、刘翔等体育健儿的成长,代表了中国体育新的形象,体现出在国家主体与个人主体的辩证关系的转变。由此可见,体育对社会和民族的凝聚作用正在经历着从高度政治化、道德化的凝聚方式到社会化和现代化价值体系下的方式转换。
  二、人文奥运理念体现了以体育凝聚民族精神的文化动力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它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一样,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国力的灵魂和精神支柱,起着核心的作用。”
  首先,人文奥运以“和谐”为体育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的精神需要相一致。“人文奥运”是“东、西方文化广泛交流和借鉴融合的盛会,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华文明相互丰富和相互发展的盛会,东、西方人文思想与和谐精神在体育领域以及整个人类生活中的充分贯彻和深刻体现的盛会,‘更快、更高、更强’与‘和平、和谐、友爱’的统一的盛会。”通过体育,在全民族以至全球倡导和平、和谐、和爱的人文精神。   其次,人文奥运作为中西合璧的体育文化精神,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融合了西方体育理念的精髓,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开放性、进步性和融合性方面,对体育所承载的民族精神能够做出新的诠释,增添新的内容,起到了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人文奥运理念铸造着刚健有为、和谐进取的中国人文体育的新形象,发扬为社会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信守的民族品格、道德观念和价值准则,遏制现代社会中人的精神异化。
  三、人文奥运的总体运行对民族凝聚力的促进
  (一)价值引导
  人文奥运对民族凝聚力的促进,首先体现在通过奥运的实施实现对人的价值引导。倡导现代体育的人文精神,建立人文体育观念,改变人们的体育观念、生活观念、健康观念,引导人们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主体意识。人文奥运的和谐、和爱、和平的观念,引导人们自觉地将自身纳入与世界、国家、民族、社会和集体的关系中来规范自我。而全球观念、国民自尊、民族自豪感、伦理意识和团队精神都是进入世界历史的当代主体健全人格的表现。
  (二)行为规范
  人文奥运所倡导的公平竞赛原则,本是人类理想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公德的反映,而那些为使各项活动有章可循地进行的各种体育规则和裁判方法,更是社会法规和人类共同规范的模拟和缩影。人在参与奥运的过程中,能认识和遵循体育活动的特定规则和原则,创造成绩受奖,违反规则受罚,这是对社会契约精神及其文明生活方式的了解和学习过程,在体育活动的教育和熏陶下,增加了人对社会规范的认识和行为的自我控制力。因此,人文奥运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现代人文体育精神,作为一种体育伦理规范,可以使人学会在比赛中尊重对手、尊重观众、尊重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进而使人在和谐、健康、进取的体育运动中获得健康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平等竞争的价值观念。
  (三)舆论支持
  当前我国的体育改革是一种社会利益关系和利益结构的大调整,它必须取得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支持,必须有一个宽松的公众舆论环境和足够的体育社会心理承受压力。否则,体育改革就很难顺利地进行下去。从20世纪80年代初在社会大范围的“文化热”的影响下风起云涌的“体育热”,到目前的体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价值危机,应该说主要不是一个技术性问题,而是一个文化问题和一个体育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问题。体育文化建设通过人文奥运理念的推广、体育与民族凝聚力的关系、体育精神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影响等问题的探索、以及体育文化知识的宣传与普及等途径,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群众性实践活动给予舆论和理论上的支持。
  (四)文化积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文化是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一种高品质的积极健康的生活观念、生活状态,它体现着小康生活的文化含量、文化品质、文化追求和文化享受。这不仅给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使得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体育文化作为社会精神动力的文化积累,为社会文化体系建立和完善提供文化积累。
  人文奥运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核心理念,它提出了将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精髓相融合,展示一届“和谐、交流与发展”的人文主题的奥运会。人文奥运确立了“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的内涵,体现了以奥运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家庭邻里关系之间的和睦、人与人之间关系上的和爱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和合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强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圣钢,曾国俊.对民族和民族凝聚力的再认识及其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05(11):152-155.
  [2] 骆玉廷.精神动力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2.
  [3] 彭永捷.试论“人文奥运”理念的内涵[J].北京社会科学.2002(4):4-7.
  [4] 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人文奥运行动计划实施意见[N].北京日报.2005.02.24(2).
  [5] 马凌诺斯基,费孝通译.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
  [6] 邹广文.社会发展的文化诉求[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8.
  [7] 孙家正.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文化责任[N].光明日报.2005.08.05(5).
  [8] 冯霞,杨文轩.我国近年来人文体育观研究述略[J].体育与科学.2005(4):14-17.
  [9] 尹博.重建人文理念,促进人的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5(6):22-24.
  [10] 王江燕.社会转型中的民族凝聚力变迁[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1):73-76.
  [11] 宣振海.简论中国体育改革面临的若干文化问题[J].理论观察.2000(2):5-7.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2-000-02  摘 要 太极拳练习中通常采用的是自然呼吸或腹式呼吸,相对于自然呼吸,腹式呼吸更能调节神经、按摩内脏、畅通气血、促进新陈代谢、加强肠胃的活动,更有助于气沉丹田和发力。用于强身,功效显著;用于技击,发劲自然而凶猛。  关键词 自然呼吸 腹式呼吸 丹田  太极拳拳架动作繁多复杂,讲
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2-000-01  摘 要 太极拳在行功走架时要以腰带动劲贯四稍。功夫达到中层随丹田内转劲意贯达两手两脚。功夫达到高层境界劲意就要贯达手指甲、足趾甲、皮毛、鹊桥处。  关键词 腰为主宰 劲贯四稍 手指甲 足趾甲 皮毛 鹊桥  太极拳的各派创始人和理论家对腰在行拳中的作用都有明确的说明。如: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2-000-01  摘 要 龙舟运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意蕴,不仅仅是一种水上运动,同时,也是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形式,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国融入世界的进程逐渐加快,龙舟运动也一定程度的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文化的冲击和洗礼,并逐步取得了一些发展,加强对龙舟文化的探讨研究,对
学位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2-000-01  摘 要 从中西体育文化交流的特点和变化的视角,对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方向提出3条意见:中国传统武术 应坚持社会化发展的方向;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应坚持走大众化的道路;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应首先把太极拳、散打推向世界。  关键词 中国传统武术 长拳 太极拳 散打 方向  武术是具有中
随着互联网及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也进一步推动了人民精神文明建设.基于“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进入黄金
2013年,我国高校的毕业生数量增加到创新高的699万人,堪称史上最难就业年。扩招带来的市场容量不足,高校培养模式的不当,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不高等多方面原因,都使得我国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2-000-01  摘 要 随着《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学校体育工作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完善、加强、规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建设,对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采用问卷法、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发展史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探
阅读素养是学习一切课程的基础,也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我国对阅读素养评估只是语文考试中的一部分,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三大教育评价项目均有对阅读素养的评估。由于我国应试
电子政务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效手段,推动着政府管理从传统的官僚制向适合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公共服务模式转变,电子政务服务也成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新